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摩一些数学公开课,研读一些数学专业期刊,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当下的数学教学真是很“时髦”,各种新鲜的话语就像是流行的时尚一样层出不穷。数学课堂的情境化、小组合作化以及对教材的个性化理解等,让我们眼花缭乱,却又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遮蔽了我们对于数学学习本质的探寻以及数学教学规律的践行。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这样的“示范课”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数学教学需要“仰望星空”,在生动的情境中发展学生的体验,在热闹的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动态的生成中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但不能忽视的是:数学教学还要脚踏实地,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能固本开源,在求真务实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数学情境:不要牵强附会
情境创设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一切有效的学习总是在情境中发生的。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繁荣发展提供土壤。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常常为了情境而情境,以至于让“情境”模糊了学生的视线。以下是一位老师上小学五年级数学“梯形的面积”的导入片段。
(多媒体演示一辆汽车在碰撞中前面的挡风玻璃碎了的场景)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发生交通事故了。
生2:汽车前面的玻璃碎了。
师:那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生1:打110电话。
生2:换一辆汽车。
生3:应该赶紧打电话请保险公司的人来。
师:(有点着急了)玻璃坏了怎么办呢?
生:没事,找修车厂就行了。
师:是呀,要换玻璃了,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生:就是报修啊,把车开过去就行了……
无奈之下,教师只好运用多媒体显示:汽车的挡风玻璃的形状是一个梯形,然后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这样一个看似很生活化的情境的创设,却并没有引起学生丰富而深刻的数学思维,究其原因在于情境中数学元素是明显缺失的。创设一个与数学学习相关程度不高的情境,不仅不能促进学习的深入,而且会耽搁和消磨探究的热情。
二、数学合作:不要一拥而上
新课程提出教学方式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这本来是一个非常辩证而统一的理念,但是在实践操作层面我们往往更加重视“合作”,似乎只有合作了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特别是在数学课上,一拥而上的“小组合作”却忽视了学生应有的独立思考,造成了有小组无合作、有合作无学习、有学习无提升的“三无”现象。这是一位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切地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理解“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词的含义。这是她上课时的一个片断: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限时装球比赛的游戏。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情绪非常高涨,个个乐开了花)
师: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来装球,看哪组装得又快又对。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许多学生已经伸出手去拿球、拿袋子,开始动起来了。)
师: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绿球,开始!
(话音刚落,眼前一片混乱,坐的坐,站的站,吵闹声,说话声响成一片。大家你争我抢,争着去拿他们喜欢的球往袋子里塞。)
热闹的哄抢,结果是只有一个小组符合要求,试问这样的合作效益在哪里呢?长此以往,更不利于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没有认真的倾听,没有细致的分工,没有齐心的努力,小组合作沦为一场“闹剧”。
三、数学理解:不要自以为是
在生成创造精彩的教学影响下,我们许多一线数学老师普遍对课堂生成顶礼膜拜,却忽视了生成的基础在于预设,在于对数学教材的科学、全面而细致的理解。当我们对教学内容缺乏认真、审慎的理解的时候,就妄想学生“无法预约的精彩”这是不现实的。这是我在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时的两个教学片段,也是一段“成败掺半”的课堂历程。
片段一(归纳加法交换律)
师:谁来读一下这个等式?
生:28+17=17+28
师:你还能说出几组类似的等式吗?
生1:……
生2:……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结果一样。
生2: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吗?
(学生踊跃,各式各样的表示方法都有,当然也包括字母形式。)
片段二(归纳加法结合律)
师:谁来读一下这个等式?
生:(28+17)+23=28+(17+23)
师:谁能再说出几组类似的等式?
生1:(45+25)+18=45+(25+18)
生2:(26+35)+48=26+(35+48)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室里鸦雀无声……
几秒钟后有一个学生举手了
生:我发现(a+b)+c=a+(b+c)。(其他学生有些惊诧)
师:(板书)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了书的。
……(之后的教学是填鸭式的)
从这样两个对比鲜明的课堂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加法结合律的理解是肤浅的,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环节上是失败的。为什么同是运算律的归纳,却是这样不同的效果呢?很明显,是我对教材的理解出了问题。结合律比之于交换律的概括,显然不是一个难度系数。而我错误地以为将此混为一谈,教学中没有针对结合律进行有效的引导,而是沿用教学交换律的方式方法,结果只能是学生课堂发言的冷场和思维的怯场。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兴东小学)
一、数学情境:不要牵强附会
情境创设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一切有效的学习总是在情境中发生的。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繁荣发展提供土壤。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常常为了情境而情境,以至于让“情境”模糊了学生的视线。以下是一位老师上小学五年级数学“梯形的面积”的导入片段。
(多媒体演示一辆汽车在碰撞中前面的挡风玻璃碎了的场景)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发生交通事故了。
生2:汽车前面的玻璃碎了。
师:那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生1:打110电话。
生2:换一辆汽车。
生3:应该赶紧打电话请保险公司的人来。
师:(有点着急了)玻璃坏了怎么办呢?
生:没事,找修车厂就行了。
师:是呀,要换玻璃了,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生:就是报修啊,把车开过去就行了……
无奈之下,教师只好运用多媒体显示:汽车的挡风玻璃的形状是一个梯形,然后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这样一个看似很生活化的情境的创设,却并没有引起学生丰富而深刻的数学思维,究其原因在于情境中数学元素是明显缺失的。创设一个与数学学习相关程度不高的情境,不仅不能促进学习的深入,而且会耽搁和消磨探究的热情。
二、数学合作:不要一拥而上
新课程提出教学方式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这本来是一个非常辩证而统一的理念,但是在实践操作层面我们往往更加重视“合作”,似乎只有合作了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特别是在数学课上,一拥而上的“小组合作”却忽视了学生应有的独立思考,造成了有小组无合作、有合作无学习、有学习无提升的“三无”现象。这是一位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切地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理解“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词的含义。这是她上课时的一个片断: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限时装球比赛的游戏。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情绪非常高涨,个个乐开了花)
师: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来装球,看哪组装得又快又对。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许多学生已经伸出手去拿球、拿袋子,开始动起来了。)
师: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绿球,开始!
(话音刚落,眼前一片混乱,坐的坐,站的站,吵闹声,说话声响成一片。大家你争我抢,争着去拿他们喜欢的球往袋子里塞。)
热闹的哄抢,结果是只有一个小组符合要求,试问这样的合作效益在哪里呢?长此以往,更不利于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没有认真的倾听,没有细致的分工,没有齐心的努力,小组合作沦为一场“闹剧”。
三、数学理解:不要自以为是
在生成创造精彩的教学影响下,我们许多一线数学老师普遍对课堂生成顶礼膜拜,却忽视了生成的基础在于预设,在于对数学教材的科学、全面而细致的理解。当我们对教学内容缺乏认真、审慎的理解的时候,就妄想学生“无法预约的精彩”这是不现实的。这是我在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时的两个教学片段,也是一段“成败掺半”的课堂历程。
片段一(归纳加法交换律)
师:谁来读一下这个等式?
生:28+17=17+28
师:你还能说出几组类似的等式吗?
生1:……
生2:……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结果一样。
生2: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吗?
(学生踊跃,各式各样的表示方法都有,当然也包括字母形式。)
片段二(归纳加法结合律)
师:谁来读一下这个等式?
生:(28+17)+23=28+(17+23)
师:谁能再说出几组类似的等式?
生1:(45+25)+18=45+(25+18)
生2:(26+35)+48=26+(35+48)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室里鸦雀无声……
几秒钟后有一个学生举手了
生:我发现(a+b)+c=a+(b+c)。(其他学生有些惊诧)
师:(板书)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了书的。
……(之后的教学是填鸭式的)
从这样两个对比鲜明的课堂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加法结合律的理解是肤浅的,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环节上是失败的。为什么同是运算律的归纳,却是这样不同的效果呢?很明显,是我对教材的理解出了问题。结合律比之于交换律的概括,显然不是一个难度系数。而我错误地以为将此混为一谈,教学中没有针对结合律进行有效的引导,而是沿用教学交换律的方式方法,结果只能是学生课堂发言的冷场和思维的怯场。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兴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