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让高考议论文精彩起来,首先,不要忘了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即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典型,议论突出;其次,也是更重要的,要写出有议论味的开篇,写好主体部分的“完全段”。
【关键词】议论文 议论味 完全段
近两年高考作文写作,正悄悄发生两种变化:一是写作内容从大量关注诗词文人走向关心社会生活,二是写作文体从“秋雨散文体”走向议论文体。然而,许多同学缺少议论文写作知识和训练,因而考场议论文精彩之作甚少。如何让高考议论文精彩起来?我想从考场作文的角度谈一点方法与技巧。
一、不忘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三点:
(1)论点正确、鲜明:具有针对性,表明自己对现象与问题的见解和认识,对论题的判断或推断。分论点指向中心论点。开头引用材料与引出论点之间要有过渡。常用判断句、因果条件句、“(我)认为”句。
(2)论据典型:观点与材料一致,有说服力。需从不同角度选择不同的论据,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多用概述或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3)议论突出:体现在表述论点、概述论据和分析论据三个方面的语言表达上。多进行因果分析与总结,学会用“因为”、“可见”、“总之”之类的议论词语和“对于……(来说)”、“有人说(也许有人会觉得)”、“假如说(如果)”、“诚然”、“然而”、“但是”、“不是……而是”等句式。
写作时,要按这些基本要求来立意、构思和表达。
二、写出作文开篇的议论味道
没有议论味,难算议论文。
【范例展示】阅读两篇2009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的开头。
(1)《“独”的文化》开篇:
也许你认为“独”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汉字,“独”可以让我联想到许多词语,独有、独立、独特、独霸……如此看来,“独”具有“一”的意思。而我说,“独”是一门学问。
【开篇特点】诠释“独”的含义 评析点中心(以“如此看来”句过渡) 论点(针对“独特”立论)
(2)《切不要管中窥豹》开篇:
郑板桥的书法非隶非楷,单个字看歪歪斜斜,整体看却错落有致。可见,局部并不能代替整体,若我们只关注局部就可能忽视整体的美。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也不能管中窥豹,而应当用全面的眼光做出一个公允的评价。
【开篇特点】概要引述作文材料 评析点中心(以“可见”句过渡) 论点(针对评价人立论)
【评点剖析】这两篇作文开篇都具有很浓的议论味。它告诉我们两方面知识:首先,议论文开篇除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外,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诠释概念的方法引出论点或论题,另一种是概述(作文或阅读)材料、社会现象或引用名言后引出论点或论题,这应是考场常用的方法。其次,“议论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观点的表达正确鲜明,具有针对性;二是引出观点或中心要有简洁自然的过渡,一般分三步完成;三是引述分析或论点表达有利于下文展开论述。
上面这些例子,也告诉我们引出论点的基本思路:一是对释义或引述内容的中心加以肯定,提出与释义或引述中心一致的观点;二是对释义或引述内容的中心加以否定,提出一个相对或相反的观点;三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而是用“我要说”、“让我想到”之类的句子换个角度提出观点。
三、写好主体部分的“完全段”
【范例展示】阅读两个议论段。
(1)《这也是一种激励》论证第一段:
沉默,也是一种激励——父亲对儿女的激励。//父亲一向是威严而又沉默的。他的爱不似母爱的温柔体贴,但如巍峨的青山,沉稳而庄重。我经常在饭桌上滔滔不绝地讲着,父亲总是沉默地、静静地听着,始终一言不发。我多么渴望他能赞扬我一句,但这句话我迟迟未能等到。直到母亲一语道破,我才顿悟:父亲的沉默也是一种表达方式,不是冷淡,不是漠然,他在沉默而静静的倾听中时而微微蹙起眉头,时而显出严肃的表情,时而又颔首微笑……沉默不语,这也是一种激励——无声的激励,激励我努力拼搏,争取更好的成绩。//“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藏在沉默背后的父爱!
(2)《放弃是一种智慧》论证第二段:
放弃是一种选择,没有明智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古今中外,有多少著名人士正是懂得放弃,能够放弃,因而彪炳史册。李白放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司马迁放弃了尊严,以强烈的忧愤写成了恢宏史诗《史记》;钱学森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成为了“两弹一星”之父;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放弃总理的身份,双膝跪地,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赎罪,最终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这样的放弃,是对精神藩篱的一次突围,是对生命行囊的一次清理减负,是一种寻求主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进退从容,积极乐观,必然会迎来光辉的未来。
【评点剖析】上面的论证段都有三个小层次构成,集中论述一方面意思。我们把这样的议论段叫做论述的“完全段”,把这三层分别称为起始层、展开层、终结层。写好议论文就必须写好议论段,议论段分为完全段和不完全段两种,一篇议论文中得有1~2个完全段,才能保证论证充分。
完全段三层的特点要求:
(1)起始层:提出本段的论题或论点,称为“段首中心句”。通常是很简洁的一句话,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写2~3句。
(2)展开层:围绕起始部分的中心或话题,提供一定的事例论据或事理论据,采用一定的展开方法或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对论据进行分析,对论点进行论证。事例可以是一个较具体的故事,也可以列举若干事实;事理可以是因果分析,也可以引用名言。展开一般有1~3个层次。
(3)终结层:由展开部分引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对起始部分论点或中心的重申与深化,但用语不能和上面雷同或重复。
需要注意的是:起始层的中心句或分论点,既要由中心论点或论题引出,又要符合论点鲜明正确的要求。展开层的论据一定要与段首中心句一致,概述正确。终结层的内容与表达语言都要指向中心论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
【关键词】议论文 议论味 完全段
近两年高考作文写作,正悄悄发生两种变化:一是写作内容从大量关注诗词文人走向关心社会生活,二是写作文体从“秋雨散文体”走向议论文体。然而,许多同学缺少议论文写作知识和训练,因而考场议论文精彩之作甚少。如何让高考议论文精彩起来?我想从考场作文的角度谈一点方法与技巧。
一、不忘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三点:
(1)论点正确、鲜明:具有针对性,表明自己对现象与问题的见解和认识,对论题的判断或推断。分论点指向中心论点。开头引用材料与引出论点之间要有过渡。常用判断句、因果条件句、“(我)认为”句。
(2)论据典型:观点与材料一致,有说服力。需从不同角度选择不同的论据,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多用概述或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3)议论突出:体现在表述论点、概述论据和分析论据三个方面的语言表达上。多进行因果分析与总结,学会用“因为”、“可见”、“总之”之类的议论词语和“对于……(来说)”、“有人说(也许有人会觉得)”、“假如说(如果)”、“诚然”、“然而”、“但是”、“不是……而是”等句式。
写作时,要按这些基本要求来立意、构思和表达。
二、写出作文开篇的议论味道
没有议论味,难算议论文。
【范例展示】阅读两篇2009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的开头。
(1)《“独”的文化》开篇:
也许你认为“独”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汉字,“独”可以让我联想到许多词语,独有、独立、独特、独霸……如此看来,“独”具有“一”的意思。而我说,“独”是一门学问。
【开篇特点】诠释“独”的含义 评析点中心(以“如此看来”句过渡) 论点(针对“独特”立论)
(2)《切不要管中窥豹》开篇:
郑板桥的书法非隶非楷,单个字看歪歪斜斜,整体看却错落有致。可见,局部并不能代替整体,若我们只关注局部就可能忽视整体的美。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也不能管中窥豹,而应当用全面的眼光做出一个公允的评价。
【开篇特点】概要引述作文材料 评析点中心(以“可见”句过渡) 论点(针对评价人立论)
【评点剖析】这两篇作文开篇都具有很浓的议论味。它告诉我们两方面知识:首先,议论文开篇除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外,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诠释概念的方法引出论点或论题,另一种是概述(作文或阅读)材料、社会现象或引用名言后引出论点或论题,这应是考场常用的方法。其次,“议论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观点的表达正确鲜明,具有针对性;二是引出观点或中心要有简洁自然的过渡,一般分三步完成;三是引述分析或论点表达有利于下文展开论述。
上面这些例子,也告诉我们引出论点的基本思路:一是对释义或引述内容的中心加以肯定,提出与释义或引述中心一致的观点;二是对释义或引述内容的中心加以否定,提出一个相对或相反的观点;三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而是用“我要说”、“让我想到”之类的句子换个角度提出观点。
三、写好主体部分的“完全段”
【范例展示】阅读两个议论段。
(1)《这也是一种激励》论证第一段:
沉默,也是一种激励——父亲对儿女的激励。//父亲一向是威严而又沉默的。他的爱不似母爱的温柔体贴,但如巍峨的青山,沉稳而庄重。我经常在饭桌上滔滔不绝地讲着,父亲总是沉默地、静静地听着,始终一言不发。我多么渴望他能赞扬我一句,但这句话我迟迟未能等到。直到母亲一语道破,我才顿悟:父亲的沉默也是一种表达方式,不是冷淡,不是漠然,他在沉默而静静的倾听中时而微微蹙起眉头,时而显出严肃的表情,时而又颔首微笑……沉默不语,这也是一种激励——无声的激励,激励我努力拼搏,争取更好的成绩。//“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藏在沉默背后的父爱!
(2)《放弃是一种智慧》论证第二段:
放弃是一种选择,没有明智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古今中外,有多少著名人士正是懂得放弃,能够放弃,因而彪炳史册。李白放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司马迁放弃了尊严,以强烈的忧愤写成了恢宏史诗《史记》;钱学森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成为了“两弹一星”之父;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放弃总理的身份,双膝跪地,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赎罪,最终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这样的放弃,是对精神藩篱的一次突围,是对生命行囊的一次清理减负,是一种寻求主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进退从容,积极乐观,必然会迎来光辉的未来。
【评点剖析】上面的论证段都有三个小层次构成,集中论述一方面意思。我们把这样的议论段叫做论述的“完全段”,把这三层分别称为起始层、展开层、终结层。写好议论文就必须写好议论段,议论段分为完全段和不完全段两种,一篇议论文中得有1~2个完全段,才能保证论证充分。
完全段三层的特点要求:
(1)起始层:提出本段的论题或论点,称为“段首中心句”。通常是很简洁的一句话,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写2~3句。
(2)展开层:围绕起始部分的中心或话题,提供一定的事例论据或事理论据,采用一定的展开方法或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对论据进行分析,对论点进行论证。事例可以是一个较具体的故事,也可以列举若干事实;事理可以是因果分析,也可以引用名言。展开一般有1~3个层次。
(3)终结层:由展开部分引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对起始部分论点或中心的重申与深化,但用语不能和上面雷同或重复。
需要注意的是:起始层的中心句或分论点,既要由中心论点或论题引出,又要符合论点鲜明正确的要求。展开层的论据一定要与段首中心句一致,概述正确。终结层的内容与表达语言都要指向中心论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