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深化,如何借鉴一些跨学科的先进科学理念来改善当前初中生相对薄弱的听力理解能力,是教师一项重要的任务,也将是英语听力教学的一次创新性尝试。现有的相关研究已经证明:认知心理科学中的短时记忆能力训练方法对二语习得有着极为关键的效用。笔者曾试着通过提高初中生短时记忆容量进而增强其听力能力。据此案例和相关的经验,本文分析了听力理解过程中所牵涉到的短时记忆理论和规律,并给出了若干针对听力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短时记忆;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作者简介】李嘉竞(1995-),女,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听是每一位英语学习者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听力理解仍然是当前我国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较大挑战,这一现象表明教师们需要进一步运用先进和恰当的教学理论来提升学生听力的能力(郑宁宁,2019)。想要解决好这一个难题,就需要首先厘清听力的呈现过程并了解其中的难点所在。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认知心理学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心理交叉学科理论为分析二语习得中出现的诸多现象提供了系统而又科学的指导。因此,可以从心理学范畴来科学地解释听的过程,这样以来,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就可用来辅助教师对学生的二语习得进行分析,并帮助教师形成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听力中,声觉信息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来源 ,但是听者接触到听力信息的持续时间非常短。紧接着旧的信息将会被新的信息立即取代,而且信息在一开始被听者接收的同时就会很快地从大脑短时记忆中消失。不過,还是会有其中的一部分声音信息短暂地停留在听者的回忆之中,听者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利用英语语法等手段对语言信息进行初步的预判和推测,从而可以快速地对此部分形成自己的理解。然而,由于听者的记忆容量都是有限的,未经训练的低水平学习者往往只能将其中很少量的信息转换成有意义的理解力(范烨,2014)。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样的听力过程极易引发混乱。即听者在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调整自己形成理解的几个步骤。譬如,在推断前一个句子的含义时又急着想去捕捉下一个句子的内容,打乱了听的节奏。
初中阶段处于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但通常由于初中生的语音基础薄弱、背景知识有限、思辨能力不足导致他们只能从听力信息流中辨认出听见的部分单词,无法将这些信息有效利用,更无法快速地反应和理解整句话的含义。不同于母语,外语的学习者更多地是利用词汇的释义、较为熟悉的相关知识以及前后语境等来破译被灌输的听力信息。于是,英语知识储备和技巧的缺乏使得初中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去理解复杂的听力输入。
通常,在课堂中,教师会通过加大练习来强化学生的做题能力。但由于初中听力的内容相对简短、选材范围极为有限,会造成一些“高分假象”。也就是说,学生并非是真正听懂了再把题做对的,而是通过不断的训练来“凭感觉”做对听力题,这样并不能起到信息输入的效果。为了真实提高学生相对薄弱的听力水平,就非常有必要从根本上来探求解决途径。通过以上的种种分析,可以得知:造成听者“听不懂”这一现象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短时记忆容量不足。这是横跨在听见与听懂之间的一道无形鸿沟,不同听力水平的学生均面临这一问题,只是轻重程度不一(冯亚娜,2013)。
所谓短时记忆,是指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对进行信息加工时,新信息可以保持的一个记忆阶段(Margaret W. Matlin,2013)。可以将短时记忆能力看作是一个能接收新信息的“临时”存储器,它只能在较短时间内维持和保留有限的内容,一段时间后记忆就会被擦除并难以再次恢复。绝大部分学生的短时记忆容量是非常有限的,从而他们的听力理解速度有限,而理解速度又是制约学生获取足够信息的最大瓶颈。因此,提高短时记忆容量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
在实际的英语听力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庞大、学时安排的限制等因素,教师们在安排听力教学活动时经常以极快的速度呈现大量的信息(张晓东,2014)。如果忽视提高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那么在今后做听力测试时,他们的表现就会差强人意(谭杰,2015)。相反,若平时训练学生的短时记忆力,给以其足够的时间来处理听力信息,甚至为减缓速度多次重复相同信息、辅助其分析信息,就能使其逐步形成更大的记忆容量来加工信息,并最终提高学生处理听力信息的能力。
在笔者探索将短时记忆训练法应用于听力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有意义的教学成果,以下是笔者的六点教学建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勒研究发现:人类的短时记忆容量极限约为7±2个单位,并指出信息通常会在短时间内以组块(chunk)的形式存储到大脑中。也就是说,若增加每个记忆组块中所包含的信息,就能帮助人们积累更大的短时记忆容量,从而可以更快速地应对听力信息的变化。因而,在听力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词伙(词汇搭配)的意群记忆,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单词。学生在习惯用词伙进行记忆后,一个句子中所需的记忆项目数量将会减少但记忆容量却反而成倍增加,进而激活了听力理解能力。
听力的新旧信息在短时间内快速更新,一旦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就会遗憾地漏过重要信息,失去对句子含义理解的把控。第一种办法是: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日常训练中以慢速、快速播放听力音频,通过控制听力时间来慢慢训练学生的专注力。第二种办法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听到的信息进行推理,同时经常性暂停音频播放,对学生提问。当然,学生是不可能永远一直保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教师同时也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听力空隙去释放紧张的精神压力,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听前准备工作来弥补短时记忆容量的不足。而由于短时记忆完整保存的时间也非常短,学生就需要熟悉不同的听力场景,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在做题前进行合理的预判,从而减轻记忆负担、更好地理解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经常性地播放多种类型的文章,并且让学生广泛涉猎各类材料。
在进行听力理解时,或多或少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对初级水平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以母语思维来“翻译”会极大地降低听力理解的速度,使短时记忆受到阻滞。因此, 教师应该同时培养学生复述听力内容,调动学生在类似场景中如何以英文表达出来,听说并用训练将使得学生的短时记忆反应更加敏捷,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帮助理解。
学生总是会不断地陷入“听什么”和“怎么听”的选择,他们并不清楚如何去做出最好的选择。如果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教师能够指导学生,告诉他们如何听、听什么、碰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等等,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做出合适的选择。学生往往不愿意遗漏任何一个单词,这样就容易在碰到不熟悉的单词时卡壳,导致短时记忆链过长,反应时间过长,从而应接不暇。即便是熟练掌握了相关听力词伙的运用,也很难将词汇的全部细节记住。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帮助学生学会抓住信息重点,根据经验法则消除听力长句中不必要的细节,并强化利用语法规则等方法正确地判断出哪些是关键信息。
鼓励学生记笔记(速记)也可以提升短时记忆容量,帮助学生回忆出有用的听力信息。速记能力包括很多方面,恰当运用速记符号是其中的一种。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听力考试中当然也是这样的。能尽量把听到的一些关键词记到纸上,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的短时记忆负担,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走神,锻炼专注力,使学生有事可忙。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应当教会学生合理使用一些便捷的符号来速记,更应鼓励学生“发明”属于自己的一套速记符号。
对于自己的母语,即便事先不做任何准备,也能应付突如其来的信息输入。但这样的情况并不适用于外语输入。因此,外语教学者应尽可能训练学生短时记忆能力。尽管短时记忆容量的提升将会是有限的,但它的一点点提升,就會对英语听力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教师若能帮助学生通过前面所述的几条方法来逐步提升短时记忆容量,重视课上和课下的短时记忆训练,学生就会掌握促进短时记忆的技巧,他们的听力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1]郑宁宁.初中英语听力教法教学的探究[J].学周刊,2019(14):45.
[2]范烨.视听双重输入模式下的二语词义习得[J].外语界,2014(05): 48-56.
[3]冯亚娜.运用短时记忆提高英语听力理解水平[J].教学与管理, 2013(36):149-151.
[4]Margaret W. Matlin. Cognitive Psychology 8th Edition [M]. America: Wiley Press,2013.
[5]张晓东.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及词汇知识对二语接收性言语技能的影响[J].外语界,2014(05):38-47.
[6]谭杰.短期记忆训练方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4(01):128-131.
【关键词】短时记忆;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作者简介】李嘉竞(1995-),女,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听是每一位英语学习者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听力理解仍然是当前我国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较大挑战,这一现象表明教师们需要进一步运用先进和恰当的教学理论来提升学生听力的能力(郑宁宁,2019)。想要解决好这一个难题,就需要首先厘清听力的呈现过程并了解其中的难点所在。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认知心理学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心理交叉学科理论为分析二语习得中出现的诸多现象提供了系统而又科学的指导。因此,可以从心理学范畴来科学地解释听的过程,这样以来,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就可用来辅助教师对学生的二语习得进行分析,并帮助教师形成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听力中,声觉信息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来源 ,但是听者接触到听力信息的持续时间非常短。紧接着旧的信息将会被新的信息立即取代,而且信息在一开始被听者接收的同时就会很快地从大脑短时记忆中消失。不過,还是会有其中的一部分声音信息短暂地停留在听者的回忆之中,听者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利用英语语法等手段对语言信息进行初步的预判和推测,从而可以快速地对此部分形成自己的理解。然而,由于听者的记忆容量都是有限的,未经训练的低水平学习者往往只能将其中很少量的信息转换成有意义的理解力(范烨,2014)。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样的听力过程极易引发混乱。即听者在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调整自己形成理解的几个步骤。譬如,在推断前一个句子的含义时又急着想去捕捉下一个句子的内容,打乱了听的节奏。
初中阶段处于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但通常由于初中生的语音基础薄弱、背景知识有限、思辨能力不足导致他们只能从听力信息流中辨认出听见的部分单词,无法将这些信息有效利用,更无法快速地反应和理解整句话的含义。不同于母语,外语的学习者更多地是利用词汇的释义、较为熟悉的相关知识以及前后语境等来破译被灌输的听力信息。于是,英语知识储备和技巧的缺乏使得初中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去理解复杂的听力输入。
通常,在课堂中,教师会通过加大练习来强化学生的做题能力。但由于初中听力的内容相对简短、选材范围极为有限,会造成一些“高分假象”。也就是说,学生并非是真正听懂了再把题做对的,而是通过不断的训练来“凭感觉”做对听力题,这样并不能起到信息输入的效果。为了真实提高学生相对薄弱的听力水平,就非常有必要从根本上来探求解决途径。通过以上的种种分析,可以得知:造成听者“听不懂”这一现象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短时记忆容量不足。这是横跨在听见与听懂之间的一道无形鸿沟,不同听力水平的学生均面临这一问题,只是轻重程度不一(冯亚娜,2013)。
所谓短时记忆,是指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对进行信息加工时,新信息可以保持的一个记忆阶段(Margaret W. Matlin,2013)。可以将短时记忆能力看作是一个能接收新信息的“临时”存储器,它只能在较短时间内维持和保留有限的内容,一段时间后记忆就会被擦除并难以再次恢复。绝大部分学生的短时记忆容量是非常有限的,从而他们的听力理解速度有限,而理解速度又是制约学生获取足够信息的最大瓶颈。因此,提高短时记忆容量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
在实际的英语听力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庞大、学时安排的限制等因素,教师们在安排听力教学活动时经常以极快的速度呈现大量的信息(张晓东,2014)。如果忽视提高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那么在今后做听力测试时,他们的表现就会差强人意(谭杰,2015)。相反,若平时训练学生的短时记忆力,给以其足够的时间来处理听力信息,甚至为减缓速度多次重复相同信息、辅助其分析信息,就能使其逐步形成更大的记忆容量来加工信息,并最终提高学生处理听力信息的能力。
在笔者探索将短时记忆训练法应用于听力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有意义的教学成果,以下是笔者的六点教学建议:
一、利用英语中的词汇搭配特点增加有限的短时记忆容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勒研究发现:人类的短时记忆容量极限约为7±2个单位,并指出信息通常会在短时间内以组块(chunk)的形式存储到大脑中。也就是说,若增加每个记忆组块中所包含的信息,就能帮助人们积累更大的短时记忆容量,从而可以更快速地应对听力信息的变化。因而,在听力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词伙(词汇搭配)的意群记忆,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单词。学生在习惯用词伙进行记忆后,一个句子中所需的记忆项目数量将会减少但记忆容量却反而成倍增加,进而激活了听力理解能力。
二、训练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专注力
听力的新旧信息在短时间内快速更新,一旦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就会遗憾地漏过重要信息,失去对句子含义理解的把控。第一种办法是: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日常训练中以慢速、快速播放听力音频,通过控制听力时间来慢慢训练学生的专注力。第二种办法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听到的信息进行推理,同时经常性暂停音频播放,对学生提问。当然,学生是不可能永远一直保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教师同时也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听力空隙去释放紧张的精神压力,做到有的放矢。
三、强化听力场景的学习,合理预判听力信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听前准备工作来弥补短时记忆容量的不足。而由于短时记忆完整保存的时间也非常短,学生就需要熟悉不同的听力场景,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在做题前进行合理的预判,从而减轻记忆负担、更好地理解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经常性地播放多种类型的文章,并且让学生广泛涉猎各类材料。
四、培养学生利用英文思维理解信息
在进行听力理解时,或多或少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对初级水平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以母语思维来“翻译”会极大地降低听力理解的速度,使短时记忆受到阻滞。因此, 教师应该同时培养学生复述听力内容,调动学生在类似场景中如何以英文表达出来,听说并用训练将使得学生的短时记忆反应更加敏捷,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帮助理解。
五、避免形成过长的记忆链,学会抓住关键词
学生总是会不断地陷入“听什么”和“怎么听”的选择,他们并不清楚如何去做出最好的选择。如果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教师能够指导学生,告诉他们如何听、听什么、碰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等等,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做出合适的选择。学生往往不愿意遗漏任何一个单词,这样就容易在碰到不熟悉的单词时卡壳,导致短时记忆链过长,反应时间过长,从而应接不暇。即便是熟练掌握了相关听力词伙的运用,也很难将词汇的全部细节记住。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帮助学生学会抓住信息重点,根据经验法则消除听力长句中不必要的细节,并强化利用语法规则等方法正确地判断出哪些是关键信息。
六、学会快速做笔记,记录听到的关键信息
鼓励学生记笔记(速记)也可以提升短时记忆容量,帮助学生回忆出有用的听力信息。速记能力包括很多方面,恰当运用速记符号是其中的一种。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听力考试中当然也是这样的。能尽量把听到的一些关键词记到纸上,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的短时记忆负担,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走神,锻炼专注力,使学生有事可忙。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应当教会学生合理使用一些便捷的符号来速记,更应鼓励学生“发明”属于自己的一套速记符号。
七、结束语
对于自己的母语,即便事先不做任何准备,也能应付突如其来的信息输入。但这样的情况并不适用于外语输入。因此,外语教学者应尽可能训练学生短时记忆能力。尽管短时记忆容量的提升将会是有限的,但它的一点点提升,就會对英语听力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教师若能帮助学生通过前面所述的几条方法来逐步提升短时记忆容量,重视课上和课下的短时记忆训练,学生就会掌握促进短时记忆的技巧,他们的听力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宁宁.初中英语听力教法教学的探究[J].学周刊,2019(14):45.
[2]范烨.视听双重输入模式下的二语词义习得[J].外语界,2014(05): 48-56.
[3]冯亚娜.运用短时记忆提高英语听力理解水平[J].教学与管理, 2013(36):149-151.
[4]Margaret W. Matlin. Cognitive Psychology 8th Edition [M]. America: Wiley Press,2013.
[5]张晓东.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及词汇知识对二语接收性言语技能的影响[J].外语界,2014(05):38-47.
[6]谭杰.短期记忆训练方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4(01):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