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总结了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行理性的分析,为高校公体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
现行的高校公共体育课基本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理论课主要把体育科学知识及体育实践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实践课以身体练习为主,在体育锻炼所需的运动场地和设施内,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专门的教学过程。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对象是非体育专业的普通学生。他们在运动技术水平、身体素质等方面与体育专业学生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在教学方面也与体育专业的教学有很大差别。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的。这是我们值得总结和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认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总结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进行公体教学改革的关键。
1、并没有牢固的树立“健康第一”与“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
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对于体育教学改革来说,是具有指导性质的。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终身体育”的核心是使体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并就应该将牢固“健身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作为首要任务。
而但在绝大多数的毕业大学生人群中,他们参加工作后并没有坚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甚至有一半以上的毕业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获得的体育理论知识对于参加工作后的体育活动没有什么用武之地。这说明,大学生在接受大学体育教育时,并没有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更没有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也就说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目的,很多时候并没有与“终身体育”向对接,学生没有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也没有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养成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将其贯穿于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
福生活一辈子”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2、教学质量不高,教学重点有偏差
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却将大量向学生传授运动项目的技巧作为全面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的主要手段。目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内容项目繁多,但除去节假日、军训日、考试等时间,实际进行体育教学的时间不多,导致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的矛盾,蜻蜓点水、教法单一,使得公共体育教学成了个过场。另一方面,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重点,大多数情况下仍然还放在学习各种竞技项目技术、技能方面。学生学会某一项基本技术成为了主要的教学任务,而体育锻炼成为了额外附加的内容。
3、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缺陷
高校体育公共体育教学中的理论教学部分,是与体育实践部分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确立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 选择自己的锻炼方法,了解掌握一些必要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急救与处理方法等等,这些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终身受益的。
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中,就存在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实践教学能力的自我塑造,忽视了包括理论课讲授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知识结构不平衡和能力缺陷。大部分体育教师体育实践教学能力较强,但体育理论课教学能力差不愿意上理论课的讲台。主要原因是,教师、学生对体育理论课认识都不到位,体育教学部门对体育理论课教学工作也不够重视。这也是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与健康认识问题,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取向,没有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以后逐渐放弃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根本原因。
4、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从属教学关系仍然存在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是单一的四段式的教学程序,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学生的需求、情感和反应,教师的对与错,都容易被忽略。这种传统的格式化、套路试的教学方式只强调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健康第一”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贯彻,并且让他们学会终身学习训练。
在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和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的发展,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后,不知道应该怎样锻炼身体,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体育教学中,要把教师从教学活动中的主宰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确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主动的“教”和学生被动的“学”,变为师生的共同研究、教学相长的合作式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环境下学习锻炼,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使学生在自主轻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除了以上问题,还存在教师队伍不稳定,工作相对不受重视,综合知识、跨学科学习的能力、掌握操作工具的能力相对较差,与其它学科教师的竞争力不强等等方面。我们应针对以上问题,进行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努力实现体育与高校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在保持体育课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上(增强身体机能)),重视体育课教育学功能(提高思想品质)和社会学功能(增进心理健康和人际和谐)的开发与提高;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健身体系。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
现行的高校公共体育课基本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理论课主要把体育科学知识及体育实践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实践课以身体练习为主,在体育锻炼所需的运动场地和设施内,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专门的教学过程。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对象是非体育专业的普通学生。他们在运动技术水平、身体素质等方面与体育专业学生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在教学方面也与体育专业的教学有很大差别。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的。这是我们值得总结和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认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总结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进行公体教学改革的关键。
1、并没有牢固的树立“健康第一”与“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
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对于体育教学改革来说,是具有指导性质的。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终身体育”的核心是使体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并就应该将牢固“健身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作为首要任务。
而但在绝大多数的毕业大学生人群中,他们参加工作后并没有坚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甚至有一半以上的毕业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获得的体育理论知识对于参加工作后的体育活动没有什么用武之地。这说明,大学生在接受大学体育教育时,并没有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更没有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也就说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目的,很多时候并没有与“终身体育”向对接,学生没有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也没有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养成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将其贯穿于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
福生活一辈子”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2、教学质量不高,教学重点有偏差
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却将大量向学生传授运动项目的技巧作为全面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的主要手段。目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内容项目繁多,但除去节假日、军训日、考试等时间,实际进行体育教学的时间不多,导致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的矛盾,蜻蜓点水、教法单一,使得公共体育教学成了个过场。另一方面,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重点,大多数情况下仍然还放在学习各种竞技项目技术、技能方面。学生学会某一项基本技术成为了主要的教学任务,而体育锻炼成为了额外附加的内容。
3、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缺陷
高校体育公共体育教学中的理论教学部分,是与体育实践部分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确立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 选择自己的锻炼方法,了解掌握一些必要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急救与处理方法等等,这些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终身受益的。
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中,就存在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实践教学能力的自我塑造,忽视了包括理论课讲授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知识结构不平衡和能力缺陷。大部分体育教师体育实践教学能力较强,但体育理论课教学能力差不愿意上理论课的讲台。主要原因是,教师、学生对体育理论课认识都不到位,体育教学部门对体育理论课教学工作也不够重视。这也是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与健康认识问题,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取向,没有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以后逐渐放弃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根本原因。
4、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从属教学关系仍然存在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是单一的四段式的教学程序,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学生的需求、情感和反应,教师的对与错,都容易被忽略。这种传统的格式化、套路试的教学方式只强调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健康第一”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贯彻,并且让他们学会终身学习训练。
在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和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的发展,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后,不知道应该怎样锻炼身体,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体育教学中,要把教师从教学活动中的主宰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确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主动的“教”和学生被动的“学”,变为师生的共同研究、教学相长的合作式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环境下学习锻炼,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使学生在自主轻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除了以上问题,还存在教师队伍不稳定,工作相对不受重视,综合知识、跨学科学习的能力、掌握操作工具的能力相对较差,与其它学科教师的竞争力不强等等方面。我们应针对以上问题,进行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努力实现体育与高校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在保持体育课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上(增强身体机能)),重视体育课教育学功能(提高思想品质)和社会学功能(增进心理健康和人际和谐)的开发与提高;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健身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