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支教对学生教师职业认同影响的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ongyi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习支教是高师院校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未来教师职业认同。因此支教生教师职业认同尤为重要。笔者以新疆师范大学支教生为例,从实习支教对学生教师职业认同影响的角度,试图探索民族地区支教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变化原因,并对高师院校高师生培养进行思考,以期为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改进实习支教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实习支教 教师职业认同 支教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The Impact of Practice Teaching on Students' Recognition
  for Teachers' Profession Identity
  ——Taking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HAN Xiaojua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s,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Abstract 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raining qualified teachers, normal universities directly affect the future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so born teaching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is very important. The author in teaching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students influence, trying to explore teaching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have professional identity status and reasons for such changes, and the high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develop thinking,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eachers' education quality to improve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volunteer teacher
  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是指高师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情感、意志、期望、价值观及职业行为倾向的综合。①本文支教生的职业认同研究是从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意志、职业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六个维度进行的。鉴于新疆师范大学是实习支教工作的所有区内外高校中派出实习支教学生最多、支教区域最广、受援中小学最多的高等院校。笔者拟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对2012年秋季200余名支教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试图揭示支教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变化原因,并提出高师院校如何在学生培养中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提升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质量的建议,以期为改进支教效果提供借鉴。
  1 研究设计及实施过程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定量分析和访谈相结合,以新疆师范大学支教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81份,有效率74%。采用李克特五点记分法,并使用统计软件SPSS对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平均数M、标准差SD、P值分析(其中置信水平 = 0.05)。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支教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分析
  调查结果如表1显示,支教生在支教前的职业认同水平高于支教后得分,其中女生下降幅度低于男生。表明高师生在支教后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水平略有下降,其中女生更能在支教过程中体会到教师职业本身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和愉悦感。
  2.2 支教影响学生职业认同维度分析
  2.2.1 无差异维度分析
  (1)表2统计结果显示,职业认知水平前后测均高于职业认同平均水平,(p>0.05)说明支教生在支教前后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水平差异不显著。结合访谈可以了解到,支教生对教师职业的性质、功能、以及推进双语教育、促进新疆地区教育质量发展等了解深入。
  (2)表2中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价值观前后测平均得分均是最高的。结合访谈可以发现支教生在支教前后都可以正确认识自己支教的目的,比如尝试教学、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对新疆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等。说明职业价值观不是影响职业认同的关键因素。
  2.2.2 差异维度分析
  (1)表2统计结果显示,职业情感(p = 0.02<0.05),表明职业情感这一维度上前后测差异显著。结合访谈可以发现,支教学校缺少情感教育、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缺少重视等引起学生职业情感低落,影响长期从事教师行业的意愿。
  (2)表2统计结果可知,职业期望维度上前后测差异显著(P = 0.026<0.05)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支教生普遍认为自己的能力没有被认可,没有成就感。他们的教师职业期望低,失去了不断学习和进取的动力,没有较高的职业期望。
  (3)由表2中可知职业意志得分不高,前后测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后测为3.545低于后测平均水平3.551。实习生们认为,实习期间教学理念不能和学校的教育措施相融合,无法施展支教前所学的专业理念和真实能力,所以无法适应教师职业;由于支教时间过长,逐渐忘记了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事后考研吃力等。所以内心对教师职业产生排斥心理,从而影响了学生在支教过程中的职业意志。   (4)表2中职业行为倾向维度,前后测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这一维度的得分最低,为3.515。表明支教后支教生的职业行为倾向普遍下降。支教生认为:支教考核方式片面,只是终结性评价,缺少对支教过程的评价;指导教师关注支教生的日常生活管理,缺少对支教生教学行为的指导;当地学校缺少相应的培训指导,该校安排的指导老师和支教生缺少沟通,没有对支教生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有效指导;任课方法和模式比较单一、专业不对口,引起了支教生对教育教学行为的排斥,从心理上否定支教活动展开的方式。
  2.3 结论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支教生职业价值观、职业认知在前后测差异不显著,但是职业情感、职业期望、职业意志、职业行为倾向四个维度在前后测得分呈现比较明显的变化,其中职业情感、职业期望两维度差异显著,职业意志、职业行为倾向维度在后测变化明显。
  3 对提高支教生的职业认同、改进实习支教效果的思考
  结合以上分析,为提高高师生职业认同、改进实习支教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将教育实践融入到高师整体课程体系之中、注重实践性知识培养。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方式缺少对支教特殊性及实践环节操作性的认识。笔者认为应将对实践的参与和认知融入到日常师范生的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比如教师教育课程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理论上充分接触实践性知识;另外,课外高、低年级师范生均应接触实践,变集中实践为分散实践,从而提高见习与研习的质量。
  (2)加强高师生职业情感教育。积极的职业情感是教师职业认同形成的关键。“激情、热情是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②首先,培养中要确定职业情感标准,使学生充分理解自己的专业目标和未来职业的定位;其次,培养过程中增加师范生崇高、无私的职业情感体验;最后,加强大学教师的职业情感示范作用促成支教生职业情感养成, 真正让师范生佩服教师是智者、德者、能者,把教师职业当作一种乐趣来从事。③
  (3)加强与支教学校联动机制,增强支教生职业期望。“职业期望,是个体对某种职业的渴求,是个体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和信念。”④高师院校和受援学校的支持是影响支教生职业期望的关键因素。高师院校应加强与支教学校的沟通,尽力获得受援学校各方面的支持,使支教生在支教过程中获得正确指导;其次,高师院校应改变单方支教前培训的做法,应强调驻地二次培训的重要性;最后,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两者应共同指导支教生的生活、教学。从而增强对支教生对未来教师职业的期望。
  (4)加强心理调适,培养支教生坚定的职业意志。高师院校在学生培养中应注重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坚定的职业意志。首先,在支教前动员大会上,学校要引导学生正视困难,进行情感、态度教育,鼓励他们以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去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在支教过程中,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实习生开展心理辅导,也可以对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开展相关研究;最后,学校要努力为实习生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主动为支教生排忧解难,推行人性化管理。使其能以正确的态度去适应新鲜事物,增强其职业意志。
  (5)改善实习支教管理,增强支教生的职业行为倾向。科学的管理工作,可以增强支教生的教师职业行为倾向。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改善现有支教管理方式。首先,重视形成性评价,加强对支教生课堂教学行为的考核力度,增加其考核比例。
  (6)注重实习支教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在高师生培养中,学生自主管理强化也是改善支教效果的重要方面。高师院校在学生培养中应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在较强的自主管理模式下,各种培养方式才会产生明显效果。促进支教生通过实习支教获得提高。
  注释
  ① 薄艳玲.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D].广西师范大学,2008.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
  ③ 傅宝英.从教师“教育爱”谈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培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1).
  ④ 于玲玲.中专生职业期望研究[D].苏州大学,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基础概率谬误、大数印象等几个具体事例,从作者责任和读者责任两方面,阐述“数字错觉”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并给出有效数字统一标准等提防和控制“数字错觉”的若干意见。  关键词 数字错觉 作者责任 读者责任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数字错觉”(Numerical Illusion),这个略带些奇幻色彩的说法来自剑桥大学的统计学和风险学大师戴维·斯皮格豪特(Prof. D
期刊
摘 要 在新课程下,学校大力倡导课堂改革,积极推进幸福教育、建设幸福校园,泰安长城中学2011级数学组在长期以来集体备课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模式,探索形成了一套“集体备课、集体钻研、集体研讨”与“分工备课、个性处理、课后小结”相结合的“群体智慧、整体提高”的集体教研新模式,为幸福课堂的构建和幸福教育的实施积聚了“正能量”,真正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改进,也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 集体教研 幸
期刊
摘 要 语文学习是有规律的,“知而好,好而乐”,“观千剑,操千曲” ……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规律并能够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文章用笔者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转化后进生的三个小故事,浅谈自己对语文学习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 细节 兴趣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初识“搞怪天才”——张帅  刚接手四(2)班,原班主任老师就向我重点介绍了这个班的重点人物——张帅,“一个班就摊
期刊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对物质生活上的要求,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更注重身体的健康。瑜伽由于其自身的独特价值,备受广大女性的亲睐。很多高校也开展了瑜伽课程,但由于只是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让学生体会到瑜伽有着能使人身心和谐统一的功能。所以对瑜伽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健身 瑜伽 养生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目的:本研究拟对小学生心目中良好教师人格特征进行调查,选取安庆市50名小学生,其中低年级24人,中年级16人,高年级10人,均使用临床谈话法进行访谈。结果: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二年级)偏喜欢有爱心、有耐心、细心公正的老师;小学中年级的学生(三、四年级)更喜欢有激情、和蔼的、上课轻松的老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五、六年级)更喜欢有责任心、学识渊博、循循善诱的老师。结论:小学教师应认识到不同年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网络极速发展的背景下,“90后”大学生深受网络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网络属性。本文给予“90后”大学生网络属性定位,分析网络环境对于“90后”大学生产生的正负两面影响,总结出“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  关键词 网络 “90后”大学生 思想行为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90后”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的受众群体,身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伴随着我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
期刊
摘 要 高校共青团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浅谈共青团主题文化、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共青团文化建设在大学生育人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共青团 文化 育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the Rol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Culture
期刊
摘 要 本文基于服务终身教育的视角,在对比天津、台湾两地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提出了开放大学课程体系设置的针对性、多元化、科学性和发展性的原则;并以学院为单位据此原则提出了具有模块式建设,多专业互通,开放式发展特点的开放大学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开放大学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Lifelong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
期刊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消费现状不容乐观,当前中职学生消费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中职校园消费现状入手,分析不当消费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消费道德教育等策略,以引导中职生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  关键词 校园消费 消费道德 合理消费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Campus Consumption Moral Problems  and Education Counte
期刊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工作肩负双重使命:传授知识,塑造世界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工科院校学生的教育规划、培养目标有其特殊性,注重对行动能力和实践效果的追求,基于此,会有忽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情绪和倾向。实际教学中,应在正视、了解工科学生的主体特征和工程实践的客观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与他们的求知需求相契合的教学内容,引导他们逐步走入、继而深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激发他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