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空间观念与时间观念共同构成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2017年历史高考对空间观念的考查具有层次性,涉及记忆、理解和综合分析等多种学习要求,具体包括空间位置的再现、交往轨迹的认知、环境因素的理解、區域差异的分析等。因此,历史教师应重视空间要素和观念的教学,并以连贯而开阔的空间视野设计教学情境,开展针对性教学。
关键词:历史高考;空间观念;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五种核心素养,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共同构成了时空观念,是其中的一种。所谓的空间观念是在特定的空间联系中认识和理解历史,对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重要思维方式。伴随着“空间观念”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被重点提出,2017年历史高考各套试卷对之的考查也用力颇多,探讨相关试题的考查角度和要求,对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素养具有直接而重要的价值。
据笔者统计分析,2017年历史高考各套试卷均或显或隐地考查了“空间观念”素养,为便于分析说明,本文选择其中直接考查“空间观念”素养的若干题目来加以探讨。
一、空间位置的再现
例1(天津卷第2题) 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图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本题给出了朱仙镇、景德镇的地名,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其对应的位置。地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对应四大名镇中的朱仙镇、汉口镇、景德镇和佛山镇。解答此题的关键不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而是要有对四大名镇地理位置的知识积累。试题考查的是对重要历史事物空间位置信息的再认再现,属于基础知识层次的要求。此外,北京卷第17题在考查时间观念的同时也隐含了对空间观念的考查。该题以教育部最新明确的“十四年抗战”为主题,提供了一幅“抗战史事示意图”,让学生在再认的基础上,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五个历史事件。
时间和空间是记述历史的两个基本元素,也是帮助我们迅速在不同时空中定位历史事件的基本依据。对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需要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有意识记忆。比如中国古代史的学习,我们只有记住了历史上主要王朝的大致疆域和都城所在地,知道了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才能更好地理解该时期的历史。而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每一个重大的战役或会议,都是历史的重要节点,认识这些事件意义的前提就是了解它们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二、交往轨迹的认知
例2(北京卷第41题)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堆叠的唐宋时期的瓷器。
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
(2)结合所学,概述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6分)
例2考查的是古代中外文明交往的重要路线——海上丝绸之路,它要求考生在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在人类发展史上,各地区之间进行着多种形式的交往,有些跨区域的经济文化往来持续时间长,对人类历史影响大,在高考中被持续关注,像海上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等就是如此。这种跨区域交往的探讨,其着眼点往往并不局限于交往的线路是什么,经过哪些地方,而是探讨其历史影响。这种探讨既考查了把历史事物与特定空间联系起来观察、分析历史的空间观念素养,同时也考查了历史解释等其他素养。
三、环境因素的理解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例3题干的情境材料是今鲁西南地区春秋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涉及的考点是古代商业的发展,但从实际的考查要求来说却是教材和考纲的延伸,体现历史命题依托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的特点。陶大致在今天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曹在今山东曹县,鲁在今山东曲阜,范蠡和子贡的经商区域大致在今天的鲁西南地区,这里水陆交通便利,经济状况优越,当时号称“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1]。四个选择项中,B、D与题干关系不大,C项的“决定”二字有绝对化之嫌,A项是正答项。
厦门大学的鲁西奇教授认为,生活于不同地区的人们在“适应”其所处生态环境及“应对”其变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获食方式,进而采取不同的居住方式与组织方式,由此形成不同的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国家形态和文化特征[2]。毋庸置疑,人类文明的演进受到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虽然人类的历史不是完全由环境决定的,但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对人类的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方式具有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深刻影响着地区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学习历史必须了解主要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并理解环境对区域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区域差异的分析
例4(全国I卷第29题) 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本题借助近代各地留日学生人数的对比设置情境,让学生分析造成留日人数地区差异巨大的原因。题干中“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这个位置信息非常重要,这些地区是近代經济文化发展比较高的地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也较为充分,留学风气自然也盛于较为封闭的内陆地区。和此题有相似之处的是江苏卷第9题,该题提供了一幅地图,让学生分析影响中国近代高等学校分布情况的主要因素。
区域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展现这种差异并探讨其原因,近几年在高考试题中并不鲜见。2015年全国I卷第27题提供了河南、江苏两地在唐、宋、明、清科举考试的状元人数表(唐时河南有状元15人,江苏仅有7人;而到了清朝,河南仅有1人,而江苏则有49人;江苏一省的数量占到了全国总数114人的43%),这种变化正说明经济发展情况与文化兴盛程度高度相关。解答这种归因类试题,应该在对空间地域状况有清晰了解的基础上,坚持毛泽东同志对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基本论断“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3]。
五、教学思考
将2017年高考对“空间观念”考查的四个命题角度放在一起综合分析,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是有层次性的,涉及记忆、理解和综合分析等多种学习要求,而这也应是我们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空间观念”素养的主要着力点。事实上,所谓的空间观念、时间观念都绝不仅仅是单纯记忆历史事物的空间要素和时间要素,还有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思维、方法和观念方面的要求,是一种具有综合色彩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素养并有效应对上述类型的考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将历史事件的地理空间要素作为教学中的要点之一强调
长期以来,我们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给予了较充分的关注,并且注重排列事件的先后顺序,但对于事件发生的地点却重视得不够。比如,一提起平津战役,学生可以马上说出其开始于1948年末,也能说出其大体情况,但如果问起“平”指代的“北平”是在近代哪一阶段使用的,恐怕大多数学生就不明所以了。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即地理环境中进行的。历史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化空间认知,学习重要的历史事件,教师要重点强调其发生地。
(二)综合运用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知识解读历史地图并展开教学
历史地图反映人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提供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空间联系及其地理环境。运用地图的前提是识图,而识图则需要借助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各种地图符号的意思,然后把历史地名与现代地名进行对照,进行准确定位,最后将获取的历史地理信息与特定的历史阶段或重大史实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深入理解历史发展变化的趋势与因革。
(三)以通贯而开阔的空间视野设计教学问题和情境展开教学
如上文所述,历史空间观念绝不仅仅是掌握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那么简单,它还要求学史者从空间联系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历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不同地区之间的关联性,以开阔的视野设计空间观念类问题。比如,在学习“希腊民主政治”时(已经学过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可以从地理环境的角度设计这样的问题链:“希腊和中国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有何主要的不同?”“希腊的这种地理环境对它的经济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希腊的地理和经济形态对其政治制度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政治形态的演进有怎样的影响?”“世界史上哪些古代文明在地理环境和经济政治上与中国文明有相似之处?”“如何认识自然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学生可以较为清楚地认识地理环境在古希腊和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能够分析并理解各种文明和文化的差异及其原因。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3257.
[2]鲁西奇.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J].学术月刊,2011(2):120-129.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关键词:历史高考;空间观念;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五种核心素养,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共同构成了时空观念,是其中的一种。所谓的空间观念是在特定的空间联系中认识和理解历史,对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重要思维方式。伴随着“空间观念”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被重点提出,2017年历史高考各套试卷对之的考查也用力颇多,探讨相关试题的考查角度和要求,对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素养具有直接而重要的价值。
据笔者统计分析,2017年历史高考各套试卷均或显或隐地考查了“空间观念”素养,为便于分析说明,本文选择其中直接考查“空间观念”素养的若干题目来加以探讨。
一、空间位置的再现
例1(天津卷第2题) 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图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本题给出了朱仙镇、景德镇的地名,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其对应的位置。地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对应四大名镇中的朱仙镇、汉口镇、景德镇和佛山镇。解答此题的关键不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而是要有对四大名镇地理位置的知识积累。试题考查的是对重要历史事物空间位置信息的再认再现,属于基础知识层次的要求。此外,北京卷第17题在考查时间观念的同时也隐含了对空间观念的考查。该题以教育部最新明确的“十四年抗战”为主题,提供了一幅“抗战史事示意图”,让学生在再认的基础上,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五个历史事件。
时间和空间是记述历史的两个基本元素,也是帮助我们迅速在不同时空中定位历史事件的基本依据。对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需要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有意识记忆。比如中国古代史的学习,我们只有记住了历史上主要王朝的大致疆域和都城所在地,知道了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才能更好地理解该时期的历史。而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每一个重大的战役或会议,都是历史的重要节点,认识这些事件意义的前提就是了解它们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二、交往轨迹的认知
例2(北京卷第41题)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堆叠的唐宋时期的瓷器。
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
(2)结合所学,概述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6分)
例2考查的是古代中外文明交往的重要路线——海上丝绸之路,它要求考生在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在人类发展史上,各地区之间进行着多种形式的交往,有些跨区域的经济文化往来持续时间长,对人类历史影响大,在高考中被持续关注,像海上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等就是如此。这种跨区域交往的探讨,其着眼点往往并不局限于交往的线路是什么,经过哪些地方,而是探讨其历史影响。这种探讨既考查了把历史事物与特定空间联系起来观察、分析历史的空间观念素养,同时也考查了历史解释等其他素养。
三、环境因素的理解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例3题干的情境材料是今鲁西南地区春秋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涉及的考点是古代商业的发展,但从实际的考查要求来说却是教材和考纲的延伸,体现历史命题依托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的特点。陶大致在今天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曹在今山东曹县,鲁在今山东曲阜,范蠡和子贡的经商区域大致在今天的鲁西南地区,这里水陆交通便利,经济状况优越,当时号称“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1]。四个选择项中,B、D与题干关系不大,C项的“决定”二字有绝对化之嫌,A项是正答项。
厦门大学的鲁西奇教授认为,生活于不同地区的人们在“适应”其所处生态环境及“应对”其变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获食方式,进而采取不同的居住方式与组织方式,由此形成不同的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国家形态和文化特征[2]。毋庸置疑,人类文明的演进受到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虽然人类的历史不是完全由环境决定的,但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对人类的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方式具有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深刻影响着地区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学习历史必须了解主要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并理解环境对区域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区域差异的分析
例4(全国I卷第29题) 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本题借助近代各地留日学生人数的对比设置情境,让学生分析造成留日人数地区差异巨大的原因。题干中“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这个位置信息非常重要,这些地区是近代經济文化发展比较高的地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也较为充分,留学风气自然也盛于较为封闭的内陆地区。和此题有相似之处的是江苏卷第9题,该题提供了一幅地图,让学生分析影响中国近代高等学校分布情况的主要因素。
区域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展现这种差异并探讨其原因,近几年在高考试题中并不鲜见。2015年全国I卷第27题提供了河南、江苏两地在唐、宋、明、清科举考试的状元人数表(唐时河南有状元15人,江苏仅有7人;而到了清朝,河南仅有1人,而江苏则有49人;江苏一省的数量占到了全国总数114人的43%),这种变化正说明经济发展情况与文化兴盛程度高度相关。解答这种归因类试题,应该在对空间地域状况有清晰了解的基础上,坚持毛泽东同志对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基本论断“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3]。
五、教学思考
将2017年高考对“空间观念”考查的四个命题角度放在一起综合分析,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是有层次性的,涉及记忆、理解和综合分析等多种学习要求,而这也应是我们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空间观念”素养的主要着力点。事实上,所谓的空间观念、时间观念都绝不仅仅是单纯记忆历史事物的空间要素和时间要素,还有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思维、方法和观念方面的要求,是一种具有综合色彩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素养并有效应对上述类型的考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将历史事件的地理空间要素作为教学中的要点之一强调
长期以来,我们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给予了较充分的关注,并且注重排列事件的先后顺序,但对于事件发生的地点却重视得不够。比如,一提起平津战役,学生可以马上说出其开始于1948年末,也能说出其大体情况,但如果问起“平”指代的“北平”是在近代哪一阶段使用的,恐怕大多数学生就不明所以了。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即地理环境中进行的。历史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化空间认知,学习重要的历史事件,教师要重点强调其发生地。
(二)综合运用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知识解读历史地图并展开教学
历史地图反映人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提供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空间联系及其地理环境。运用地图的前提是识图,而识图则需要借助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各种地图符号的意思,然后把历史地名与现代地名进行对照,进行准确定位,最后将获取的历史地理信息与特定的历史阶段或重大史实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深入理解历史发展变化的趋势与因革。
(三)以通贯而开阔的空间视野设计教学问题和情境展开教学
如上文所述,历史空间观念绝不仅仅是掌握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那么简单,它还要求学史者从空间联系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历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不同地区之间的关联性,以开阔的视野设计空间观念类问题。比如,在学习“希腊民主政治”时(已经学过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可以从地理环境的角度设计这样的问题链:“希腊和中国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有何主要的不同?”“希腊的这种地理环境对它的经济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希腊的地理和经济形态对其政治制度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政治形态的演进有怎样的影响?”“世界史上哪些古代文明在地理环境和经济政治上与中国文明有相似之处?”“如何认识自然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学生可以较为清楚地认识地理环境在古希腊和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能够分析并理解各种文明和文化的差异及其原因。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3257.
[2]鲁西奇.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J].学术月刊,2011(2):120-129.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