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帕霉素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肝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eeett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

将7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24)、模型组(n=24)和治疗组(n=24),模型组和治疗组每天予以200 mg/kg的腺嘌呤灌胃,治疗组在实验第8天给予腺嘌呤的同时给予雷帕霉素5 mg/(kg·d)灌胃,正常组摄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6周。在第2、4、6周末随机分批每组各8只处死,取出肾组织,通过HE及Masson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表达情况,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

HE及Masson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在第2周至第6周,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肾小管渐进性肿胀,间质纤维化、萎缩甚至出现坏死;治疗组较模型组的肾组织病理改变情况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第2周时模型组与治疗组肾间质组织中HGF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第4周、第6周时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而治疗组H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5)。与正常组比较,第2周时模型组与治疗组肾间质组织中NGAL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第4周、第6周时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而治疗组NGAL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5)。与正常组比较,第2、4、6周时模型组与治疗组肾间质组织中TGF-β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而治疗组TGF-β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

结论

雷帕霉素能够改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肾小管扩张,减慢肾间质纤维化进展,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床旁超声(bedside ultrasound,US)和胸片(chest radiography,CXR)在确定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尖端位置上的差异。设计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场所一家大学附属医院的PICU对象置入CVC的0~14岁患儿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及主要结果US和CXR均可确定CVC尖端位置,按其与腔静脉心房交界处(cavoatrial j
期刊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确诊为新生儿肺炎的足月儿422例,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RSV抗原,根据检测结果分为RSV阳性组和RSV阴性组,对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RSV阳性45例,RSV阴性377例。RSV阳性组及阴性组母乳喂养比例分别为42.22%及65.25%
目的通过多中心队列研究了解儿童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s,CICU)内拔管失败的临床流行病学。设计采用前瞻性收集的临床登记数据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场所儿童心脏重症监护联盟(PC4)登记处对象PC4医院儿童CICU的所有患儿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及主要结果分析登记处2013年10月1日到2014年7月31日间的所有机械通气数据。拔管失败的主要结果为计划拔管后
期刊
脓毒症特别是脓毒性休克可继发肾上腺功能障碍。炎症介质、凝血功能障碍、皮质醇代谢异常或糖皮质激素抵抗等与肾上腺功能障碍发病密切相关。虽然脓毒症相关性肾上腺功能障碍已逐步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就脓毒症相关性肾上腺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目的目前对心脏手术患儿高血糖诱发因素及胰岛素需求类型所知较少。本研究旨在了解年龄对心脏手术后患儿高血糖及胰岛素需求类型的影响。设计对儿童重症监护室高血糖控制(Control of Hyperglycemia in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CHiP)研究中前瞻性收集的患儿数据进行队列研究。场所一家拥有24张病床的多学科综合性PICU对象随机选择CHiP研究中心脏术后患儿进入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儿童急性中毒的方法。方法应用儿童中毒病例信息收集表前瞻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中毒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儿童急性中毒的年龄、原因、途径、种类和后果。结果共收集中毒病例353例。 <1岁28例(8.0%),~4岁255例(72.2%),~9岁35例(9.9%),≥9岁35例(9.9%)。中毒发生在家庭305例(86.4%)
期刊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1例HFMD合并AFP患儿的住院资料、临床随访资料。结果31例HFMD合并AFP患儿中,男16例,女15例;农村患儿29例(93.5%
目的总结以四脑室周围损伤为主的儿童脑干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以四脑室周围损伤为主的脑干脑炎2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年龄主要集中于15个月~6岁,男14例,女11例,常急性发病,有前驱感染史。神经系统症状出现频次依次为嗜睡、头痛、走路不稳、抽搐、烦躁、头晕。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出现频次依次为:双侧膝腱反射活跃、颈项强直、双侧巴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