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马光为什么“没有慌”
□ 王震亚
《司马光》(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写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为什么司马光在“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时候,他“没有慌”呢?课文里没有直言,但是从他 “举起”石头,“使劲砸”缸的行动中可以看出他的心理活动:小朋友掉进水缸,时间长了会被淹死。如果能想办法把水缸砸破,让水流出来,落水的小朋友不就得救了吗?于是,他才会有那种与众不同的举动:急中生智,砸缸救人。从这里一可以看出他“沉着”——遇事不慌,沉得住气;二可以看出他“机智”——善于思考,快想快办;三可以看出他的创新精神——遇到危险,想的与众不同,想的令人感叹。“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他“没有慌”,不就显出他特别聪敏过人了吗?
《动手做做看》中的“笑”
□王震亚
《动手做做看》(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3课)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两个“笑”:一个是科学家朗志万的“哈哈大笑”,另一个是伊琳娜的“高兴地笑了”。这两个“笑”趣味盎然、耐人寻味。
科学家朗志万为什么“哈哈大笑”呢?因为他有意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而伊琳娜肯动脑筋,不迷信,不盲从,不懂就问,特别是通过亲自实践,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否定了朗志万的结论。朗志万由此看到了他期望的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因此就高兴得“哈哈大笑”了。这样的笑是欣慰的笑、赞扬的笑。
伊琳娜的“高兴地笑了”,是自豪的笑,胜利的笑。因为她敢于怀疑朗志万提的“奇怪”问题,不盲从别的同学的“纷纷回答”,在妈妈的指导下,亲自实践,从而证实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她还敢于“生气”地质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朗志万的“哈哈大笑”使她恍然大悟。她能不为自己的胜利而感到自豪吗?
当然,朗志万的“哄骗”是善意的哄骗,是为了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伊琳娜是理解这一点的,因此,她的笑里是否还有一点对科学家的感激和钦佩呢?值得深思。
《绝句》的声色美
□王震亚
在《古诗两首》(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7课)中有杜甫的一首《绝句》,为我们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写的是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黄一翠,非常亮丽;而“一行白鹭上青天”,一白一青,多么鲜明。这里的色彩词“黄、翠、白、青”为这首诗增色不少。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雷雨》中的“压”和“挂”
□王震亚
《雷雨》(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8课)把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写得很生动。特别是“压”“挂”几个字用得真妙,读起来,觉得挺有意思的。
看,“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这里的“压”字用得真有气势,使我们感到了乌云来势很凶猛。难怪“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似乎它们也都被乌云的气势“压”住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这里的“挂”字也用得很有起色,使我们读着读着,就好像看到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天空中,十分美丽,十分壮观。想一想,这不就是我们平时所看到雨过天晴的情景吗?想到这里,我们的心胸都开阔了起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多少乐趣呀!
另外,还有“垂”字和“坐”字也用得很好,你们自己来读一读,品一品,互相说一说吧!
“书”的引号
□王震亚
在《最大的“书”》(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9课)一课中,当川川去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就问:“叔叔,您在看什么?”“我在看‘书’呢!这里的“书”字为什么要加个引号呢?
请你想一想:这位叔叔说的“书”是我们平常看的真正的书吗?于是川川又问了:“哪里有书啊?”叔叔的回答是:“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哦!原来他把一层一层的岩石比成了“一册厚厚的书”。
接着,叔叔耐心地给川川解释,雨痕、波痕、闪光透明的矿物都是“字”,由岩石上的树叶、贝壳、小鱼组成的图画……可以知道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 同时还使川川懂得了这本岩石书的用处,使“总爱刨根问底”的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这下你该明白了吧?这里的“书”不是平常的书,而是特殊的书:在地质勘探队员的眼中,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因此“书”字要加上个引号。标点符号也挺有意思的。你说是吗?
《和时间赛跑》中的“乐”
□王震亚
《和时间赛跑》(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讲的是“我”因外祖母去世而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示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此和时间赛跑的事。文章中多次出现了“乐”的词句。比如“跑赢了太阳”就“高兴地跳起来”,“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快乐呢?
因为当文章中的“我”沉浸在外祖母去世的悲痛中时,爸爸的话使“我”懂得了时间的宝贵:“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因此,他就决心“与时间赛跑”,就常做些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抓紧时间做事,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里虽然有“着急”的催促、“狂奔”的辛苦,但是他觉得“与时间赛跑”受益无穷;他还知道了,“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道理。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和美好的向往,他能不因此而无比“快乐”吗?
的确,“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有限的,要想生命有意义、有价值,就必须珍惜时间,抓紧时间,也就是“与时间赛跑”。你说是吗?
《太阳》的说明手法
□王震亚
《太阳》(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1课)是一篇说明文。它运用了多种说明手法,生动、形象、准确地描绘了太阳的情景,说明了地球上的万物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1.数字表述。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可以列举一些数字来说明。这样可以使要说明的事物更严密、更科学。如课文中用“1.5亿公里”来说明太阳离我们的“远”; 用“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日夜不停地走”要“走3500年”,坐飞机也“要飞20多年”来说明太阳离我们的“远”;用“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来说明太阳温度的“高”。这样列举数字准确有据,使人对看望的介绍更加信服。
2.比较衬托。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到显现。有的事物比较抽象,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在说明它们的性状、特征、功用时,人们常常运用熟知的事物和陌生的事物作比较,把难于理解的事物说得具体、真切、通俗易懂,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如在《太阳》一文中用“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来说明太阳的“大”,使人觉得具体、真切、清楚易懂。
3.分类介绍。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可以把事物的实际情况分成若干类,依次说明。这样的说明头绪清楚,层次分明,能较好地帮助人们掌握说明对象的各个特性。在本课中,作者从太阳离我们的“远”、太阳的“大”、太阳的“温度高”、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等几个方面,分类加以解说,使人们对太阳的认识条理清楚。
4.假设描写。在课文中,作者还用了一些描述的手法,使文章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用“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的描写来说明太阳对地球的作用;接着,又用了“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植物……”“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等三处假设描写进一步从反面说明太阳对地球的重要作用。这样的描写,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月球之谜》的“!”和“……”
□王震亚
《月球之谜》(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2课)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文中有两个“!”、一个“……”,想一想十分有趣:
“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读着这个句子,我们仿佛就进入了那“皓月当空”的夜晚,看到了那“白玉盘”似的月亮,想到了很多很多,归结为一句,那就是:它藏着多少秘密呀?这就使“月球之谜”的悬念陡然而生。
“这一连串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这是对文中写的前三个月球的不解之谜的总结之语。其一是“天空是黑洞洞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没有任何生命”;其二是月球上的尘土具有“杀菌的本领”;其三是月球的尘土对水藻有一种特殊的作用:“长得特别鲜嫩青绿”。“令人费解”是“让人猜不透”的意思,也就突出了“月球之谜”。
文章在阐述了“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样的“又是一个谜”之后,出现了省略号“……”,而且独占一段。这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不仅表示文中的列举并未穷尽,“月球之谜”还有很多很多,而且也使文章具有更大的启示性,引发人的联想。是啊!对于这样“神秘的月球”,我们怎么能不“继续探索下去”呢?
两个“!”一个“……”照应题目,突出中心,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山西省永济市教育局044500)
□ 王震亚
《司马光》(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写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为什么司马光在“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时候,他“没有慌”呢?课文里没有直言,但是从他 “举起”石头,“使劲砸”缸的行动中可以看出他的心理活动:小朋友掉进水缸,时间长了会被淹死。如果能想办法把水缸砸破,让水流出来,落水的小朋友不就得救了吗?于是,他才会有那种与众不同的举动:急中生智,砸缸救人。从这里一可以看出他“沉着”——遇事不慌,沉得住气;二可以看出他“机智”——善于思考,快想快办;三可以看出他的创新精神——遇到危险,想的与众不同,想的令人感叹。“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他“没有慌”,不就显出他特别聪敏过人了吗?
《动手做做看》中的“笑”
□王震亚
《动手做做看》(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3课)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两个“笑”:一个是科学家朗志万的“哈哈大笑”,另一个是伊琳娜的“高兴地笑了”。这两个“笑”趣味盎然、耐人寻味。
科学家朗志万为什么“哈哈大笑”呢?因为他有意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而伊琳娜肯动脑筋,不迷信,不盲从,不懂就问,特别是通过亲自实践,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否定了朗志万的结论。朗志万由此看到了他期望的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因此就高兴得“哈哈大笑”了。这样的笑是欣慰的笑、赞扬的笑。
伊琳娜的“高兴地笑了”,是自豪的笑,胜利的笑。因为她敢于怀疑朗志万提的“奇怪”问题,不盲从别的同学的“纷纷回答”,在妈妈的指导下,亲自实践,从而证实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她还敢于“生气”地质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朗志万的“哈哈大笑”使她恍然大悟。她能不为自己的胜利而感到自豪吗?
当然,朗志万的“哄骗”是善意的哄骗,是为了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伊琳娜是理解这一点的,因此,她的笑里是否还有一点对科学家的感激和钦佩呢?值得深思。
《绝句》的声色美
□王震亚
在《古诗两首》(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7课)中有杜甫的一首《绝句》,为我们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写的是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黄一翠,非常亮丽;而“一行白鹭上青天”,一白一青,多么鲜明。这里的色彩词“黄、翠、白、青”为这首诗增色不少。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雷雨》中的“压”和“挂”
□王震亚
《雷雨》(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8课)把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写得很生动。特别是“压”“挂”几个字用得真妙,读起来,觉得挺有意思的。
看,“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这里的“压”字用得真有气势,使我们感到了乌云来势很凶猛。难怪“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似乎它们也都被乌云的气势“压”住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这里的“挂”字也用得很有起色,使我们读着读着,就好像看到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天空中,十分美丽,十分壮观。想一想,这不就是我们平时所看到雨过天晴的情景吗?想到这里,我们的心胸都开阔了起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多少乐趣呀!
另外,还有“垂”字和“坐”字也用得很好,你们自己来读一读,品一品,互相说一说吧!
“书”的引号
□王震亚
在《最大的“书”》(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9课)一课中,当川川去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就问:“叔叔,您在看什么?”“我在看‘书’呢!这里的“书”字为什么要加个引号呢?
请你想一想:这位叔叔说的“书”是我们平常看的真正的书吗?于是川川又问了:“哪里有书啊?”叔叔的回答是:“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哦!原来他把一层一层的岩石比成了“一册厚厚的书”。
接着,叔叔耐心地给川川解释,雨痕、波痕、闪光透明的矿物都是“字”,由岩石上的树叶、贝壳、小鱼组成的图画……可以知道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 同时还使川川懂得了这本岩石书的用处,使“总爱刨根问底”的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这下你该明白了吧?这里的“书”不是平常的书,而是特殊的书:在地质勘探队员的眼中,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因此“书”字要加上个引号。标点符号也挺有意思的。你说是吗?
《和时间赛跑》中的“乐”
□王震亚
《和时间赛跑》(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讲的是“我”因外祖母去世而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示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此和时间赛跑的事。文章中多次出现了“乐”的词句。比如“跑赢了太阳”就“高兴地跳起来”,“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快乐呢?
因为当文章中的“我”沉浸在外祖母去世的悲痛中时,爸爸的话使“我”懂得了时间的宝贵:“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因此,他就决心“与时间赛跑”,就常做些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抓紧时间做事,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里虽然有“着急”的催促、“狂奔”的辛苦,但是他觉得“与时间赛跑”受益无穷;他还知道了,“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道理。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和美好的向往,他能不因此而无比“快乐”吗?
的确,“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有限的,要想生命有意义、有价值,就必须珍惜时间,抓紧时间,也就是“与时间赛跑”。你说是吗?
《太阳》的说明手法
□王震亚
《太阳》(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1课)是一篇说明文。它运用了多种说明手法,生动、形象、准确地描绘了太阳的情景,说明了地球上的万物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1.数字表述。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可以列举一些数字来说明。这样可以使要说明的事物更严密、更科学。如课文中用“1.5亿公里”来说明太阳离我们的“远”; 用“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日夜不停地走”要“走3500年”,坐飞机也“要飞20多年”来说明太阳离我们的“远”;用“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来说明太阳温度的“高”。这样列举数字准确有据,使人对看望的介绍更加信服。
2.比较衬托。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到显现。有的事物比较抽象,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在说明它们的性状、特征、功用时,人们常常运用熟知的事物和陌生的事物作比较,把难于理解的事物说得具体、真切、通俗易懂,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如在《太阳》一文中用“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来说明太阳的“大”,使人觉得具体、真切、清楚易懂。
3.分类介绍。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可以把事物的实际情况分成若干类,依次说明。这样的说明头绪清楚,层次分明,能较好地帮助人们掌握说明对象的各个特性。在本课中,作者从太阳离我们的“远”、太阳的“大”、太阳的“温度高”、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等几个方面,分类加以解说,使人们对太阳的认识条理清楚。
4.假设描写。在课文中,作者还用了一些描述的手法,使文章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用“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的描写来说明太阳对地球的作用;接着,又用了“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植物……”“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等三处假设描写进一步从反面说明太阳对地球的重要作用。这样的描写,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月球之谜》的“!”和“……”
□王震亚
《月球之谜》(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2课)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文中有两个“!”、一个“……”,想一想十分有趣:
“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读着这个句子,我们仿佛就进入了那“皓月当空”的夜晚,看到了那“白玉盘”似的月亮,想到了很多很多,归结为一句,那就是:它藏着多少秘密呀?这就使“月球之谜”的悬念陡然而生。
“这一连串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这是对文中写的前三个月球的不解之谜的总结之语。其一是“天空是黑洞洞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没有任何生命”;其二是月球上的尘土具有“杀菌的本领”;其三是月球的尘土对水藻有一种特殊的作用:“长得特别鲜嫩青绿”。“令人费解”是“让人猜不透”的意思,也就突出了“月球之谜”。
文章在阐述了“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样的“又是一个谜”之后,出现了省略号“……”,而且独占一段。这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不仅表示文中的列举并未穷尽,“月球之谜”还有很多很多,而且也使文章具有更大的启示性,引发人的联想。是啊!对于这样“神秘的月球”,我们怎么能不“继续探索下去”呢?
两个“!”一个“……”照应题目,突出中心,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山西省永济市教育局0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