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氯氮平作比较。方法 将30例既往对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给予利培酮6mg.d-1,po;对照组给予氯氮平300mg.d-1,po。两组根据不同个体的情况,对剂量进行调整。最后治疗组的利培酮平均剂量为6.4mg.d-1,对照组氯氮平的平均剂量为291.2mg.d-1,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疗效评定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 治疗组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2例。治疗前后PANSS评分分别为(90.79±16.44)和(52.85±13.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8,P<0.01)。对照组显效8例,好转6例,无效1例。治疗前后PANSS评分分别为(76.63±8.34)和(48.56±10.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4,P<0.05)。两组PANSS评分减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P>0.05)。结论 对于传统抗精神病药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不仅耐受良好,而且与中等剂量的氯氮平效能相当。
【关键词】 利培酮;氯氮平;精神分裂症;难治性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是临床治疗中的难题,据Linbeman等1991年统计,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约14%对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而反复发作者有25%疗效不好。一般认为氯氮平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较有效的药物。2002年9-12月,我们将利培酮与氯氮平进行随机对比研究,以评价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0例为在我院住院的符合CCMD-Ⅱ-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经2种以上分属2个化学类别的传统抗精神病药物足够剂量及疗程的治疗,病情无好转的难治性病例,年龄35-62岁,病程10-28a,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5例,年龄(43.6±7.45)岁,病程(15.6±6.3)a,对照组15例,年龄(42.8±8.4),病程(13.8±7.27)a。BPRS评分>45分。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诊断分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先停用原抗精神病药物,用安慰药治疗7d作为药物清洗期,再通过1周的剂量调整,治疗组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20917327),剂量固定在6mg.d-1;对照组氯氮平剂量固定在300mg.d-1,然后根据不同个体的情况,对剂量进行调整,最后治疗组的利培酮平均剂量为6.4mg.d-1,对照组氯氮平的平均剂量为291.2mg.d-1。疗程均为8周。
1.3 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标准 采用PANSS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4,6,8周各评定疗效一次,按传统的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分为显效、好转、无效进行评价。用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与PANSS评定同步进行。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8周,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检查共查3次。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15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2例;对照组15例,显效8例,好转6例,无效1例。两组间疗效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98,P>0.05)。
2.2 PANSS总分及减分率 两组的总分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而两组间相互比较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可以看出两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疗效,且效能相当。
2.3 不良反应 两组的不良反应见表2,均为轻、中度异常。需合并用药者对照组5例,治疗组3例。主要合并应用升白细胞药物,β-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苯海索及泻药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心动过速、锥体外系症状(EPS)和便秘等症状,用药后均能有效缓解,不影响治疗。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利培酮和中等剂量氯氮平效能相当,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总的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EPS及其他不良反应均比较少,且大多数较轻微,本研究中两组均无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而退出实验的病例。石夏明等[1]报道利培酮在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方面优于氯氮平。
Kinon[2]提出,传统抗精神病药服药10a以上,每年有5%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可能,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则有减少TD的可能。
实验表明,对于传统精神病药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的患者而言,只要注意病例的选择,注意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利培酮不失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较好的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 石夏明,成秀芳.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2,12(1):27-29.
[2] Kinon B J.The Routine use of attpital antipsychetic agents:maintenance treatment[J].J Clin Psychiatry,1998,19(1):18-19.
【关键词】 利培酮;氯氮平;精神分裂症;难治性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是临床治疗中的难题,据Linbeman等1991年统计,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约14%对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而反复发作者有25%疗效不好。一般认为氯氮平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较有效的药物。2002年9-12月,我们将利培酮与氯氮平进行随机对比研究,以评价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0例为在我院住院的符合CCMD-Ⅱ-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经2种以上分属2个化学类别的传统抗精神病药物足够剂量及疗程的治疗,病情无好转的难治性病例,年龄35-62岁,病程10-28a,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5例,年龄(43.6±7.45)岁,病程(15.6±6.3)a,对照组15例,年龄(42.8±8.4),病程(13.8±7.27)a。BPRS评分>45分。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诊断分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先停用原抗精神病药物,用安慰药治疗7d作为药物清洗期,再通过1周的剂量调整,治疗组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20917327),剂量固定在6mg.d-1;对照组氯氮平剂量固定在300mg.d-1,然后根据不同个体的情况,对剂量进行调整,最后治疗组的利培酮平均剂量为6.4mg.d-1,对照组氯氮平的平均剂量为291.2mg.d-1。疗程均为8周。
1.3 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标准 采用PANSS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4,6,8周各评定疗效一次,按传统的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分为显效、好转、无效进行评价。用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与PANSS评定同步进行。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8周,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检查共查3次。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15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2例;对照组15例,显效8例,好转6例,无效1例。两组间疗效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98,P>0.05)。
2.2 PANSS总分及减分率 两组的总分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而两组间相互比较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可以看出两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疗效,且效能相当。
2.3 不良反应 两组的不良反应见表2,均为轻、中度异常。需合并用药者对照组5例,治疗组3例。主要合并应用升白细胞药物,β-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苯海索及泻药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心动过速、锥体外系症状(EPS)和便秘等症状,用药后均能有效缓解,不影响治疗。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利培酮和中等剂量氯氮平效能相当,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总的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EPS及其他不良反应均比较少,且大多数较轻微,本研究中两组均无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而退出实验的病例。石夏明等[1]报道利培酮在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方面优于氯氮平。
Kinon[2]提出,传统抗精神病药服药10a以上,每年有5%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可能,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则有减少TD的可能。
实验表明,对于传统精神病药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的患者而言,只要注意病例的选择,注意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利培酮不失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较好的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 石夏明,成秀芳.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2,12(1):27-29.
[2] Kinon B J.The Routine use of attpital antipsychetic agents:maintenance treatment[J].J Clin Psychiatry,1998,19(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