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就知道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的民间还保留着演鬼戏的习俗,但一直未能前往看个端详。今年,终于觅到个机会,去了一趟南乐县寺庄乡前郭村,真真实实地看了一场鬼戏,并与众“鬼”们握手聊天,饮酒唱和,好不痛快。于是我渐渐走近了“鬼”,迷上了这个深藏在民间的“鬼戏”。
该村人口2000多,以张、贺、苏、李姓为主,村中大小街道胡同纵横40余条,像一个迷魂阵。同来的作家潘克静风趣地说:“如果抗战时日本鬼子进了前郭村,肯定让他们有来无回。”前郭村的村庄形式布局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格,乡村古旧神秘。村东有座天爷庙,石柱上雕刻着一副对联,上联为:庙内无僧风扫地,下联为:佛前无烛月当灯。前郭村的目连戏传承人张占良老人告诉我说,“从前村里每到正月十五左右,天爷庙前都有目连戏演出,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赶来观看,人山人海的,那场面很大。民国年间,俺村的目连戏去县里演出,县长还赏过四块大洋呢。”张占良老人有滋有味地讲述着。
千年传承目连传说
目连戏讲的是“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汉初年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说盂兰盆经》,“孟兰”是梵文音译,意为“救倒悬”。唐朝文人改编成说唱文学《目连救母》(敦煌变文之一)。有关目连戏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南宋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书中的“中元节”记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止,观者增倍。”据传前郭村的目连戏自北宋由开封流传已近千年,宋朝南迁之后,目连戏才广泛传播南方诸省。张占良老人说:“俺村演目连戏已有几十辈子啦,说是从大宋传下来的,俺小时候听八九十岁的老人说,他们上几辈儿的人就会演目连戏。”
前郭村目连戏主要讲述了凤阳府凤阳县的民女刘氏,常年吃斋行善,名传邻里,她的小弟刘长基吃喝嫖赌,不务正业,经常向他的姐姐刘氏借钱外出鬼混。刘氏对弟弟的作为很生气,多次拒绝他的无理要求,并好言相劝。刘长基对姐姐怀恨在心,遂借刘氏回娘家探亲之机,在刘氏的茶水中掺酒,饭里加荤腥之物欲破其斋戒,并告刘氏阴状,污其作恶不善,好吃懒做,辱骂公婆,四邻不和。阎王知道后就命五鬼捉拿刘氏,后来才知是刘长基陷害,遂又捉拿刘长基将其严惩。刘氏之子目连,被南海大士超度上山,教习兵法武艺,学得一身本事。师父赠他阴阳扇、九连环两件宝物,命目连下山救母。目连用九连环打开丰都城,救出了母亲。南海封刘氏转世为皇姑,目连转世为黄巢。明朝文人郑之珍编有《目连教母劝善》戏文,清康熙年间目连戏进入宫廷,当时的文人张照编有《劝善金科》传奇。
南乐目连戏出于佛经,源于北宋杂剧,是流行于河南省南乐县民间的一个口述本,其主要情节与上述明清时期的戏文截然不同,故事情节、思想内容及主要人物,与唐代的目连变文一脉相承。“历史上最为有名、剧目最多、保存最为完整、内涵最丰富、规模最为宏大的汉传佛教戏剧,当数目连戏。”专家在评价目连戏时如是说。南乐目连戏自北宋开封流传到南乐已近千年,因深藏民间,至今还保留其原始风貌,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稀有剧种,堪称戏剧的鼻祖和活化石。
丰富多彩的艺术集会
前郭村目连戏综合戏曲、杂技、武术、焰火、魔术于一身,服装、道具、化妆等也均有独特之处。由于南乐目连戏深藏民间,“非遗保护”未实施前,还不被外人知晓,因此显得古朴粗犷,诸多艺术内容仍保留着原始风貌。
目连戏配合的乐器众多,有锣、鼓、大饶、大镲、尖子号、海螺、大弦等。张占良指着一木箱乐器笑呵呵地说:“这些乐器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既省钱使着又顺手,其中海螺是目连戏独有的乐器。”该戏唱腔原来以花鼓调为主,后因其表演真刀真枪、粗犷豪放,清代中期改为了大平调。目连戏有些情节无唱词,俗称“哑巴鬼戏”,全凭演员的身段、手势、表情、武打等来体现剧情,从中可以窥探到目连戏那久远的历史。
青面红发或红面绿发,黑白花、黄白花、青白花、兰白花、烟黄花脸等鬼妖脸谱,成为目连戏的一大特点。二目凶恶、血盆大口、巨齿獠牙、头上长角等夸张的头、眼、口造型引人注目。目连戏阎王专用的阴阳脸,半面涂青半面涂红,以鼻梁为界两面对称,表示其掌管阴阳两界。而戏中众鬼卒的头发用麻丝染色,双鬓各饰一绺白纸穗。老艺人们解说,鬼是阴间派来的,白纸穗是阴问的标志。白长衫是目连戏中无常专用的,通体白色,其服瘦束肩,衫长过膝,两袖短而肥大,前后开又,让人感觉分外阴森。
鬼戏里有许多道具,砌末是个三节棍,每节长3尺,由白蜡杆相连,每节两端有铁片包裹,并装有半圆铁环,节与节间由两个铁套环连接,可随意拆开;二节的梢子长的4.5尺、短的1.5尺,有顺口溜赞曰:“小小梢子两半节,鲁班解开老君接,接够七七四十九,打山山崩,打地地裂。”而“摇头摆尾百样能,上山捉猛虎,下海擒蛟龙”则是介绍四节镗,镗头长1.2尺,中间两节各长3尺,手握节长1.3尺,总长9.3尺;还有三股铁制的矛头马叉、铁制的九连环、专打阴曹地府的拐,以及缀着白纸穗的套板等。
盘叉、滚叉、金钩挂玉瓶、挖四门、玩水蛇等舞蹈动作,金刚拳、武松采花拳、五龙出洞拳等诸路拳术是目连戏表演的主要套路。最精彩的一折戏《五鬼拿刘氏》分五个层次,路数不同而各具特色。戏里刘氏十分惊慌,双手颤抖,举裙碎步跑上,左顾右盼欲寻躲藏之地。大鬼迎面飞起一脚,刘氏一个倒翻跟斗劈叉坐地,吓得双手举衣哆嗦。刘氏复起再逃,大鬼抢前一步又踢一脚,刘氏又是一个劈叉坐地。大鬼右手举叉,左手指刘氏,双腿屈膝下蹲,步步逼向刘氏。刘氏折身跳起,大鬼暴跳,连打旋风脚,双手举叉上下抖动。大鬼擒拿不住气恨交加,举叉猛刺。刘氏侧身躲过乘机抓住叉柄,两人同时鹞子翻身。大鬼猛一俯身将刘氏从背后越头急甩而过,刘氏乘机松手逃走,大鬼持叉追下……接着是四鬼、五鬼、地方鬼捉拿刘氏的搏斗场面惊心动魄,看得人痴迷。
目连戏共有14场戏,分《五鬼闹判》《五鬼拿刘氏》《目连僧救母》三大部,可连演7个夜晚。目连戏中常带有锯解、磨研、开膛破肚、喷火等精彩的特技,令观者胆战心惊。在过去文艺节目贫乏的时代,目连戏的特技往往成为百姓们在劳作之余寻求刺激、满足心理需求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
《目连救母》第二场“五鬼闹判”的词唱念相间,颇具特色。
曹官:(念)腊月十五庙门开
牛头马面两边排
阴曹判官来值日
带领鬼卒巡查来
(唱)往南看观到南海南
观音老母坐花船
众鬼:(唱)王母娘娘掌着舵
四大金刚拉牵船
曹官:(唱)观罢南方观西边
雷音寺佛祖坐在莲花盘……
目连戏的现状
去前郭村那天,正赶上目连戏班的村民们在排练节目,目连戏传承人张占良告诉我说:“本来目连戏班的人都出去打工啦,现在大城市里缺人,管吃管住一天还挣100多块昵,耽搁不得。前几天省里突然来通知要调咱的戏去郑州演出,这是咱目连戏风光的大事,我只打了个电话,他们都自觉地从外地赶了回来,要好好排练几天,去省城演出可不能丢了人。”
过去正月里都是农民们休闲娱乐的时间,届时便搬出目连戏尽情热闹上几天。如今会目连戏的年轻人都走出了家门,为生计奔忙着,昔日喜爱的娱乐技艺正在淡出他们的视线。老艺人张占良、贺书各无奈地说:“村里的年轻人一过完春节就进城打工啦,有的连春节也不回来。咱农民挣个钱也不容易啊,要不是有演出任务,还真舍不得喊他们回来呢。”如此看,技艺传承的问题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的脆弱。
前郭村目連戏自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各级文化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外出表演的机会也渐渐多了起来,这些都让前郭村人感到自豪和荣光。那些会目连戏的年轻人曾对我认真地说:在外边挣的钱再多,也没有俺村目连戏演出的事儿重要,老辈传下来的活儿,不能都毁到咱手里。
该村人口2000多,以张、贺、苏、李姓为主,村中大小街道胡同纵横40余条,像一个迷魂阵。同来的作家潘克静风趣地说:“如果抗战时日本鬼子进了前郭村,肯定让他们有来无回。”前郭村的村庄形式布局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格,乡村古旧神秘。村东有座天爷庙,石柱上雕刻着一副对联,上联为:庙内无僧风扫地,下联为:佛前无烛月当灯。前郭村的目连戏传承人张占良老人告诉我说,“从前村里每到正月十五左右,天爷庙前都有目连戏演出,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赶来观看,人山人海的,那场面很大。民国年间,俺村的目连戏去县里演出,县长还赏过四块大洋呢。”张占良老人有滋有味地讲述着。
千年传承目连传说
目连戏讲的是“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汉初年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说盂兰盆经》,“孟兰”是梵文音译,意为“救倒悬”。唐朝文人改编成说唱文学《目连救母》(敦煌变文之一)。有关目连戏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南宋孟元老撰写的《东京梦华录》,书中的“中元节”记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止,观者增倍。”据传前郭村的目连戏自北宋由开封流传已近千年,宋朝南迁之后,目连戏才广泛传播南方诸省。张占良老人说:“俺村演目连戏已有几十辈子啦,说是从大宋传下来的,俺小时候听八九十岁的老人说,他们上几辈儿的人就会演目连戏。”
前郭村目连戏主要讲述了凤阳府凤阳县的民女刘氏,常年吃斋行善,名传邻里,她的小弟刘长基吃喝嫖赌,不务正业,经常向他的姐姐刘氏借钱外出鬼混。刘氏对弟弟的作为很生气,多次拒绝他的无理要求,并好言相劝。刘长基对姐姐怀恨在心,遂借刘氏回娘家探亲之机,在刘氏的茶水中掺酒,饭里加荤腥之物欲破其斋戒,并告刘氏阴状,污其作恶不善,好吃懒做,辱骂公婆,四邻不和。阎王知道后就命五鬼捉拿刘氏,后来才知是刘长基陷害,遂又捉拿刘长基将其严惩。刘氏之子目连,被南海大士超度上山,教习兵法武艺,学得一身本事。师父赠他阴阳扇、九连环两件宝物,命目连下山救母。目连用九连环打开丰都城,救出了母亲。南海封刘氏转世为皇姑,目连转世为黄巢。明朝文人郑之珍编有《目连教母劝善》戏文,清康熙年间目连戏进入宫廷,当时的文人张照编有《劝善金科》传奇。
南乐目连戏出于佛经,源于北宋杂剧,是流行于河南省南乐县民间的一个口述本,其主要情节与上述明清时期的戏文截然不同,故事情节、思想内容及主要人物,与唐代的目连变文一脉相承。“历史上最为有名、剧目最多、保存最为完整、内涵最丰富、规模最为宏大的汉传佛教戏剧,当数目连戏。”专家在评价目连戏时如是说。南乐目连戏自北宋开封流传到南乐已近千年,因深藏民间,至今还保留其原始风貌,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稀有剧种,堪称戏剧的鼻祖和活化石。
丰富多彩的艺术集会
前郭村目连戏综合戏曲、杂技、武术、焰火、魔术于一身,服装、道具、化妆等也均有独特之处。由于南乐目连戏深藏民间,“非遗保护”未实施前,还不被外人知晓,因此显得古朴粗犷,诸多艺术内容仍保留着原始风貌。
目连戏配合的乐器众多,有锣、鼓、大饶、大镲、尖子号、海螺、大弦等。张占良指着一木箱乐器笑呵呵地说:“这些乐器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既省钱使着又顺手,其中海螺是目连戏独有的乐器。”该戏唱腔原来以花鼓调为主,后因其表演真刀真枪、粗犷豪放,清代中期改为了大平调。目连戏有些情节无唱词,俗称“哑巴鬼戏”,全凭演员的身段、手势、表情、武打等来体现剧情,从中可以窥探到目连戏那久远的历史。
青面红发或红面绿发,黑白花、黄白花、青白花、兰白花、烟黄花脸等鬼妖脸谱,成为目连戏的一大特点。二目凶恶、血盆大口、巨齿獠牙、头上长角等夸张的头、眼、口造型引人注目。目连戏阎王专用的阴阳脸,半面涂青半面涂红,以鼻梁为界两面对称,表示其掌管阴阳两界。而戏中众鬼卒的头发用麻丝染色,双鬓各饰一绺白纸穗。老艺人们解说,鬼是阴间派来的,白纸穗是阴问的标志。白长衫是目连戏中无常专用的,通体白色,其服瘦束肩,衫长过膝,两袖短而肥大,前后开又,让人感觉分外阴森。
鬼戏里有许多道具,砌末是个三节棍,每节长3尺,由白蜡杆相连,每节两端有铁片包裹,并装有半圆铁环,节与节间由两个铁套环连接,可随意拆开;二节的梢子长的4.5尺、短的1.5尺,有顺口溜赞曰:“小小梢子两半节,鲁班解开老君接,接够七七四十九,打山山崩,打地地裂。”而“摇头摆尾百样能,上山捉猛虎,下海擒蛟龙”则是介绍四节镗,镗头长1.2尺,中间两节各长3尺,手握节长1.3尺,总长9.3尺;还有三股铁制的矛头马叉、铁制的九连环、专打阴曹地府的拐,以及缀着白纸穗的套板等。
盘叉、滚叉、金钩挂玉瓶、挖四门、玩水蛇等舞蹈动作,金刚拳、武松采花拳、五龙出洞拳等诸路拳术是目连戏表演的主要套路。最精彩的一折戏《五鬼拿刘氏》分五个层次,路数不同而各具特色。戏里刘氏十分惊慌,双手颤抖,举裙碎步跑上,左顾右盼欲寻躲藏之地。大鬼迎面飞起一脚,刘氏一个倒翻跟斗劈叉坐地,吓得双手举衣哆嗦。刘氏复起再逃,大鬼抢前一步又踢一脚,刘氏又是一个劈叉坐地。大鬼右手举叉,左手指刘氏,双腿屈膝下蹲,步步逼向刘氏。刘氏折身跳起,大鬼暴跳,连打旋风脚,双手举叉上下抖动。大鬼擒拿不住气恨交加,举叉猛刺。刘氏侧身躲过乘机抓住叉柄,两人同时鹞子翻身。大鬼猛一俯身将刘氏从背后越头急甩而过,刘氏乘机松手逃走,大鬼持叉追下……接着是四鬼、五鬼、地方鬼捉拿刘氏的搏斗场面惊心动魄,看得人痴迷。
目连戏共有14场戏,分《五鬼闹判》《五鬼拿刘氏》《目连僧救母》三大部,可连演7个夜晚。目连戏中常带有锯解、磨研、开膛破肚、喷火等精彩的特技,令观者胆战心惊。在过去文艺节目贫乏的时代,目连戏的特技往往成为百姓们在劳作之余寻求刺激、满足心理需求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
《目连救母》第二场“五鬼闹判”的词唱念相间,颇具特色。
曹官:(念)腊月十五庙门开
牛头马面两边排
阴曹判官来值日
带领鬼卒巡查来
(唱)往南看观到南海南
观音老母坐花船
众鬼:(唱)王母娘娘掌着舵
四大金刚拉牵船
曹官:(唱)观罢南方观西边
雷音寺佛祖坐在莲花盘……
目连戏的现状
去前郭村那天,正赶上目连戏班的村民们在排练节目,目连戏传承人张占良告诉我说:“本来目连戏班的人都出去打工啦,现在大城市里缺人,管吃管住一天还挣100多块昵,耽搁不得。前几天省里突然来通知要调咱的戏去郑州演出,这是咱目连戏风光的大事,我只打了个电话,他们都自觉地从外地赶了回来,要好好排练几天,去省城演出可不能丢了人。”
过去正月里都是农民们休闲娱乐的时间,届时便搬出目连戏尽情热闹上几天。如今会目连戏的年轻人都走出了家门,为生计奔忙着,昔日喜爱的娱乐技艺正在淡出他们的视线。老艺人张占良、贺书各无奈地说:“村里的年轻人一过完春节就进城打工啦,有的连春节也不回来。咱农民挣个钱也不容易啊,要不是有演出任务,还真舍不得喊他们回来呢。”如此看,技艺传承的问题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的脆弱。
前郭村目連戏自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各级文化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外出表演的机会也渐渐多了起来,这些都让前郭村人感到自豪和荣光。那些会目连戏的年轻人曾对我认真地说:在外边挣的钱再多,也没有俺村目连戏演出的事儿重要,老辈传下来的活儿,不能都毁到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