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改革之后,基础教育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有所提升,小学美术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小学美术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非常重要,能够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但是很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美术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没有作用,所以并不重视美术教学。同时,由于美术教学的方式单一,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也不高,在美术课堂中很少进行动手操作。在新时代之下,教师必须要重视美术教学,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其中,动手能力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阶段;美术教学;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充分认识美术学科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养成美术素养的初始阶段,教师必须重视美术教学,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能够更快地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教师要提高学生在美术课中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低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与家长,都更为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在其看来,文化课成绩关乎学生以后的升学和就业,因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目的展开教学。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并不重视,其对教学内容的组织缺乏创新,再加上学校并不重视美术学科,实际的教学效果堪忧。此外,部分学校由于缺乏美术教师资源,往往是一名美术教师负责整个年级的美术课程,于是美术课程的课时量并不充足,学生每周参与美术学习的次数较少,很难对美术学习产生正确的认知,美术课的教学效果大大下降。长此以往,大多数学生对美术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十分不利于动手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方式单一
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更多的是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很少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这样的方式并不能提高学生在美术课中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感到美术内容比较枯燥。教师一味的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讲解,会降低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学生对美术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很难意识到学习美术必须要进行动手操作。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在课堂中学习理论知识,并不能真正的感悟美术学科的魅力,虽然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并没有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也没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的美术教学是没有意义的,久而久之,学生在上美术课的时候也不会认真对待[1]。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提高学生在美术课中的动手能力,首先就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重视美术教学。在课堂中,教师要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因为美术学科学习起来是比较灵活的,教师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的表达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观点,并积极的动手创作,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教师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要进行鼓励和指导,让学生知道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美术教师只有提高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投入到美术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从而调整教学方式,增加美术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进行动手操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
例如,在《绕绕涂涂》的教学中,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需要对色彩形成初步认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从而发现其他的颜色。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网络上找一些关于有关色彩变化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引入新颖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也能更好地分辨不同的颜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美术知识,并将美术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开展手工活动
创新意识可以让学生产生动手操作的欲望,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美术课上做一些手工,收集并整理生活中的手工材料,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创新意识,同时提高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美术课的教学质量[3]。
例如,在进行《纸盒城堡》教学时,教师可以问:“大家有没有见过废弃的纸盒呢?如果你有一个废弃的纸盒,你会丢了还是将它进行改造呢?”这样学生就会对废弃的纸盒进行思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创作纸盒城堡。在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自由发挥,利用纸盒创造一些其他的物品,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拿出一个废弃的塑料瓶,让学生进行改造。学生由于平时经常能够接触到塑料瓶,所以在使用时就会比较熟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个塑料瓶改造成装饰品,在这种变废为宝的理念下,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发挥创意将塑料瓶改造成自己想要的物品。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并且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生在美术课中的动手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出自己的美术作品。所以教师要加强小学美术教学,重视学生在美术课中的发展,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激起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促进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同时教师要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积极开展手工活动,让学生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钱凤莲.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策[J].启迪与智慧:教育,2020,000(002):P.61-61.
[2]王丹.勤于動手外化于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210.
[3]王艳,刘慧臣.基于动手能力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000(012):198.
关键词:小学阶段;美术教学;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充分认识美术学科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养成美术素养的初始阶段,教师必须重视美术教学,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能够更快地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教师要提高学生在美术课中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低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与家长,都更为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在其看来,文化课成绩关乎学生以后的升学和就业,因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目的展开教学。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并不重视,其对教学内容的组织缺乏创新,再加上学校并不重视美术学科,实际的教学效果堪忧。此外,部分学校由于缺乏美术教师资源,往往是一名美术教师负责整个年级的美术课程,于是美术课程的课时量并不充足,学生每周参与美术学习的次数较少,很难对美术学习产生正确的认知,美术课的教学效果大大下降。长此以往,大多数学生对美术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十分不利于动手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方式单一
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更多的是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很少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这样的方式并不能提高学生在美术课中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感到美术内容比较枯燥。教师一味的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讲解,会降低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学生对美术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很难意识到学习美术必须要进行动手操作。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在课堂中学习理论知识,并不能真正的感悟美术学科的魅力,虽然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并没有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也没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的美术教学是没有意义的,久而久之,学生在上美术课的时候也不会认真对待[1]。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提高学生在美术课中的动手能力,首先就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重视美术教学。在课堂中,教师要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因为美术学科学习起来是比较灵活的,教师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的表达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观点,并积极的动手创作,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教师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要进行鼓励和指导,让学生知道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美术教师只有提高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投入到美术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从而调整教学方式,增加美术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进行动手操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
例如,在《绕绕涂涂》的教学中,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需要对色彩形成初步认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从而发现其他的颜色。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网络上找一些关于有关色彩变化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引入新颖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也能更好地分辨不同的颜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美术知识,并将美术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开展手工活动
创新意识可以让学生产生动手操作的欲望,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美术课上做一些手工,收集并整理生活中的手工材料,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创新意识,同时提高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美术课的教学质量[3]。
例如,在进行《纸盒城堡》教学时,教师可以问:“大家有没有见过废弃的纸盒呢?如果你有一个废弃的纸盒,你会丢了还是将它进行改造呢?”这样学生就会对废弃的纸盒进行思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创作纸盒城堡。在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自由发挥,利用纸盒创造一些其他的物品,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拿出一个废弃的塑料瓶,让学生进行改造。学生由于平时经常能够接触到塑料瓶,所以在使用时就会比较熟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个塑料瓶改造成装饰品,在这种变废为宝的理念下,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发挥创意将塑料瓶改造成自己想要的物品。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并且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生在美术课中的动手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出自己的美术作品。所以教师要加强小学美术教学,重视学生在美术课中的发展,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激起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促进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同时教师要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积极开展手工活动,让学生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钱凤莲.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策[J].启迪与智慧:教育,2020,000(002):P.61-61.
[2]王丹.勤于動手外化于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210.
[3]王艳,刘慧臣.基于动手能力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000(01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