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撑起一片成长的晴空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2006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导”是教师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过程。教师必须对学生重新认识,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真正理解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学生 学习 主人
  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迫切要求,也是时代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具有“主体性品质”: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主体性是儿童先天具有的潜质,能否被激发出来,关键在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是否处于主体地位,是否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的主人”指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在学习中有内发的学习动机,有自主感,有成就感。我们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本质上是爱学习的,是有能力学,具有成为学习主人的潜质或可能性。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有利于儿童自信心的建立和主体性的发展。
  1.要使学生真正获得心理的安全和自由,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言语和行动上处处照顾好每一个学生,用微笑的目光鼓励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情绪状态良好,有利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学生不是教师支配、控制下的木偶,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发展具有内在的主体性,必须通过其独立自由地选择活动,参与符合他自身发展水平的活动来实现。因此教师在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给学生更多的独立和自由,不强行干涉、控制。我们还要给学生多一点宽容和理解,要站在儿童的角度,用换位的角度地看待其思维和行为。
  2.要使学生真正获得心理的安全和自由,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功。学生与学生互助互学的同伴关系能激发学生的活动欲望和内在动机。在组织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结伴自由,在结伴活动中,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活动方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使他们互相学习,感受互助的快乐,学会合作,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凡是能够让学生自己选择、计划、准备和做出决定的地方,都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品质才能被激发出来,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主要涉及几个方面:1.参与学习活动计划的制订。2.参与活动的环境布置。3.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
  要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儿童被动接受知识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只是机械地模仿,那么即使学生学会了知识,也不懂得学习的方法,不懂得主动获取知识。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应该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活动,通过尝试、探索去寻求答案。
  1.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老师必须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依据学生原有的兴趣来选择有关的教育内容,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最有效的方式。
  2.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大胆探索
  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烈,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尝试,什么都想关心,什么都想参与。只要老师对他们的尝试、探索、创造活动给予支持、鼓励,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就可以保持和稳定下来,在学习中就表现主动、积极。因此,我们(1)要给予学生操作学习的机会;(2)要引导学生在尝试、探索中学习。
  现在的教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学生的手脚,学生运用感官操作的机会增多了,但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头脑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允许学生产生疑问或疑惑,并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猜想和解析,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亲自体验困难,并鼓励他们想办法解决。让学生亲自体验困难,并动脑筋战胜困难,培养了孩子勇敢探索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意味着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帮助他们主动学习、积极运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周围世界,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提高并因此而感到自信。世界很大,孩子探索的愿望很美好,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撑起一片晴空,让他们自由翱翔。相信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环境、操作环境、发现环境中的问题并解决环境中的问题,学生会成为活动的主体,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创造表演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培养观念树精神,让学生真切体验学以致用才是真。  【关键词】创造表演 小学音乐教育 重要性  创造表演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丰富情感
期刊
【摘 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与实施教育的入口处,善于捕捉甚至是创造这样的教育情境,在赏识中,教育便潜移默化地开始发挥其作用。我深刻感受到:利用赏识教育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采用赏识教育转化差生,运用赏识教育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对做好班主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赏识教育 班主任 法宝  赏识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并予以及时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学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写是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年级英语教学的难点。所谓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写作就是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自觉运用所学的单词、句型写一篇短小的习作,锻炼学生正确的英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能力 写作兴趣 写作技巧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
期刊
倾听,是一个人学习的精髓所在,良好的倾听习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低年级的小学生,上课爱做小动作,玩东西说小话,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出现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的现象,课堂效率得不到保障。当老师提出问题时,虽然纷纷举手,看似踊跃发言,积极活跃,但是他们只顾自己表达,没有留心倾听别人的习惯,有时甚至连老师的问题都没听清楚就急于举手回答。这种现象,固然与孩子年龄小、自制力
期刊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用艺术的魅力熏陶学生、用活动的形式激励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准确模仿、大胆开口讲英语,勤于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且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分层设计每个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相关,为目标服务,从而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 优化分层 构建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教学
期刊
高效优质课堂是时下课堂教学的主流,如何让英语课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将自己的课堂打造成高效优质课堂,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相信是每一名英语老师追逐的职业理想。但高效优质课堂并不是生搬硬套,唾手可得的。可以说这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的学情,勇敢的尝试,精心的准备,充分的总结,以及团队的合作,才能将自己的课堂效率步步提高,向高效课堂迈进。而英语学科又有其特殊性。首先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自身的
期刊
【摘 要】识字是学生学习文化、学习科学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中国的汉字构字十分复杂,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学起来有些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识字。  【关键词】兴趣 激发 情境 探究 发现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识字是一切探究之第一步。”识字是学生学习文化、学习
期刊
【摘 要】历史课的内容涉及上下五千年,历史教学也应该是充满高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可是由于现今中考形式的改变,以及高中历史教材难度的加深,学生往往对历史学习兴趣不足,而将学习的侧重点放在应对考试的方法上,以至于课堂的有效性难以发挥。要改变目前历史教学的现状,关键是教师如何把握历史教学的特点,用积极的情感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这样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
期刊
【摘 要】在英语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失去新意,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怎样才能使小学英语中的复习课上得有新意呢?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设计谈一谈。  【关键词】小学英语 复习课 转变观念 学生兴趣‘复习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正所谓“温故而知新”。 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一直是老师们关心的问题。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新知识,而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内
期刊
高中语文第六册第一课齐民友的《数学与文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10月第1版)是一篇具有科学理性和文化精神相统一的典范文章,它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文化内涵、文化背景、文化演进进行教育的优秀范文,它完全符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和目标。  《数学与文化》一文从确定性、简单性、深刻性、抽象性和自我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