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时期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现状不容乐观,针对现状形成的原因,建议采取改变评价机制、政策的倾斜与平衡、给学生一个互动 的、启发式的课堂等对策加以改善,以提升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水平 。
[关键词] 农村中学语文教改 现状 成因 对策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社会进步日新月异。 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的大讨论与深入实施,中学语文教改的浪潮此起彼伏。近几年来中学语文新课改的春风又吹遍了神州大地,在语文界起到了更新观念,促进教改的作用,对语文教学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在教坛耕耘了十八个春秋,并且一直是在农村中学语文学科教学中上下求索,所以对农村中学语文的的教改现状有着比较清楚的认识,据我的观察,其现状不容乐观:广大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虽投入到了教改的洪流当中,但真正紧跟时代发展形势投身其中,认真学习借鉴,并积极在实际教学中探索的教师为数不多;有所建树,并取得教改成果的更是凤毛麟角。不少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仍在旧观念上徘徊不前,仍在观望和等待中墨守成规,乏味沉闷的教学方式大大的挫伤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在此笔者想谈谈农村中学语文教改中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和对策。
一、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现状的成因
1、城市化进程加快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
近十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了脚步,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与农村的滞后形成巨大的反差,教育方面也是如此。近年来国家在农村教育上虽然投资巨大且逐年增加,但农村学校教育条件的改善与城市教育的飞速发展相比差距却是越来越大:无论是硬件的改善与投入、师资力量的配备、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还是教育经费的投入都相对比较少;同时上级主管部门有“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对农村中学的教改关注不够,措施缺乏针对性,评价机制不健全,更谈不上在农村中学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科学研究。在上述原因的作用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改积极性普遍不高,压力相对较小,日常教学只要按传统上课法照本宣科就可以应付,课改自然虚与委蛇,敷衍塞责了。
2、农村中学生源快速萎缩的影响
农村中学近年来学生不仅人数锐减,而且优秀生源大量流失。这一方面是由于计划生育的国策实施成效显著,另一方面是年轻农民进城务工人数激增,有些村子几乎都看不到四十岁以下的农民,大量学龄儿童就随父母进城了。农村中学现有就读的孩子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留守儿童,这些缺乏父母陪伴与管教的孩子中就有相当多是问题儿童,教育难度大,这是无法避讳的事实,确实令人痛惜。学业较好的孩子家长为了让孩子有好的学习氛围,纷纷送孩子到城里就学,甚至不惜举债,给收入本来微薄的农民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照这样发展下去,不久的将来,现有的农村教师不是缺编,也不是饱和,而是会严重过剩。与农村学校日渐式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里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样既有远见又有实力的优秀教师看到城里待遇优厚,前途光明,纷纷涌进城里,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残和转岗的教师留守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例外。缺乏年轻的生力军,缺乏浓厚的学术氛围,缺乏高素质的生源,这样富有成效的农村中学语文教改就更无从说起。
3、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网络时代信息透明和竞争激烈的压力,迫使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往往一味地追求短平快出政绩。他们逐层逐级下达政绩责任指标;农村中学管理者为了完成目标,为了自己短期内的政绩,不得不忽视人性管理,违背教育规律;教师在成绩的指挥棒下无暇热衷课改,怕出纰漏也不敢进行大胆尝试,只好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旗帜下又转到应试教育上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重视传授双基,忽视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积极性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不尊重、不民主、生浇硬灌的现象屡见不鲜。语文教师只管完成教的任务,而对学生来讲,语文课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能。 在成绩至上的现实下,中考和高考成绩决定着师生的命运,决定着学校管理者的命运,这样导致了学校普遍存在急功近利做法,千方百计迫使学生考高分、完成上级的指标数,降低对教师课改的要求与考量,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4、师生创意衰退的影响
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只注重考量结果,不问过程,语文教师也就不愿意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中投入过多精力了。他们总结出“ 绩效量化,成绩说话”。 工作程式化,备课数页码,课堂无创意,题海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被动化,作业任务化,学生的生活机械化,思维变僵化。师生穷于应付疲于奔命。教出的学生共性多,个性少;模仿多,创意少;套话多,真话少;模式多,动手少;抄袭多,动脑少。有些老练的农村语文教师公开地指出“改一步成先进,改两步成先烈”。一语道出了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的症结所在。
二、改变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现状的对策
1、改变评价机制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者要站在对党和人民负责,对社会負责,对学生负责的高度,摒弃传统的评价机制,遵循教育规律,以人为本,不能一味地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率和名牌学校的上线率。尤其是应该对农村的教育及教学现状深入调研,对中学语文的课堂评价标准应重新制定。
2、政策的倾斜与平衡
针对农村中学课改 ,笔者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城市的一些优秀语文教师和农村教师换岗,先进带后进,后劲赶先进。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执教,让他们成为农村中学语文课改的新鲜血液和主导力量。同时对这些教师和毕业生给予政治上、经济上和名誉上的政策倾斜,使他们能安心于农村,服务于农村,而不是走秀。相信在上级政策的倾斜下一定能打造城乡教育交流互动的平台,平衡城乡之间的语文教改差距,相信在他们的带动下“星星之火”,一定“可以燎原”。
3、给学生一个互动的、启发式的课堂
所谓启发式课堂,就是创造性教学,它是将创造性的教学思想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把创造性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一种尝试,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变化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目的是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的创造表现,增进学生的创造才能。
另外,农村教师自身也要强化危机意识,以课改为契机,加强教研交流,参与课题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需求。
综上所述,笔者对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现状、成因进行分析,并对解决的方法进行了探索。相信我们只要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农村初中语文教改一定能获得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 农村中学语文教改 现状 成因 对策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社会进步日新月异。 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的大讨论与深入实施,中学语文教改的浪潮此起彼伏。近几年来中学语文新课改的春风又吹遍了神州大地,在语文界起到了更新观念,促进教改的作用,对语文教学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在教坛耕耘了十八个春秋,并且一直是在农村中学语文学科教学中上下求索,所以对农村中学语文的的教改现状有着比较清楚的认识,据我的观察,其现状不容乐观:广大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虽投入到了教改的洪流当中,但真正紧跟时代发展形势投身其中,认真学习借鉴,并积极在实际教学中探索的教师为数不多;有所建树,并取得教改成果的更是凤毛麟角。不少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仍在旧观念上徘徊不前,仍在观望和等待中墨守成规,乏味沉闷的教学方式大大的挫伤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在此笔者想谈谈农村中学语文教改中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和对策。
一、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现状的成因
1、城市化进程加快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
近十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了脚步,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与农村的滞后形成巨大的反差,教育方面也是如此。近年来国家在农村教育上虽然投资巨大且逐年增加,但农村学校教育条件的改善与城市教育的飞速发展相比差距却是越来越大:无论是硬件的改善与投入、师资力量的配备、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还是教育经费的投入都相对比较少;同时上级主管部门有“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对农村中学的教改关注不够,措施缺乏针对性,评价机制不健全,更谈不上在农村中学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科学研究。在上述原因的作用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改积极性普遍不高,压力相对较小,日常教学只要按传统上课法照本宣科就可以应付,课改自然虚与委蛇,敷衍塞责了。
2、农村中学生源快速萎缩的影响
农村中学近年来学生不仅人数锐减,而且优秀生源大量流失。这一方面是由于计划生育的国策实施成效显著,另一方面是年轻农民进城务工人数激增,有些村子几乎都看不到四十岁以下的农民,大量学龄儿童就随父母进城了。农村中学现有就读的孩子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留守儿童,这些缺乏父母陪伴与管教的孩子中就有相当多是问题儿童,教育难度大,这是无法避讳的事实,确实令人痛惜。学业较好的孩子家长为了让孩子有好的学习氛围,纷纷送孩子到城里就学,甚至不惜举债,给收入本来微薄的农民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照这样发展下去,不久的将来,现有的农村教师不是缺编,也不是饱和,而是会严重过剩。与农村学校日渐式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里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样既有远见又有实力的优秀教师看到城里待遇优厚,前途光明,纷纷涌进城里,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残和转岗的教师留守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例外。缺乏年轻的生力军,缺乏浓厚的学术氛围,缺乏高素质的生源,这样富有成效的农村中学语文教改就更无从说起。
3、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网络时代信息透明和竞争激烈的压力,迫使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往往一味地追求短平快出政绩。他们逐层逐级下达政绩责任指标;农村中学管理者为了完成目标,为了自己短期内的政绩,不得不忽视人性管理,违背教育规律;教师在成绩的指挥棒下无暇热衷课改,怕出纰漏也不敢进行大胆尝试,只好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旗帜下又转到应试教育上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重视传授双基,忽视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积极性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不尊重、不民主、生浇硬灌的现象屡见不鲜。语文教师只管完成教的任务,而对学生来讲,语文课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能。 在成绩至上的现实下,中考和高考成绩决定着师生的命运,决定着学校管理者的命运,这样导致了学校普遍存在急功近利做法,千方百计迫使学生考高分、完成上级的指标数,降低对教师课改的要求与考量,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4、师生创意衰退的影响
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只注重考量结果,不问过程,语文教师也就不愿意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中投入过多精力了。他们总结出“ 绩效量化,成绩说话”。 工作程式化,备课数页码,课堂无创意,题海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被动化,作业任务化,学生的生活机械化,思维变僵化。师生穷于应付疲于奔命。教出的学生共性多,个性少;模仿多,创意少;套话多,真话少;模式多,动手少;抄袭多,动脑少。有些老练的农村语文教师公开地指出“改一步成先进,改两步成先烈”。一语道出了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的症结所在。
二、改变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现状的对策
1、改变评价机制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者要站在对党和人民负责,对社会負责,对学生负责的高度,摒弃传统的评价机制,遵循教育规律,以人为本,不能一味地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率和名牌学校的上线率。尤其是应该对农村的教育及教学现状深入调研,对中学语文的课堂评价标准应重新制定。
2、政策的倾斜与平衡
针对农村中学课改 ,笔者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城市的一些优秀语文教师和农村教师换岗,先进带后进,后劲赶先进。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执教,让他们成为农村中学语文课改的新鲜血液和主导力量。同时对这些教师和毕业生给予政治上、经济上和名誉上的政策倾斜,使他们能安心于农村,服务于农村,而不是走秀。相信在上级政策的倾斜下一定能打造城乡教育交流互动的平台,平衡城乡之间的语文教改差距,相信在他们的带动下“星星之火”,一定“可以燎原”。
3、给学生一个互动的、启发式的课堂
所谓启发式课堂,就是创造性教学,它是将创造性的教学思想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把创造性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一种尝试,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变化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目的是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的创造表现,增进学生的创造才能。
另外,农村教师自身也要强化危机意识,以课改为契机,加强教研交流,参与课题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需求。
综上所述,笔者对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现状、成因进行分析,并对解决的方法进行了探索。相信我们只要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农村初中语文教改一定能获得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