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区域地理与高考
以区域研究为基础的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历程中最古老而又具有实用性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区域地理的基础性、常识性和综合性,它经常成为高考命题的基础和背景,或者是综合能力测试中地理命题的切入点。
近年来,区域地理一直都是高考文综试题命题的重要内容,如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西卷文综卷》中,第1~5题、第9题、第11题以及第36题都是以区域地理作为命题的切入点。
建立地理空间概念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它要求学生要在头脑中形成“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大洲、大洋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政区图”等重要的事物地图,因为这是分析问题的前提。
二、区域地理教学的现状
从近几年高考地理阅卷得分的统计来看,考生在区域地理试题方面失分现象严重,有的考生甚至因为某一区域判定问题,导致“全题覆没”。主要原因是当前初中地理课程与高中地理课程不衔接,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往往是在结束了必修一、二、三3个模块的学习后,才开始学习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笔者在多次的调查中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无法正确地学习高中地理,无法有效地参与高中地理教学。而且,区域地理涉及的空间广阔,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更要注意合理地安排教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他们学习区域地理的积极性。
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笔者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地图进行填图、画图和读图的训练;又如让学生搜集感兴趣的区域地理的资料等,但学生仍然缺乏学习区域地理的兴趣。
三、区域地理教学探究的理论基础
避免机械教学,实现有意义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区域地理兴趣的重要途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他认为,学生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把新知识与认知结构原有的适当观念关联起来的意向。如果把新知识比作一条船,那么学生的认知结构则是曲折的海岸,原有的知识就像港湾。任何一条船都应该停泊在合适的港湾,高中地理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准备的,在此意义上,初中阶段的区域地理知识无疑是学生的知识准备。而这一知识的缺失就相当于缺失了新知识停靠的港湾,因而无法产生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原有的适当观念关联起来的意向”。
四、区域地理教学的可行模式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探索了一套“将区域地理教学分解到高中地理各个阶段”的教学模式,即将区域地理学习化整为零,穿插到高中地理学习的各个阶段,以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及时补充学生缺失的知识准备,巧妙地构建了学生学习中缺失的“认知停靠港”。具体步骤如下:
1.编织经纬网,构建区域空间概念
高一地理必修一的第一章《行星地球》中涉及初中所学经纬网的知识,没有初中所学区域地理的基础,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及重要意义。此时,如果教师利用几个课时来补充经线、纬线以及地球的基础知识,既能为今后教学的区域定位打好基础,又能使新学的知识找到停靠的港湾。
2.认识大洲和大洋,为大气和水的运动找到落脚点
在必修一的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知识,需要学生对大洲、大洋和各个国家的大致分布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有效地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理解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季风性气候,理解在常见天气系统下各地气候的特征。因此在学习这部分知识前,教师有必要补充区域地理中关于“大洲和大洋”的基础知识,并将区域地图和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学习风带、气压带对各地气候的影响时找到落脚点。
3.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充实经纬网
高中教材中的案例多以区域地理为背景,如台风及其危害、寒潮及其危害都与我国部分区域相联系,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则与北大西洋和南美大陆相连;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与我国气候和区域分布有一定联系等。如果教师能充分地利用好区域地理的知识,使学生在头脑里逐步形成一张日益丰富的经纬网,那么构建心理地图将不再是难事。
4.在学习中不断巩固区域地理的知识
无论是城市化还是工业、农业生产的布局,无论是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都是建立在区域地理的基础之上。因此,利用课堂建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多重联系,有利于学生巩固所需知识,发展原有的认知结构,以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教育学院附中)
以区域研究为基础的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历程中最古老而又具有实用性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区域地理的基础性、常识性和综合性,它经常成为高考命题的基础和背景,或者是综合能力测试中地理命题的切入点。
近年来,区域地理一直都是高考文综试题命题的重要内容,如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西卷文综卷》中,第1~5题、第9题、第11题以及第36题都是以区域地理作为命题的切入点。
建立地理空间概念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它要求学生要在头脑中形成“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大洲、大洋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政区图”等重要的事物地图,因为这是分析问题的前提。
二、区域地理教学的现状
从近几年高考地理阅卷得分的统计来看,考生在区域地理试题方面失分现象严重,有的考生甚至因为某一区域判定问题,导致“全题覆没”。主要原因是当前初中地理课程与高中地理课程不衔接,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往往是在结束了必修一、二、三3个模块的学习后,才开始学习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笔者在多次的调查中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无法正确地学习高中地理,无法有效地参与高中地理教学。而且,区域地理涉及的空间广阔,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更要注意合理地安排教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他们学习区域地理的积极性。
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笔者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地图进行填图、画图和读图的训练;又如让学生搜集感兴趣的区域地理的资料等,但学生仍然缺乏学习区域地理的兴趣。
三、区域地理教学探究的理论基础
避免机械教学,实现有意义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区域地理兴趣的重要途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他认为,学生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把新知识与认知结构原有的适当观念关联起来的意向。如果把新知识比作一条船,那么学生的认知结构则是曲折的海岸,原有的知识就像港湾。任何一条船都应该停泊在合适的港湾,高中地理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准备的,在此意义上,初中阶段的区域地理知识无疑是学生的知识准备。而这一知识的缺失就相当于缺失了新知识停靠的港湾,因而无法产生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原有的适当观念关联起来的意向”。
四、区域地理教学的可行模式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探索了一套“将区域地理教学分解到高中地理各个阶段”的教学模式,即将区域地理学习化整为零,穿插到高中地理学习的各个阶段,以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及时补充学生缺失的知识准备,巧妙地构建了学生学习中缺失的“认知停靠港”。具体步骤如下:
1.编织经纬网,构建区域空间概念
高一地理必修一的第一章《行星地球》中涉及初中所学经纬网的知识,没有初中所学区域地理的基础,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及重要意义。此时,如果教师利用几个课时来补充经线、纬线以及地球的基础知识,既能为今后教学的区域定位打好基础,又能使新学的知识找到停靠的港湾。
2.认识大洲和大洋,为大气和水的运动找到落脚点
在必修一的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知识,需要学生对大洲、大洋和各个国家的大致分布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有效地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理解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季风性气候,理解在常见天气系统下各地气候的特征。因此在学习这部分知识前,教师有必要补充区域地理中关于“大洲和大洋”的基础知识,并将区域地图和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学习风带、气压带对各地气候的影响时找到落脚点。
3.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充实经纬网
高中教材中的案例多以区域地理为背景,如台风及其危害、寒潮及其危害都与我国部分区域相联系,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则与北大西洋和南美大陆相连;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与我国气候和区域分布有一定联系等。如果教师能充分地利用好区域地理的知识,使学生在头脑里逐步形成一张日益丰富的经纬网,那么构建心理地图将不再是难事。
4.在学习中不断巩固区域地理的知识
无论是城市化还是工业、农业生产的布局,无论是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都是建立在区域地理的基础之上。因此,利用课堂建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多重联系,有利于学生巩固所需知识,发展原有的认知结构,以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教育学院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