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童画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3597957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作品不仅是评价幼儿绘画能力的重要依据,也是与幼儿进行交流的一种途径。了解幼儿的心理最好的方式就是跟踪幼儿的绘画作品。
  一、案例背景
  “春天里”中班美术活动正在进行。教师先与幼儿一起讨论春天里有什么,孩子们边说,教师一边将相关的内容画下来(无任何布局提示)。接下来教师要求幼儿画一幅春天主题的画,并且特别提示了将这里面的内容进行组合。
  二、案例描述与思考
  (一)作画通感
  我看到的:
  旸旸的画上有蝴蝶、燕子、小草、小花、手枪、汽车、柳树、小河还有鱼。10幅图像中有7幅是教师示范内容。画面的布局也与教师示范的布局类似。
  我想到的:
  1.绘画造型——图式期
  处于图式期的中班幼儿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选用图形代替线条,能进行多个图形组合。在旸旸的绘画中很明显可以看出有多图形组合的痕迹,如燕子、蝴蝶和汽车的绘画表现上。
  2.绘画构图——空间概念
  中班幼儿还没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还不能正确地掌握远近和大小关系。因此旸旸画面中出现的现象如手枪比柳树大、汽车比小草小、鞋子和汽车差不多等大小比例失衡的现象是正常的。
  3.画面布局——写实
  旸旸的画面也体现了中班幼儿绘画的重要特征——求全和求实,把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完整无缺地画下来,不进行任何的重叠和遮掩。
  (二)作画序列
  我看到的:
  在绘画顺序上,整个绘画现场旸旸的动作都是抬头看教师的范画、自己画画。旸旸先是将老师示范的图像画完后,又进行了想象性的添画,如鞋子、汽车、手枪等。当有了汽车后,旸旸告诉我,汽车下面的是路。
  我想到的:
  1.学习方式——模仿
  幼儿阶段,其学习的最主要方式就是模仿学习。从内容上看,旸旸大部分画面构成都是在模仿教师的基础上作画。从方式上看,旸旸更是为了模仿出教师的效果而积极想办法,如教师的示范画中小鱼是竖着画的。旸旸顿了一下后立刻想到了一个办法:将纸张横过来画一条竖着的小鱼,然后再将纸张横过来就变成一条横着的小鱼了。
  2.主题意识——命题
  师:这一幅画叫什么?
  旁边一幼儿:是春天,鞋子和汽车是一年四季都有的,不是春天。
  旸旸:我画的就是汽车开在马路上。
  (三)童言童语
  1.老师,我先画一条河
  到幼儿操作时,旸旸未画先抬头:“老师,我先画一条河。”说完在纸张偏下画上了一个中间凸起、两边凹下的线。随即画起了波浪。
  2.老师,小鱼画在哪里呀
  画完小河后,旸旸又抬头:“老师,我要画高楼大厦。”也不管我说的是什么又兀自低头准备画画。然后又突然抬头,指着画的小河:“老师,小鱼是画在这里的吗?”
  3.老师,燕子是什么颜色的
  旸旸:老师,燕子是什么颜色的?
  师:你说呢?
  旸旸:白色的,可是我没有白色。
  4.鞋子涂什么颜色
  在柳树旁边画了一个东西(看不明白)。旸旸抬头:“老师,你说鞋子涂什么颜色呢?”我不作声,他低头开始涂色。
  看到与想到的
  每一次旸旸都好像拿不定主意地要来征求我的意见,实际上每次我都没给出什么意见,而他总是自顾自地解决了问题。有时似乎并不是真的在征求我的意见,只是一种问的习惯。在询问后旸旸又总会有自己的解决方式,根本不需要他人的帮助。联想到其生活中的表现,可以知道,旸旸似乎在心理上更多地喜欢依赖他人,但他实际上确实也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三、我的思考
  本次教学活动呈现出值得思考的三大问题:如范画使用与绘画核心价值之间的关系;儿童话语对儿童绘画的解读以及儿童画下的幼儿心理等。
  (一)假范画——为了绘画而绘画
  绘画更多的是在美的享受角度下的表现美和创造美。命题画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之一。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分析,命题画是以能根据命题画出正面的物体为主,下学期中后期可跟进幼儿实际发展水平适当增加一些侧面物体或简单的情节内容,其更多的是在教师有目的的意境营造下幼儿感兴趣地活动。
  在今天这样一个创作现场,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为了完整绘画的任务而绘画。示范画的内容更多地是让幼儿照搬照抄,全然没有了作为示范画的有效作用。且幼儿对作品的阐述多是物体的罗列。那么范画该如何使用呢?
  1.价值——激发情感
  范画可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不同媒体、不同表现手法的不同效果及不同的情感体验。而这些情感体验无疑激发着幼儿的创作灵感和想要创作的欲望。
  2.呈现——多幄,多元引导
  在幼儿经验较少的情况下,教师应提供多幅范画让幼儿积累绘画语言和表现经验。如再次调整时,我给孩子们呈现了三幅画面。一幄是春天田野里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一幄是小燕子在柳树间穿梭、小朋友在柳树下玩;一幅是小草上开了几朵小花,蝴蝶飞来了,蜜蜂也飞来了。三幅画面表现的均是幼儿常见的现象,我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寻找春天,然后再让他们把寻找到的春天画下来。作品完成后孩子的作品中几乎都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如柳树旁边还有小河等。这样孩子的想象力便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出来了。
  (二)真心话——为了解画而说话
  如果没有“儿童话”,我一定会断定旸旸在机械式地模仿教师所画的图像,一点没有春天画面的概念。因为他画面的布局与教师示范画面的布局几乎一样。但在交流中,我发现他的河边是有路的,路上跑着汽车;之所以花画在上面是因为下面都是河,必须往上种种才行。燕子和蝴蝶是飞在天上的,所以他们才如此靠近蓝天。听到旸旸说这样的话,我们顶多判断他是由于空间概念缺乏,不会布局,而不是只会对教师单纯地模仿。
  要想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一是趁热打铁。中班幼儿年龄较小,他们对同一幅作品的解读在不同时间段或面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阐述。所以教师在幼儿作品后要及时了解其画面后面的含义以及幼儿的心理。二是隐蔽教师的意图。当幼儿发现自己正在被关注时,心理发生的变化会导致其行为不自然起来,因此教师询问他们绘画的真实情况需要把个体放在群体之间,消除个体幼儿的戒备心理。如请所有的幼儿都参与“说说自己的画”的活动中,然后有意识地请个体幼儿进行阐述。在幼儿的阐述中教师不要进行任何引导性的提示。
  (三)儿童画看儿童心
  从本案例中孩子的表现可以解读出他的心理。如对枪和汽车的喜爱让旸旸不由自主地想把它们添加在自己的作品中。他一遍遍地征求教师的意见,但最后都自己做了主。对孩子的评价要结合他的平日表现。从旸旸的日常表现再结合本次绘画,可判断旸旸的个性中具有依赖的特点。
  评价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且易对幼儿的心理造成影响。对幼儿的评价应以正面鼓励为主。特别是对旸旸在作品中独立创造出来的物品,教师要在同伴中及时给与肯定。在评价时,可与幼儿一起进行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旸旸正向同伴关系的确立,同时对旸旸正面行为的强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画就像儿童的另外一种语言,传达出很多信息,这些信息有些是显性的,如幼儿的绘画技能,有些则是隐性的,需要教师在了解幼儿基础上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才能得到。当我们都这样做时就会发现,理解孩子也许并不难。
其他文献
数学源于生活,充盈于生活的每个角落,是对现实生活数量关系和空间形态的反映。然而数学又高于生活,它是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加以提炼概括,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探究规律,应用于生活实际。传统型的数学致力于让学生学好课本知识,无视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游离于生活之外,这种教学只能是“书呆子”的完全复制,与学有用的数学理论相悖。  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生活化数学是将数学活动置身于实际的生活背景中,抓住两者的联系
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龙岩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训。在这两个月的培训中,听了朱瑞虹局长、姜成椿副局长、黄桐庄科长等领导及林忠强博士、徐维群教授、罗养贤、邱廷建等教研员的专题讲座后,感觉深受其益。  践行者事必躬亲,领头雁引领团队前进。作为市级数学学科带头人,应是领头雁,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优良,即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富有创新思维和开拓意识,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形成有个性特色的、成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
一年级的孩子是充满好奇,富有想像的。他们奇特的思维,往往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对(1、2)年级学生写话的要求是: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显然,新课标十分强调低年级的写话教学。虽然,低年级儿童接触的知识还不是很多,对外界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思考能力,但是
数学练习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对新的教学理念,如何在新课程下进行练习设计呢?近两年来,我在数学练习设计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设计练习中的一些实施与思考,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体现人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
师(拿气球的手故意松开):气球怎么了?  生:气球飞走了。  师:你们想玩吗?老师有要求:1.试一试。拿气球的手慢慢松开,对着气球口的手掌有什么感觉?2.画一画。用箭头画出气球运动的方向和气球喷气的方向。  师:请同学们汇报。  生1:对着气球口的手掌感觉有风。  师:风从哪里来?  生2:风从气球里面出来。  师:气球里怎么会有风出来呢?  生3:气球里空气流出来形成风。  生4:气球壁有弹性,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正因如此,怎样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进而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终身受用,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激发兴趣,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    口语交际是以交际为核心,交际双方通过口头语言进行沟通的动态过程,它绝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而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是我们教学数学的真谛。下面结合小学第九册教材中的“积的近似值”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联系价格单位,引导学生保留两位小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P29例5:张丽、李华到布店买布,花布每米8.7元,白布每米3.6元。张丽买了1.85米花布,李华买了2.64米白布,她们
课堂瞬间    学习《三顾茅庐》课文后,我让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对人物刘备做分析总结,以便概括人物的性格。因为同学看过电视剧或书本的《三国演义》,同学们对诸葛亮有了很深刻的印象,概括比较贴切。比如说,诸葛亮足智多谋、深谋远虑、富有才华、学识渊博、关心时政、淡泊名利等。我准备小结本课,便例行询问:“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意见?如果没有,我们就请同学来做本课的小结。”  这时,平时思维活跃,见解总是另类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堂上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往往折射出了老师对学生生命的尊重程度。  案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执教老师拿出一个长方体,和学生一起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接着介绍了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三者长度相等吗?”  生(齐):“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由于目前各种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中都增添了相关的阅读板块,因此如何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进行阅读教学成了小学英语教师们实践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观摩《牛津小学英语》4A第三单元阅读课后,给了我很多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