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信息技术给语文课堂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但是同时也不可否认,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注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给课堂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与问题,而这些消极的影响与问题,仿佛是一个个新版的“寓言故事”。
一、买椟还珠
多媒体信息技术,利用了声、像资料给学生传达了大量的语文课本所不能给予的信息。可是,这些生动的视听觉信息,并不能完全代替文本阅读所带来的独特感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课件,过分追求着外表的华丽和热闹,而忽略了对文本实质内容的研读。
例如,有的教师在执教《黄果树瀑布》时,课前精心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剪辑了黄果树瀑布那震耳欲聋的声响,编辑了一幅幅美丽的黄果树瀑布的风景图。在课堂上,教师将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当做了课堂的“看家法宝”。欣赏视频,练习导游等竟花了大半节课的时间,而文本阅读却仿佛成了“鸡肋”。不可否认,这样精致的课件的确让学生兴趣盎然,可是这样的语文课堂却让人仿佛置身于“旅游推销课”。看着课堂上的“热闹”场景,笔者不禁反思:这多媒体课件是否有“买椟还珠”之嫌呢?
二、画蛇添足
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如果语文阅读教学经常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话,不但不利于学生“精品细读”能力和思维想象等各项能力的培养,而且会造成学生朗读和想象的一种“惰性”。这样的多媒体课件简直就是“画蛇添足”。
例如,在《孔子游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执教“春天美景”的片段时,首先让学生自读片段,在文本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其次指导学生自读感悟,交流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各自富有个性的朗读将泗水河边的春景读得很有韵味。忽然,课件不合时宜地出现了一幅“春景图”。看到此,笔者不禁感慨: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时的多媒体课件中那“画蛇添足”的泗水春景图,将学生头脑中“一千幅”五彩斑斓的春景图聚焦为一张枯燥、单一的相片。
三、南辕北辙
如今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精心,可谓是无所不包——利用大量的声、像和有关文字把课文重点、难点内容介绍得“淋漓尽至”,大大的减轻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如此“精心”的多媒体技术所起得作用有时甚至是事与愿违,和预期简直就是“南辕北辙”。
例如,《五彩池》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一组五彩池美丽的图片(多媒体课件)时,忽然有学生提问:“教师,五彩池能够游泳吗?”教师指着图片对学生说:“当然不行,你看小的像菜碟一般大,大的池底生着许多石笋,怎么能游泳呢?好,接下来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五彩池的。”“五彩池能游泳吗?”这是教学中不可多得的“生成资源”,是学生质疑探究的萌发,教师原本可利用好好演绎出“精彩”。可是教师却只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简单地观察了一下图片,便得出结论,效果当然是与预期“南辕北辙”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其实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文本,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答案——有的池小、有的危险,然后再通过学生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如此美丽的画卷,美得让人不忍心去破坏它。
由此可见,多媒体课件不是“万金油”和“万能钥匙”,教师在面对它时,要有选择、有借鉴、有创新地使用,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e]
(江苏省溧阳市昆仑小学 213300)
一、买椟还珠
多媒体信息技术,利用了声、像资料给学生传达了大量的语文课本所不能给予的信息。可是,这些生动的视听觉信息,并不能完全代替文本阅读所带来的独特感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课件,过分追求着外表的华丽和热闹,而忽略了对文本实质内容的研读。
例如,有的教师在执教《黄果树瀑布》时,课前精心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剪辑了黄果树瀑布那震耳欲聋的声响,编辑了一幅幅美丽的黄果树瀑布的风景图。在课堂上,教师将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当做了课堂的“看家法宝”。欣赏视频,练习导游等竟花了大半节课的时间,而文本阅读却仿佛成了“鸡肋”。不可否认,这样精致的课件的确让学生兴趣盎然,可是这样的语文课堂却让人仿佛置身于“旅游推销课”。看着课堂上的“热闹”场景,笔者不禁反思:这多媒体课件是否有“买椟还珠”之嫌呢?
二、画蛇添足
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如果语文阅读教学经常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话,不但不利于学生“精品细读”能力和思维想象等各项能力的培养,而且会造成学生朗读和想象的一种“惰性”。这样的多媒体课件简直就是“画蛇添足”。
例如,在《孔子游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执教“春天美景”的片段时,首先让学生自读片段,在文本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其次指导学生自读感悟,交流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各自富有个性的朗读将泗水河边的春景读得很有韵味。忽然,课件不合时宜地出现了一幅“春景图”。看到此,笔者不禁感慨: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时的多媒体课件中那“画蛇添足”的泗水春景图,将学生头脑中“一千幅”五彩斑斓的春景图聚焦为一张枯燥、单一的相片。
三、南辕北辙
如今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精心,可谓是无所不包——利用大量的声、像和有关文字把课文重点、难点内容介绍得“淋漓尽至”,大大的减轻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如此“精心”的多媒体技术所起得作用有时甚至是事与愿违,和预期简直就是“南辕北辙”。
例如,《五彩池》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一组五彩池美丽的图片(多媒体课件)时,忽然有学生提问:“教师,五彩池能够游泳吗?”教师指着图片对学生说:“当然不行,你看小的像菜碟一般大,大的池底生着许多石笋,怎么能游泳呢?好,接下来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五彩池的。”“五彩池能游泳吗?”这是教学中不可多得的“生成资源”,是学生质疑探究的萌发,教师原本可利用好好演绎出“精彩”。可是教师却只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简单地观察了一下图片,便得出结论,效果当然是与预期“南辕北辙”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其实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文本,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答案——有的池小、有的危险,然后再通过学生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如此美丽的画卷,美得让人不忍心去破坏它。
由此可见,多媒体课件不是“万金油”和“万能钥匙”,教师在面对它时,要有选择、有借鉴、有创新地使用,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e]
(江苏省溧阳市昆仑小学 2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