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从生活中来,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旨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数学概念、数学命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数学知识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的思想,使生活世界中的经验得以提升成为“数学”。
一、教学伊始——生活引领,点燃学生“我要学数学”的愿望
教师要善于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用生活做引领,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点燃学生“我要学数学”的愿望。在学习平均数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在一次数学计算比赛中,第一小组8人总成绩是720分,第二小组10人总成绩是870分。老师现在宣布:这次比赛第二小组获胜。话音刚落,第二小组的学生马上就欢呼了起来。第一小组的学生马上说:“老师,因为第二小组人数比我们多,所以总分就要比我们多了。您这样算不公平!”我赶紧问:“是吗,那怎样算就公平呢? ”……在和学生的对话中,逐步引出了平均数。真正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让孩子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教学过程——模拟生活,激发学生“我爱学数学”的兴趣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相联系,可以激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很多,可通过游戏、故事造境,也可通过环境营造、媒体辅助等来联系生活、模拟生活;还可以把讲台变成舞台,让学生做演员,这对学生而言是更有吸引力的事情。如教学“元、角、分”时,我设计了在课堂上演“生活剧”:教师让一名学生到“商店”买6支铅笔,“售货员”告诉他一支铅笔2角钱,一学生拿出正好的钱来购买,另一学生拿出2元钱让“售货员”找给零钱。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对元、角、分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计算,同时还学习了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礼仪,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活力,大大激发了学生“我爱学数学”的兴趣。
三、练习巩固——亲历生活,增强学生“我会用数学”的信心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学完新课后,我都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这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学完小数乘法时,我让学生帮家里买一些蔬菜、肉类等(如每斤猪肉10.5元,买1.5斤需要多少元)。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在学统计的时候,我让学生统计学校门前10分钟过往的行人、汽车、自行车的数量,然后绘制成一份统计表。这样的活动,将所学知识转化成了能力,增强了学生“我会用数学”的信心。
二、到生活中去,将生活问题数学化
即引导学生用数学视角去观察、思考生活问题,并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关键是强调教学的应用,让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获取新知识,感受数学的价值和作用。
1、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就会发现数学随时会出现在我们身边。比如,在我的要求和引导下,学生写下了这样一篇“数学日记”: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30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巧克力还要舒服。
再如,学习了利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 ,怎样存款更合算?学生先要调查银行利率,选择存款时间、存款方法,再计算利息,找到最合理的存款方法,学生的理财意识很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了比例尺后,让学生按一定的比例设计自己房间的平面图,制作自己学校的平面图,对学校的环境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等等。
二、在生活中编导数学,用数学知识合理规划生活
教师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使学生“学以致用”,并有成就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我在教学过程中,就经常鼓励、指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做数学的主人,在生活中编导数学,用所学数学知识合理规划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位学生在“数学日记”中这样记载了自己的经历: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火腿肠。我看见货架上摆着一根一根的火腿肠,还摆着一包一包的,同样品牌,同样重量,里面有10根,每包4.30元。到底买一包一包的呢,还是买一根一根的?我犹豫了。突然,我的脑子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哪一种合算就买哪一种。于是我开始算起来:零卖的如果买10根,每根4角,就是40角,等于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钱,所以我决定买散装的。我把我计算的过程说给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我爱动脑。
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感受、验证、应用所学知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获得了丰富的直接经验,达到了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
三、在生活中欣赏数学,领略数学的神奇魅力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数学,而且许多生物中存在着令人惊讶的不可思议的神奇现象,如: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这些奇异的自然现象,使学生充分领略了数学的神奇魅力。经常给学生介绍这样的有趣的知识,或是指导学生到图书、网络中探寻这样的知识,就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数学和探索生活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其它综合素养。
数学问题生活化旨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数学概念、数学命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数学知识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的思想,使生活世界中的经验得以提升成为“数学”。
一、教学伊始——生活引领,点燃学生“我要学数学”的愿望
教师要善于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用生活做引领,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点燃学生“我要学数学”的愿望。在学习平均数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在一次数学计算比赛中,第一小组8人总成绩是720分,第二小组10人总成绩是870分。老师现在宣布:这次比赛第二小组获胜。话音刚落,第二小组的学生马上就欢呼了起来。第一小组的学生马上说:“老师,因为第二小组人数比我们多,所以总分就要比我们多了。您这样算不公平!”我赶紧问:“是吗,那怎样算就公平呢? ”……在和学生的对话中,逐步引出了平均数。真正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让孩子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教学过程——模拟生活,激发学生“我爱学数学”的兴趣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相联系,可以激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很多,可通过游戏、故事造境,也可通过环境营造、媒体辅助等来联系生活、模拟生活;还可以把讲台变成舞台,让学生做演员,这对学生而言是更有吸引力的事情。如教学“元、角、分”时,我设计了在课堂上演“生活剧”:教师让一名学生到“商店”买6支铅笔,“售货员”告诉他一支铅笔2角钱,一学生拿出正好的钱来购买,另一学生拿出2元钱让“售货员”找给零钱。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对元、角、分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计算,同时还学习了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礼仪,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活力,大大激发了学生“我爱学数学”的兴趣。
三、练习巩固——亲历生活,增强学生“我会用数学”的信心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学完新课后,我都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这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学完小数乘法时,我让学生帮家里买一些蔬菜、肉类等(如每斤猪肉10.5元,买1.5斤需要多少元)。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在学统计的时候,我让学生统计学校门前10分钟过往的行人、汽车、自行车的数量,然后绘制成一份统计表。这样的活动,将所学知识转化成了能力,增强了学生“我会用数学”的信心。
二、到生活中去,将生活问题数学化
即引导学生用数学视角去观察、思考生活问题,并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关键是强调教学的应用,让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获取新知识,感受数学的价值和作用。
1、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就会发现数学随时会出现在我们身边。比如,在我的要求和引导下,学生写下了这样一篇“数学日记”: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30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巧克力还要舒服。
再如,学习了利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 ,怎样存款更合算?学生先要调查银行利率,选择存款时间、存款方法,再计算利息,找到最合理的存款方法,学生的理财意识很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了比例尺后,让学生按一定的比例设计自己房间的平面图,制作自己学校的平面图,对学校的环境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等等。
二、在生活中编导数学,用数学知识合理规划生活
教师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使学生“学以致用”,并有成就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我在教学过程中,就经常鼓励、指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做数学的主人,在生活中编导数学,用所学数学知识合理规划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位学生在“数学日记”中这样记载了自己的经历: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火腿肠。我看见货架上摆着一根一根的火腿肠,还摆着一包一包的,同样品牌,同样重量,里面有10根,每包4.30元。到底买一包一包的呢,还是买一根一根的?我犹豫了。突然,我的脑子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哪一种合算就买哪一种。于是我开始算起来:零卖的如果买10根,每根4角,就是40角,等于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钱,所以我决定买散装的。我把我计算的过程说给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我爱动脑。
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感受、验证、应用所学知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获得了丰富的直接经验,达到了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
三、在生活中欣赏数学,领略数学的神奇魅力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数学,而且许多生物中存在着令人惊讶的不可思议的神奇现象,如: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这些奇异的自然现象,使学生充分领略了数学的神奇魅力。经常给学生介绍这样的有趣的知识,或是指导学生到图书、网络中探寻这样的知识,就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数学和探索生活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其它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