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践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的开设成为新课改的显著特色。高中阶段开设选修课,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作者简单地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了对英语选修课的认识,分别是新课程标准与英语选修课的联系;英语选修课目标的分析与制定;英语选修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英语选修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及选修课评价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英语选修课 新课程改革 课程资源 评价机制
由教育部制订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要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积极试行学分管理。普通高中英语选修课程分为必选和任选两个系列,这充分体现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保证了整体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学校和学生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对课程进行选择。尤其是任意选修课的开设,给了学校、教师和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平日只在大学课堂上见到的“走课”现象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满足了学生个人兴趣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但在选修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学校老师偏离了选修课设置的初衷,把它上成了习题课、娱乐课、自习课,甚至是高考补习强化班。现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理念下对英语选修课的认识。
一、新课程标准与英语选修课
我国正在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运动。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具体体现是使学生发展成为“整体的人”,即智力和人格和谐发展的整体。有着教育,即生活理念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说:“只有当相继出现的经验彼此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存在充分完整的人格,只有建立起各种事物连接在一起的世界,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只有当知识学习和学生的经验融合在一起的时候,知识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而选修课的开设因地而异、因校而异、因人而异,能够充分把知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更能为学生量身定做满足学生情趣爱好,符合学生生活背景,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选修课程。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个性化趋势越来越强。以前的课本中,全国学生统一学习李磊和韩梅梅的故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课程资源的极大丰富,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思维更为活跃,个性化趋势凸显。根据这一变化,在新课程结构方面增加选修课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余地和发展个性的空间。
新课标中说明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开设选修课,这并不意味着必修课比选修课重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选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业的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两者各有用处,互相补充,选修课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英语选修课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制定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课改理念深入人心,其中,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第一要素。任何课程设计都要从确定课程目标开始,英语选修课也不例外。形式主义的选修课有着花哨的形式,课堂充斥着各种视频、图片、活动,但是一节课结束老师不知道在讲什么,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热闹。因此,为每一节英语选修课设置清晰明确、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是上好选修课的前提条件。“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等人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认知领域,包括有关知识的回忆活再认,以及理智能力和技能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第二部分是情感领域,其目标包括描述兴趣、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鉴赏和令人满意的顺应的形成;第三部分是动作技能领域,其目标强调肌肉活运动技能、对材料和客体的某种操作、或需要神经肌肉协调的活动”。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思想具有异域特色,在其中国本土化的相应理论的支持下,新课程标准中规定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新课标中对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有着明确的规定。当前,如何细化解读新课程标准对英语选修课的要求成为我们主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所开设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的定位。以旅游英语选修课为例,其课程总目标如下。
(1)在学习高中英语必修课获得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与旅游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和用语。
(2)使学生听懂简单的英文导游介绍,看懂旅游宣传材料的相关内容,能用较为流利的英语介绍国内著名景点。
(3)通过旅游英语学习,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具体到每一节课,再细分为课时教学目标。选修课本身自身灵活性强,自主选择性强,教学目标的设定很容易泛而不精,因此,根据整体课程设置,目标宜小不宜大,如一节旅游宣传册识读课的能力目标若为使学生看懂旅游宣传册,就过于宽泛,目标过高,一节课无法达到。若定为使学生学会通过使用翻译工具或网络等途径大致了解旅游景点宣传材料主要内容,则教学目标更为明确可操作。
三、英语选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感受及条件性资源,如人力物力设备场地等。我们讨论在条件性资源既定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素材性资源。
1.在必修课中找资源。前文我们简单论述过选修课和必修课的互补关系。我们也明确了选修课的教学是建立在必修课学习中所积累的语用能力之上的,因此,课程资源不能照搬大学的资源,要选择难易适中,适合高中学生学习和接受能力的材料。高中选修课的资源要注重同课本知识的联系及和学生平时必修所学知识的联系,使课本知识能够在选修课上复现,使学生有机会在选修课上实践所学知识技能。除此之外,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素材都能应用到选修课中。例如平时学生的作文练习,习作中的错误其实就是英语写作选修课的生动素材。
2.因地制宜,使选修课程本土化、特色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电视等诸多媒体获取信息,也可以借鉴大学选修的课程资源,但如何使诸多的资源本土化特色化,适合当地水平的学生学习成为焦点问题。校本课程的研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要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开发选修课校本课程,开创性地收集整合有效资源。 3.提升选修课资源的生活性、趣味性和时效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永不过时的目标。选修课要充分发挥学生兴趣方面的优势,使学生兴趣盎然,精力充沛地学习。除此之外,教育资源的选择还要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效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注重课程资源的合作利用。一节优质选修课的备课量是很大的。对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较以前明显提高,在工作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要尽量让一线教师减负。教师个人平时要注重收集、整理、保存选修课程资源,也可和情况相似的学校老师一起交流,互相交换分享个人课程资源,合作交流,避免相同课程资源的重复开发。
四、英语选修课教学方法
选修课的设置、选课都建立在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基础之上。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也是课程真正的主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老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将自主权向学生倾斜,将学习过程交还给学生,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这种启发性的教学方法目的不在于教,而在于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了凸显。英语选修课的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教学设计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加德纳在其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基本智能之间的不同表现出个体间的智能差异。由于学生智能的强项不同,其学习方式自然有不同的特点。例如,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学生善于合作学习,自我认识智能强的学生善于探究性学习,运动智能强的学生善于操作性学习,观察智能强的学生善于情境学习。因此,针对学生不同的智能特点,教师应综合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法的需求。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发展自己的强项智能,让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建立英语选修课评价机制
新课改指出要设立丰富多样的选修课,并进行学分制管理。因此,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公平和可行性强的英语选修课评价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味强调开设选修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而没有健全的评价机制,就很容易使学生忽略选修课的重要性。然而,不能完全为了修满学分而进行选修课的开设,这也违背了选修课开设的初衷。英语选修课的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课程方案的评价、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学生学习的评价。课程评价可以从课程设置的学生接受程度、课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课程资源选择的多样性和时效性、课程结构安排的科学合理性等诸多方面综合评估。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个人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教师教学评价,激励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选修课教学水平。在学生评价方面也不要使用单一的考试的教学方法或者只是看出勤率进行测评,而应充分利用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把平时表现和最后测评相结合,给出尽可能全面合理公平的评价结果。各种评价都要有方案和报告,使学生给出真实全面的课程教学反馈。
最后,高中选修课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处于试验的初级阶段。对学校的硬件条件和教师的综合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选修课的开设要根据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行,一线教师作为新课改的主力军,要努力学习,有效推进新课改的进程,早日推出合格的优秀的英语选修课。
参考文献:
[1]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加德纳著.霍力岩等译.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关键词: 英语选修课 新课程改革 课程资源 评价机制
由教育部制订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要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积极试行学分管理。普通高中英语选修课程分为必选和任选两个系列,这充分体现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保证了整体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学校和学生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对课程进行选择。尤其是任意选修课的开设,给了学校、教师和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平日只在大学课堂上见到的“走课”现象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满足了学生个人兴趣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但在选修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学校老师偏离了选修课设置的初衷,把它上成了习题课、娱乐课、自习课,甚至是高考补习强化班。现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理念下对英语选修课的认识。
一、新课程标准与英语选修课
我国正在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运动。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具体体现是使学生发展成为“整体的人”,即智力和人格和谐发展的整体。有着教育,即生活理念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说:“只有当相继出现的经验彼此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存在充分完整的人格,只有建立起各种事物连接在一起的世界,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只有当知识学习和学生的经验融合在一起的时候,知识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而选修课的开设因地而异、因校而异、因人而异,能够充分把知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更能为学生量身定做满足学生情趣爱好,符合学生生活背景,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选修课程。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个性化趋势越来越强。以前的课本中,全国学生统一学习李磊和韩梅梅的故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课程资源的极大丰富,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思维更为活跃,个性化趋势凸显。根据这一变化,在新课程结构方面增加选修课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余地和发展个性的空间。
新课标中说明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开设选修课,这并不意味着必修课比选修课重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选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业的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两者各有用处,互相补充,选修课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英语选修课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制定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课改理念深入人心,其中,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第一要素。任何课程设计都要从确定课程目标开始,英语选修课也不例外。形式主义的选修课有着花哨的形式,课堂充斥着各种视频、图片、活动,但是一节课结束老师不知道在讲什么,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热闹。因此,为每一节英语选修课设置清晰明确、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是上好选修课的前提条件。“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等人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认知领域,包括有关知识的回忆活再认,以及理智能力和技能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第二部分是情感领域,其目标包括描述兴趣、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鉴赏和令人满意的顺应的形成;第三部分是动作技能领域,其目标强调肌肉活运动技能、对材料和客体的某种操作、或需要神经肌肉协调的活动”。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思想具有异域特色,在其中国本土化的相应理论的支持下,新课程标准中规定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新课标中对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有着明确的规定。当前,如何细化解读新课程标准对英语选修课的要求成为我们主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所开设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的定位。以旅游英语选修课为例,其课程总目标如下。
(1)在学习高中英语必修课获得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与旅游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和用语。
(2)使学生听懂简单的英文导游介绍,看懂旅游宣传材料的相关内容,能用较为流利的英语介绍国内著名景点。
(3)通过旅游英语学习,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具体到每一节课,再细分为课时教学目标。选修课本身自身灵活性强,自主选择性强,教学目标的设定很容易泛而不精,因此,根据整体课程设置,目标宜小不宜大,如一节旅游宣传册识读课的能力目标若为使学生看懂旅游宣传册,就过于宽泛,目标过高,一节课无法达到。若定为使学生学会通过使用翻译工具或网络等途径大致了解旅游景点宣传材料主要内容,则教学目标更为明确可操作。
三、英语选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感受及条件性资源,如人力物力设备场地等。我们讨论在条件性资源既定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素材性资源。
1.在必修课中找资源。前文我们简单论述过选修课和必修课的互补关系。我们也明确了选修课的教学是建立在必修课学习中所积累的语用能力之上的,因此,课程资源不能照搬大学的资源,要选择难易适中,适合高中学生学习和接受能力的材料。高中选修课的资源要注重同课本知识的联系及和学生平时必修所学知识的联系,使课本知识能够在选修课上复现,使学生有机会在选修课上实践所学知识技能。除此之外,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素材都能应用到选修课中。例如平时学生的作文练习,习作中的错误其实就是英语写作选修课的生动素材。
2.因地制宜,使选修课程本土化、特色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电视等诸多媒体获取信息,也可以借鉴大学选修的课程资源,但如何使诸多的资源本土化特色化,适合当地水平的学生学习成为焦点问题。校本课程的研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要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开发选修课校本课程,开创性地收集整合有效资源。 3.提升选修课资源的生活性、趣味性和时效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永不过时的目标。选修课要充分发挥学生兴趣方面的优势,使学生兴趣盎然,精力充沛地学习。除此之外,教育资源的选择还要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效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注重课程资源的合作利用。一节优质选修课的备课量是很大的。对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较以前明显提高,在工作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要尽量让一线教师减负。教师个人平时要注重收集、整理、保存选修课程资源,也可和情况相似的学校老师一起交流,互相交换分享个人课程资源,合作交流,避免相同课程资源的重复开发。
四、英语选修课教学方法
选修课的设置、选课都建立在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基础之上。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也是课程真正的主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老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将自主权向学生倾斜,将学习过程交还给学生,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这种启发性的教学方法目的不在于教,而在于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了凸显。英语选修课的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教学设计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加德纳在其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基本智能之间的不同表现出个体间的智能差异。由于学生智能的强项不同,其学习方式自然有不同的特点。例如,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学生善于合作学习,自我认识智能强的学生善于探究性学习,运动智能强的学生善于操作性学习,观察智能强的学生善于情境学习。因此,针对学生不同的智能特点,教师应综合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法的需求。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发展自己的强项智能,让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建立英语选修课评价机制
新课改指出要设立丰富多样的选修课,并进行学分制管理。因此,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公平和可行性强的英语选修课评价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味强调开设选修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而没有健全的评价机制,就很容易使学生忽略选修课的重要性。然而,不能完全为了修满学分而进行选修课的开设,这也违背了选修课开设的初衷。英语选修课的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课程方案的评价、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学生学习的评价。课程评价可以从课程设置的学生接受程度、课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课程资源选择的多样性和时效性、课程结构安排的科学合理性等诸多方面综合评估。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个人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教师教学评价,激励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选修课教学水平。在学生评价方面也不要使用单一的考试的教学方法或者只是看出勤率进行测评,而应充分利用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把平时表现和最后测评相结合,给出尽可能全面合理公平的评价结果。各种评价都要有方案和报告,使学生给出真实全面的课程教学反馈。
最后,高中选修课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处于试验的初级阶段。对学校的硬件条件和教师的综合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选修课的开设要根据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行,一线教师作为新课改的主力军,要努力学习,有效推进新课改的进程,早日推出合格的优秀的英语选修课。
参考文献:
[1]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加德纳著.霍力岩等译.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