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迅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论是其文学创作还是翻译作品,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拟从鲁迅的创作与翻译的辩证关系着手,剖析鲁迅的文学观与翻译观。
【关键词】鲁迅 创作 翻译 近现代文学
学术界研究鲁迅的著作数不胜数,从上世纪初开始至今,已经延续了近一个世纪。这其中,主要是对文学创作的研究居多,而对其译著的研究时间上相对滞后,数量上也远不及前者。至于对鲁迅翻译与创作的辩证关系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鲁迅的翻译与创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鲁迅对翻译与创作的态度
鲁迅本人对翻译十分热情:“鲁迅的工作时间,以他一生用在著作方面的时间来说,一半以上用于介绍外国文学和学术性的著述上,其余的一半时间才用于创作上。”孙郁也认为,研究鲁迅“要先看他的译作,再读他的作品。鲁迅先生首先是个翻译家,其次才是个作家。他一生的工作,把译书看成是主业,译介之余,才有了创作”。由此可见,鲁迅至少视翻译与创作同等重要。鲁迅当初弃医从文,为的是改良國民之思想,谋求民族之进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翻译他国的优秀著作,不失为拯救麻木国民性的一剂猛药;而且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鲁迅的文学之路,始于翻译,终于翻译,从1907年翻译《摩罗诗力说》直到逝世以前的《死魂灵》,三十余载,从未停止过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一直践行着其“别求新声于异邦”的文学诉求与“为人生”的“立人”思想。
二、鲁迅的翻译与创作的关系
鲁迅对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是现代外国文学译介的先驱者,还提出了关于“硬译”与“欧化”的翻译策略,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其多篇论述如《“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几条“顺”的翻译》、《风马牛》、《<托尔斯泰之死>与少年欧罗巴》等等详细表明了其关于文学创作与翻译的关系,翻译的方式方法以及“直译”与“意译”之争的见解;从而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极具个性与时代特点的翻译观点。他还创建学社,培养了大量的翻译人才。
1.翻译与创作互补。鲁迅认为:“注重翻译,以作借镜,其实也就是催促和鼓励创作。”鲁迅坚持译介东欧弱小民族与俄罗斯的文学作品,实现了自身的政治诉求,也获得了创作的灵感。鲁迅本人曾经具体地指出过他受到了安德烈耶夫的影响。他说“《药》的收束,也分明的留着安特莱弗式的阴冷”;又说“安特莱弗的小说,还要写的怕人,我那《药》的末一段,就有些他的影响”。这一影响来自他曾经亲自翻译的小说《默》(现通译为《沉默》)。在这篇作品中,神甫伊格纳季的女儿维拉一度离家出走,后来卧轨自杀,于是他家里充满了可怕的沉默:
2.翻译对创作的影响。鲁迅在文学上强调“拿来主义”,借助“拿来主义”,鲁迅通过翻译使新文学,新文法在中国进行传播,以抵制八股文式的封建流毒。那么如何将翻译过来的“欧化”的文句被学术界所接受,并认为是可行的呢?鲁迅作为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先行者,践行这一观点的做法便是自己先创作,使用翻译的文法句法,给后来人以榜样。
鲁迅在自己的翻译中主张自己的“欧化”与“硬译”,一方面是基于对原文的忠实和对译作的严格要求的美好愿景;一方面也是由于当时不同文学阵营之间的论战。事实证明,“欧化”与“硬译”让人难于理解,而且在实际翻译中,鲁迅也并未完全按照或达到其理论的要求程度,而是采用“弹性欧化”与“弹性硬译”。鲁迅的理想很美好,但是难于实现,其有时未免陷于苦闷。而创作比翻译简单,作为“消遣”,其个人思想通过创作能更加流畅的表述出来。鲁迅抱病翻译《死魂灵》时,兢兢业业,按版规逐句翻译,十分辛劳;曾坦言照这么译下去,非得累死了不行。由此可见鲁迅对翻译的严格要求以及翻译的困难程度。
三、结语
鲁迅的翻译与创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好的翻译家或者作家其思想应该是融汇贯通的。微观角度看,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可能没有创作的成分,中西语言文字与行文习惯差别巨大,如何选取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翻译,其在方法论的角度已经是属于“创作”了,像鲁迅过于强调句式语法的对仗,势必会为翻译造成很大的难度。文学创作是从属性的,但也是创造性的。
参考文献:
[1]顾均.鲁迅翻译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2]冯雪峰.冯雪峰忆鲁迅[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孙郁.鲁迅书影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4]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陈福康.中国译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王伟浩(1991-),男,天津人,天津外国语大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生。
【关键词】鲁迅 创作 翻译 近现代文学
学术界研究鲁迅的著作数不胜数,从上世纪初开始至今,已经延续了近一个世纪。这其中,主要是对文学创作的研究居多,而对其译著的研究时间上相对滞后,数量上也远不及前者。至于对鲁迅翻译与创作的辩证关系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鲁迅的翻译与创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鲁迅对翻译与创作的态度
鲁迅本人对翻译十分热情:“鲁迅的工作时间,以他一生用在著作方面的时间来说,一半以上用于介绍外国文学和学术性的著述上,其余的一半时间才用于创作上。”孙郁也认为,研究鲁迅“要先看他的译作,再读他的作品。鲁迅先生首先是个翻译家,其次才是个作家。他一生的工作,把译书看成是主业,译介之余,才有了创作”。由此可见,鲁迅至少视翻译与创作同等重要。鲁迅当初弃医从文,为的是改良國民之思想,谋求民族之进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翻译他国的优秀著作,不失为拯救麻木国民性的一剂猛药;而且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鲁迅的文学之路,始于翻译,终于翻译,从1907年翻译《摩罗诗力说》直到逝世以前的《死魂灵》,三十余载,从未停止过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一直践行着其“别求新声于异邦”的文学诉求与“为人生”的“立人”思想。
二、鲁迅的翻译与创作的关系
鲁迅对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是现代外国文学译介的先驱者,还提出了关于“硬译”与“欧化”的翻译策略,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其多篇论述如《“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几条“顺”的翻译》、《风马牛》、《<托尔斯泰之死>与少年欧罗巴》等等详细表明了其关于文学创作与翻译的关系,翻译的方式方法以及“直译”与“意译”之争的见解;从而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极具个性与时代特点的翻译观点。他还创建学社,培养了大量的翻译人才。
1.翻译与创作互补。鲁迅认为:“注重翻译,以作借镜,其实也就是催促和鼓励创作。”鲁迅坚持译介东欧弱小民族与俄罗斯的文学作品,实现了自身的政治诉求,也获得了创作的灵感。鲁迅本人曾经具体地指出过他受到了安德烈耶夫的影响。他说“《药》的收束,也分明的留着安特莱弗式的阴冷”;又说“安特莱弗的小说,还要写的怕人,我那《药》的末一段,就有些他的影响”。这一影响来自他曾经亲自翻译的小说《默》(现通译为《沉默》)。在这篇作品中,神甫伊格纳季的女儿维拉一度离家出走,后来卧轨自杀,于是他家里充满了可怕的沉默:
2.翻译对创作的影响。鲁迅在文学上强调“拿来主义”,借助“拿来主义”,鲁迅通过翻译使新文学,新文法在中国进行传播,以抵制八股文式的封建流毒。那么如何将翻译过来的“欧化”的文句被学术界所接受,并认为是可行的呢?鲁迅作为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先行者,践行这一观点的做法便是自己先创作,使用翻译的文法句法,给后来人以榜样。
鲁迅在自己的翻译中主张自己的“欧化”与“硬译”,一方面是基于对原文的忠实和对译作的严格要求的美好愿景;一方面也是由于当时不同文学阵营之间的论战。事实证明,“欧化”与“硬译”让人难于理解,而且在实际翻译中,鲁迅也并未完全按照或达到其理论的要求程度,而是采用“弹性欧化”与“弹性硬译”。鲁迅的理想很美好,但是难于实现,其有时未免陷于苦闷。而创作比翻译简单,作为“消遣”,其个人思想通过创作能更加流畅的表述出来。鲁迅抱病翻译《死魂灵》时,兢兢业业,按版规逐句翻译,十分辛劳;曾坦言照这么译下去,非得累死了不行。由此可见鲁迅对翻译的严格要求以及翻译的困难程度。
三、结语
鲁迅的翻译与创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好的翻译家或者作家其思想应该是融汇贯通的。微观角度看,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可能没有创作的成分,中西语言文字与行文习惯差别巨大,如何选取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翻译,其在方法论的角度已经是属于“创作”了,像鲁迅过于强调句式语法的对仗,势必会为翻译造成很大的难度。文学创作是从属性的,但也是创造性的。
参考文献:
[1]顾均.鲁迅翻译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2]冯雪峰.冯雪峰忆鲁迅[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孙郁.鲁迅书影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4]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陈福康.中国译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王伟浩(1991-),男,天津人,天津外国语大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