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影响幼儿成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家庭、幼儿园、社会环境。其中,幼儿园作为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2岁到6岁是幼儿良好习惯的最佳养成时期,在幼儿期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是每个幼儿教师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每个教师的职责使命。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对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意义和背景,并对我国幼儿教师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师;良好习惯;影响
引言:
幼儿时期的幼儿身心在迅速发展着,其感官、记忆方式、以及想象力等都处于初步发育阶段,有着具体而又形象的思维特点。而幼儿教师形象化的言传身教恰恰与幼儿思维特点相呼应,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再者,幼儿教师与幼儿相处的时间较久,关系较为密切,对于幼儿来说,教师是一个具有影响力、权威性的榜样,也是幼儿喜爱模仿的对象。由此可见,幼儿教师的行为举止会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产生一定程度的深远影响。
一、教师对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意义及其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幼儿的幼儿教育,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幼儿教师作为幼儿道德品质的启蒙者和教育者,其礼仪、言语、举止、品格等会影响幼儿今后的素养和教育。因此,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先从教师做起,进而引起家长、以至于社会的关注,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以及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对幼儿进行一定的礼仪教育、素质教育等是有必要的,这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幼儿年龄段的幼儿最容易接受成年人的教育,可以遵守一些较为简单的规则和要求,且具有天真、活泼、单纯的特点,善于模仿大人的行为举止,但难以辨别是非,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完全取决于身边成年人的影响和教育。而在教师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下,将素质教育以娱乐、理论等方式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引导,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素质的教育和发展,让幼儿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有利于对于推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更好的促进幼儿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二、我国幼儿教师及幼儿教育现状分析
就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也导致了对幼儿教师的需求的增多,众多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开设了幼教专业,大量的毕业生加入了幼儿教师队伍,招生数量不断增多,但是教师培训质量却不断下降,长此发展下去,不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目前社会上私立幼儿园较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推动了幼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部门幼儿园管理者为了减少支出,会选择聘用临时工或者低学历、无教师资格证的幼儿教师,教师甚至无心投入研究教学以及幼儿身心健康教育,难以保障教学质量。
大多数家长忙于工作,教育意识浅薄,且在日常生活中不太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幼儿造成的影响。从我国现阶段的状况来看,我国对幼儿的习惯养成教育还是很缺失的,对于幼小的乃至入学前的教育都是任重而道远的。幼儿教师应勇于担起这个重任,严格要求自身行为举止,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三、教师对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教师培训,树立良好榜样
幼儿时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素养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行为意识,规范教师的行为。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相互沟通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文明礼仪,为幼儿的成长提供给一个积极健康的教学环境。
(二)换位思考,鼓励幼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要突破以往的教育模式,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积极鼓励幼儿去参加集体性的活动,然后在幼儿与幼儿交往中发现的问题,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去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乐于助人良好习惯,提高幼儿良好的交际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营造氛围,促进教学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教育环境往往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幼儿的行为习惯,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习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在教室墙面上贴上卡通海报、展板等,展示适合幼儿学习的正面例子。通过营造良好的气氛来突出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然后达到培养幼儿的目标,让幼儿在气氛中自觉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从而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使幼儿无形中培养良好的习惯。
结束语: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是深远且深刻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自身的言语礼仪是否得体,以积极健康的形象去开展教学,塑造幼儿纯洁美好的心灵,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何建琴.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8(12):38-39.
[2]邓平.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文教资料,2013(02):149-150.
[3]唐芹.浅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4(22):157.
关键词:幼儿;教师;良好习惯;影响
引言:
幼儿时期的幼儿身心在迅速发展着,其感官、记忆方式、以及想象力等都处于初步发育阶段,有着具体而又形象的思维特点。而幼儿教师形象化的言传身教恰恰与幼儿思维特点相呼应,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再者,幼儿教师与幼儿相处的时间较久,关系较为密切,对于幼儿来说,教师是一个具有影响力、权威性的榜样,也是幼儿喜爱模仿的对象。由此可见,幼儿教师的行为举止会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产生一定程度的深远影响。
一、教师对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意义及其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幼儿的幼儿教育,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幼儿教师作为幼儿道德品质的启蒙者和教育者,其礼仪、言语、举止、品格等会影响幼儿今后的素养和教育。因此,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先从教师做起,进而引起家长、以至于社会的关注,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以及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对幼儿进行一定的礼仪教育、素质教育等是有必要的,这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幼儿年龄段的幼儿最容易接受成年人的教育,可以遵守一些较为简单的规则和要求,且具有天真、活泼、单纯的特点,善于模仿大人的行为举止,但难以辨别是非,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完全取决于身边成年人的影响和教育。而在教师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下,将素质教育以娱乐、理论等方式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引导,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素质的教育和发展,让幼儿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有利于对于推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更好的促进幼儿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二、我国幼儿教师及幼儿教育现状分析
就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也导致了对幼儿教师的需求的增多,众多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开设了幼教专业,大量的毕业生加入了幼儿教师队伍,招生数量不断增多,但是教师培训质量却不断下降,长此发展下去,不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目前社会上私立幼儿园较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推动了幼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部门幼儿园管理者为了减少支出,会选择聘用临时工或者低学历、无教师资格证的幼儿教师,教师甚至无心投入研究教学以及幼儿身心健康教育,难以保障教学质量。
大多数家长忙于工作,教育意识浅薄,且在日常生活中不太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幼儿造成的影响。从我国现阶段的状况来看,我国对幼儿的习惯养成教育还是很缺失的,对于幼小的乃至入学前的教育都是任重而道远的。幼儿教师应勇于担起这个重任,严格要求自身行为举止,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三、教师对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教师培训,树立良好榜样
幼儿时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素养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行为意识,规范教师的行为。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相互沟通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文明礼仪,为幼儿的成长提供给一个积极健康的教学环境。
(二)换位思考,鼓励幼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要突破以往的教育模式,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积极鼓励幼儿去参加集体性的活动,然后在幼儿与幼儿交往中发现的问题,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去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乐于助人良好习惯,提高幼儿良好的交际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营造氛围,促进教学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教育环境往往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幼儿的行为习惯,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习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在教室墙面上贴上卡通海报、展板等,展示适合幼儿学习的正面例子。通过营造良好的气氛来突出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然后达到培养幼儿的目标,让幼儿在气氛中自觉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从而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使幼儿无形中培养良好的习惯。
结束语: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是深远且深刻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自身的言语礼仪是否得体,以积极健康的形象去开展教学,塑造幼儿纯洁美好的心灵,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何建琴.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8(12):38-39.
[2]邓平.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文教资料,2013(02):149-150.
[3]唐芹.浅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4(2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