从战略决战严生的联想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snak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过一段话:“战争是力量的竞赛,但力量在战争过程中变化其原来的形态。在这里,主观的努力,多打胜仗,少犯错误,是决定的因素。客观因素具备着这种变化的可能性,但实现这种可能性,就需要正确的方针和主观的努力。这时候,主观作用是决定的了。”他在这短短的一段话里连用了两次“决定”这个词,来加强语气。
  战争的胜败,从根本上说,自然取决于客观因素是否具备,取决于人心的向背,取决于胜利一方各级将领、战士以及民众的共同努力,而有了这些条件以后,军事统帅的作战指导是否正确,无疑可以起“决定”作用。
  对抗双方的统帅,在战略决战中总是竭尽自己的全力进行较量。双方又各拥有一定的实力,力图取胜,否则也没有什么“决战”可言。这就使历史的发展显得波澜起伏,险象环生。最后,一方胜利了,一方失败了。双方统帅的高下和优劣,在这种全力较量的检验中,表现得远比其他时候更为明显。从而,能激起人们对研究它的浓厚兴趣。我常感觉:研究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必须同时研究国民党,而研究这个时期国民党的历史,也必须研究共产党,注意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果只把眼光始终对着其中的一个方面,就难以对那段历史有全面的真实的了解。
  记得在高中读书时,课外看过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和它的续编。有一段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说:“我们看李瀚章做的《曾文正公年谱》,实在不能满足我们这种欲望。因为他只叙谱主本身的命令举动,只叙清廷指挥擢黜谕旨,其余一切只有带叙,从不专提,使得我们看了,好像从墙隙中观墙外的争斗,不知他们为什么有胜有负!虽然篇幅有十二卷之多,实际上还不够用。倘然有人高兴改做,倒是很好的事情;但千万别忘记旧谱的短处,最要详尽的搜辑太平天国的一切大事,同时要把人的相互关系,把当时的背景写个明白,才了解曾国藩的全体如何。”这段话是六十多年前读的,但梁启超所说的“从墙隙中观墙外的争斗,不知他们为什么有胜有负”那几句话,至今不忘。
  还可以打个比喻:看人下棋,一定要同时看双方分别如何布局、如何下子。棋局中变化多端,充满着未知数和变数,还要看一方走出什么;别人原来没有料到的一着棋时,另一方又是如何应对的,应对得是对还是错。这样才能看懂这局棋。如果眼睛只盯着看一方的布局和下子而不看对方,那就根本无法看懂这局棋,甚至也无法真正看懂你所关注的那一方为什么胜利或为什么失败。
其他文献
近期,来势汹汹的安徽阜阳EV71感染病疫情又一次引起社会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早在“非典”肆虐后的次年,人大代表钟南山就希望尽快建立针对整个传染病的预警系统,一个突发疾病的预警系统,包括“非典”,也包括人、禽流感等,并且在两会上呼吁对公共卫生立法。  但是,几年过去了,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公共健康危机的有效应急处置机制仍然不健全,重大突发传染病的疫情、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以
20世纪80年代,在胡耀邦同志主持下,统一战线工作开始拨乱反正,落实政策,调动了千百万人的积极性;开始转变工作作风,从“改造人”到“服务人”,造就与新时期相适应的统战工作队伍;提出“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开创同党外朋友合作的新阶段;要求立足国内,走向世界,拓宽领域,开展海外统战,直接服务于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伟大事业。  今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同志诞辰95周年。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有幸在他
现 象  在学校日常教学中,不少有经验的老师课讲得很明白,却忽略了在学科知识的讲授中育人,缺乏对学生情感和心理的关心,客观上造成了“教书”“育人”的割裂。  评析: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为让教书与育人相得益彰,教师须做到三个统一:  一是“讲事理”与“教伦理”相统一。不同学科的科学知识,实质上是不同的学科道理,也是事理。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规律,如自然学科讲自然规律,社会学科讲社会规
2020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这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国家和人民经历了一场严峻大考。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在无数逆行者、守护者的无私奉献和辛苦付出中,我们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在这场“战役”中,教育不曾缺席,每一个教育人也不曾缺席。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始终将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以堅定的信心和坚强的力量打赢教育系统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年是见证不平凡
19岁,他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联系在一起,甘愿承受垦荒的艰辛;  21岁,他参与了中国第一代计算机——“红旗机”的研制;  24岁,他几乎与死神擦肩,却激发出他软件硬件双修的事业灵感,进军计算机高级语言编译系统;  38岁,他挑起了研制激光照排系统的大梁,开始了18年如一日的跋涉。  他是中国激光照排之父,被誉为“当代毕昇”,中国印刷从此告别铅与火的时代,迈入电和激光的新纪元。  他走出封闭的象牙塔
杨逸畴,著名地理地貌学家、科学探险家、水资源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教授。1935年出生于江苏常州武进县鸣凰
编者按:李家骥曾经担任过13年的毛泽东卫士,在此期间,他和毛泽东的部分秘书例如陈伯达、徐业夫、罗光禄、沈俭新、林克、高智等均有过较深入的接触。在此,整理者请他回忆他所知道的陈伯达,以飨读者。    杨庆旺:领导者与他的秘书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上下级关系。领导者有诸多事务需要秘书上传下达,甚至参与谋划。毛主席与他的秘书之间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  李家骥:概括地说毛主席与秘书之间的关系和别人相比,
一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个总体设计,也是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参加《决定》起草工作的经历,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当时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15年。虽然改革在实质上一开始就是朝着逐步扩大市场机制作用的方向走的,但此前并没有明确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2年10月,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
首都基础教育大扫描北京教育新闻中心 北京教育杂志社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
中美大使级会谈从1955年8月开始,至1970年2月结束,历时15年,共136次。会谈虽断断续续地进行,却为处于敌对状态的中美两国提供了一条沟通政策、试探意图的联络渠道。尼克松时期,中美举行了最后两次大使级会谈,双方在第135次会谈上不约而同地提议举行“高级会谈”。提议举行高级会谈,中美双方的战略意图是什么?作为两国间唯一正式的联络渠道,大使级会谈是如何结束并被幕后渠道所替代的?揭开这些谜团,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