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那么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下面谈谈本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几点做法:
一、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源泉.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从自己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2.要使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
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也如此.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找到并发现、纠正自己的错误.
比如,学习《打折销售》这一节,如果课堂上就单纯地出示例题,然后分析题意,给出解答过程,接着再模仿练习.最后帮学生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那么这类问题虽然与实际生活相关,但学生却未必有多大兴趣.假若我们设计一个课堂活动,让学生模拟商店的从进货、定价、促销到卖出的全过程,学生一定会非常积极踊跃,乐于去对打折销售的过程进行分析、计算.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自然会联想到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标价与销量的关系,进价、标价、售价与打折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这样需要学生巩固、提高的知识可能自然就解决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展开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三、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在教学的进行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与交流,这种小组的形式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间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和含作.
2.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问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数学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在于找准方法、认真对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打开困难之门,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获取新知识,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宗旨所在.
(责任编辑 邓国勋 特约编辑 蒋邕平)
一、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源泉.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从自己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2.要使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
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也如此.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找到并发现、纠正自己的错误.
比如,学习《打折销售》这一节,如果课堂上就单纯地出示例题,然后分析题意,给出解答过程,接着再模仿练习.最后帮学生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那么这类问题虽然与实际生活相关,但学生却未必有多大兴趣.假若我们设计一个课堂活动,让学生模拟商店的从进货、定价、促销到卖出的全过程,学生一定会非常积极踊跃,乐于去对打折销售的过程进行分析、计算.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自然会联想到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标价与销量的关系,进价、标价、售价与打折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这样需要学生巩固、提高的知识可能自然就解决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展开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三、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在教学的进行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与交流,这种小组的形式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间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和含作.
2.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问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数学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在于找准方法、认真对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打开困难之门,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获取新知识,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宗旨所在.
(责任编辑 邓国勋 特约编辑 蒋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