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石涛作为一个最富个性情感和颇具传奇色彩的角色,气质兀傲,画风也洒脱不俗,笔墨跌宕排奡,不落前人窠臼,他的内心充满矛盾和隐痛,笔墨中有种淡淡的苦涩味。这是一种和苦瓜极为近似的韵致,所以又号苦瓜和尚,《石涛画语录》又名《苦瓜和尚画语录》。《画语录》识见之独到、论述之全面,在古代画坛上没有几人能及,论及艺术与现实的统一、内外统一、心物统一、识受同一,还有借古开今论、不似之似论、远尘脱俗论等,今天画界还封为圭臬。其实董其昌以“南宗”含蓄的笔墨创出“北宗”简明的画风,已经是开了现代绘画的先河。而石涛睥睨陈法,法古而不泥古,向现代绘画更进一步。他的主张和实践使画家重又面向生活,师法自然,开创了清代中国绘画的新局面,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本文将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特殊的身世经历所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艺术感悟的艺术渊源出发,探寻其个性特质及艺术理论客观内涵。
【关键词】石涛;一画论;画法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画语录》形成的时代背景
在唐代,尊道教为国教,但兼容并蓄,对待其他教派一视同仁;到了宋朝儒学开始复兴,新儒学以一种时代哲学的面目出现,给盛唐以来飞速发展的中国画提供了营养和能量。程朱理学将佛、道入儒,而当时的绘画大家基本都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又将儒入画中,改变了绘画界的思想状况,三教并立发展到此时已经可以说三教合一,但到了元明间“三教合一”一词才出现,这时三教间的关系已经有了本质上的演变。而在朝廷腐败、宦官专权、奸佞当道,地方暴动频发,沿海又时有海盗劫掠的民不聊生的明朝末年,满清政府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与统治阶层紧张的关系,康熙王朝更是使中国再一次地沐浴在繁荣之中,并且满人对当时作为文化主流的汉民族文化有着超乎想象的崇敬,各民族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思想与艺术相互交融,儒释道又一次开始全面勃兴,石涛便是在这样的思想精神高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了他的艺术之路。
二、关于《画语录》形成的生活来源
石涛,本名朱若极,是我国清代初期著名书画艺术家,与八大山人、弘仁、晃残合称为清初“四僧”,与当时以正统地位雄踞于画坛的仿古的以王时敏为首的包括王鉴、王翚、王原祁在内的“四王”相对。石涛虽是明太祖之裔,但明朝覆灭时他尚属孩提,因而削发为僧后虽身处佛门却心向红尘,在清高自许与不甘岑寂之间矛盾地渡过了一生,是个很不“安份”的出家人。石涛诗文书画样样精通,画尤擅山水,广师历代大家之长,又从大自然汲取创作的灵感,笔墨酣畅淋漓、秀拙相生、布局新奇、意境高妙、气势勃郁,画面充满了动感与张力,除了石涛自身性格所致,还有人生里那数十载颠沛流离时的浪迹天涯,正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而跌宕起伏的身世和漂泊不定的经历不只渗入了他的笔触与画面,还影响着他的美学思想与艺术理念,这便是《石涛画语录》的生活来源,他强调画家在绘画中一定要表现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受,所以从他的笔墨里既可以看出他不安于现状的外在追求,也可以带你进入他热切躁动的内心世界。
三、关于“一画论”形成的思想渊源
清初画坛以董其昌风格的四王、吴、恽的摹古为宗,而石涛却用“我自用我法”的呐喊挑战正统,为当时的绘画领域带来了一阵清新的风气。其实石涛并不是主张不学习古人的艺术文化精华,他本身一开始也是受董其昌所倡导的“南宗”之“顿悟”影响,习画也是以当时画坛主流为起点,但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古人的正确方式,不是一味摹古,而是“借古以开今”,法古而不泥古,更主要的是要面向自然、师法造化,当然石涛并不是第一个提出以自然为师的人,像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元末明初的画家兼医学家王履也认为“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还有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熙也很早就感悟到“身即山川而取之”,但是石涛当时的呼声的确是撼动了清初拟古之风的画坛主流地位。著述的这本极富创造精神和批判精神的绘画理论,全书共十八章,在论及具体的创作技巧上颇有新见,当然,《石涛画语录》不只谈笔墨技法和个人经验感受,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把美学思想和佛教传统以及老庄哲学结合起来用于解析绘画本身和绘画之法。
石涛论画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来分析宇宙万物,阐明绘画的规律,形成完整的美学体系。其中心思想是“一画论”这一点并没有太大争议,虽然也有人认为书里十八章并列都是重点,但多数人还是统一于其余十七章是对第一章《一画章》的详述,全书以第一章“一画”的原理贯穿到底,但对于“一画论”的思想来源一直众说纷纭,最大的分歧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禅宗佛学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家思想。
杨成寅教授认为石涛的画学主要受《周易》和《道德经》的影响,吸收了儒家对《周易》太极阴阳对立统一和后者的有无相生,讲辩证哲学,与佛教唯心学说无关。虽然《一画章》开篇便说了“一”是一切事物的原始,一切道理的根源,一切文化的开端,也是一切哲学思想的起点,老子哲学认为“道”是先于天地而存在,这样的“道”是“大道”,是万象根本之“大象”。“道”是“无”和“有”的统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的宇宙观。庄子认为:“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石涛认为,从“道”至一,就是由无形到有形。一是形的始原,是形象的基础。由此得出“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这样一个命题。而这个思想同时也贯穿全书。如第四章《尊受章》中的“夫一画,含万物于中。”;第七章《絪缊章》开篇“笔与墨会,是为絪缊。絪缊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和结尾“自一以分万;自万以分治,化一而成,天下之能事毕矣。”等等,提出“一画”是万物万象包括绘画之形最根本的法则,创作者如果掌握了并加以运用,就可以再现天地万象,达到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由此而观之,“一画”论与老庄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为宇宙万物之本源。“一画之法”亦是书画之道,是书与画的笔法之根本,是造型与审美的基本法则,是心法。所以石涛的“一画”论是在道家“道”生万物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
但杨成寅的这种看法未免有失偏颇,“一画”论不可能与佛教思想无关,毕竟石涛少时就入了佛门,朱良志先生就认为“一画”渊源于佛家禅宗,并且石涛所说的“一画”是“不二之法”对应着大乘佛学所提倡的“不二之门”。所以艺术也要超越已有的存在,书心中所思所悟,画心中所想所感,才能寓情于景,作品才能有生命力。
石涛强调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就是说他待人处事不是局限于言语文字之间的外在表现,也不是用约定俗成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是用心去思考、感悟,这是佛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无的空无”之境。“一画”在自然之奇与人工之精上,他不仅对禅宗的悟性极高,还能参透老、庄、易经和理学,有很强的禅宗慧根。所以应当说石涛“一画”论受到道家老子哲学启迪和影响,同时包含有佛教禅宗的思想成分和线索,所以“一画”论的思想渊源应当是多元的。
一部《画语录》从思想和技巧两方面为当时的绘画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他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论画的创新与变革精神对“扬州八怪”的美学思想影响极大,而其中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的艺术大家郑板桥的审美思想与艺术精神更是以此为基礎的,是继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之后中国绘画艺术理论发展的又一高峰,此外,石涛的美学思想也为我们当今的绘画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指导和思考,以致三百年后,石涛的美学思想及艺术学思想依然是艺术界研究的重点,其对绘画美学的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仍然对当代的艺术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而至于“一画”的真意,大抵就像中国绘画的“气韵”一样,需要艺术家自己去“迁想”才能“妙得”了罢。
参考文献:
[1][清]石涛著,周远斌点校.苦瓜和尚画语录[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2]杨成寅.石涛画学[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石涛;一画论;画法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画语录》形成的时代背景
在唐代,尊道教为国教,但兼容并蓄,对待其他教派一视同仁;到了宋朝儒学开始复兴,新儒学以一种时代哲学的面目出现,给盛唐以来飞速发展的中国画提供了营养和能量。程朱理学将佛、道入儒,而当时的绘画大家基本都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又将儒入画中,改变了绘画界的思想状况,三教并立发展到此时已经可以说三教合一,但到了元明间“三教合一”一词才出现,这时三教间的关系已经有了本质上的演变。而在朝廷腐败、宦官专权、奸佞当道,地方暴动频发,沿海又时有海盗劫掠的民不聊生的明朝末年,满清政府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与统治阶层紧张的关系,康熙王朝更是使中国再一次地沐浴在繁荣之中,并且满人对当时作为文化主流的汉民族文化有着超乎想象的崇敬,各民族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思想与艺术相互交融,儒释道又一次开始全面勃兴,石涛便是在这样的思想精神高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了他的艺术之路。
二、关于《画语录》形成的生活来源
石涛,本名朱若极,是我国清代初期著名书画艺术家,与八大山人、弘仁、晃残合称为清初“四僧”,与当时以正统地位雄踞于画坛的仿古的以王时敏为首的包括王鉴、王翚、王原祁在内的“四王”相对。石涛虽是明太祖之裔,但明朝覆灭时他尚属孩提,因而削发为僧后虽身处佛门却心向红尘,在清高自许与不甘岑寂之间矛盾地渡过了一生,是个很不“安份”的出家人。石涛诗文书画样样精通,画尤擅山水,广师历代大家之长,又从大自然汲取创作的灵感,笔墨酣畅淋漓、秀拙相生、布局新奇、意境高妙、气势勃郁,画面充满了动感与张力,除了石涛自身性格所致,还有人生里那数十载颠沛流离时的浪迹天涯,正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而跌宕起伏的身世和漂泊不定的经历不只渗入了他的笔触与画面,还影响着他的美学思想与艺术理念,这便是《石涛画语录》的生活来源,他强调画家在绘画中一定要表现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受,所以从他的笔墨里既可以看出他不安于现状的外在追求,也可以带你进入他热切躁动的内心世界。
三、关于“一画论”形成的思想渊源
清初画坛以董其昌风格的四王、吴、恽的摹古为宗,而石涛却用“我自用我法”的呐喊挑战正统,为当时的绘画领域带来了一阵清新的风气。其实石涛并不是主张不学习古人的艺术文化精华,他本身一开始也是受董其昌所倡导的“南宗”之“顿悟”影响,习画也是以当时画坛主流为起点,但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古人的正确方式,不是一味摹古,而是“借古以开今”,法古而不泥古,更主要的是要面向自然、师法造化,当然石涛并不是第一个提出以自然为师的人,像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元末明初的画家兼医学家王履也认为“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还有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熙也很早就感悟到“身即山川而取之”,但是石涛当时的呼声的确是撼动了清初拟古之风的画坛主流地位。著述的这本极富创造精神和批判精神的绘画理论,全书共十八章,在论及具体的创作技巧上颇有新见,当然,《石涛画语录》不只谈笔墨技法和个人经验感受,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把美学思想和佛教传统以及老庄哲学结合起来用于解析绘画本身和绘画之法。
石涛论画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来分析宇宙万物,阐明绘画的规律,形成完整的美学体系。其中心思想是“一画论”这一点并没有太大争议,虽然也有人认为书里十八章并列都是重点,但多数人还是统一于其余十七章是对第一章《一画章》的详述,全书以第一章“一画”的原理贯穿到底,但对于“一画论”的思想来源一直众说纷纭,最大的分歧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禅宗佛学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家思想。
杨成寅教授认为石涛的画学主要受《周易》和《道德经》的影响,吸收了儒家对《周易》太极阴阳对立统一和后者的有无相生,讲辩证哲学,与佛教唯心学说无关。虽然《一画章》开篇便说了“一”是一切事物的原始,一切道理的根源,一切文化的开端,也是一切哲学思想的起点,老子哲学认为“道”是先于天地而存在,这样的“道”是“大道”,是万象根本之“大象”。“道”是“无”和“有”的统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的宇宙观。庄子认为:“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石涛认为,从“道”至一,就是由无形到有形。一是形的始原,是形象的基础。由此得出“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这样一个命题。而这个思想同时也贯穿全书。如第四章《尊受章》中的“夫一画,含万物于中。”;第七章《絪缊章》开篇“笔与墨会,是为絪缊。絪缊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和结尾“自一以分万;自万以分治,化一而成,天下之能事毕矣。”等等,提出“一画”是万物万象包括绘画之形最根本的法则,创作者如果掌握了并加以运用,就可以再现天地万象,达到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由此而观之,“一画”论与老庄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为宇宙万物之本源。“一画之法”亦是书画之道,是书与画的笔法之根本,是造型与审美的基本法则,是心法。所以石涛的“一画”论是在道家“道”生万物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
但杨成寅的这种看法未免有失偏颇,“一画”论不可能与佛教思想无关,毕竟石涛少时就入了佛门,朱良志先生就认为“一画”渊源于佛家禅宗,并且石涛所说的“一画”是“不二之法”对应着大乘佛学所提倡的“不二之门”。所以艺术也要超越已有的存在,书心中所思所悟,画心中所想所感,才能寓情于景,作品才能有生命力。
石涛强调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就是说他待人处事不是局限于言语文字之间的外在表现,也不是用约定俗成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是用心去思考、感悟,这是佛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无的空无”之境。“一画”在自然之奇与人工之精上,他不仅对禅宗的悟性极高,还能参透老、庄、易经和理学,有很强的禅宗慧根。所以应当说石涛“一画”论受到道家老子哲学启迪和影响,同时包含有佛教禅宗的思想成分和线索,所以“一画”论的思想渊源应当是多元的。
一部《画语录》从思想和技巧两方面为当时的绘画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他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论画的创新与变革精神对“扬州八怪”的美学思想影响极大,而其中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的艺术大家郑板桥的审美思想与艺术精神更是以此为基礎的,是继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之后中国绘画艺术理论发展的又一高峰,此外,石涛的美学思想也为我们当今的绘画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指导和思考,以致三百年后,石涛的美学思想及艺术学思想依然是艺术界研究的重点,其对绘画美学的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仍然对当代的艺术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而至于“一画”的真意,大抵就像中国绘画的“气韵”一样,需要艺术家自己去“迁想”才能“妙得”了罢。
参考文献:
[1][清]石涛著,周远斌点校.苦瓜和尚画语录[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2]杨成寅.石涛画学[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