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年级教材中,有很多状物类的说明文,这类文章主要是对所写对象的特性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丰富学生的科学见闻。课标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说明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需遵守“通过要点理解掌握说明方法”这一教学要求,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引导赏析,体验说明文语言的精准性
说明文所使用的语言往往都是非常凝练、准确的,教师要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对这一语言特点的精妙产生感悟,并用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呢?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表达准确的词语,然后对此进行替换对比分析,从而领略到用词准确的精妙,实现语用能力的有效发展。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中是这样描述金字塔外形的:“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我对这句话进行了改编:“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等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我要求学生与课文的原句进行对比,感受二者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学生经过对比分析后,就发现了作者用的“相当于”比“等于”更准确,因为40层的大楼并不一定刚好与金字塔的高度相等,由此学生就在比较中领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这样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词语意思,还加深了他们对说明文表达特征的体会。
语言精练准确是说明文的一大特征,教师要把握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对关键字词细细咀嚼,并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既学会了准确表达语言,又掌握了对比阅读的方法,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引导梳理,感受说明文结构的独特性
状物类说明文里一般都包含了丰富的知识信息。以提高学生语用能力为目标的阅读教学,需要重视学生对语言表达形式的学习,但这并不是说可以不重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这也有利于后续开展对课文内容和结构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麋鹿》一文时,教师在归纳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从这几个方面对麋鹿展开介绍?文中介绍的内容和麋鹿的关联性大吗?假如现在让你对麋鹿进行描写,你会从手头上的资料中挑选或删除哪些部分?原因是什么?”这样,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说明文的结构往往是“总—分—总”,从而感受到说明文结构的独特性。
从以上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先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才展开对写作方法的探讨。这就说明,对说明文语言和说明方法的分析和体会,需要建立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展开。
三、直击说明,理解说明文方法的严谨性
说明文中常常会出现对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说明的段落,它们就是这篇文章的重点语段和中心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直接由此展开对全文的学习,就能实现对中心的准确把握,学会如何对说明文进行谋篇布局,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文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本质特征,借助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初读后进行思考:“这篇课文在结构安排上是哪种形式?主要介绍金字塔的有哪几个自然段?突出了金字塔的哪些特征?作者利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金字塔?分别体现在哪些句子上?”教师鼓励学生耐心地品味全文,最终学生有效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以文章重点为方向设计系列问题,直抵文章主旨,学生通过作答有效地掌握了说明方法和课文内容,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实现了较大的进步。
四、引导辨析,感受说明文表达的效果性
在状物类说明文中作者会用到很多典型的说明方法。在很多教师看来,学生只需要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认为学习引资料、作诠释和画图表等说明方法是超纲的。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在感受表达效果的基础上对说明方法进行掌握,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对金字塔的宏伟外观进行了大量细致的描写。教师在对这些说明方法展开教学时,不仅仅是让学生清楚哪句话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还要求学生通过对比来感受说明方法产生的效果:“假如作者没有利用这些说明方法来进行说明,表达效果会是怎样?”这样就基于文章的语境實现了对说明方法体现的表达效果的感悟。
教师通过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深刻领悟到使用说明方法进行说明的效果,把教学重心转移到了表达能力的培养上,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的阅读教学很重视紧扣文体特征。在教学状物类说明文时,应引导学生做到“识文先辨体,解文先理序”,通过探究和认识此类文体的表达规律和特征,去感受文章的美妙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说明文进行深入品读,在深入品读的过程中充分理解与感受说明文这一文体在语言表达、文本结构上的独特性,从而进行高效化的语言文字训练,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胶州市第四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一、引导赏析,体验说明文语言的精准性
说明文所使用的语言往往都是非常凝练、准确的,教师要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对这一语言特点的精妙产生感悟,并用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呢?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表达准确的词语,然后对此进行替换对比分析,从而领略到用词准确的精妙,实现语用能力的有效发展。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中是这样描述金字塔外形的:“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我对这句话进行了改编:“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等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我要求学生与课文的原句进行对比,感受二者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学生经过对比分析后,就发现了作者用的“相当于”比“等于”更准确,因为40层的大楼并不一定刚好与金字塔的高度相等,由此学生就在比较中领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这样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词语意思,还加深了他们对说明文表达特征的体会。
语言精练准确是说明文的一大特征,教师要把握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对关键字词细细咀嚼,并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既学会了准确表达语言,又掌握了对比阅读的方法,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引导梳理,感受说明文结构的独特性
状物类说明文里一般都包含了丰富的知识信息。以提高学生语用能力为目标的阅读教学,需要重视学生对语言表达形式的学习,但这并不是说可以不重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这也有利于后续开展对课文内容和结构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麋鹿》一文时,教师在归纳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从这几个方面对麋鹿展开介绍?文中介绍的内容和麋鹿的关联性大吗?假如现在让你对麋鹿进行描写,你会从手头上的资料中挑选或删除哪些部分?原因是什么?”这样,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说明文的结构往往是“总—分—总”,从而感受到说明文结构的独特性。
从以上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先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才展开对写作方法的探讨。这就说明,对说明文语言和说明方法的分析和体会,需要建立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展开。
三、直击说明,理解说明文方法的严谨性
说明文中常常会出现对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说明的段落,它们就是这篇文章的重点语段和中心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直接由此展开对全文的学习,就能实现对中心的准确把握,学会如何对说明文进行谋篇布局,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文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本质特征,借助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初读后进行思考:“这篇课文在结构安排上是哪种形式?主要介绍金字塔的有哪几个自然段?突出了金字塔的哪些特征?作者利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金字塔?分别体现在哪些句子上?”教师鼓励学生耐心地品味全文,最终学生有效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以文章重点为方向设计系列问题,直抵文章主旨,学生通过作答有效地掌握了说明方法和课文内容,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实现了较大的进步。
四、引导辨析,感受说明文表达的效果性
在状物类说明文中作者会用到很多典型的说明方法。在很多教师看来,学生只需要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认为学习引资料、作诠释和画图表等说明方法是超纲的。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在感受表达效果的基础上对说明方法进行掌握,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对金字塔的宏伟外观进行了大量细致的描写。教师在对这些说明方法展开教学时,不仅仅是让学生清楚哪句话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还要求学生通过对比来感受说明方法产生的效果:“假如作者没有利用这些说明方法来进行说明,表达效果会是怎样?”这样就基于文章的语境實现了对说明方法体现的表达效果的感悟。
教师通过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深刻领悟到使用说明方法进行说明的效果,把教学重心转移到了表达能力的培养上,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的阅读教学很重视紧扣文体特征。在教学状物类说明文时,应引导学生做到“识文先辨体,解文先理序”,通过探究和认识此类文体的表达规律和特征,去感受文章的美妙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说明文进行深入品读,在深入品读的过程中充分理解与感受说明文这一文体在语言表达、文本结构上的独特性,从而进行高效化的语言文字训练,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胶州市第四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