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行漫记》是美国人斯诺根据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而撰写的一部著作,其具有一定的“诗学”价值,也体现了其文学性,该作品不但属于“历史”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创造“历史”的重要力量,对于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以斯诺的《西行漫记》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诗学方面入手,对其展开研究。
关键词:记录历史 创造历史 西行漫记 历史诗学
《西行漫记》得益于“文学”手法的运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新历史主义”意义上的“文学性”有别于一般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我们不能只从“文学修辞”或“文学形式”的层面上来理解,它的表现形式不仅表现在全书的“故事”“情节化”“形象性”与“抒情性”,还表现在作品指向“历史”的“诗学”特性。
《西行漫记》是一本文笔优美、引人入胜的纪实作品,其文学要素遍及全书。它无论是在人物刻画,还是环境描写,亦或是叙事角度来说,都属于“虚构文学”中的佳作。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精彩程度不亚于任何一部小说。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运用了多种写作方法,如排比、比喻、拟人等,全书写得绘声绘色,波澜壮阔,让人读来眼前不禁展现了当时的情境。斯诺的文学才华和写作风格在这部非虚拟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这部著作中,斯诺热衷于散文的文体,追求奇异的情节和夸张的言辞,这使得他的文学作品与众不同,在一些可以用简洁语言表达的地方,他反而会用华丽的辞藻加以描绘。《西行漫记》被称之为“文学散文”的“斯诺体”,创造出极为壮丽的文学奇观。
《西行漫记》的主要内容是斯诺实地采访时的所见所闻,该书的珍贵之处在于其绝大部分的资料来源于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难得可贵的是这本书又不是纯粹的“见闻录”,而是在选择采访资料时,进行了角度的选择,并对看到的事实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和推断,因此,议论和言情成为了这部小说作品的一大特色。读过这部作品的读者,很容易发现,在敘事中穿插自己的评述和议论在这部著作中随处可见。对于人物印象,他往往会掺和自己独特的感受以及独特的评论,把眼前所见和历史进行联系,进行推论和预测。斯诺用创造的场景,尽情的描述着自己的感受,既鲜明又形象,展现了文学的强大力量。在斯诺记叙自己和毛泽东彻夜长谈的场景时,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斯诺或“非虚构写作”文类所特有的魅力。
时间已过了早晨两点,我筋疲力尽,但在毛泽东苍白或有点发黄的脸上,我却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在吴亮平翻译和我翻译的时候,他一忽儿在两个小房间之间来回踱步,一忽儿坐下来,一忽儿躺下来,一忽儿倚着桌子读一沓报告。毛夫人也还没有睡。忽然间,他们两个都俯过身去,看到一只飞蛾在蜡烛旁奄奄一息地死去,高兴地叫起来。
《西行漫记》的成功,除了上述文学手法的运用之外,还包括历史的诗学特性。《西行漫记》在文本中表达了对历史的分析、认知和预示。在这本书中,斯诺回答了外国人对中国关注的问题,给出较为准确和全面的解答。在斯诺笔下,他对中国的认识甚至超越了当前的时代。在斯诺的《西行漫记》出版几十年后,中国的历史几乎完全验证了斯诺的结论。想要探究其奥秘,不妨回到斯诺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历史语境中,会发现要得出斯诺的结论并不简单。斯诺写作《西行漫记》的时间为1936年,当时许多事件尚未发生,由此看来,斯诺看问题时的深刻和全面。
《西行漫记》是20世纪美国记者所写的最伟大的报告文学作品,之所以它比后人所写的文学作品更具价值,主要是源于它的准确预见性,斯诺在理解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的惊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报告文学理论家基希认为,所谓的“报告文学” 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不失艺术的样式和模拟的同时又能正确地显示真实”,一个成功的报告文学家一定是一个能认识事物本质,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洞察能力,能够把握世态趋向的人,他应该力求“从现在的关联中显示过去和未来”。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所展现的是,恰恰是历史本质洞察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跟斯诺本人具有紧密的联系,充分体现了他独特的经历、观察力、学养和才情,除此之外,还和“非虚构写作”这种全新体裁的文类特点相关。
结语
斯诺在《西行漫记》展现出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对历史本质的深刻的洞察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同斯诺本人的人生经历、观察力、学养与才情息息相关,同时与“非虚构写作”这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全新体裁的文类特点有重要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外国人笔下的红色中国丛书[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79年.
[2]王今.论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的历史诗性话语[J].南方论刊,2017.
[3]张冰.“语言学诗学”视野中的俄罗斯汉学民间文化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18.
作者单位:重庆市綦江中学
关键词:记录历史 创造历史 西行漫记 历史诗学
《西行漫记》得益于“文学”手法的运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新历史主义”意义上的“文学性”有别于一般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我们不能只从“文学修辞”或“文学形式”的层面上来理解,它的表现形式不仅表现在全书的“故事”“情节化”“形象性”与“抒情性”,还表现在作品指向“历史”的“诗学”特性。
《西行漫记》是一本文笔优美、引人入胜的纪实作品,其文学要素遍及全书。它无论是在人物刻画,还是环境描写,亦或是叙事角度来说,都属于“虚构文学”中的佳作。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精彩程度不亚于任何一部小说。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运用了多种写作方法,如排比、比喻、拟人等,全书写得绘声绘色,波澜壮阔,让人读来眼前不禁展现了当时的情境。斯诺的文学才华和写作风格在这部非虚拟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这部著作中,斯诺热衷于散文的文体,追求奇异的情节和夸张的言辞,这使得他的文学作品与众不同,在一些可以用简洁语言表达的地方,他反而会用华丽的辞藻加以描绘。《西行漫记》被称之为“文学散文”的“斯诺体”,创造出极为壮丽的文学奇观。
《西行漫记》的主要内容是斯诺实地采访时的所见所闻,该书的珍贵之处在于其绝大部分的资料来源于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难得可贵的是这本书又不是纯粹的“见闻录”,而是在选择采访资料时,进行了角度的选择,并对看到的事实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和推断,因此,议论和言情成为了这部小说作品的一大特色。读过这部作品的读者,很容易发现,在敘事中穿插自己的评述和议论在这部著作中随处可见。对于人物印象,他往往会掺和自己独特的感受以及独特的评论,把眼前所见和历史进行联系,进行推论和预测。斯诺用创造的场景,尽情的描述着自己的感受,既鲜明又形象,展现了文学的强大力量。在斯诺记叙自己和毛泽东彻夜长谈的场景时,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斯诺或“非虚构写作”文类所特有的魅力。
时间已过了早晨两点,我筋疲力尽,但在毛泽东苍白或有点发黄的脸上,我却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在吴亮平翻译和我翻译的时候,他一忽儿在两个小房间之间来回踱步,一忽儿坐下来,一忽儿躺下来,一忽儿倚着桌子读一沓报告。毛夫人也还没有睡。忽然间,他们两个都俯过身去,看到一只飞蛾在蜡烛旁奄奄一息地死去,高兴地叫起来。
《西行漫记》的成功,除了上述文学手法的运用之外,还包括历史的诗学特性。《西行漫记》在文本中表达了对历史的分析、认知和预示。在这本书中,斯诺回答了外国人对中国关注的问题,给出较为准确和全面的解答。在斯诺笔下,他对中国的认识甚至超越了当前的时代。在斯诺的《西行漫记》出版几十年后,中国的历史几乎完全验证了斯诺的结论。想要探究其奥秘,不妨回到斯诺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历史语境中,会发现要得出斯诺的结论并不简单。斯诺写作《西行漫记》的时间为1936年,当时许多事件尚未发生,由此看来,斯诺看问题时的深刻和全面。
《西行漫记》是20世纪美国记者所写的最伟大的报告文学作品,之所以它比后人所写的文学作品更具价值,主要是源于它的准确预见性,斯诺在理解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的惊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报告文学理论家基希认为,所谓的“报告文学” 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不失艺术的样式和模拟的同时又能正确地显示真实”,一个成功的报告文学家一定是一个能认识事物本质,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洞察能力,能够把握世态趋向的人,他应该力求“从现在的关联中显示过去和未来”。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所展现的是,恰恰是历史本质洞察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跟斯诺本人具有紧密的联系,充分体现了他独特的经历、观察力、学养和才情,除此之外,还和“非虚构写作”这种全新体裁的文类特点相关。
结语
斯诺在《西行漫记》展现出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对历史本质的深刻的洞察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同斯诺本人的人生经历、观察力、学养与才情息息相关,同时与“非虚构写作”这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全新体裁的文类特点有重要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外国人笔下的红色中国丛书[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79年.
[2]王今.论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的历史诗性话语[J].南方论刊,2017.
[3]张冰.“语言学诗学”视野中的俄罗斯汉学民间文化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18.
作者单位:重庆市綦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