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如何恰当地表示礼貌是交际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我们谈谈祈使与礼貌的关系。
祈使是指说话人向听话人提出某种要求(命令、指使、请求、劝阻等),实施祈使言语行为可以使用祈使句形式,也可以使用疑问句、陈述句甚至感叹句的表述形式。相对说话人和听话人,从受益的角度看,祈使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祈使的内容如果对说话人或与说话人利益相关的人有利,我们称之为“利己祈使”;反之,祈使的内容如果对听话人或其他与说话人没有利益关系的人有利,我们称之为“利他祈使”。例如:
(1)四爷!你一定得回家歇歇去!这有我呢!
(2)临别,王弘之说:“陈老先生能否赐墨宝给我?”
例(1)中,“你一定得回家歇歇去!”是用祈使句的方式表示请求,例(2)中,“陈老先生能否赐墨宝给我?”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请求。前者是直接祈使行为,后者是间接祈使行为,这两个句子都是一种祈使表达句。例(1)属于利他祈使,例(2)属于利己祈使。
利己祈使这种言语行为,由于说话人要求他人做利己的事情,所以一般会注意选择礼貌的表达方式。例如:
(3)喝完了酒,老人告诉瑞宣:“你回家吧,我替你请半天假。下午四五点钟,我来看你,给老人们压惊!要是不麻烦的话,你给我预备点饺子好不好?”瑞宣点了头。
例(3)含有两个祈使表达句,第一个是“你回家吧”,这是一种利他祈使,采用了简单祈使句的形式,有命令或直接指使的语气;第二个祈使表达句是“你给我预备点饺子好不好”,这是一种利己祈使,所以说话人在语句里使用了“好不好”这种明显表示请求的字眼。从话语表达的礼貌程度看,后面这个祈使表达句的礼貌程度要明显高于前面一个。
在祈使表达过程中,影响礼貌的因素很多。一般来说,祈使语气强度越高,礼貌度越低,反之,祈使语气强度越低,礼貌度越高。通常情况下,在祈使表达句中,使用语气词比不使用语气词的祈使强度要低,相对礼貌成度要高一些。例如:
(4)枪口戳了戳他的肋骨,紧跟着一声:“别出声,走!”
(5)知觉说完了话,便来挽知圆的手,说声:“走吧!”知圆没了法子,只得和他一同告别。
例(4)中的“走”是士兵对“他”说的,有强迫威胁的意味,没有使用语气词,话语的礼貌度很低。例(5)中的“走吧!”使用了语气词“吧”,语气舒缓,比较礼貌,使“知圆”无法拒绝。。
其次,用疑问形式表达祈使时,其祈使强度一般比肯定形式要弱,礼貌度要高一些。用疑问句来表达祈使,疑问句内部也有差异,大体上是疑问度越高,祈使语气强度则越弱,礼貌度反而越高。不同问句的疑问度不同,末尾为“吧”的问句疑问度最弱,其次是含有“好不好”这种形式的叠加问句,再次是否定是非问句,疑问度最强的是肯定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例如:
(6)你跟我们一起去吧?
(7)你拉爷爷去好不好?
(8)四奶奶还不吃饭去吗?天可真不早啦!
(9)“有晾凉了的绿豆汤,喝不喝?”她的语气满含着歉意,倒好象是她自己作了什么。
(10)他坐了好一阵,然后问道:“您能给打听打听吗?”
例(6)是末尾为语气词“吧”的问句,疑问度较小,礼貌度不高;例(7)是叠加问句,疑问度也较小,礼貌度也不高;例(8),“四奶奶还不吃饭去吗?”是否定是非问句,因为是对长辈说话,用了比较礼貌的方式;例(9),“喝不喝?”正反问句,是“她”觉得事情不对头,希望用问话的方式缓解一下,疑问度较高,礼貌度也较高;例(10),因为是求别人帮忙,“他”用了肯定是非问句“您能给打听打听吗?”,疑问度较高,礼貌度也较高。
此外,祈使的直接度也与礼貌程度相关,直接度越高,礼貌度越低,反之,直接程度越低,礼貌度就越高。例如:
(11)这时候,天佑太太在屋里低声的叫瑞宣:“老大,你搀我一把儿,我站不起来啦!”
(12)孩子对爸爸说:“爸,我们班同学都有手机了。”
例(11),是天佑太太对儿子说的,而且祈使的事情很小,所以无需很礼貌的表达,“你搀我一把儿”是直接祈使;例(12),“我们班同学都有手机了。”表面上看是一个陈述句,实际上是孩子希望爸爸给他买手机但又不敢明说,这种间接祈使言语行为的礼貌程度较高。
当然,影响礼貌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主观性成分的有无、说话的语气和语调等。例如:
(13)你最好给润叶寻个一般干部家庭。
例(13)中用了“最好”这种表示说话人主观意愿的成分,比说成“你给润叶寻个一般干部家庭”的礼貌程度也明显要高。
祈使是指说话人向听话人提出某种要求(命令、指使、请求、劝阻等),实施祈使言语行为可以使用祈使句形式,也可以使用疑问句、陈述句甚至感叹句的表述形式。相对说话人和听话人,从受益的角度看,祈使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祈使的内容如果对说话人或与说话人利益相关的人有利,我们称之为“利己祈使”;反之,祈使的内容如果对听话人或其他与说话人没有利益关系的人有利,我们称之为“利他祈使”。例如:
(1)四爷!你一定得回家歇歇去!这有我呢!
(2)临别,王弘之说:“陈老先生能否赐墨宝给我?”
例(1)中,“你一定得回家歇歇去!”是用祈使句的方式表示请求,例(2)中,“陈老先生能否赐墨宝给我?”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请求。前者是直接祈使行为,后者是间接祈使行为,这两个句子都是一种祈使表达句。例(1)属于利他祈使,例(2)属于利己祈使。
利己祈使这种言语行为,由于说话人要求他人做利己的事情,所以一般会注意选择礼貌的表达方式。例如:
(3)喝完了酒,老人告诉瑞宣:“你回家吧,我替你请半天假。下午四五点钟,我来看你,给老人们压惊!要是不麻烦的话,你给我预备点饺子好不好?”瑞宣点了头。
例(3)含有两个祈使表达句,第一个是“你回家吧”,这是一种利他祈使,采用了简单祈使句的形式,有命令或直接指使的语气;第二个祈使表达句是“你给我预备点饺子好不好”,这是一种利己祈使,所以说话人在语句里使用了“好不好”这种明显表示请求的字眼。从话语表达的礼貌程度看,后面这个祈使表达句的礼貌程度要明显高于前面一个。
在祈使表达过程中,影响礼貌的因素很多。一般来说,祈使语气强度越高,礼貌度越低,反之,祈使语气强度越低,礼貌度越高。通常情况下,在祈使表达句中,使用语气词比不使用语气词的祈使强度要低,相对礼貌成度要高一些。例如:
(4)枪口戳了戳他的肋骨,紧跟着一声:“别出声,走!”
(5)知觉说完了话,便来挽知圆的手,说声:“走吧!”知圆没了法子,只得和他一同告别。
例(4)中的“走”是士兵对“他”说的,有强迫威胁的意味,没有使用语气词,话语的礼貌度很低。例(5)中的“走吧!”使用了语气词“吧”,语气舒缓,比较礼貌,使“知圆”无法拒绝。。
其次,用疑问形式表达祈使时,其祈使强度一般比肯定形式要弱,礼貌度要高一些。用疑问句来表达祈使,疑问句内部也有差异,大体上是疑问度越高,祈使语气强度则越弱,礼貌度反而越高。不同问句的疑问度不同,末尾为“吧”的问句疑问度最弱,其次是含有“好不好”这种形式的叠加问句,再次是否定是非问句,疑问度最强的是肯定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例如:
(6)你跟我们一起去吧?
(7)你拉爷爷去好不好?
(8)四奶奶还不吃饭去吗?天可真不早啦!
(9)“有晾凉了的绿豆汤,喝不喝?”她的语气满含着歉意,倒好象是她自己作了什么。
(10)他坐了好一阵,然后问道:“您能给打听打听吗?”
例(6)是末尾为语气词“吧”的问句,疑问度较小,礼貌度不高;例(7)是叠加问句,疑问度也较小,礼貌度也不高;例(8),“四奶奶还不吃饭去吗?”是否定是非问句,因为是对长辈说话,用了比较礼貌的方式;例(9),“喝不喝?”正反问句,是“她”觉得事情不对头,希望用问话的方式缓解一下,疑问度较高,礼貌度也较高;例(10),因为是求别人帮忙,“他”用了肯定是非问句“您能给打听打听吗?”,疑问度较高,礼貌度也较高。
此外,祈使的直接度也与礼貌程度相关,直接度越高,礼貌度越低,反之,直接程度越低,礼貌度就越高。例如:
(11)这时候,天佑太太在屋里低声的叫瑞宣:“老大,你搀我一把儿,我站不起来啦!”
(12)孩子对爸爸说:“爸,我们班同学都有手机了。”
例(11),是天佑太太对儿子说的,而且祈使的事情很小,所以无需很礼貌的表达,“你搀我一把儿”是直接祈使;例(12),“我们班同学都有手机了。”表面上看是一个陈述句,实际上是孩子希望爸爸给他买手机但又不敢明说,这种间接祈使言语行为的礼貌程度较高。
当然,影响礼貌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主观性成分的有无、说话的语气和语调等。例如:
(13)你最好给润叶寻个一般干部家庭。
例(13)中用了“最好”这种表示说话人主观意愿的成分,比说成“你给润叶寻个一般干部家庭”的礼貌程度也明显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