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文化意识,思维和语言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提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和英语思维,并针对如何达到这一目的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
关键词:英语文化意识;英语思维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在我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同时,中国教育体制也日臻完善。英语作为一门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性语言,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地掌握此交流工具,人们逐渐打破“哑巴英语”的培养模式,从实际出发,在分析意识、思维和语言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寻求英语教与学的最佳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和英语思维的方法。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恩格斯),“思维是无声的语言”(柏拉图)。这些众所周知的哲理性话语向人们展示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文化意识决定思维模式,思维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切身体会英语与汉语的不同思维方式,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年来,我一直从事英语教学,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历,对自己的教学与小学生学习英语过程的得与失亦有所心得。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和英语思维的诱发与强化,使英语教学得以环环相扣。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实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交流。而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小学教育的现实情况,提出如下可行性措施:
一、重视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兴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适时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关联材料,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更体现语言文化的时代性特征。如别人称赞你:Your skirt is very nice.应回答:Thank you.询问有关问题要说:Excuse me?而不是单刀直入。在生活中运用这些问候语,可以促进孩子们之间乐于交往、健康活泼的思想感情,同时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
二、在对比中感悟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目前,随着中西交往的频繁,各种语言间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英语教师应把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因素纳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对比之中寻找两种文化的切合点。比如在学习数字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有关数字的文化知识。英语国家的人把“7”看作是幸运数,而“13”则被认为不吉利。因为耶稣的第13个徒弟告了秘,才使得他被钉在了十字架上。因此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13”是极不受欢迎的。而我们中国人却把“8”看成吉利数,“4”被看成不吉利的数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渗透此类文化知识,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感知中西文化的差异。
三、重视情景教学中英语文化的学习与应用
英语课堂上,情景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如何引导学生在情景对话中领悟西方文化呢?例如:在模拟表演时,教师可以实际对话告诉学生英语国家人们见面的常用招呼语是:Hello. Good morning.等;英国人见面常谈的话题是天气,而不是像国人那样见面时喜欢问:“你吃饭了吗?”。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唱英语歌曲、说绕口令、做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及应用能力。
四、教师可借助节日文化和主题活动,介绍背景知识,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和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学生接触英美文化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人们除了欢度自己的本国节假日,对外国的节日,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也热情欢迎。教师可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些节日,使学生真实感受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同。比如,圣诞节,就像中国的春节一样,是英语国家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即使在中国,在圣诞节这样的日子,节日的气氛也越来越浓烈。人们互相之间开始赠送礼物了,小学生受其感染,也开始互送卡片了。教师可参与其中并趁热打铁的告诉学生一些关于圣诞节的文化知识。在师生的热烈交流中,学生一定能够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学到一些富于理性的知识,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对于英语的兴趣。
五、从小学生喜欢的歌曲和童谣入手,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文化无处不在,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应只限于课本上的单纯的词汇与对话,在信息开放的今天,通过电视、电脑、网络,小学生可以很轻松的接触到一些家喻户晓的英文儿歌。如《Silent Night》,学生可在聆听、学习这首歌曲的同时感受到歌曲带给自己的祥和与宁静,进一步了解到平安夜所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对于另一首歌曲《Jingle Bells》,孩子则能在欢快、愉悦的歌声中体验到圣诞节所带给大家的快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孩子们喜欢的歌曲,在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中,介绍外国文化,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印象深刻,学以致用。
对于一门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英语文化意识与英语思维有机结合的教学效应,在培养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由消极地服从转向积极地参与,由参照模样的复制转向英语语言的再创造。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文化意识;英语思维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在我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同时,中国教育体制也日臻完善。英语作为一门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性语言,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地掌握此交流工具,人们逐渐打破“哑巴英语”的培养模式,从实际出发,在分析意识、思维和语言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寻求英语教与学的最佳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和英语思维的方法。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恩格斯),“思维是无声的语言”(柏拉图)。这些众所周知的哲理性话语向人们展示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文化意识决定思维模式,思维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切身体会英语与汉语的不同思维方式,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年来,我一直从事英语教学,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历,对自己的教学与小学生学习英语过程的得与失亦有所心得。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和英语思维的诱发与强化,使英语教学得以环环相扣。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实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交流。而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小学教育的现实情况,提出如下可行性措施:
一、重视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兴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适时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关联材料,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更体现语言文化的时代性特征。如别人称赞你:Your skirt is very nice.应回答:Thank you.询问有关问题要说:Excuse me?而不是单刀直入。在生活中运用这些问候语,可以促进孩子们之间乐于交往、健康活泼的思想感情,同时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
二、在对比中感悟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目前,随着中西交往的频繁,各种语言间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英语教师应把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因素纳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对比之中寻找两种文化的切合点。比如在学习数字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有关数字的文化知识。英语国家的人把“7”看作是幸运数,而“13”则被认为不吉利。因为耶稣的第13个徒弟告了秘,才使得他被钉在了十字架上。因此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13”是极不受欢迎的。而我们中国人却把“8”看成吉利数,“4”被看成不吉利的数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渗透此类文化知识,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感知中西文化的差异。
三、重视情景教学中英语文化的学习与应用
英语课堂上,情景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如何引导学生在情景对话中领悟西方文化呢?例如:在模拟表演时,教师可以实际对话告诉学生英语国家人们见面的常用招呼语是:Hello. Good morning.等;英国人见面常谈的话题是天气,而不是像国人那样见面时喜欢问:“你吃饭了吗?”。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唱英语歌曲、说绕口令、做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及应用能力。
四、教师可借助节日文化和主题活动,介绍背景知识,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和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学生接触英美文化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人们除了欢度自己的本国节假日,对外国的节日,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也热情欢迎。教师可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些节日,使学生真实感受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同。比如,圣诞节,就像中国的春节一样,是英语国家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即使在中国,在圣诞节这样的日子,节日的气氛也越来越浓烈。人们互相之间开始赠送礼物了,小学生受其感染,也开始互送卡片了。教师可参与其中并趁热打铁的告诉学生一些关于圣诞节的文化知识。在师生的热烈交流中,学生一定能够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学到一些富于理性的知识,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对于英语的兴趣。
五、从小学生喜欢的歌曲和童谣入手,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文化无处不在,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应只限于课本上的单纯的词汇与对话,在信息开放的今天,通过电视、电脑、网络,小学生可以很轻松的接触到一些家喻户晓的英文儿歌。如《Silent Night》,学生可在聆听、学习这首歌曲的同时感受到歌曲带给自己的祥和与宁静,进一步了解到平安夜所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对于另一首歌曲《Jingle Bells》,孩子则能在欢快、愉悦的歌声中体验到圣诞节所带给大家的快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孩子们喜欢的歌曲,在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中,介绍外国文化,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印象深刻,学以致用。
对于一门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英语文化意识与英语思维有机结合的教学效应,在培养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由消极地服从转向积极地参与,由参照模样的复制转向英语语言的再创造。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