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传统纺织工艺的艺术价值探讨

来源 :美与时代·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湖湘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以土家族西兰卡普为例,分析探讨西兰卡普的文化、信仰、民俗、色彩艺术。促进土家族织锦技艺传承人、学者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民族艺术,让更多的民俗文化爱好者加入西兰卡普的传承保护、宣传推广的队伍中来。同时也为现代民俗文化创意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湘西土家织锦工艺的研究探索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纺织工艺;湘西
  湖南地处长江以南,西部群山环绕,少数民族众多。在这片交通闭塞、地势险峻,不受外界干扰的富饶之地上,多个上千年历史的民族支系流传至今,依旧保存着众多的民间工艺。扎染、蜡染、土家织锦等成为民族瑰宝,极具艺术研究价值。这些技艺的流传发展与风格演变也代表了少数民族的支系发展、信仰崇拜、风俗习惯等,是通过艺术品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直接“文物标本”。
  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汉语也称“土花盖布”,是土家族的代表性民族工艺。土家族是有民族语言但没有民族文字,土家织锦是其手上流传下来的唯一手工艺术。所以,没有文字追溯土家族文化历史发展,土家织锦变成了研究土家族文化最重要的可观性依据。
  一、土家织锦的现状
  土家织锦的发展有上千年的历史,自古土家族女性从出生以来就与织锦为伴,人们也以织锦技术的熟练度、精细度来评判女性的家庭教育及品质。土家织锦是每一位土家女性都应熟练掌握的技能,土家织锦的用处也十分广泛,从婴儿出生的服饰,到晚上盖的被子、女儿出嫁的嫁妆、祭祀的贡品等,都会用上色彩鲜艳、质地保暖厚实的土家织锦。但由于近代土家族青年男女以外出务工为主,大多常年在外,回家机会少,更没有时间学习传承土家织锦。只剩下少部分老人,和部分留在村里的妇女会织一定图案。这项沿袭了上千年的手工艺在近二三十年间,传承人数急剧减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断层危机。政府和各大文化企业也纷纷加入土家织锦的文化传承抢救中来:通过新媒体技术将西兰卡普图案进行归纳整理,组建数据库;开展各类文创设计赛事,鼓励高校大学生、设计企业挖掘西兰卡普的艺术内涵。
  二、土家织锦的艺术价值
  (一)文化艺术
  关于土家织锦的起源和发展,《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有描述:“兰干细布,织成文如绫锦。”[1]土家织锦记录了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间故事等。不同的花型、花色有不同的寓意,使用场合也不同。湘西酉水流域,山高水长,孕育了土家织锦的强烈色彩,在这里也诞生了土家族人民重巫信鬼、祭祀活动频繁的社会特征。人们会在祭祀先祖、祈求风调雨顺时供奉西兰卡普,表达土家人民的诚意与敬畏。常见的西兰卡普花纹有大蛇花、阳雀花、九朵玫、迎新图、桌子花、一品当朝等。大蛇花形态似蛇,蜿蜒曲折(如图1)。阳雀花在土家人心中是象征平安吉祥的图案,图案上的阳雀鸟是人们心中的“神鸟”,有逢凶化吉、欣欣向荣的寓意。迎新花以暖色纺线为主,画面和谐,温暖(如图2)。迎新图充满喜庆的花轿、白马、迎亲队伍整齐排列,一片婚庆时的热闹氛围(如图3)。土家织锦里的图案有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情景。人们将对生活的期盼、精神的寄托、对祖先的敬意都囊括在西兰卡普里,世世代代流传,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
  土家织锦与土家文化息息相关,织锦来源于土家人民的生活、来源于信仰。“台台花”织锦就来源于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台台花”又称“台台虎”,图案的中心是一只白虎。土家族自古就有将白虎作为民族神兽的说法,白虎信仰能给土家子孙带来平安喜乐、驱灾避邪。所以“台台花”纹样专用于婴幼儿的襁褓或覆盖于婴儿的背篓上。其图案的中心纹样为虎头正面造型,虎眼正视、虎鼻粗阔、毛发四射,颇有威严之势[2]。图案多用二方连续构成,周围大小蛇花或波浪纹缭绕、色彩斑斓、造型稚拙。土家织锦的每种图案纹样都有其对应的文化寓意和使用场合,是民族文化研究的历史蓝本。
  (二)色彩艺术
  西兰卡普的用色浓烈,染色工艺也很复杂。用色纯度很高,且有“尚黑忌白”的特点。土家族人不喜欢用白色,认为白色不吉利,所以经常会用其他彩色代替白色,或者尽量减少白色用比,减少白色用量。他们崇尚黑色,运用黑色和深蓝色比较多,经常用土家织锦做被子,在土花盖布四周缝上黑色织布。黑色既能凸显出西兰卡普的色彩,也非常耐脏,被广泛运用(如图4)。传统织锦都是用天然染料染制而成,从天然矿石、植物中提取纯度相当高的染剂,不掺其他色彩,这样织出来的图案色彩对比丰富,极具土家特色,独树一帜[3]。在颜色搭配上,有一首歌诀唱道:“黑配白,哪里得;红配绿,选不出;蓝配黄,放光芒。”表明土家织锦喜用对比色。高纯度、强对比的土家织锦色彩,有别于其他纺织品,织锦非常鲜艳,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即便随着审美的不断变化,永远都耐人寻味、不绝称赞。
  (三)民族艺术
  土家织锦已经成为土家族的文化符号,也是土家族最亮眼的民族艺术。武陵源区的山水、自然风貌都集中体现在土家人的性情生产生活里,而土家族上千年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都以西兰卡普的直观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土家织锦成为土家族的文化代表,土家织锦的文化研究对于土家族的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土家族的另一个民族特色是能歌善舞。土家族是中国古代巴人的后代,生活于群山之间,与汉族隔离,依旧沿传了民族善舞善歌的特色。住吊脚楼、唱土家山歌、跳摆手舞等,在舞蹈中寻找生活的趣味,这一习性也成为了土家族人精神文明的重要来源。他们将生产劳作、山歌山舞、娶嫁繁衍、自然万物都以织锦的形式记录下来,成为研究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唯一物质性史料依据。
  三、保护传承建议
  (一)建立数字化资料库
  土家织锦的数据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传统的影印、手绘记载等记录方式不利于保存与共享。新媒体时代应充分发挥电子数据库的优势,便于保存、随时共享、无占地空间。将土家织锦的图案通过数据化处理,把历史发展、色彩、图案纹样、传承人等分成几大类。然后再根据大类继续细分,整套系统把织锦从植物种植、染色、纺织,到织锦的储存、传承人信息等全方位收纳,并定期进行数据库的更新与数据审查。
  (二)健全传承脉络支系
  当下土家织锦的传承人虽有政府认可,官方授牌,但依然存在传承人技艺得不到土家族本地人认可、遍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四方讲学谋取私利、手工艺人技艺无人继承,面临断层等问题。要想完整有效地传承土家织锦技艺,完善传承人体系是重要的一步。在商品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并不会像三十年前,能够保证每一位土家族女性都会织锦,手工艺的传承在当下社会只有在少数土家女性身上继续流传。这一形式下完善传承人体系与规范传承人规模很有必要性。以政府和“非遗”协会牵头管理、逐层细化,将土家织锦传承人按照年龄和技艺水平评定级别,高级别带动低级别,不断吸收更多的织锦爱好者加入传承人体系。这样的制度化、可视化模式有助于土家织锦的长久持续传承。
  (三)以赛事搭建传播桥梁
  艺术是人类精神层面的活动,怎样将织锦艺术带入日常生活中,又不拘泥于纺织行业,是时下发展的方向。当下文化创意设计行业非常盛行,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抽象艺术、手工艺术作为灵感来源,转化到各类文创产品中来。这是推广土家织锦的有力方式,可以将西兰卡普的色彩、图案、故事等帶入日常生活用品中来,而不仅仅局限在服饰、家纺行业。以设计大赛的形式,号召更多的高校和设计企业参与进来,带动土家织锦的艺术推广。
  四、结语
  土家织锦文化艺术历久弥新,在新时代浪潮中依旧能守住自身传统,结合时代新媒体技术共同发展,才是民族的有力保障。作为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应当不忘民族的千年积累,在新时代中更好地进行传承发扬。
  参考文献:
  [1]蒋莉.土家族织锦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的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0.
  [2]盛竞凌.土家人远古白虎图腾崇拜的历史回音——土家织锦“台台花”图纹探析[J].大众文艺,2009(18):214-215.
  [3]徐平华,冒海琳,张玉杰,等.民族服饰色彩构成分析方法研究[J].丝绸,2019(3):29-34.
  作者简介:杨硕,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刘卫东,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卡西尔在其40年代著作《国家的神话》以及同时期一系列演讲和文章中明确表达了对政治神话的反对,这与其20年代神话观存在着明显的态度转变。通过梳理、比对和分析卡西尔在20年代与40年代神话观的一致与差异,为其后期对于政治神话的态度转变勾勒出理论的脉络和时代的语境:卡西尔的神话理论并非断裂,对神话“情感”因素的强调一直贯穿着他神话理论的始终。  关键词:卡西尔;神话思维;情感;政治神话  一、转向
期刊
摘要:线条是中国绘画的独特语言,看似简单却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它能显现出画家所处时代的文化及其自身的精神境界。从唐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到宋代李公麟的白描画法,两位画家笔下的线条虽然均具运动感和美感,但在形式和气韵上却有着不同的风格:吴道子的线描更圆厚明润,而李公麟的线描则更严谨细腻。两种不同的风格造就了他们笔下的不同意境。  关键词:线描;吴道子;李公麟;莼菜条;游丝描  中国人物画作品的感染
期刊
摘 要:太极与现代舞本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但是前者的形韵与后者的舞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契合之处。《你好陌生》作为李超导演的代表作,充分地展现了现代舞与太极之间的艺术联系。不仅展现了太极文化之精妙以及现代舞艺术之优美,更是触发了人们心中的思绪与情怀,引发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现代艺术,甚至包括对于生活本质、社交关系的深思。  关键词:你好陌生;现代舞;艺术呼吸;李超式  一、现代舞与太极的定
期刊
摘要:邓湘子的儿童小说以现实主义为基调,从历史洪流下的乡村取材,将儿童本位观与乡土特色结合。乡土承载历史,历史难避伤痕,作品以“伤痕”叙事为切入点,一方面将宏大的历史记忆融于底层乡村中,使精神的失落浮现在身体的伤痕与病痛之上;另一方面淡化了“伤痕”小说中的政治倾向与乐观倾向,站在新世纪儿童作家的立场上反观历史浩劫下的乡村面貌,呈现出乡村儿童在艰苦时期顽强生存、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宝贵品质。邓湘子精
期刊
摘 要:扬州漆艺悠久历史,在当下也具有创造性转化的内在潜力。将纽扣设计同漆器结合,可以构建具有独特审美韵味的新创意产品,成为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设计。作为扬州漆艺文创的一种革新尝试,将传统的漆艺元素提炼并应用到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扬州漆艺;纽扣设计;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扬州大学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X20190954)研究成果。  随着“改革开
期刊
摘要:《心迷宫》运用非线性叙事技法、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交错使用的方法,通过营造各种悬念,让观众在参与到故事的建构过程中,在娴熟的叙事技法下隐藏着人物的功能化和故事内容的浅薄性。《暴裂无声》虽然延续了多线性的叙事技法,但更加注重设置大量隐喻现实的符号,吸引观众对这些符号进行解读,体会其中的深层意蕴和阶层症候。从《心迷宫》到《暴裂无声》,忻钰坤的电影创作体现了从追求纯粹的叙事技巧到深刻反思阶层症候和社
期刊
摘要:电影《寻梦环游记》是2017年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的一部动画,于同年11月在中国内地上映,一经上映,在中国引起巨大反响。该片主要讲述一名热爱音乐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的亡灵音乐家埃克托在神秘的亡灵世界经历了一系列奇幻冒险的故事。影片中的主题音乐以及配乐也令人印象深刻,完美诠释了电影主题和情感,而它所获得的音乐上的成功,也值得日后其他动画电影配乐参考。  关键词:寻梦环游记;电影音乐;配乐  
期刊
摘要: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先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进行人性分析,批判了理性和感性各自走向其极端的恶果,在后文中他又提出以第三种力量的美育来居中调和,帮助人走向自由。无论是他对社会弊病的精准批判,还是他对美育思想的建构尝试在当今社会都仍有十足的借鉴价值;但在借鉴之余,他对经验道路的舍弃、对美育的片面强调,以及一定程度上对美本身潜在危害性的忽略也必须引起重视。  关键词:席勒;美育;审美教育书简  
期刊
摘要: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因其叙事介质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叙事特征。电影《夏洛特的网》对童话《夏洛的网》的改编,在叙事内容上基本一致,表现为事件的增删、角色的增加。文学叙事视角的多重性因电影“镜头”与“声音”的存在变得更为复杂,而两者也因各有所侧重的图像和语言的叙事介质,时间上呈现出历时与共时的不同特征,空间的存在和转换也具备了不同的功能。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断裂,继承与突破并存,显露出跨越与融合。 
期刊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简称为“二青会”。2019年8月8日晚,在山西省太原市红灯笼体育场举行了“二青会”开幕仪式。“红灯笼体育场”是山西体育中心的主场馆,昵称为“凤巢”。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三晋文化的深厚底蕴,汲取了三晋地区的文化特色,结合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与风格。红灯笼体育场在结构、色彩、文化三个方面极具视觉艺术特色,结合第二届青年运动会视觉艺术设计,挖掘其视觉设计的方法、特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