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阅读教学;批判精神;培养;内容;立意;自我省察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7(A)—0030—01
语文“新课标”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提高阅读质量的目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一方面指对课文的匡正、反驳与否定,一方面指对课文的发现、拓展与延伸,强调学生阅读时的主人翁态度、识别能力和批判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以下几方面做过一些尝试。
一、文本内容批判
对于课文,特别是那些已有定论的“老名篇”,我们总习惯于进行程式化的解读。孟子说过:“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也就是说,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学会边阅读边思考,通过比较、质疑、参阅、对照等阅读反思活动,发现文本的不足,匡正文本的偏误,延伸文本的内涵。这样,读者在超越已有阅读经验的同时,就能超越文本内容,有所发现和创造。
我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没有仅仅就文本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对已学过的《扁鹊见蔡桓公》进行反思,让学生以“话说扁鹊”为话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 其中一位女生提出的观点很独特。她说:“我以为神医之‘神’不仅要体现在其高明的医术上,还应该体现在其高尚的医德上。明知一国之君有病且对医生有愚见,作为下属不思劝解,这是不忠诚、不负责任的表现。最后以逃跑来保全自身,这更不是神医的作为。若扁鹊能像邹忌那样多思考一下劝谏的艺术,桓侯就不会死亡 。”有一个男生马上站起来说:“这样的国君只能造就这样的医生和大臣。扁鹊留住自己的性命,将来也许还能遇上一个明君呢!”我没有当场做简单的判断,而是把课堂的重心引向阅读方法的问题,我说,在阅读中能有批判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只有通过批判才能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二、作者立意批判
作者立意批判就是考察文本创作的环境和背景,重新评估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文本所指。一切文本都不会尽善尽美,文本主题的读解也永远没有终极,关于作者立意的推断更是永远不会圆满。作为讲读教学的对象,一篇课文的意义有相对的确定性、统一性,但如果要进行个性理解和感悟,意义又是无限的。对于《西游记》《红楼梦》《阿Q正传》《哈姆雷特》《等待戈多》等经典来说, 永远不能说我们已经读清楚了,读懂了。
《诗经·蒹葭》在传统意义上一般都被说成是单相思的爱情诗。现代学者余冠英等人在《诗经》注本中把它看作是“流露彷徨失望的情绪,似乎爱情受挫”,认为它应该是怀念恋人的情歌。我在教学时,引用了几种不同的说法,以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其批判精神。《诗序》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郑笺》说:“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申公诗》:“谓此乃秦之君子隐于河上,秦人慕之而作”。结合这些说法,我向学生发问:诗中思慕的“伊人”究竟是追寻周礼,还是思念故土呢?所谓“伊人”,究竟是秦的贤人隐士,还是诗人的挚友呢…… 这时候,一个同学站起来发言:“我国古代诗人大多借美人言志,《诗经·蒹葭》也是,是表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受挫和事业上的抱负无法实现的苦闷。”接着,也有同学说了:“是表现创作者的怀才不遇。”我也插了一句:“而他又是那么执着啊……一咏三叹,反复致志……” 这时候课堂陷入一片寂静,大家什么也不说。最后我总结说:“这就是《诗经》流传千古的原因”。
三、自我省察批判
荀子在《劝学》中曾说过:“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既是体会作者人生经验的过程,同时,又是读者对自己人生经验感悟、发现和省察的过程。这也就是说,在阅读时,不仅要从文本中汲取广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修养和文学素养,而且要通过阅读汲取思想,观照内心,提高情操,完善品性。
在教完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后,我对同学们说:“罗素通过一生把人性和人道主义写在了他生活的旗帜上,请再次品读课文,在文中你是否也读到了自己,请以‘把______写在我生活的旗帜上’为话题展开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谈谦虚,有的谈宽容,有的谈诚信,有的谈上进,有的谈理想……我珍视同学们的不同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疑问、自己的判断。这样,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和作者的理解,而且也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省察和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7(A)—0030—01
语文“新课标”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提高阅读质量的目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一方面指对课文的匡正、反驳与否定,一方面指对课文的发现、拓展与延伸,强调学生阅读时的主人翁态度、识别能力和批判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在以下几方面做过一些尝试。
一、文本内容批判
对于课文,特别是那些已有定论的“老名篇”,我们总习惯于进行程式化的解读。孟子说过:“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也就是说,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学会边阅读边思考,通过比较、质疑、参阅、对照等阅读反思活动,发现文本的不足,匡正文本的偏误,延伸文本的内涵。这样,读者在超越已有阅读经验的同时,就能超越文本内容,有所发现和创造。
我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没有仅仅就文本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对已学过的《扁鹊见蔡桓公》进行反思,让学生以“话说扁鹊”为话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 其中一位女生提出的观点很独特。她说:“我以为神医之‘神’不仅要体现在其高明的医术上,还应该体现在其高尚的医德上。明知一国之君有病且对医生有愚见,作为下属不思劝解,这是不忠诚、不负责任的表现。最后以逃跑来保全自身,这更不是神医的作为。若扁鹊能像邹忌那样多思考一下劝谏的艺术,桓侯就不会死亡 。”有一个男生马上站起来说:“这样的国君只能造就这样的医生和大臣。扁鹊留住自己的性命,将来也许还能遇上一个明君呢!”我没有当场做简单的判断,而是把课堂的重心引向阅读方法的问题,我说,在阅读中能有批判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只有通过批判才能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二、作者立意批判
作者立意批判就是考察文本创作的环境和背景,重新评估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文本所指。一切文本都不会尽善尽美,文本主题的读解也永远没有终极,关于作者立意的推断更是永远不会圆满。作为讲读教学的对象,一篇课文的意义有相对的确定性、统一性,但如果要进行个性理解和感悟,意义又是无限的。对于《西游记》《红楼梦》《阿Q正传》《哈姆雷特》《等待戈多》等经典来说, 永远不能说我们已经读清楚了,读懂了。
《诗经·蒹葭》在传统意义上一般都被说成是单相思的爱情诗。现代学者余冠英等人在《诗经》注本中把它看作是“流露彷徨失望的情绪,似乎爱情受挫”,认为它应该是怀念恋人的情歌。我在教学时,引用了几种不同的说法,以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其批判精神。《诗序》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郑笺》说:“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申公诗》:“谓此乃秦之君子隐于河上,秦人慕之而作”。结合这些说法,我向学生发问:诗中思慕的“伊人”究竟是追寻周礼,还是思念故土呢?所谓“伊人”,究竟是秦的贤人隐士,还是诗人的挚友呢…… 这时候,一个同学站起来发言:“我国古代诗人大多借美人言志,《诗经·蒹葭》也是,是表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受挫和事业上的抱负无法实现的苦闷。”接着,也有同学说了:“是表现创作者的怀才不遇。”我也插了一句:“而他又是那么执着啊……一咏三叹,反复致志……” 这时候课堂陷入一片寂静,大家什么也不说。最后我总结说:“这就是《诗经》流传千古的原因”。
三、自我省察批判
荀子在《劝学》中曾说过:“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既是体会作者人生经验的过程,同时,又是读者对自己人生经验感悟、发现和省察的过程。这也就是说,在阅读时,不仅要从文本中汲取广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修养和文学素养,而且要通过阅读汲取思想,观照内心,提高情操,完善品性。
在教完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后,我对同学们说:“罗素通过一生把人性和人道主义写在了他生活的旗帜上,请再次品读课文,在文中你是否也读到了自己,请以‘把______写在我生活的旗帜上’为话题展开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谈谦虚,有的谈宽容,有的谈诚信,有的谈上进,有的谈理想……我珍视同学们的不同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疑问、自己的判断。这样,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和作者的理解,而且也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省察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