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互联网研究专家威廉姆·戴维德的“过度互联”观念,并以其为基本视角,对目前高校课程教学中的过度互联现象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述了“过度互联”在课程教学中可能给教学双方带来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高等教育;互联网;“过度互联”
一、过度互联
“过度互联”是美国人威廉姆·戴维德(William H.Davidow)于2012年在其所著《过度互联:互联网的奇迹与威胁》(以下简称《过度互联》)一书中所提出的概念。他是美国著名的风险投资家、资深互联网从业人员,曾担任过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同时还是加州理工学院的董事会成员。他认为“过度互联”就是说“当一个系统内外的联系急剧增加时,系统或部分系统难以适应这种增加而产生的后果,这时,整个形势就会失去控制”的现象。本文将借助“过度互联”这个关键词去讨论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影响。
教育活动开展依赖信息传播技术,近年来网络公开课、慕课、远程教育、翻转课堂等新观念、新模式层出不穷,不断改变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依托于互联网的这些方法有很多显著的优点,比如时效性、开放性、多样性、交互性等。但凡事皆有利弊,互联网的本质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但对信息的分析理解,仍依赖于每个个体。在信息持续爆炸的网络时代,教学双方都面临信息过载的问题,最终信息取代了思考,数量的堆积代替了深度的分析,教育的目的和手段被本末倒置,这就是过度互联在高等教育中的基本表现。
二、过度互联对教学双方的影响
在威廉姆·戴维德看来,当我们进入过度互联的状态时,传统的活动模式在网络的冲击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活动参与者难以应对这种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从而导致活动系统的危机甚至崩溃。从高校的课程教学而言,过度互联现象的出现,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已经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第一,对教学方法的影响。信息接受与信息处理的不对称。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它不断生产并积累了海量的信息和数据,这必然导致师生双方在接受和处理信息时形成接受无能的现象。教学双方用来思考、分析信息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接受的信息量越大,处理单位信息的时间就越短,从而导致信息处理的草率和简化,缺乏对信息的持续深度思考。在《过度互联》中作者提出一个看法:在互联网的世界里,速度之快已经让人类失去反思的能力。“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理论上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信息,这给了学习者一种强烈的暗示,既然能不费力气地找到任何想要的信息,那么也能轻易的解决问题。主体接受的信息只是帮助其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因素,却不是能力本身,仅仅依靠外在信息积累,缺乏深度思考分析,学习效果是值得怀疑的,诚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二,对思维方式的影响。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在接受信息并深度理解信息上导致学生产生思维简化的现象。在过度互联的语境中,外在信息量大大超越了主体分析的极限,这会促使主体在理解信息時用一种简化了的思维模式去对待世界。比如我们常见对新事物贴标签的行为,就是一种思维简化的典型。我们很难去关注具体对象的细节,而是用一种概念化、概括化的方式去了解对象,以求得到更高的行动效率。思维简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简化的思维模式会成为学习者一生无法回避的陷阱——它使得人们总是试图使用熟悉的模式去解释陌生的对象、用一致性去替代差异性、用既成观点去替代独立思考,因为当我们避开独立思考的压力时总会让人觉得轻松。而在这种看似轻松的思维模式的背后,代价是巨大的——那就是求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消失。
第三,改变教师自身的形象认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校和教师代表着知识的源泉,是知识圣殿的守护者,学生则对圣殿心存敬畏。网络介入教学并出现过度互联,这座圣殿已经分崩离析,学校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官方通道,而只是众多知识传播渠道中的一种。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观念也将失衡。教师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不同往日,其中的消极者则是随波逐流,依赖网络丰富的信息量,凭借自己的经验来敷衍——只不过在学生所面对的海量的信息中加上看起来比较新奇、边缘或是极端的几条信息而已。其中的积极者寻求新的角色定位——从知识本身的传播者,变成理解信息的践行者与指导者。他们将不再满足于书本经验的延续,而是着眼于思维的启发和理想的传递。
第四,对学生学习观念的改变。网络时代的学生在知识圣殿的废墟前,成为了自由和迷惑的混合体。教师知识权威形象被消解,学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也陷入难以体味的迷惑。任何观点都可能被传播、任何道理都可能被解释,任何价值都有可能被质疑,那么主体的自由选择则变成了一种负担。一种现象开始广泛存在——信息传播越快、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类型更加丰富,最关键的,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简单(“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一理想的完美实现)。但困惑的是,便利的信息传播所带来的并不是学习兴趣和效率的必然提升,反而是厌学现象越发突出。虽然其中原因多样,但不成熟的个体无法承受自由选择的压力,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三、结语
从目前局势看来,网络化生存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日渐常态化的过度互联或许会带来更多问题。“在过度互联的世界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正反馈作用推动我们走向专业化,最后使我们受到束缚,进而陷入脆弱的境地”。在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和持续冲击下,传统的学习观念或许将由此被终结,学习的难点已经不再是如何广泛的去获取信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是以何种方法去深度理解信息。在这种巨大的转变中,教学双方都需要从传统模式和旧有经验中抽身出来,开创新思路、寻求新视角,方可上承前人,后启来者。
参考文献:
[1]威廉姆·戴维德著,李利军译.过度互联:互联网的奇迹与威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罗仕明,四川工商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美术学硕士,研究方向:视觉文化研究、艺术与设计史论、艺术与设计教育理论。
蒋丹,四川工商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美术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论、艺术与设计概论、视觉传达艺术。
本文系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2016年科研课题成果论文,课题编号:MBXH16YB18。
关键词:高等教育;互联网;“过度互联”
一、过度互联
“过度互联”是美国人威廉姆·戴维德(William H.Davidow)于2012年在其所著《过度互联:互联网的奇迹与威胁》(以下简称《过度互联》)一书中所提出的概念。他是美国著名的风险投资家、资深互联网从业人员,曾担任过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同时还是加州理工学院的董事会成员。他认为“过度互联”就是说“当一个系统内外的联系急剧增加时,系统或部分系统难以适应这种增加而产生的后果,这时,整个形势就会失去控制”的现象。本文将借助“过度互联”这个关键词去讨论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影响。
教育活动开展依赖信息传播技术,近年来网络公开课、慕课、远程教育、翻转课堂等新观念、新模式层出不穷,不断改变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依托于互联网的这些方法有很多显著的优点,比如时效性、开放性、多样性、交互性等。但凡事皆有利弊,互联网的本质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但对信息的分析理解,仍依赖于每个个体。在信息持续爆炸的网络时代,教学双方都面临信息过载的问题,最终信息取代了思考,数量的堆积代替了深度的分析,教育的目的和手段被本末倒置,这就是过度互联在高等教育中的基本表现。
二、过度互联对教学双方的影响
在威廉姆·戴维德看来,当我们进入过度互联的状态时,传统的活动模式在网络的冲击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活动参与者难以应对这种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从而导致活动系统的危机甚至崩溃。从高校的课程教学而言,过度互联现象的出现,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已经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第一,对教学方法的影响。信息接受与信息处理的不对称。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它不断生产并积累了海量的信息和数据,这必然导致师生双方在接受和处理信息时形成接受无能的现象。教学双方用来思考、分析信息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接受的信息量越大,处理单位信息的时间就越短,从而导致信息处理的草率和简化,缺乏对信息的持续深度思考。在《过度互联》中作者提出一个看法:在互联网的世界里,速度之快已经让人类失去反思的能力。“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理论上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信息,这给了学习者一种强烈的暗示,既然能不费力气地找到任何想要的信息,那么也能轻易的解决问题。主体接受的信息只是帮助其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因素,却不是能力本身,仅仅依靠外在信息积累,缺乏深度思考分析,学习效果是值得怀疑的,诚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二,对思维方式的影响。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在接受信息并深度理解信息上导致学生产生思维简化的现象。在过度互联的语境中,外在信息量大大超越了主体分析的极限,这会促使主体在理解信息時用一种简化了的思维模式去对待世界。比如我们常见对新事物贴标签的行为,就是一种思维简化的典型。我们很难去关注具体对象的细节,而是用一种概念化、概括化的方式去了解对象,以求得到更高的行动效率。思维简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简化的思维模式会成为学习者一生无法回避的陷阱——它使得人们总是试图使用熟悉的模式去解释陌生的对象、用一致性去替代差异性、用既成观点去替代独立思考,因为当我们避开独立思考的压力时总会让人觉得轻松。而在这种看似轻松的思维模式的背后,代价是巨大的——那就是求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消失。
第三,改变教师自身的形象认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校和教师代表着知识的源泉,是知识圣殿的守护者,学生则对圣殿心存敬畏。网络介入教学并出现过度互联,这座圣殿已经分崩离析,学校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官方通道,而只是众多知识传播渠道中的一种。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观念也将失衡。教师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不同往日,其中的消极者则是随波逐流,依赖网络丰富的信息量,凭借自己的经验来敷衍——只不过在学生所面对的海量的信息中加上看起来比较新奇、边缘或是极端的几条信息而已。其中的积极者寻求新的角色定位——从知识本身的传播者,变成理解信息的践行者与指导者。他们将不再满足于书本经验的延续,而是着眼于思维的启发和理想的传递。
第四,对学生学习观念的改变。网络时代的学生在知识圣殿的废墟前,成为了自由和迷惑的混合体。教师知识权威形象被消解,学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也陷入难以体味的迷惑。任何观点都可能被传播、任何道理都可能被解释,任何价值都有可能被质疑,那么主体的自由选择则变成了一种负担。一种现象开始广泛存在——信息传播越快、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类型更加丰富,最关键的,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简单(“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一理想的完美实现)。但困惑的是,便利的信息传播所带来的并不是学习兴趣和效率的必然提升,反而是厌学现象越发突出。虽然其中原因多样,但不成熟的个体无法承受自由选择的压力,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三、结语
从目前局势看来,网络化生存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日渐常态化的过度互联或许会带来更多问题。“在过度互联的世界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正反馈作用推动我们走向专业化,最后使我们受到束缚,进而陷入脆弱的境地”。在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和持续冲击下,传统的学习观念或许将由此被终结,学习的难点已经不再是如何广泛的去获取信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是以何种方法去深度理解信息。在这种巨大的转变中,教学双方都需要从传统模式和旧有经验中抽身出来,开创新思路、寻求新视角,方可上承前人,后启来者。
参考文献:
[1]威廉姆·戴维德著,李利军译.过度互联:互联网的奇迹与威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罗仕明,四川工商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美术学硕士,研究方向:视觉文化研究、艺术与设计史论、艺术与设计教育理论。
蒋丹,四川工商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美术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论、艺术与设计概论、视觉传达艺术。
本文系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2016年科研课题成果论文,课题编号:MBXH16YB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