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许多孩子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不会写作文,中年级的孩子从写话过渡到写作文更是不能适应,往往出现“无米下锅”“有米难以成炊”的现象。为帮助中年级的孩子解决这个难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循循善诱去“寻米”;二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听,模仿迁移终“成炊”;三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修改评议,完善提高。
【关键词】寻米;成炊;作文
长期以来,许多孩子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不会写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中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因为中年级的孩子开始由原来的写话走向写作文,这一跨越,孩子往往不能适应,在作文实践中明显表现出两点不足:一是“无米下锅”,不知所措;二是“有米难以成炊”,举笔茫然。针对这两点不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些许有针对性地训练。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循循善诱去“寻米”
“无米下锅”,指学生作文时找不到题材。这固然和部分孩子的生活不够充实丰富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平时对周围事物不留心,或不知道日常的见闻就是可以入文的材料。罗曼罗兰说过:“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找到恰当的题材。
(一)教给观察方法,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以日记形式记录题材
叶圣陶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这对认真练习写作是有妨碍的。”怎样引导学生有目的性的提高观察能力,笔者认为可以引导他们写观察日记进行小练笔。从自身经历到道听途说,从写人写事到写景状物,从一两句话到一段话,再到成篇成章,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这一过程,学生不仅积累了作文素材,而且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随之提高了。
1.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抓人物特征
有一次,班上来了一个插班生,孩子们兴奋地看着他,调皮的不时还窃窃私语。于是,笔者抓住这一契机,鼓励这个新插班的孩子上台自我介绍,接受同学们提问。下面的同学则要求仔细听,认真观察新同学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而且要求以“我们班来了位新同学”为话题借助日记形式进行小练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孩子们兴趣高涨。随着自我介绍,现场提问地不断深化,孩子们得出了“这是一位大胆的同学”“这是一位成绩优异、富有爱心的同学”等结论。第二天的日记本上,孩子们从外貌到神态,从语言到动作,从他人的反应到自己的体会无所不谈。尽管部分孩子语言略显稚嫩,甚至不太流畅,但他们有话可写。
2.引导观察景物,抓住景物变化
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第二课《夕照》(旧教材),笔者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地方观察夕照,观察夕照下周围景物的变化,抓住景物的动态特征,将观察所得以日记形式写下来。孩子们通过观察,不仅记录下夕照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色彩上的变化,而且还抓住路上行人由少到多,由不慌不忙到步履匆匆;车辆由少到多直至开始拥挤、塞车;在夕照即将消失时路灯开始工作,华灯高照的夜景,一时间都成了他们笔下的写作題材。
3.开展小组轮流日记,在交流中丰富题材
所谓小组轮流日记,就是由一个小组(6—8个人)共同使用一本日记本,设计扉页,创作组名与口号,以此激发努力上进的欲望。每人轮流写一篇日记,次日交给其他成员阅读、评议,最后由老师进行批阅,并做到每一周期(即轮完一个小组成员)进行一次小组评比,给予一定的奖励。
由于共同使用一本日记本,孩子在写日记前可以阅读本组其他同学的日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前者的素材也许会给后写者打开思路,优美语句也许会给后写者以借鉴,写作方法也许会给后者以灵感。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每一次的日记都是自己写作水平的展示,也关系着本小组的集体荣誉。因此,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如寻找书籍进行阅读,积累语言,留意观察周围事物以丰富题材等,再加上点评其他同学日记的过程,既促使了写作者努力写好每一篇日记,也提高了其他成员修改作文能力和阅读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同时,一段时间后,小组与小组交换日记本写日记,进一步丰富题材,促进交流。
(二)引导学生回忆与实践,激活学生思维
生活中,大部分孩子都乐意向人谈论他们经历的事,而这些事倘若被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文章。因此,教师要在作文指导课中营造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从最容易激发学生回忆和联想的地方入手,引导孩子去说去编。
曾听过这样一节作文指导课。课伊始,只见那位年轻的女教师用娓娓道来的语调说道:“孩子们,你们喜欢聊天吗?”“今天我想就‘趣事’跟大家聊几句……”随着聊天的深入,孩子们打开话匣,神情飞扬,将听课者带到一个又一个有趣的画面中。教师恰到好处地点拨,巧妙地带出写作要注意的事项。
作者也多次尝试“聊天”,聊“难忘的事”,聊“我家的宠物狗”“我的爸爸妈妈”,去校园找春天,在课堂上与孩子拔河,开展游戏“谁是错别字大王”,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再次体验某种情感和生活以此激活写作题材。
观察,片面地理解为“眼睛看”是不完整的,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要用心去观察,去体验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
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听,模仿迁移终“成炊”
由于中年级的孩子是从低年级的具体形象思维转到抽象思维,由说话写话训练进入到篇章训练,无论片段还是成篇文章,都是由许多有内在联系的反映生活内容的句子和段落构成,因而存在“条理性”的问题。刚刚进入中年级,不少孩子写出的文章或片段,都有语句混乱,层次不清,记流水账的毛病。究其原因,是孩子还不能把握习作材料和语言的内在联系,即没有“布局谋篇”的能力。根据这一问题,笔者拓宽指导渠道从以下方面做了尝试,效果不错。 (一)多读——提供阅读对象
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语文课本中的多数内容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典范,教师应发挥好这部分教材的典范作用,依据实际让孩子从中学会布局谋篇,学会运用经典名句画龙点睛。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让孩子用心读懂每一篇课文,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些优美的文章尽可能熟读成诵,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则要求或建议复述故事。每节课后,留下2、3分钟让孩子多角度谈体会,每过一段时间,让孩子们通过读、背、说的形式再重温一遍。久而久之,课文中精彩语句、段落以及故事情节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同时推荐有益的课外书,记简单的读书笔记,以帮助他们巩固了解如何运用语言、如何布局谋篇。
古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对于作文教学亦如此。
(二)模仿——迁移运用
生活实践表明,熟悉模仿,才能有创造。像李白、鲁迅等同样也是在“模仿”二字上下功夫,先效人之法,取百之长为己有,而后走上成功的道路。引导孩子模仿,主要是学习范文中怎样观察事物,怎样布局谋篇,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接着“与古人神似”,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在仿写时还要要求加入创新,使文章具有自己的风格。如学完人教版第8册第一单元写景的文章后,笔者布置一篇练笔:仿照本单元第2—4课(第一课是古诗词,2—4课分别是《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任一课的写法写一处你喜欢或印象最深的景物(新授时,在教学过程已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特别提醒,切记抄袭。不少孩子将文中所得进行了迁移,写出了《杭州山水》《春游东湖》等佳作。其中一位孩子写《游乳源大峡谷》更是融合了三篇文章写作上的独特之处与共同之处。
1.运用拟人及比喻的手法写出景物动态的美。“这条瀑布水大势猛,吼声如雷,激起的水花在几条光秃秃的枝丫上蹦蹦跳跳,形成富有动感的水帘。”“千万颗水珠织成银链。”
2.运用排比句的修辞手法,写出从乳源大峡谷谷底往上看山峰的形状。“从谷底往上看,山峰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粗如城堡,有的细如长鞭,有的像虎,有的像狮子,有的……每一座山峰都让人产生遐想。
3.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交代游览路线。“来到大峡谷的入口便看见一条又长又陡的石路。沿着石路往下走,没几步就听见潺潺的流水声……走完石级路,一条大瀑布呈现在我眼前。”“再往里走,峡谷里的水显得越来越美。”“来到谷底抬头往上看……”
除了模仿课文,教师还可以提供下水文让孩子参考。实践证明:通过模仿,孩子们完全可以把知识化为能力,并借助范文开拓思路,丰富想象,使众多的孩子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布局谋篇,在作文知识的天地里展翅飞翔。
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修改评议,完善提高
学会了基本的布局谋篇,并不等于會按要求习作,更不等于写出的文章会是一篇佳作。孩子们总会出现诸如用词不当、标点符号运用错误、层次不清或是主题不鲜明等等毛病,这时,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寻找多种途径培养孩子学会修改,多次修改。
(一)修改——提高作文水平
鲁迅说过:“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亦是训练孩子作文能力的重要一环。笔者在指导孩子完成初稿后,会按以下步骤进行:
1.集体评议。选取好、差两篇习作请孩子们当“医生”集体评议,先从差的文章开始找毛病,并给出“处方”谈如何改进,再从好的文章中找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概括得出与改进相应的观点。
2.学生自改。要求自读习作,按要求修改。
3.互改交流。自改后,与好朋友或同位交换修改,要求交换修改意见,最后达成一致。这一环节,有助于孩子对作文目标的准确把握和鉴赏能力的提高。修改过程,还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使文章更为规范。
4.再次修改并誊正。孩子们根据几轮修改意见对自己的习作再次修改,,感到满意后进行誊正。
(二)评价——激发兴趣
习作评语是孩子与教师进行思想交流的桥梁,是提高孩子习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习作评议中应牢记巴金先生的一句话:“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因此,在作文评语中应重在发掘优点,教给方法,沟通情感。同时在班上开辟“作文小天地”,让学生在传阅中享受作文成功的快乐,并吸取他人之长形成自身的作文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评价语不应局限于教师,可参考流动日记的方法,加入自评、同学评议、家长评议,以此在丰富的评价语中让孩子发现自己的评价与他人有相同或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更好发现自己习作的缺点和亮点,为今后的成功习作奠定基础。
“寻米成炊”是中年级作文教学的难点,“寻米”不易,“成炊”“成为佳肴”更难的情况在所难免,因为习作是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考察和反映。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深知以上探求对于当前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来说还远远不够,但相信:只要坚持“以思促教”的思想,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析.
[2]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版).
[3]汤建英.现阶段作文教学的三个走向.小学语文教学,2010(2).
【关键词】寻米;成炊;作文
长期以来,许多孩子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不会写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中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因为中年级的孩子开始由原来的写话走向写作文,这一跨越,孩子往往不能适应,在作文实践中明显表现出两点不足:一是“无米下锅”,不知所措;二是“有米难以成炊”,举笔茫然。针对这两点不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些许有针对性地训练。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循循善诱去“寻米”
“无米下锅”,指学生作文时找不到题材。这固然和部分孩子的生活不够充实丰富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平时对周围事物不留心,或不知道日常的见闻就是可以入文的材料。罗曼罗兰说过:“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找到恰当的题材。
(一)教给观察方法,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以日记形式记录题材
叶圣陶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这对认真练习写作是有妨碍的。”怎样引导学生有目的性的提高观察能力,笔者认为可以引导他们写观察日记进行小练笔。从自身经历到道听途说,从写人写事到写景状物,从一两句话到一段话,再到成篇成章,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这一过程,学生不仅积累了作文素材,而且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随之提高了。
1.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抓人物特征
有一次,班上来了一个插班生,孩子们兴奋地看着他,调皮的不时还窃窃私语。于是,笔者抓住这一契机,鼓励这个新插班的孩子上台自我介绍,接受同学们提问。下面的同学则要求仔细听,认真观察新同学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而且要求以“我们班来了位新同学”为话题借助日记形式进行小练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孩子们兴趣高涨。随着自我介绍,现场提问地不断深化,孩子们得出了“这是一位大胆的同学”“这是一位成绩优异、富有爱心的同学”等结论。第二天的日记本上,孩子们从外貌到神态,从语言到动作,从他人的反应到自己的体会无所不谈。尽管部分孩子语言略显稚嫩,甚至不太流畅,但他们有话可写。
2.引导观察景物,抓住景物变化
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第二课《夕照》(旧教材),笔者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地方观察夕照,观察夕照下周围景物的变化,抓住景物的动态特征,将观察所得以日记形式写下来。孩子们通过观察,不仅记录下夕照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色彩上的变化,而且还抓住路上行人由少到多,由不慌不忙到步履匆匆;车辆由少到多直至开始拥挤、塞车;在夕照即将消失时路灯开始工作,华灯高照的夜景,一时间都成了他们笔下的写作題材。
3.开展小组轮流日记,在交流中丰富题材
所谓小组轮流日记,就是由一个小组(6—8个人)共同使用一本日记本,设计扉页,创作组名与口号,以此激发努力上进的欲望。每人轮流写一篇日记,次日交给其他成员阅读、评议,最后由老师进行批阅,并做到每一周期(即轮完一个小组成员)进行一次小组评比,给予一定的奖励。
由于共同使用一本日记本,孩子在写日记前可以阅读本组其他同学的日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前者的素材也许会给后写者打开思路,优美语句也许会给后写者以借鉴,写作方法也许会给后者以灵感。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每一次的日记都是自己写作水平的展示,也关系着本小组的集体荣誉。因此,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如寻找书籍进行阅读,积累语言,留意观察周围事物以丰富题材等,再加上点评其他同学日记的过程,既促使了写作者努力写好每一篇日记,也提高了其他成员修改作文能力和阅读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同时,一段时间后,小组与小组交换日记本写日记,进一步丰富题材,促进交流。
(二)引导学生回忆与实践,激活学生思维
生活中,大部分孩子都乐意向人谈论他们经历的事,而这些事倘若被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文章。因此,教师要在作文指导课中营造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从最容易激发学生回忆和联想的地方入手,引导孩子去说去编。
曾听过这样一节作文指导课。课伊始,只见那位年轻的女教师用娓娓道来的语调说道:“孩子们,你们喜欢聊天吗?”“今天我想就‘趣事’跟大家聊几句……”随着聊天的深入,孩子们打开话匣,神情飞扬,将听课者带到一个又一个有趣的画面中。教师恰到好处地点拨,巧妙地带出写作要注意的事项。
作者也多次尝试“聊天”,聊“难忘的事”,聊“我家的宠物狗”“我的爸爸妈妈”,去校园找春天,在课堂上与孩子拔河,开展游戏“谁是错别字大王”,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再次体验某种情感和生活以此激活写作题材。
观察,片面地理解为“眼睛看”是不完整的,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要用心去观察,去体验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
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听,模仿迁移终“成炊”
由于中年级的孩子是从低年级的具体形象思维转到抽象思维,由说话写话训练进入到篇章训练,无论片段还是成篇文章,都是由许多有内在联系的反映生活内容的句子和段落构成,因而存在“条理性”的问题。刚刚进入中年级,不少孩子写出的文章或片段,都有语句混乱,层次不清,记流水账的毛病。究其原因,是孩子还不能把握习作材料和语言的内在联系,即没有“布局谋篇”的能力。根据这一问题,笔者拓宽指导渠道从以下方面做了尝试,效果不错。 (一)多读——提供阅读对象
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语文课本中的多数内容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典范,教师应发挥好这部分教材的典范作用,依据实际让孩子从中学会布局谋篇,学会运用经典名句画龙点睛。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让孩子用心读懂每一篇课文,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些优美的文章尽可能熟读成诵,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则要求或建议复述故事。每节课后,留下2、3分钟让孩子多角度谈体会,每过一段时间,让孩子们通过读、背、说的形式再重温一遍。久而久之,课文中精彩语句、段落以及故事情节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同时推荐有益的课外书,记简单的读书笔记,以帮助他们巩固了解如何运用语言、如何布局谋篇。
古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对于作文教学亦如此。
(二)模仿——迁移运用
生活实践表明,熟悉模仿,才能有创造。像李白、鲁迅等同样也是在“模仿”二字上下功夫,先效人之法,取百之长为己有,而后走上成功的道路。引导孩子模仿,主要是学习范文中怎样观察事物,怎样布局谋篇,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接着“与古人神似”,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在仿写时还要要求加入创新,使文章具有自己的风格。如学完人教版第8册第一单元写景的文章后,笔者布置一篇练笔:仿照本单元第2—4课(第一课是古诗词,2—4课分别是《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任一课的写法写一处你喜欢或印象最深的景物(新授时,在教学过程已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特别提醒,切记抄袭。不少孩子将文中所得进行了迁移,写出了《杭州山水》《春游东湖》等佳作。其中一位孩子写《游乳源大峡谷》更是融合了三篇文章写作上的独特之处与共同之处。
1.运用拟人及比喻的手法写出景物动态的美。“这条瀑布水大势猛,吼声如雷,激起的水花在几条光秃秃的枝丫上蹦蹦跳跳,形成富有动感的水帘。”“千万颗水珠织成银链。”
2.运用排比句的修辞手法,写出从乳源大峡谷谷底往上看山峰的形状。“从谷底往上看,山峰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粗如城堡,有的细如长鞭,有的像虎,有的像狮子,有的……每一座山峰都让人产生遐想。
3.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交代游览路线。“来到大峡谷的入口便看见一条又长又陡的石路。沿着石路往下走,没几步就听见潺潺的流水声……走完石级路,一条大瀑布呈现在我眼前。”“再往里走,峡谷里的水显得越来越美。”“来到谷底抬头往上看……”
除了模仿课文,教师还可以提供下水文让孩子参考。实践证明:通过模仿,孩子们完全可以把知识化为能力,并借助范文开拓思路,丰富想象,使众多的孩子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布局谋篇,在作文知识的天地里展翅飞翔。
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修改评议,完善提高
学会了基本的布局谋篇,并不等于會按要求习作,更不等于写出的文章会是一篇佳作。孩子们总会出现诸如用词不当、标点符号运用错误、层次不清或是主题不鲜明等等毛病,这时,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寻找多种途径培养孩子学会修改,多次修改。
(一)修改——提高作文水平
鲁迅说过:“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亦是训练孩子作文能力的重要一环。笔者在指导孩子完成初稿后,会按以下步骤进行:
1.集体评议。选取好、差两篇习作请孩子们当“医生”集体评议,先从差的文章开始找毛病,并给出“处方”谈如何改进,再从好的文章中找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概括得出与改进相应的观点。
2.学生自改。要求自读习作,按要求修改。
3.互改交流。自改后,与好朋友或同位交换修改,要求交换修改意见,最后达成一致。这一环节,有助于孩子对作文目标的准确把握和鉴赏能力的提高。修改过程,还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使文章更为规范。
4.再次修改并誊正。孩子们根据几轮修改意见对自己的习作再次修改,,感到满意后进行誊正。
(二)评价——激发兴趣
习作评语是孩子与教师进行思想交流的桥梁,是提高孩子习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习作评议中应牢记巴金先生的一句话:“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因此,在作文评语中应重在发掘优点,教给方法,沟通情感。同时在班上开辟“作文小天地”,让学生在传阅中享受作文成功的快乐,并吸取他人之长形成自身的作文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评价语不应局限于教师,可参考流动日记的方法,加入自评、同学评议、家长评议,以此在丰富的评价语中让孩子发现自己的评价与他人有相同或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更好发现自己习作的缺点和亮点,为今后的成功习作奠定基础。
“寻米成炊”是中年级作文教学的难点,“寻米”不易,“成炊”“成为佳肴”更难的情况在所难免,因为习作是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考察和反映。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深知以上探求对于当前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来说还远远不够,但相信:只要坚持“以思促教”的思想,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析.
[2]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版).
[3]汤建英.现阶段作文教学的三个走向.小学语文教学,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