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倾向,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对自主学习环境的营造。生物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可以引发出各种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以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问题情境可以这样创设:在每节课的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若干问题方向,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进行探究。可见,教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直接关系到学生问题的发现,关系到探究性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地进行。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方法可以基于如下几方面。
一、通过实验观察创设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看做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尤其强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
我在准备观察蚯蚓形态结构实验时,有意准备了带有环带和不带有环带的蚯蚓。我想新教材只介绍了带有环带的蚯蚓,看学生能否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验开始不久,就有学生在观察时发现自己的蚯蚓没有环带。我没有告诉他们为什么,而是让他们互相比较有环带和没有环带的蚯蚓有何区别。答案很快出来了:幼小的蚯蚓没有环带,环带是成熟蚯蚓的结构。通过观察自己得出了答案,学生兴高采烈,观察的热情更高了。
二、通过亲身体验创设问题情境
“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
讲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时,我让一个学生上讲台演示抬腿半分钟,下面学生观察其运动过程中有何反应。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运动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让学生初步建立人体是一个整体的观念。这样学生在轻松、有趣、和谐的氛围中参与了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不是“灌”出来的,而是通过体验“悟”出来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引用新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
关注儿童整个生活世界,赋予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我们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所以,能将所学运用,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于生活,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在讲人的血型一节课时,在进行知识拓展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引用《大庆晚报》报道的一则新闻。这则新闻报道了由于换第二代身份证要登记居民的血型,在验血型时,由于子女与父母的血型不一样而产生了家庭纠纷。我把这则新闻介绍给学生以后,请他们结合课本内容对这则新闻进行分析讨论,从今天所学内容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因为贴近现实,把书本上抽象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学生感兴趣,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和生活相结合,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如在讲授“渗透作用”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家制作一碟腌黄瓜,观察黄瓜腌制前后有什么变化。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腌制后的黄瓜比腌制前的软?碟中的汤汁是从哪里来的?所面临的是熟悉的、常见的,可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就可能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究欲望。
五、通过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设置问题情境
生物学科是一门与化学、地理、物理等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根据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可加深学生对横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授“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时,教师可提出从古猿进化到人类是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让学生查阅资料,从当时的地理环境的变化进行思考;又如在讲授“环境污染的危害时”,可以运用生物与化学之间的联系,提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中的化学物质是什么,这些化学物质对生物有哪些不利的影响,等等。这种在生物教学中利用其他学科的材料来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思考,使本来兴趣各异的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找到共鸣。
六、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探究鸟“为什么能够飞”一课中,课前我提出人为什么不能飞,在不改变人的结构前提下怎样能飞。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得出的结论各异。在探究活动进行前,常提出这样一些开阔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的问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是什么”,也就是说可供选择的有什么,不要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点上,而要给学生留有“畅想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个性和创造力。
七、巧用诗歌、谚语创设问题情境
谚语或诗词中浓缩了许多科学原理和生命现象,在教学中可适当运用谚语或诗词来创新问题情境。例如,在进行“生态因素”教学时,设问:为什么会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景色?讲“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时,说到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讲鸟类时,引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完成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目标教学,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教材的实施为情境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舞台,而情境教学又为充分阐释新教材提供了武器。充分挖掘情境教学的潜能,因材施教,因时施法,不仅可以将教材的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增强学生探究生物学知识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而且还能提升多方面的素养,可谓一举多得。
问题情境可以这样创设:在每节课的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若干问题方向,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进行探究。可见,教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直接关系到学生问题的发现,关系到探究性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地进行。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方法可以基于如下几方面。
一、通过实验观察创设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看做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尤其强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
我在准备观察蚯蚓形态结构实验时,有意准备了带有环带和不带有环带的蚯蚓。我想新教材只介绍了带有环带的蚯蚓,看学生能否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验开始不久,就有学生在观察时发现自己的蚯蚓没有环带。我没有告诉他们为什么,而是让他们互相比较有环带和没有环带的蚯蚓有何区别。答案很快出来了:幼小的蚯蚓没有环带,环带是成熟蚯蚓的结构。通过观察自己得出了答案,学生兴高采烈,观察的热情更高了。
二、通过亲身体验创设问题情境
“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
讲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时,我让一个学生上讲台演示抬腿半分钟,下面学生观察其运动过程中有何反应。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运动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让学生初步建立人体是一个整体的观念。这样学生在轻松、有趣、和谐的氛围中参与了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不是“灌”出来的,而是通过体验“悟”出来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引用新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
关注儿童整个生活世界,赋予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我们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所以,能将所学运用,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于生活,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在讲人的血型一节课时,在进行知识拓展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引用《大庆晚报》报道的一则新闻。这则新闻报道了由于换第二代身份证要登记居民的血型,在验血型时,由于子女与父母的血型不一样而产生了家庭纠纷。我把这则新闻介绍给学生以后,请他们结合课本内容对这则新闻进行分析讨论,从今天所学内容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因为贴近现实,把书本上抽象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学生感兴趣,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和生活相结合,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如在讲授“渗透作用”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家制作一碟腌黄瓜,观察黄瓜腌制前后有什么变化。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腌制后的黄瓜比腌制前的软?碟中的汤汁是从哪里来的?所面临的是熟悉的、常见的,可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就可能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究欲望。
五、通过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设置问题情境
生物学科是一门与化学、地理、物理等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根据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可加深学生对横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授“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时,教师可提出从古猿进化到人类是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让学生查阅资料,从当时的地理环境的变化进行思考;又如在讲授“环境污染的危害时”,可以运用生物与化学之间的联系,提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中的化学物质是什么,这些化学物质对生物有哪些不利的影响,等等。这种在生物教学中利用其他学科的材料来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思考,使本来兴趣各异的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找到共鸣。
六、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探究鸟“为什么能够飞”一课中,课前我提出人为什么不能飞,在不改变人的结构前提下怎样能飞。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得出的结论各异。在探究活动进行前,常提出这样一些开阔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的问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是什么”,也就是说可供选择的有什么,不要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点上,而要给学生留有“畅想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个性和创造力。
七、巧用诗歌、谚语创设问题情境
谚语或诗词中浓缩了许多科学原理和生命现象,在教学中可适当运用谚语或诗词来创新问题情境。例如,在进行“生态因素”教学时,设问:为什么会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景色?讲“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时,说到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讲鸟类时,引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完成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目标教学,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教材的实施为情境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舞台,而情境教学又为充分阐释新教材提供了武器。充分挖掘情境教学的潜能,因材施教,因时施法,不仅可以将教材的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增强学生探究生物学知识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而且还能提升多方面的素养,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