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高于教材,构筑小学生写话的支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chard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话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二年级写话是承接一年级写句子和过渡到三年级写篇章的重要阶段。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写话时存在这样的问题:写不出、写不清、写不长、写话不出彩。学生下笔很艰难,而学生接触最多,最亲近的写话资源莫过于我们的部编版教材。因此,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亲近文本进行写话,挖掘部编教材中的重要资源,帮助学生构筑写话的支架,是一个非常值得教师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写话;部编教材;支架
  一、知己知彼,了解学生情况
  (一)承前接后 —— 一年级写话基础
  在一年级学生刚接触写话时,笔者就有层次、有目标地对学生进行训练,由易到难,保护学生写话的兴趣。从说话开始,展示一幅内容简单的图片,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在说的基础上,从最简单的两素句写起,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标点符号占一格。接着是学写三素句,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然后是学习四素句,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怎样地干什么。由看到说、由说到写、由一幅图到两幅图,这样有梯度地训练写句子,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写话,而又不会对写话产生抗拒感。
  (二)举足难前——学生写话时存在问题
  低年级学生接触写话已经有一年了,二年级写话由句到段,有一两幅图片到四幅图片,写话难度增大,虽然学生已有一年级的写句基础,但不少学生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写不出。抓耳挠腮,磨磨蹭蹭大半天就是写不出一个字。憋了大半天,写了一堆不通顺、不符合图意的句子。二是写不清楚。观察图片粗略,领会不了故事表达的内涵,写出了另一个意思。没有把时间、地方、事情、人物这四要素全部写清楚,表达欠缺调理,前后内容不连贯。三是写不长。观察不细致,自然写不详细,有时候四幅图画,总共3句话就写完了。不能根据图片内容展开想象,不能根据人物动作展开语言对话,其实,正是因为想象不了图片背后的丰富内容,学生才会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想,无从下笔。四是写话不出彩。看图写话将每幅图画内容都写出来了,该有的内容都有了,但就是不出彩,没有味道像白开水,普普通通没有好词好句,这是因为学生语言贫瘠,缺乏积累。
  二、深挖教材,构筑写话的支架
  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因此,根据课程标准,笔者认为,为了培养学生写话兴趣,让学生有话可写,而且写得出彩,低年级教师应尝试挖掘部编教材中有利于写话的资源,帮助学生构筑写话的支架,从而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一)仿写句式,巧妙运用
  部编新版教材的课文新颖、优美,很多句子非常生动有趣,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反复朗读和仿写。仿写时要注意,刚开始不要拔高要求,应该先让学生读一读、品一品这个句子,让学生来说说你觉得这个句子好在哪里,读完后有什么感受。接着分析句子的句式,找出特别之处,再进行仿写。
  比如,在教学第二课《我是什么》一文中,把“水”这种自然界的物质当作人来写,“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这句是一个拟人句,还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非常活泼有趣。在仿写时,先让学生品读句子,读通顺,读出感情,重读关键的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感受“水”的活泼生动;再发现句子的特点,用了三个“在”,是一个排比句,把“水”当人来写,赋予“水”一些人的动作,把“水”写活了,是一个拟人句。最后进行仿写。有的学生写到:晚上,星星在夜空眨眼,在乌云后玩捉迷藏,在月亮旁边撒娇。这是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写出来的句子,仿写的程度也比较高。当然,对于水平较落后的学生,也要適当降低要求,如一个学生写到:放学后,我在家里写作业,在公园打篮球,在市场买东西。虽然这是句子没有用到拟人修辞手法,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写到这种水平已经达标了,不能过度拔高要求,不然会使他们产生恐惧感,要保护他们仿写的兴趣,这也是提高写话能力的一种方法。
  (二)积累好词,活学活用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以写景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积累运用到写话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下转第34版)(上接第33版)有方法地积累和运用这些优美的语言文字,一是结合课文内容,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了解这些这些语言的生动、优美;二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和生活中熟识事物的联系,关注具体的语境,不能空洞、牵强地理解和运用;三是让学生背诵课文或片段,使之成为学生自己语言库中的一部分;四是鼓励学生模仿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进行说和写的练习。
  以《黄山奇石》教学片段为例:
  课件出示黄山风景区的景观照片。
  师:图上的是什么?(茫茫的云海,陡峭的山,山峰上的树木郁郁葱葱......)
  学生汇报。
  师:黄山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生1:景色优美。
  生2:树木茂盛。
  生3:云海很美丽。
  师:课文师怎样介绍这幅彩图的呢?
  出示第一自然段“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黄山风景区的景色怎么样?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生:秀丽神奇。
  师:秀丽神奇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美丽、非常奇妙。
  师:“风景区”这个词对你们来说也不陌生,你都知道哪些风景区?
  学生汇报,有本地风景,也有其它地方的著名风景。
  教师出示课件风景区图片(有本省或本地风景区图片),在风景区图片下面出示词语:秀丽神奇、风景如画、闻名、百闻不如一见、秀美、一枝独秀、名不虚传。   师:看过这些风景区,你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吗?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笔者先结合课文和插图,让学生明白“秀丽神奇”的意思,感受“秀丽神奇”这个词语的生动和优美。接着,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身边熟悉的风景区,架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加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最后,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形容风景的优美词语进行说话练习,帮助学生把词语纳入到头脑的语言库中,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词语积累,为写话打下了语言基础。
  (三)课后练习,灵活运用
  部编版新教材的课后题都是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抓手,重视课后习题,解决课后习题,不但能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还能因势利导提高写话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在第七单元中,本单元的写话重点是“展开想象,看图编故事”,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有趣生动的故事,把自然界现象当做人来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填补空白,想象情节;也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积累进行想象;还可以给学生搭建故事发展的不同思路。在教学《雾在哪里》时,针对课后题“课文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在你眼里看,雾又是什么呢”,笔者就是通过想象说话来学习作者的写法,读说结合,强调想象的重要性,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除了要重视课后习题对写话的帮助,笔者认为教师还要关注文中的泡泡中的问题,那些问题也是解决目标和提高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桥梁。如,在《雪孩子》一课教学中,泡泡中的问题是:看着雪孩子变成了白云,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笔者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朗读。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想象画面,感受小白兔和雪孩子之间的美好情感。再通过仿照课文句子说话,为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搭建了学习支架。
  课后题中也有选做题,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做。笔者在教学第八单元《纸船和风筝》时就让学生尝试做选做题:给小熊也写一张卡片,挂在风筝上送给松鼠,请你也替他写一写吧。这是一道很好的写话题,先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再趁热打铁,让学生写几句话。这样就达到了提升写话能力的目的了。
  (四)口语交际,创新运用
  低年级的口语交际非常重要,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写话水平。口语交际为学生创设了说话的情景,内容丰富,活动多样,情感自然,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为写话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笔者认为,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紧抓重点,有效利用书中的插图或文字创设问题情景,让學生在探索中归纳口语交际的要求,通过结合例子等方法进行训练,有层次地促进学生的听说写,从而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做手工》时,笔者从三个学习活动来达到口语交际和提高写话能力的目标。学习活动,一是自主选择手工作品,进入交际情景,通过谈话打开交流大门;二是了解表达要点,学会按照顺序说,通过教师示范,回顾《曹冲称象》中的重要片段,学生归纳出要点并了解表示顺序的词语等方法,解决和落实“按照顺序说”这一教学重点;三是拓展迁移,按照顺序写清楚,在这个环节里,学生运用刚学会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的方法,迁移写话,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来写你最喜爱的玩具。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有很多,比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等等。学生从口语交际中学会了顺序词,再训练学生把学会的方法运用在本单元的写话《我最喜欢的玩具》,起到了巩固教学重点的作用,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总而言之,统编教材是训练学生写话的很好的资源,每一册教材中还有很多有趣巧妙的训练写话方法,我们要运用好方法,基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善于发掘和灵活运用好现成的资源,把教材转化为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素材,为学生构筑写话的支架,让学生无惧写话,爱上写话,轻松写话。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创新和跨学科学习方面缺乏经验,STEM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推广和实施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组织和支持。我所在的南京市小行小学作为一所普通的公办小学,学生层次丰富,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较为薄弱,更加需要专业的STEM教师团队进行引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考习惯,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然而,在现有的学校体制中,让教师们认识到教师团队的意义,进而能组建出有核心竞争力的团队绝
在过去10年里,科学教育领域相当大的兴趣都集中在对于科学学科学习中假设性的进程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给评测的实践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无论是形成性评测还是总结性评测。本文探讨了在探究式科学教育课堂中学习进程对于教与学环节的可能贡献。本文借鉴了参与加拿大政府资助的改善学生学习计划的阿尔伯塔教师的经验和一些最近的对于科学课堂中学习进程作用的研究报告。  探究式科学教学和学习要求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包含概念性知识
在后希格斯介子的世界中,理论学家遭遇最艰难的时期: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成功没有为新型物理学指出清晰的道路。  Features特写  神秘的陨星:研究人员正在对一颗来自于水星的陨星进行研究。  亚洲虎蚊的威胁:呈全球蔓延之势的亚洲虎蚊恐会在特定的区域助涨大规模热带病的暴发。  In the News科学新闻  火星之旅恐会给予乘员巨量辐射:“好奇号”上的设备确认了这一看法。  月亮上的水或许导致了地球
科学教育改革需要实验研究  2001年,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小学课程中的自然课被更名为科学。2001年颁布的国家《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了这门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课程性质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哪些观念上的改变?教材编制和课堂教学应发生哪些相应的变革?这些问题曾经十分明确地摆在所有改革者
2013年5月24—26日,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承办的“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示范推广区骨干科技教师培训班在广西桂林市举办。来自安徽、山西、广东等9个“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示范推广区的40名骨干科技教师参加了培训。为了能够提升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科学教育活动的教育理念和具体实施能力,培训采取了互动式讲座与演示、科学教育项目案例分析、设计和分享科学教育活动资源等多种方式
华容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智力玩具,它与独立钻石棋和魔方,并称为世界三大不可思议的智力玩具。它以其神奇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千百年来经久不衰,成为思维训练的好工具。    了解并制作华容道    了解华容道  华容道,这种玩具是在一个方框形的棋盘里,摆放10块大小不同的棋子,棋盘的一面设有出口。游戏时,要求把摆放在最里面且被其他棋子包围着的正方形棋子,从出口处移出来。  人们发现,要将正方形棋子从棋盘出口
“英特尔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Intel School of Distinction Award)由英特尔公司在美国设立,旨在奖励在科学和数学教育方面有出色成绩的学校。为引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于2010年将这个项目带入中国,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一起,设立“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和奖励在科学教育中有出色成绩的学校,中国也成为在美国以外的第
2016年1月10日下午,2016年中学生英才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师生见面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新行政楼顺利举行。上海科学教育中心主任陈红,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主任吴静怡,上海交通大学英才计划导师代表,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交大附中、大同中学、世界外国语中学、上海博华国际高中等相关中学科技创新负责教师,入选的35名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一起出席了此次见面会。经过10日上午的高校面试,最终30名中学生正式入
【摘要】如何根据故事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好奇心有效地开展故事教学,实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呢?本文从故事教学的准备、理解故事、讲故事、读故事和复述环节进行探讨,提出有效进行故事的教学及思考。  【关键词】故事教学;教学思考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英语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时所必须完成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对英语充满兴趣,同时让兴趣得到培养,保证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教具制作目的与实施方式  ◇制作目的:为边远落后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一种生物教学中用于性教育的教具,可以演示受精、胚胎发育及细胞增殖过程,便于学生理解,有效地突破高中生物教学的重难点知识。  ◇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  该教具包括支架座1及固定在支架座上的磁性白板,磁性白板的正面安放印有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图的泡沫展板2,泡沫展板上位于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图的子宫部位设置电子书3,在位于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图的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