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12-02
顾名思义,师者为人之楷模,师者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就义不容辞地担负着传授知识技能,传播科学文化,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重任,肩负着推动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的作用,教师职业神圣、使命光荣。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所以,加强教师培训学习,提高造诣,拓宽知识,更新理念,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鉴于此我有幸参加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的甘肃省第二十期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学习,通过认真聆听各位专家、教授及省级骨干教师和学科优秀教师的专题讲座、教材深度解读、教学方法研讨、教学设计案例学习、教学先进经验交流和小组讨论展示,使本人对于教育理念的提升、文本内涵的把握、课堂教学的组织、师生有机的互动、学习情趣的培养、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全方位的洗礼,下面就结合本次培训学习对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效应浅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推动教学实践活动
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活动,又指导促进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各位专家教授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精辟地讲述现代教育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在现代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应用。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专家教授潜心调研考察我国基础教育,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总结教学成败经验,促进教育质量全面发展,注重彰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参与式教学,有效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与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综合训练。注重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内涵,尊重文本教材内容、促进语文课程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文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化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接受知识的做法,倡导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改变课堂组织教学成为抑制课
堂,避免抑制学生丰富的天性的现象;改变过多没有必要的课堂填铺,影响完成教学内容的现象;改变课堂没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反而突出教师的主角现象;正确界定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开拓者、发现者的角色,切实转变学生从受教育者到学习者的角色定位。作为教师既要明确教什么?怎么教?又要把握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概念。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特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把握学生学习最佳状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挑战学生的智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的方法,适时鼓励和信任学生,激发学生更高自我期待的欲望。作为教师不论教什么课,你只要教什么课就应喜欢什么课,研究什么课,让学生喜欢什么课,注重研究如何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为学生最受喜欢和最受信任,力求做到师生情感方面最近距离,在学识知识方面最远距离,当教师先做教书匠再做教育家,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以优异的教学实践业绩推动教学工作不断发展。
二、潜心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文本主旨
小学语文教科书是一种特殊的出版物,它以国家颁布的课
程改革发展纲要等纲领性文件为指导,以汉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借鉴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理论成果和实际教学经验,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将"文章"、"文后练习"、"单元训练"等项目有机的组织起来,作以系统的安排,形成较稳定的听说读写训练体系。教科书是课程显现的直接表现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凭借和依拓教科书,熟悉掌握语文教学内容,研究制定教学计划,周密设计教学案例,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强化巩固训练,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语言综合表述表达能力的过程。
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尊重教科书文本和编者的价值取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把握教材内容选择遵循的五点原则。一是注重把握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语文教科书、语文课程、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基本因素的关系;二是要尊重和理解教科书的编写编排的意图,把握单元分类、基础训练、基本技能诸方面的重点要点;三是要认真研究教科书文本,熟悉文本的主旨,学习文本的语言表达方法和作者运用语言的特色;四是尊重文本作者和教科书编者的价值取向,挖掘德育素材,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五是要科学的设计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在把握课程标准时要从课程内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训练等方面切入,采取多种形式的识字写字训练,注意汉字的自身特点,注重语言环境中的识字,较好的体现"课标"倡导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训练实施尽早阅读的主张、精心建构导学体系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强化阅读训练夯实语文基础知识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行的"教与学"相结合又相统一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教师、文体之间进行的"对话"过程,阅读既是一种内潜性的观念活动,又是一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但要读,而且要扩大阅读范围,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积累性阅读、体验性阅读、欣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归纳性阅读,培养学生多种阅读能力和多种阅读的方法,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培养学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感受文章良好的品格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章的能力。
作为教师在教学的始终既要注重发挥课堂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作用,组织好课堂教学,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使课堂成为学生驾驭的天地,避免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的现象。又要注重发挥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增长基本技能,不断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摇篮的作用,要避免课堂成为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的场所现象的弊端,时时关注学生激活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力求使语文的问题能够用语文的方法来解决,努力使学生培养成为善学乐学的学习者的主体。 在组织阅读教学时,必须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采取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身等多种寓教于乐的方法,注重把教师自己一天繁杂的教育活动有序地分解到全班同学的各个层面,给老师分担一定的工作量,既减轻老师的工作量,又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自觉性,提高阅读学习的方法,提高阅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逐渐悟出阅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参与式学习氛围中学会学习、学会阅读、学会欣赏、学会分析、学会归纳,促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量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课堂上应用"我看我班的哪位同学阅读能力最强","还有哪位同学说得再精炼一点"等有效的课堂问题设计,在课堂上采用有效地措施,提出明确的要求,促进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在课外让强势的学生帮助弱势的学生进行帮扶活动,让弱势学生学习强势学生的优点、亮点及长处,组织学生开展各类表演、演讲、朗诵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述能力,促进班级学生整体均衡发展。
阅读教学离不开读,通过阅读推敲、揣摩、品味语言,感受语言。老师在讲课时,要求学生精神专注的看老师的脸听课,让学生通过老师不同的语气、表情、声调体会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文章蕴涵的情感相吻合,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加深对文章的学习记忆,学会语言组织结构,感悟文章的写作技巧,通过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发挥基础性垫铺作用。
四、加强读写并重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前奏,阅读是写作的序幕,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学会写作的方法,因此,读写是不可分离的因果孪生兄弟,阅读就是通向写作的必经之路。只有一定量的阅读,特别是广泛阅读名家名作,鉴赏写作方法,积累丰富的词汇名句,赏识从阅读学习到习作实践过渡,读中练说,读后练写,注重读写并重,以读学写,以读促写。在训练学生写作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关注兴趣是学生习作的第一动力的思想。在学习写作的时候老师注意不要求全班同学每次写同一题目的作文,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爱好、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验,所以训练学生习作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自拟作文题目,从个人的兴趣入手,学写自己亲身感受的人和事物,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提炼作文素材,写自己亲身感受和观察到周围事物,表述同学们自己纯真的思想感情,注意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二是要解决学生"怎么写"的问题。在训练学生写作方法时,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或推荐学生自己熟悉的节假日和节庆活动为题材,写学生自己亲临感受和身边发生的故事的具体感受,引导学生写作文不要瞎编乱造,闭门造车,防止不切合实际的现象。写作训练首先要求学生明确表述故事发生的地点,故事发生的时间,与故事有关的人物,故事的发展过程以及故事的结尾,做到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主题突出。三是写作文要贵在突出一个"真"字。学生作文训练首先要从记写日记开始,让学生每天记写自己一天中感受较深的体会或收获,注重加强学生写作起步训练。然后要求学生以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来选择素材,写学生身边发生的事物及故事,带着感受去写作,做到表述具体形象,表达合理贴切,注重真实地表达学生的思想情感,做到言之有序、文中有物,语言表达完整,内容真实。四是在学生作文训练中不能缺少老师必要的指导。在学生写作训练过程中,老师做些必要的点播和适度的指导,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突出作文的中心。同时老师的指导不能无度过头,以免妨碍学生自主写作的积极性,妨碍个体写作思维的拓展,妨碍写作素材的提炼,蒙蔽学生写作动机的萌发,导致作文主题的缺失,使学生作文简单化、格式化、雷同化或者复杂化,防止学生作文出现主题歌颂化,作文构思公式化,语言成人化的畸形现象。五是作文讲评要重于指导。学生每完成一篇作文后,除老师进行精批细阅外,要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作文点评,肯定好的尝试和好的写法,指出不足的方面和缺失的内容,对于学生在写作中所取得进步绝不放过一次表扬的机会,通过充分肯定所取得的进步鼓励学生进一步促进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六是作文欣赏要重于批改。老师要注重在学生每一次的作文中,选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文和在本次作文中有较大进步的部分作文,老师不但不吝言语向全班宣传肯定这些同学在写作上的进步和提高,以欣赏的目光充分肯定在本次作文中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而且向全班同学朗读优秀作文和有进步的作文,让同学们欣赏作文,感受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共享优秀作文在字里行间的语言美、语感美、艺术美。同时,老师还可采取有效的物质奖励,或者通过举办班级《作文周报》、《学习园地》以及《学校校刊》栏目等形式进行宣传展示,让小作者获得丰厚的荣誉感、成就感、激起更进一步写好更好作文的信心和决心。
总之,教师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创新精神、教育理念的差异,将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个体和整体的发展。为此,作为语文学科教师既要高度关注提高教师自身综合业务素质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博学善导,因材施教,为提高教学质量储备应有的能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又要高度关注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创新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欣赏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强、自律、合作、探究的主体性素养。在课程教学中注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否定传统、刻意求新的现象;二是弱化基础、追求形式的现象;三是忽视指导、放任自流的现象;四是把"对话"庸俗成为"问题"的现象;五是廉价虚假的评价满天飞的现象;六是出现课堂教学的苍白和无奈的现象。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角色转变和理念转变,树立以学生为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善于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的始终,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学习的交流者,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育人品味,始终满足学生渴望进步和提高的需求,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顾名思义,师者为人之楷模,师者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就义不容辞地担负着传授知识技能,传播科学文化,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重任,肩负着推动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的作用,教师职业神圣、使命光荣。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所以,加强教师培训学习,提高造诣,拓宽知识,更新理念,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鉴于此我有幸参加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的甘肃省第二十期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学习,通过认真聆听各位专家、教授及省级骨干教师和学科优秀教师的专题讲座、教材深度解读、教学方法研讨、教学设计案例学习、教学先进经验交流和小组讨论展示,使本人对于教育理念的提升、文本内涵的把握、课堂教学的组织、师生有机的互动、学习情趣的培养、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全方位的洗礼,下面就结合本次培训学习对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效应浅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推动教学实践活动
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活动,又指导促进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各位专家教授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精辟地讲述现代教育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在现代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应用。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专家教授潜心调研考察我国基础教育,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总结教学成败经验,促进教育质量全面发展,注重彰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参与式教学,有效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与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综合训练。注重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内涵,尊重文本教材内容、促进语文课程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文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化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接受知识的做法,倡导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改变课堂组织教学成为抑制课
堂,避免抑制学生丰富的天性的现象;改变过多没有必要的课堂填铺,影响完成教学内容的现象;改变课堂没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反而突出教师的主角现象;正确界定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开拓者、发现者的角色,切实转变学生从受教育者到学习者的角色定位。作为教师既要明确教什么?怎么教?又要把握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概念。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特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把握学生学习最佳状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挑战学生的智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的方法,适时鼓励和信任学生,激发学生更高自我期待的欲望。作为教师不论教什么课,你只要教什么课就应喜欢什么课,研究什么课,让学生喜欢什么课,注重研究如何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为学生最受喜欢和最受信任,力求做到师生情感方面最近距离,在学识知识方面最远距离,当教师先做教书匠再做教育家,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以优异的教学实践业绩推动教学工作不断发展。
二、潜心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文本主旨
小学语文教科书是一种特殊的出版物,它以国家颁布的课
程改革发展纲要等纲领性文件为指导,以汉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借鉴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理论成果和实际教学经验,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将"文章"、"文后练习"、"单元训练"等项目有机的组织起来,作以系统的安排,形成较稳定的听说读写训练体系。教科书是课程显现的直接表现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凭借和依拓教科书,熟悉掌握语文教学内容,研究制定教学计划,周密设计教学案例,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强化巩固训练,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语言综合表述表达能力的过程。
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尊重教科书文本和编者的价值取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把握教材内容选择遵循的五点原则。一是注重把握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语文教科书、语文课程、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基本因素的关系;二是要尊重和理解教科书的编写编排的意图,把握单元分类、基础训练、基本技能诸方面的重点要点;三是要认真研究教科书文本,熟悉文本的主旨,学习文本的语言表达方法和作者运用语言的特色;四是尊重文本作者和教科书编者的价值取向,挖掘德育素材,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五是要科学的设计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在把握课程标准时要从课程内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训练等方面切入,采取多种形式的识字写字训练,注意汉字的自身特点,注重语言环境中的识字,较好的体现"课标"倡导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训练实施尽早阅读的主张、精心建构导学体系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强化阅读训练夯实语文基础知识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行的"教与学"相结合又相统一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教师、文体之间进行的"对话"过程,阅读既是一种内潜性的观念活动,又是一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但要读,而且要扩大阅读范围,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积累性阅读、体验性阅读、欣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归纳性阅读,培养学生多种阅读能力和多种阅读的方法,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培养学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感受文章良好的品格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章的能力。
作为教师在教学的始终既要注重发挥课堂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作用,组织好课堂教学,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使课堂成为学生驾驭的天地,避免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的现象。又要注重发挥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增长基本技能,不断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摇篮的作用,要避免课堂成为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的场所现象的弊端,时时关注学生激活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力求使语文的问题能够用语文的方法来解决,努力使学生培养成为善学乐学的学习者的主体。 在组织阅读教学时,必须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采取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身等多种寓教于乐的方法,注重把教师自己一天繁杂的教育活动有序地分解到全班同学的各个层面,给老师分担一定的工作量,既减轻老师的工作量,又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自觉性,提高阅读学习的方法,提高阅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逐渐悟出阅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参与式学习氛围中学会学习、学会阅读、学会欣赏、学会分析、学会归纳,促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量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课堂上应用"我看我班的哪位同学阅读能力最强","还有哪位同学说得再精炼一点"等有效的课堂问题设计,在课堂上采用有效地措施,提出明确的要求,促进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在课外让强势的学生帮助弱势的学生进行帮扶活动,让弱势学生学习强势学生的优点、亮点及长处,组织学生开展各类表演、演讲、朗诵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述能力,促进班级学生整体均衡发展。
阅读教学离不开读,通过阅读推敲、揣摩、品味语言,感受语言。老师在讲课时,要求学生精神专注的看老师的脸听课,让学生通过老师不同的语气、表情、声调体会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文章蕴涵的情感相吻合,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加深对文章的学习记忆,学会语言组织结构,感悟文章的写作技巧,通过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发挥基础性垫铺作用。
四、加强读写并重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前奏,阅读是写作的序幕,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学会写作的方法,因此,读写是不可分离的因果孪生兄弟,阅读就是通向写作的必经之路。只有一定量的阅读,特别是广泛阅读名家名作,鉴赏写作方法,积累丰富的词汇名句,赏识从阅读学习到习作实践过渡,读中练说,读后练写,注重读写并重,以读学写,以读促写。在训练学生写作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关注兴趣是学生习作的第一动力的思想。在学习写作的时候老师注意不要求全班同学每次写同一题目的作文,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爱好、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验,所以训练学生习作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自拟作文题目,从个人的兴趣入手,学写自己亲身感受的人和事物,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提炼作文素材,写自己亲身感受和观察到周围事物,表述同学们自己纯真的思想感情,注意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二是要解决学生"怎么写"的问题。在训练学生写作方法时,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或推荐学生自己熟悉的节假日和节庆活动为题材,写学生自己亲临感受和身边发生的故事的具体感受,引导学生写作文不要瞎编乱造,闭门造车,防止不切合实际的现象。写作训练首先要求学生明确表述故事发生的地点,故事发生的时间,与故事有关的人物,故事的发展过程以及故事的结尾,做到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主题突出。三是写作文要贵在突出一个"真"字。学生作文训练首先要从记写日记开始,让学生每天记写自己一天中感受较深的体会或收获,注重加强学生写作起步训练。然后要求学生以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来选择素材,写学生身边发生的事物及故事,带着感受去写作,做到表述具体形象,表达合理贴切,注重真实地表达学生的思想情感,做到言之有序、文中有物,语言表达完整,内容真实。四是在学生作文训练中不能缺少老师必要的指导。在学生写作训练过程中,老师做些必要的点播和适度的指导,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突出作文的中心。同时老师的指导不能无度过头,以免妨碍学生自主写作的积极性,妨碍个体写作思维的拓展,妨碍写作素材的提炼,蒙蔽学生写作动机的萌发,导致作文主题的缺失,使学生作文简单化、格式化、雷同化或者复杂化,防止学生作文出现主题歌颂化,作文构思公式化,语言成人化的畸形现象。五是作文讲评要重于指导。学生每完成一篇作文后,除老师进行精批细阅外,要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作文点评,肯定好的尝试和好的写法,指出不足的方面和缺失的内容,对于学生在写作中所取得进步绝不放过一次表扬的机会,通过充分肯定所取得的进步鼓励学生进一步促进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六是作文欣赏要重于批改。老师要注重在学生每一次的作文中,选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文和在本次作文中有较大进步的部分作文,老师不但不吝言语向全班宣传肯定这些同学在写作上的进步和提高,以欣赏的目光充分肯定在本次作文中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而且向全班同学朗读优秀作文和有进步的作文,让同学们欣赏作文,感受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共享优秀作文在字里行间的语言美、语感美、艺术美。同时,老师还可采取有效的物质奖励,或者通过举办班级《作文周报》、《学习园地》以及《学校校刊》栏目等形式进行宣传展示,让小作者获得丰厚的荣誉感、成就感、激起更进一步写好更好作文的信心和决心。
总之,教师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创新精神、教育理念的差异,将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个体和整体的发展。为此,作为语文学科教师既要高度关注提高教师自身综合业务素质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博学善导,因材施教,为提高教学质量储备应有的能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又要高度关注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创新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欣赏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强、自律、合作、探究的主体性素养。在课程教学中注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否定传统、刻意求新的现象;二是弱化基础、追求形式的现象;三是忽视指导、放任自流的现象;四是把"对话"庸俗成为"问题"的现象;五是廉价虚假的评价满天飞的现象;六是出现课堂教学的苍白和无奈的现象。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角色转变和理念转变,树立以学生为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善于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的始终,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学习的交流者,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育人品味,始终满足学生渴望进步和提高的需求,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