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着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多数教师常常为学生的计算能力差而头疼,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总结,从“讲清算理,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形成技能”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效果。
数学最古老的名称叫算术,它研究数的性质及其运算,把数和数的性质、数和数之间的四则运算在应用过程中的经验累积起来,并加以整理,就形成了最古老的一门数学——算术。在古代全部数学就叫做算术,现代的代数学、数论等最初就是由算术发展起来的。
我曾经对100张小学数学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直接命名为计算题的分值是25-32分,列式计算的分值是8-16分,解决问题中涉及计算的分值是20-30分,填空题涉及计算的分值是12-18分,选择题涉及计算的分值是6-8分,其它涉及计算的分值是5-8分,100张试卷涉及计算的分值平均分为92分。
可见,从古至今,计算都是数学的核心、重要呈现形式。计算能力的高低制约着学生成绩的优秀与否。计算能力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1讲清算理,要“我”计算
首先,四则运算的算理是学生计算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必须以理解掌握数的概念、四则运算的意义为基础,不但要求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我们应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如:我们在教学四则运算时, “进位加法”为什么要进位?,“退位减法”为什么要退位?,“商中间有0的除法”为什么在商的最高位确定以后商到哪一位不够商1要写0占位置?这些算理要讲清楚透彻,使学生明白它的来龙去脉。
其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学生计算的关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还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去感知和巩固。
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老师就要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
2培养兴趣,“我”要计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
首先,“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师爱,它是教育好学生的感情基础。师爱是塑造少年儿童心灵的巨大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爱,能转化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似母亲,“慈”,就是对学生关心、爱护、宽容、尊重,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关心他们的学习、做事、为人、身心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同情他们的痛苦和不幸,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同时,我们还应该努力探索和掌握热爱学生的艺术,把爱撒向学生心田。这样,学生就与我亲近,听我的数学课,乐意地接受我的数学教学,听从我的教育。
其次,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是培养学生计算兴趣的必经之路。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应该针对不同底子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练习,时时处处给予表扬和肯定,那怕是困难学生,他也有闪光点,也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在适当的场合给予表扬和激励。这样大家时常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渐对数学计算产生兴趣。
只有这样,学生才热爱计算,对计算感兴趣。此时,你的计算教学已经成功的卖出了第一步。
3养成习惯,“我”会计算
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距离成功近了一半。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是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的关键。
独立完成作业是一个学生必备的优良品质,我们在指导学生作业时一定注意,由扶到放的把握,逐渐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
教学中,同时还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解答计算题的习惯。我们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解答计算题。第一,读题。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数字顺序不能调换,运算符号不能看错,同时理清运算顺序;第二,审题。弄清本题特点,可否利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第三,计算。应用法则规律进行计算,计算时打草稿,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性;第四,书写。书写要求字迹工整,规范。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书写。在卷面上书写更应注意根据空白处的大小合理分配空间,使之书写出来美观大方。第五,验算。学生利用数学法则、规律进行验算,学做小老师,自己判断对错,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有了良好的习惯,一次又一次的体验成功的喜悦,他们对计算越来越感兴趣,从而实现人人会计算,个个计算正确率极高的目标。
4形成技能,“我”能速算
设计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精确、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数学能力,从而形成技能和技巧。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计算规律、性质和推论的讲解与应用,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同时应该设计有效的练习作业,通过有效习题的练习,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技能和技巧,从而能迅速准确的进行计算。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每一节数学课我有3分钟的听算,要求学生准备好练习本,全神贯注等待老师念题。每次,我都要针对当节课的内容设置练习题。每一题我慢念一遍,学生将答案写在练习本上,不会做的留出空格。练习完毕,一生念答案,其余学生正确的记“√”,错误的记“×”。然后对结果进行简单的统计,全对的进行表扬,有进步的进行鼓励。这样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计算练习,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
每学月举行一次速算比赛。比赛内容为100道计算题,每题1分。要求学生20分钟之内完成。如果提前1分钟交卷总成绩加1分,提前2分钟交卷加2分,依次类推。对得分超过110分给予2个本子的奖励,100-109分的给予1个本子的奖励,对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1个本子的奖励。刚开始学生不适应,随着次数的增加,学生在5-6分钟完成的同学越来越多。这样,既训练了学生计算的速度,还训练了学生计算的准确度。
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形成了计算的技能技巧,能够进行熟练的速算,并且正确率极高。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总结,道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游戏活动,进行多媒体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数学最古老的名称叫算术,它研究数的性质及其运算,把数和数的性质、数和数之间的四则运算在应用过程中的经验累积起来,并加以整理,就形成了最古老的一门数学——算术。在古代全部数学就叫做算术,现代的代数学、数论等最初就是由算术发展起来的。
我曾经对100张小学数学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直接命名为计算题的分值是25-32分,列式计算的分值是8-16分,解决问题中涉及计算的分值是20-30分,填空题涉及计算的分值是12-18分,选择题涉及计算的分值是6-8分,其它涉及计算的分值是5-8分,100张试卷涉及计算的分值平均分为92分。
可见,从古至今,计算都是数学的核心、重要呈现形式。计算能力的高低制约着学生成绩的优秀与否。计算能力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1讲清算理,要“我”计算
首先,四则运算的算理是学生计算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必须以理解掌握数的概念、四则运算的意义为基础,不但要求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我们应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如:我们在教学四则运算时, “进位加法”为什么要进位?,“退位减法”为什么要退位?,“商中间有0的除法”为什么在商的最高位确定以后商到哪一位不够商1要写0占位置?这些算理要讲清楚透彻,使学生明白它的来龙去脉。
其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学生计算的关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还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去感知和巩固。
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老师就要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
2培养兴趣,“我”要计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
首先,“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师爱,它是教育好学生的感情基础。师爱是塑造少年儿童心灵的巨大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爱,能转化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似母亲,“慈”,就是对学生关心、爱护、宽容、尊重,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关心他们的学习、做事、为人、身心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同情他们的痛苦和不幸,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同时,我们还应该努力探索和掌握热爱学生的艺术,把爱撒向学生心田。这样,学生就与我亲近,听我的数学课,乐意地接受我的数学教学,听从我的教育。
其次,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是培养学生计算兴趣的必经之路。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应该针对不同底子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练习,时时处处给予表扬和肯定,那怕是困难学生,他也有闪光点,也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在适当的场合给予表扬和激励。这样大家时常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渐对数学计算产生兴趣。
只有这样,学生才热爱计算,对计算感兴趣。此时,你的计算教学已经成功的卖出了第一步。
3养成习惯,“我”会计算
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距离成功近了一半。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是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的关键。
独立完成作业是一个学生必备的优良品质,我们在指导学生作业时一定注意,由扶到放的把握,逐渐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
教学中,同时还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解答计算题的习惯。我们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解答计算题。第一,读题。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数字顺序不能调换,运算符号不能看错,同时理清运算顺序;第二,审题。弄清本题特点,可否利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第三,计算。应用法则规律进行计算,计算时打草稿,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性;第四,书写。书写要求字迹工整,规范。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书写。在卷面上书写更应注意根据空白处的大小合理分配空间,使之书写出来美观大方。第五,验算。学生利用数学法则、规律进行验算,学做小老师,自己判断对错,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有了良好的习惯,一次又一次的体验成功的喜悦,他们对计算越来越感兴趣,从而实现人人会计算,个个计算正确率极高的目标。
4形成技能,“我”能速算
设计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精确、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数学能力,从而形成技能和技巧。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计算规律、性质和推论的讲解与应用,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同时应该设计有效的练习作业,通过有效习题的练习,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技能和技巧,从而能迅速准确的进行计算。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每一节数学课我有3分钟的听算,要求学生准备好练习本,全神贯注等待老师念题。每次,我都要针对当节课的内容设置练习题。每一题我慢念一遍,学生将答案写在练习本上,不会做的留出空格。练习完毕,一生念答案,其余学生正确的记“√”,错误的记“×”。然后对结果进行简单的统计,全对的进行表扬,有进步的进行鼓励。这样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计算练习,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
每学月举行一次速算比赛。比赛内容为100道计算题,每题1分。要求学生20分钟之内完成。如果提前1分钟交卷总成绩加1分,提前2分钟交卷加2分,依次类推。对得分超过110分给予2个本子的奖励,100-109分的给予1个本子的奖励,对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1个本子的奖励。刚开始学生不适应,随着次数的增加,学生在5-6分钟完成的同学越来越多。这样,既训练了学生计算的速度,还训练了学生计算的准确度。
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形成了计算的技能技巧,能够进行熟练的速算,并且正确率极高。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总结,道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游戏活动,进行多媒体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