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个性化教学浅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教学个性的提倡向来有颇多争议,近年来随着新课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应具有个性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任何问题的提出总会产生过犹不及的倾向,不同的教师应在总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形成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不能因过于强调个性的突出而置教学目标于不顾;不能让课堂演变成为教师随意创新的试验室,让学生充当试验品;更不能让课堂沦为张扬教师个性的作秀场,提倡个性化教学的根本宗旨在于通过多方面尝试教改,更新出更为科学的、合理的、符合教学规律的、艺术化的适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个性化 差异性 教学与生活
  
  成功的语文教师必然是一个具有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教师。语文个性化教学不是一种教学形式,而是一种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师生双边活动。个性化的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交往的平台,是教师适应学生的开放式的、动态式的教学风格。
  笔者认为语文个性化教学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语文教学应该是浪漫而且富有创造性的、丰富多彩的世界造就了千差万别的人,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的影响。而因材施教本来就是一个古老而又赋予了新意的教育原则,它包含的是教材的内容,因人而异,就是体现了教育的以人为本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吃透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方案、实施步骤,在学生学习状况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教师就不宜统一安排教学内容,我们要根据实际学情对教学进度、教学重点、难点,甚至对具体的教学环节、问题设计、作业布置、评价方式都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把握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对初高中阶段的阅读、写作教学就应视不同阶段定出不同要求和标准,尽量采用分层教学的手段,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使他们学有所得,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就感。
  当然在这两个方面,起关键作用的当然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程要求教师的“导”起重要作用,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启发,并全面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不同体验和独到见解。
  
  二、以生为本,自主学习。
  
  语文教学中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语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极大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为他们创设个性发展的必须条件。如很多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安排了很好的结尾,那么“好”在哪里,是由教师以“满堂灌”、“满堂问”的授课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课堂讲授;还是以课堂的问题为预设,学生的回答为殊途,最终走向“罗马”,让学生建立一个信念:“教师的任何问题都是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教师仍将处于表演“教案剧”的舞台,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发问,忽略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这种做法其实是对学生主体的漠视,当然也就失去了对学生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如果我们采用讨论、设想、比较、领悟的各个环节,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由、自觉地学习,使自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当然这一过程也就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极大转变。而实现转变的要素是教师教的方式转变。因此以人为本,学生自主的教学仍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紧密配合,师生的合作有利于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把合作精神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久而久之,突出教师的观念转变,凸显学生的主体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分层教学,作业个性。
  
  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与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要区别对待、个别对待,使传统的因材施教原则真正落到实处,其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次教学,提倡作业的多样化和作业方式的“自由选择”,自由选择不是漫无目的地胡乱选择,而是着眼于在实践中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仿照“自助餐”模式,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提供“补充餐”。尽可能地集多项训练功能于一题,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一定时空里得到多方面训练,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性作业,既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又要学会提取内涵。在交际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完成表述性作业,把听说写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深化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在协作交往中培养学生的具有创新个性的社会实践性作业,藉此丰富生活,提高自己领悟语文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四、指导提问,多元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允许学生质疑,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既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还要避免学生提出低水平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对课堂时空进行监控,对学生提问进行方法上的指导。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对话式的沟通超越单纯意义的传道,相互交换思想每个人就会有多种思想,值得首肯的是学生的思维活跃了,钻研精神更强了。教育评价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在对语文教学问题的评价时,教师决不能死守住教材、死抱住“标准答案”不放,也不能放任自流,游离于学生之外,不轻易下结论,不干扰学生思维,否则,一旦轻易扼杀学生可贵的思维种子,学生就不愿说心里话,个性就不可能得以张扬。笔者认为,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的具体方式可以是教师口头言语表达,也可以是学生互评甚至學生自评。教师还可以用无声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肯定,包括教师热情的笑容、兴奋的神情和期待的眼神等非言语行为。
  学生有很多潜质值得我们去关注,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能使更多一些人取得成功。让我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
  
  五、倡导人文,关注生活。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新课标对语文属性的概述。中学语文教材具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尤其是新教材中人文性意识凸显。语文教学回归文学本性、关注人生,这也是语文个性化教学的重要内容,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重视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对象是“苍生大众”,它体现着对每个学生的尊重和关怀,它提示着人的内在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弘扬的是蕴于其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这些美德,人文关怀所坚守的是人文本身的真、善、美,每个学生的情感意趣是极为丰富的,有着巨大的创造潜力,所以语文教学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和平民情怀,使学生能真正做到求真、向善、尚美,语文教学是充满情感、充满想象、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充满变化的审美艺术教学,我们可以从语文教材及课外读物中感受语言艺术美,同时也可用学生的慧眼从生活中寻找“美德”,那么一滴水、一朵花、一块橡皮、一方手帕都可演绎出一段幸福快乐的故事。
  新课程改革高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旗帜,人的价值获得了充分的重视,在鼓励创新、倡导个性的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构建精神家园奠定个性化的扎实的基础,这是每个语文教师期盼的!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食品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之一,食品分析是一门集技术性、操作性、科学性于一体的应用学科。它最大的特点是专业实践性很强,其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课教学联系紧密。《食品分析》教学改革,就是要重点解决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验中存在的理论不能很好地联系实际,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浓缩、提炼理论讲授的内容,同时加大实验比重,将实验内容系统化、完整化。通过实验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关键词:食品分
摘 要: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目的性太强,直接导致现阶段高中语文教育的封闭性。所以当代语文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应该向古代语文教学学习。贯通文、史、哲,在人文把握的基础上,在着眼学生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 工具性 素质提高    近年来,随着高考竞争的日渐激烈,社会各界对高考也越来越关注。与此相关的是,社会各界基于对
摘要: 活动型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固有模式,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在活动型教学中,教师应该由课堂的主角转换为引导者,由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主动创造者,由学习的权威者转化为合作者。  关键词: 活动型教学 教师角色转换    语文教学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校语文组尝试了教学方式的革新——实
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综合艺术。目前,枯燥无味的语文教学越来越让学生反感,不少学生甚至認为最让人头痛的课便是语文课。面对此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应“穷则思变”,让自己的激情燃烧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语文课堂亮起来。要想达到此效果,“艺术”则会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一支催化剂。    一、课文导入不妨来点说唱艺术    作为语文教师,课文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师匠心独运、设计精美
人们常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实是作者充沛感情的自然流露。任何一篇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的丰富感情。自古以来,音乐就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唐代的王维、宋代的李清照、清代的曹雪芹……他们不仅是诗文高手,同时也是精通音律的音乐家。文学家常常在音乐中捕捉灵感,为自己构筑精神家园。所以教学中,音乐有其举足轻重的作用。把音乐引入语文教学,作为情境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摘要:高校和谐德育理念的提出,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德育本质的要求。界定和谐德育的基本内涵、实践意义和目标实现的概念并统一思想,对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地构建高校和谐德育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 和谐德育 以人为本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全面落实科学
犹如一块巨大磁铁,整数关1000点对上证综合指数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上证指数已经连续三次徘徊在千点关口——自6月6日跌破千点,创出998.23点的八年新低之后,
第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结果公布后的最初几天。庹震家的电话几乎没停过。经济日报的领导、同事,新闻界的同行、朋友,采访过的单位、熟人纷纷向他祝贺,因为他们了解庹震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学校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工作中的服务育人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我们应树立先进的后勤管理理念,优化学校人文环境,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长大成人,促使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得到的内化。
摘要:新课标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二是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三是要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四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每个教师都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努力探求能适合发展需要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有效途径,而创设一个风趣幽默的课堂氛围无疑对落实素质教育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關键词:幽默 语文教学 艺术魅力    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品质,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欢笑。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