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风力送丝管道距离的长短直接影响整丝率降低指标好坏,管道距离越长,单位时间内通过的风量越小,管道越短,单位时间内通过的风量越大,通过实验设计,优化风速与管道距离,可降低“整丝率降低”指标不合格数。
关键词: DOE实验模型;整丝率降低;风力送丝参数
1.整丝率降低指标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实验将风速范围固化为15m/s -19m/s后,对应不同管道距离进行测试。
对检测数据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P值小于0.05,说明风速与管道距离对整丝率降低有显著影响。
2.确定实验因子和水平
实验因子(x)为风速和风送距离,实验水平风速选取15m/s、19m/s,风送距离选取22m、110m.目标值(y)为风送后整丝率。
风速: 15(-1) 19(+1)
风送距离:22(-1)110(+1)
生成完全要因实验表:
3.确定主效果和交互效果
從输出图形看,风速与管道距离两者具有交互效应。
4.分析因子设计输出ANOVA表,消除无影响项后缩小模型输出结果如下:
风速与管道距离方程拟合P值小于0.05,说明整体方程拟合好,对拟合系数估计P值也小于0.05,说明系数拟合较好。
整丝率降低=2.5750+0.4750*风速+0.3250*管道距离
5.结果分析及决定因子的最佳水准
从优化图看,风速区间[-1,0],管道距离区间[-1,0]时烟丝整丝率为优化的整丝率。说明较低风速与较短距离的风送参数整丝率降低较小。
6.分析结果验证
确定最优参数后,持续跟踪风送参数调整为15m/s,风速距离为22m时的指标变化情况,对烟丝数据进行检测,检测数据如下:
7.整丝率降低的假设检验
H。:μ≤2.5, H1:μ>2.5
原假设为整丝率降低≤2.5(%),备择假设为整丝率降低>2.5(%)
输出结果如下:
统计结果P大于0.05,不拒绝原假设,说明通过实验优化后,总体整丝率降低≤2.5%。
总结:通过建立统计模型,从而建立起整丝率降低与风速、管道距离的量化关系,可在风力送丝后优化烟丝整丝率指标。
关键词: DOE实验模型;整丝率降低;风力送丝参数
1.整丝率降低指标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实验将风速范围固化为15m/s -19m/s后,对应不同管道距离进行测试。
对检测数据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P值小于0.05,说明风速与管道距离对整丝率降低有显著影响。
2.确定实验因子和水平
实验因子(x)为风速和风送距离,实验水平风速选取15m/s、19m/s,风送距离选取22m、110m.目标值(y)为风送后整丝率。
风速: 15(-1) 19(+1)
风送距离:22(-1)110(+1)
生成完全要因实验表:
3.确定主效果和交互效果
從输出图形看,风速与管道距离两者具有交互效应。
4.分析因子设计输出ANOVA表,消除无影响项后缩小模型输出结果如下:
风速与管道距离方程拟合P值小于0.05,说明整体方程拟合好,对拟合系数估计P值也小于0.05,说明系数拟合较好。
整丝率降低=2.5750+0.4750*风速+0.3250*管道距离
5.结果分析及决定因子的最佳水准
从优化图看,风速区间[-1,0],管道距离区间[-1,0]时烟丝整丝率为优化的整丝率。说明较低风速与较短距离的风送参数整丝率降低较小。
6.分析结果验证
确定最优参数后,持续跟踪风送参数调整为15m/s,风速距离为22m时的指标变化情况,对烟丝数据进行检测,检测数据如下:
7.整丝率降低的假设检验
H。:μ≤2.5, H1:μ>2.5
原假设为整丝率降低≤2.5(%),备择假设为整丝率降低>2.5(%)
输出结果如下:
统计结果P大于0.05,不拒绝原假设,说明通过实验优化后,总体整丝率降低≤2.5%。
总结:通过建立统计模型,从而建立起整丝率降低与风速、管道距离的量化关系,可在风力送丝后优化烟丝整丝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