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亦家园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we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1月底,我有幸参加了《江西教育》重点作者会,有机会和神交已久的编辑老师及文友共叙情谊,把酒言欢。回想自己与《江西教育》相知相伴的点点滴滴,便有一种温暖充盈心间。《江西教育》对我而言,可谓亦师亦友亦家园。
  说她是良师,是因为她的权威性、指导性,对我的工作有莫大的帮助。长期在教育行政机关从事办公室工作,要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就必须经常阅读一些权威教育期刊,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江西教育》是我每期必读的刊物之一。2008年,《江西教育》改为旬刊,增加了综合版,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指导更有针对性了。在良师的指导下,我负责的教育调研和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农村税费改革后,《江西教育》推出了一系列关于税改后农村教育如何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探讨文章和实践典型,对我启发很大。2002年暑假,我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就了《农村教育如何应对税费改革》一文,此文在九江市党委系统督查专报大赛中获得二等奖。《江西教育》2004年第19期刊登的特别报道《把山乡的“铜鼓”擂响──铜鼓县农村山区寄宿制学校办学纪实》,可以说对全省山区如何办学都有重要指导意义。山区教学网点分散,办学效益低下,以武宁县为例,当时一师一校的网点达到203个,最小的网点只有3个学生,这些网点都是民师转正的老教师和代课教师任教,根本留不住招聘来的正式教师。所以,举办寄宿制学校,走集中办学之路是唯一选择。2005年,我撰写了《关于农村中小学网点撤并情况的调查》一文。此文在九江市委督查专报大赛中被评为一等奖后,武宁县教育局又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到铜鼓县参观,让“举办寄宿制学校集中办学”成为大家的共识。到2009年,武宁县一师一校网点撤并了一大半,目前只剩90个。长期与《江西教育》相伴,使我捕捉教育问题的能力大为提高。
  说她是益友,是因为她的朴实性、草根性对我的创作有很好的激励作用。《江西教育》十分重视基层的需求。因为她贴近基层、贴近读者、贴近实际,所以她十分注重基层的稿件。她懂得这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花朵常常开在无人知晓的地方,所以,编辑们不辞劳苦,披沙拣金,从大量的自由来稿中选发优秀稿件。我在《江西教育》上发稿,是从“豆腐块”开始的。2006年初夏,经一位校长介绍,我到一所山村教学点看望一位老师,这个教学点在九岭深山,14个学生,三个年级,大部分学生住校,却只有一名教师一间教室,老师既要上课,还得为学生煮饭,更要照顾孩子的起居,十分不易。这位老师就是武宁县罗坪镇洞坪村群峰教学点的卢咸国。为了写好这个人物,我在山村住了两个晚上,最终写出了《深山红烛分外明》的长篇通讯。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特意派摄影记者饶良平到学校为卢咸国拍了两张照片。结果,卢咸国成了《江西教育》2006年第9期的封面人物,该期杂志同时刊发了我写的长篇通讯。此后,我便经常在《江西教育》发表长篇通讯。在参加编辑部召开的座谈会之前,我与所有编辑素未谋面,但他们又分明是我的知音。刊发在2009年7、8期合刊的拙作《背着书包上学堂》荣获“60年的教育记忆”征文一等奖。从在《江西教育》发表简讯到发表消息,再到发表通讯,再到发表文学作品,我也因此实现了从一个文学爱好者到省作协会员的飞跃,自己所从事的教育调研与信息宣传工作也连续十多年来得到市、县有关部门的表彰。
  说她是精神家园,是因为她的思想性、文学性对我的修为有深刻的熏染作用。思想决定刊物的高度,文化决定刊物的品位。《江西教育》是十分注重思想引领和文化建设的。1993年7月,《教师博览》创刊,当时是作为《江西教育》的附属刊物,1995年才正式单独办刊。因为喜爱,我保留了20年的《江西教育》,也自费订阅了《教师博览》自创刊以来的200多期杂志。《江西教育》创办《教师博览》,为广大教师精心制作了丰盛精神大餐后,更加注重其自身的思想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苦味茶”“理论视窗”“育人艺术”“杏坛春雨”等思想品位高、文化意味浓的精品栏目。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这些教育大家对教育的思考经常让我豁然开朗。我常说,自己在经济地位上是个贫民,从社会地位上看是个草根,但在精神层面上却想做个贵族。这种心态的形成,得益于《江西教育》的长期熏染。
  祝《江西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精神家园。◆
  (作者系武宁县教育局党委委员)
其他文献
数字媒体艺术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数字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的艺术设计形式,打破了传统艺术设计形式单一、只追求美感的特点,数字媒体艺术更加寻求差异性,结合
与《江西教育》相逢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刚迈出师范学校大门、初涉教坛的我似蹒跚学步的幼儿,在教育教学天地里摇摇晃晃。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交响乐刚奏响序曲,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教育类报刊难得一见。一天,我在学校教导处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本教育杂志,随手翻了翻,只记得从封面到封底都是黑白的。这就是《江西教育》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两年后深秋的一天下午,学校通知部分教师到小会议室开会。到了会场才得知,
目的 评价利什曼原虫K26序列应用于我国利什曼原虫分离株鉴定的价值. 方法 收集我国不同流行区的利什曼原虫16个分离株和6个国际参照株,培养后收集前鞭毛体,提取DNA,扩增K26
自从1953年在《教育工作》(《江西教育》的前身)发表处女作以后,我便跟她结下了不解的情缘。1954年春,我正式调入杂志社工作,开始了我与《江西教育》一生的情缘。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在南昌师范求学时,经常和几位爱好写作的同学,将身边发生的事情写成稿件,然后向报刊社投寄。17岁那年,我写的一篇小通讯《做斯大林的好学生》发表在《教育工作》1953年第3期上。当时,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这是我的处女
建立健全干部经常性谈话制度邱启明近几年来,我们湖北省云梦县委针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健全了干部经常性谈话制度,即干部取得成绩受到奖励时
屈指算来,我与《江西教育》结缘已有30年之久。上世纪80年代初,《江西教育》发表了一篇由我执笔、集体署名的有关学校电化教学的经验文章,这也是我在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的处女作。此后,我便对《江西教育》多了一份亲切感,30年来,她始终是我的良师益友。课堂教学中创新的火花,班主任、少先队工作的设计,学校管理的方略,教研工作的策划,很多思路和方法都得益于阅读《江西教育》后的启发和感悟。  1990年,我调到
2004 年暑期,我正在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读博,受业师邹逸麟先生委托,参与浙江大学陈桥驿先生一个项目,去山东搜集运河相关资料,同时作为《彭城晚报》特约记者,在该
期刊
自从1989年我的第一篇论文《实际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在《江西教育》发表后,我便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不仅见证了我20多年来成长的足迹,更鼓励我在实践和理论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她不仅让我这个小学教师找到了自信,更让我在与编辑的交流中领略到江西教育杂志社每一位师者的风范。  今年,《江西教育》迎来了她的60华诞,在这喜庆的时刻,我想把自己22年从教生涯中最深的感受告诉大家,作为生日礼物献
身为江西人,多少有些不自信,这是我10多年前的心态。  那时的我在江西南部赣州中心城区的一所小学担任校长,年龄不到30岁,踌躇满志;那时的我们常常走出江西农业大省之门去大城市的学校参观考察,每每一对比觉得样样不如人,自尊心备受打击;那时,社会上对江西考生“高分低能”的抨击,总是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环境,作为在江西基础教育一线工作的我来说,总有一种不安、焦躁的情绪,有一种想飞而不能飞的无奈。  那天,一
我是上世纪80年代初参加教育工作的,那时在一所农村中学任教。当时,课外读物甚少,初为人师的我正为缺乏学习资料发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遇上了《江西教育》。没想到,拿起杂志一读,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直觉告诉我:这是一本很适合我专业成长的刊物。  那时的农村学校生活很单调,我记得当时自己最盼望的几件事情之一,就是希望邮递员每月能早一点把《江西教育》送来,以便让自己能一睹外面的教育世界,好让自己在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