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过一段话:“战争是力量的竞赛,但力量在战争过程中变化其原来的形态。在这里,主观的努力,多打胜仗,少犯错误,是决定的因素。客观因素具备着这种变化的可能性,但实现这种可能性,就需要正确的方针和主观的努力。这时候,主观作用是决定的了。”他在这短短的一段话里连用了两次“决定”这个词,来加强语气。
战争的胜败,从根本上说,自然取决于客观因素是否具备,取决于人心的向背,取决于胜利一方各级将领、战士以及民众的共同努力,而有了这些条件以后,军事统帅的作战指导是否正确,无疑可以起“决定”作用。
对抗双方的统帅,在战略决战中总是竭尽自己的全力进行较量。双方又各拥有一定的实力,力图取胜,否则也没有什么“决战”可言。这就使历史的发展显得波澜起伏,险象环生。最后,一方胜利了,一方失败了。双方统帅的高下和优劣,在这种全力较量的检验中,表现得远比其他时候更为明显。从而,能激起人们对研究它的浓厚兴趣。我常感觉:研究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必须同时研究国民党,而研究这个时期国民党的历史,也必须研究共产党,注意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果只把眼光始终对着其中的一个方面,就难以对那段历史有全面的真实的了解。
记得在高中读书时,课外看过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和它的续编。有一段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说:“我们看李瀚章做的《曾文正公年谱》,实在不能满足我们这种欲望。因为他只叙谱主本身的命令举动,只叙清廷指挥擢黜谕旨,其余一切只有带叙,从不专提,使得我们看了,好像从墙隙中观墙外的争斗,不知他们为什么有胜有负!虽然篇幅有十二卷之多,实际上还不够用。倘然有人高兴改做,倒是很好的事情;但千万别忘记旧谱的短处,最要详尽的搜辑太平天国的一切大事,同时要把人的相互关系,把当时的背景写个明白,才了解曾国藩的全体如何。”这段话是六十多年前读的,但梁启超所说的“从墙隙中观墙外的争斗,不知他们为什么有胜有负”那几句话,至今不忘。
还可以打个比喻:看人下棋,一定要同时看双方分别如何布局、如何下子。棋局中变化多端,充满着未知数和变数,还要看一方走出什么;别人原来没有料到的一着棋时,另一方又是如何应对的,应对得是对还是错。这样才能看懂这局棋。如果眼睛只盯着看一方的布局和下子而不看对方,那就根本无法看懂这局棋,甚至也无法真正看懂你所关注的那一方为什么胜利或为什么失败。
战争的胜败,从根本上说,自然取决于客观因素是否具备,取决于人心的向背,取决于胜利一方各级将领、战士以及民众的共同努力,而有了这些条件以后,军事统帅的作战指导是否正确,无疑可以起“决定”作用。
对抗双方的统帅,在战略决战中总是竭尽自己的全力进行较量。双方又各拥有一定的实力,力图取胜,否则也没有什么“决战”可言。这就使历史的发展显得波澜起伏,险象环生。最后,一方胜利了,一方失败了。双方统帅的高下和优劣,在这种全力较量的检验中,表现得远比其他时候更为明显。从而,能激起人们对研究它的浓厚兴趣。我常感觉:研究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必须同时研究国民党,而研究这个时期国民党的历史,也必须研究共产党,注意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果只把眼光始终对着其中的一个方面,就难以对那段历史有全面的真实的了解。
记得在高中读书时,课外看过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和它的续编。有一段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说:“我们看李瀚章做的《曾文正公年谱》,实在不能满足我们这种欲望。因为他只叙谱主本身的命令举动,只叙清廷指挥擢黜谕旨,其余一切只有带叙,从不专提,使得我们看了,好像从墙隙中观墙外的争斗,不知他们为什么有胜有负!虽然篇幅有十二卷之多,实际上还不够用。倘然有人高兴改做,倒是很好的事情;但千万别忘记旧谱的短处,最要详尽的搜辑太平天国的一切大事,同时要把人的相互关系,把当时的背景写个明白,才了解曾国藩的全体如何。”这段话是六十多年前读的,但梁启超所说的“从墙隙中观墙外的争斗,不知他们为什么有胜有负”那几句话,至今不忘。
还可以打个比喻:看人下棋,一定要同时看双方分别如何布局、如何下子。棋局中变化多端,充满着未知数和变数,还要看一方走出什么;别人原来没有料到的一着棋时,另一方又是如何应对的,应对得是对还是错。这样才能看懂这局棋。如果眼睛只盯着看一方的布局和下子而不看对方,那就根本无法看懂这局棋,甚至也无法真正看懂你所关注的那一方为什么胜利或为什么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