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曲靖师范学院在泰国博乐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基本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和支持系统四个方面系统的分析了他们在海外跨文化适应的情况,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泰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247-02
一、引言
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对新文化环境的适应过程,是指初居新文化环境的人,不断克服文化休克的负面影响,从交际行为、生活习惯到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做出相应的调整或改变,最终达到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和学会在新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①留学生作为跨文化适应的主要群体,通过研究他们的跨文化适应现状,分析他们在海外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交往以及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等因素,以此帮助更多的留学生更好的适应海外跨文化生活。
由于地缘关系较为亲近,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等方针政策。近几年来,云南省各高校与泰国高校间交流频繁,经常组织互派学生、互派教师、学术研讨等交流活动。以曲靖师范学院为例,近年来先后与泰国博乐大学、泰国东方大学以及泰国皇家北柳师范学院开展校际交流,建立了 “1+3”、“2+2”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研究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可以为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意见。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曲靖师范学院国际学院通过“2+2”和“1+3”中泰联合培养模式赴泰国博乐大学攻读学士学位的50名学生。其中男生19名,女生31名。年龄均在19-24岁之间,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35人)和泰语(15人)。赴泰时间均在一年以上。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55份,回收53份,回收率为96.3%,其中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94.3%。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学生的基本个人信息、到泰国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人际交往情况、支持系统以及对赴泰留学的感受共6个部分。每个部分均有选择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选择性问题被分为了五个维度,从1至5分别表示“很不适应”、“比较不适应”、“一般”、“比较适应”和“很适应”。最后通过统计和计算得出每个问题的平均值,分值越低说明在这个方面的适应有困难,反之说明困难较小。
访谈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主要是为了对问卷中的一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深入了解,帮助访问者进一步的了解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方法和策略。本次研究中共访谈学生10人。
三、赴泰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
1、基本生活情况。针对基本生活情况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饮食、宿舍生活、气候、交通体系和语言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得分最低的是关于气候方面的适应(2.44分)。曲靖地处温带地区,气候宜人;相比之下曼谷高温潮湿的气候就要恼人得多,有85%的学生在这一项选择了“很不适应”和“比较不适应”。而且在访谈中,不少学生告诉我,在曼谷最热的那几个月(通常是3至5月,属于泰国的热季,热季的气温是全年最高的),他们每天几乎要冲凉三到四次,有时因为太热一天都不出门,甚至不想去上课。而另一项得分较低的是关于语言环境(2.72分)虽然这些学生在赴泰之前都学过一至两年的泰语,但是当完全处于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他们还是会出现不良反应。比如说泰语时会很紧张,害怕说错,或者发现自己说的泰语对方听不懂等,而这种不良反应在学习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除上述两点之外,学生们对曼谷的交通体系也表示需要很长的时间去习惯。首先曼谷的交通很拥堵,在上下班的高峰期被堵一两个小时都属正常。再加上学校地处市郊,一些要去市中心做兼职的学生为了不迟到,经常提前2至3个小时出门。另外曼谷的公共交通体系和配套设施都不是很完善,公共车站没有站牌;有些公交车无法到达的地方就要转乘面包车或者是双条车。访谈中,学生A告诉我,他去做兼职要换乘两次,乘坐三种交通工具,分别是面包车、机场轻轨和双条车;而往返于学校和上班地点的时间是4个小时。当被问到为何不选择出租车时,A同学的回答是费用偏高,如果遇上堵车的话车费则更是负担不起。
2、学习情况。对于留学生来说,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学习冲击可能是最容易出现也是最难克服的问题。简单来说,学习冲击主要是指学习者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所产生的不适和困难经历,比如语言障碍、无法参与课堂互动、无法完成老师作业甚至出现学业失败导致无法毕业等情况。而出现这些冲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进行综合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15名泰语专业学生的日常教学语言是泰语,其他35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语言是英语。虽然这些学生在赴泰之前都曾接受过较为系统的相关语言教学,有的成绩还不错,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他们可以很好的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初到泰国时,94%的学生表示他们在课堂上出现交流不畅,听不懂老师授课内容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88%的学生表示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有12%的学生表示还是“根本听不懂”。关于Presentation(作报告)、参与课堂互动交流、课后参与Team Work等其他教学活动,有47%的学生表示他们会经常参与并认真准备,其他的50%则表示有时会参与,而最后的3%则从不参与此类活动。当被问到“你认为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时,有81%的学生认为是语言障碍。可见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对于第二语言的焦虑是留学生所面临的最主要障碍,而这也是造成学习冲击的主要原因。另外,学生在调查中还指出“国外老师口音太重影响理解程度”、“没有预习习惯导致无法跟上老师的授课节奏”以及“中外老师授课习惯差异”等问题也同样会引发学习冲击。
3、人际交往情况。人是社会动物,无法孤立于外界而生存。对于留学生来说,在异国生活不可避免的要与所谓的“外国人”有所交往。处理好人际交往问题无疑会对跨文化适应有很大帮助。在本次调查研究中,有93%的学生表示自己有外国朋友,并且这些朋友不仅仅来自泰国,还有来自美国、孟加拉、土耳其等。这充分说明大部分学生并不会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并且乐于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但是另一个调查结果却值得思考:关于“你大部分时间是和本国朋友在一起还是和外国朋友在一起”这个问题,有89%的学生表示是和本国朋友在一起。即使是一些性格外向、乐于交流的学生,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他们最后仍会选择尽量待在“母文化圈”中。一名曾经与泰国学生同住的女生告诉我,一开始她选择泰国舍友是想提高自己的泰语水平,同时真心实意的想交到外国朋友。但后来发现双方在很多地方存在问题和冲突。比如泰国人习惯在屋子里欢光着脚,进屋之前就要脱鞋,而中国人则是习惯在屋子里穿拖鞋。这一个光脚一个穿鞋的问题就引发了诸多不快。最终,这位女生搬出了原来的宿舍,选择了一名中国室友。而在访谈中另一名男生提到他与一位外国同学聊天的事情。“当时我们在聊篮球,但是对方语速挺快而且有口音,很多内容我都听不太懂,而我又因为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导致整个聊天都很尴尬。我觉得如果不是因为无法很好的交流,我们也许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可见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是妨碍留学生跨出“母文化圈”的主要障碍。 4、社会支持系统。关于社会支持系统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概括来就是指以个体为中心的整个社会联系为其提供的物质或者精神方面的资源和支持。针对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学校在其支持系统中扮演了最主要的角色。因此研究的内容主要倾向于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支持:主要指情绪上的关怀和心理咨询服务。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86%的留学生在初到泰国时都或多或少的出现“思乡病”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思念父母,思念家乡的朋友或者思念家乡的菜肴。而当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倍感压力或是遇到困难时,“思乡病”则会表现的愈加严重。要解决上述的问题,学生一般会选择对外倾诉以获得关爱和理解,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的诉求对象是朋友和父母(93%),小部分同学选择自己解决(5%),而极少数同学选择求助于老师或学校(2%)。可见学校并不是留学生情感支持的主要来源。这一方面是由情感的亲疏造成的;而另一方面学校并没有开设针对留学生的心理辅导课程或是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服务也是原因之一。
(2)工具支持:主要指物质帮助②和学术帮助等。据了解,所有学生的财务状况都依靠父母支持,有54%的同学外出兼职以补贴生活上的各种费用。而参与调查的50名学生中只有10名尝试去申请博乐大学的奖学金。而其他同学之所以不去申请主要是由于自己的成绩不达标,而另一些同学表示他们不知道留学生可以申请泰方学校的奖学金以及不知道申请的主要流程。在学术帮助方面,通过访谈,学生主要反映了图书馆藏书的问题。即图书馆的藏书大部分是泰文的,与专业相关的英文书籍和资料非常有限,这给学生在查找资料、完成作业等学习过程中造成很大不便。
(3)资讯支持:主要指提供报道、日常生活以及课业等相关信息。由于中国留学生的日渐增多,博乐大学在其国际办公室专门配有一名中文流利的泰国老师来解决留学生签证、选课、学分等日常问题,并且设有专门的微信号以方便学生联系。另外,笔者也观察到在校园的教学楼、自习室、电梯等公共场所,都可以看见关于放假时间、选课、交付水电费等中文通知。但同时也有学生指出例如像新生报到的注意事项、泰国生活小贴士等资讯最好可以在赴泰之前获得,但无论是中方学校还是泰方学校均没有提供这样的帮助和服务。
四、调查结果与对策建议
(一)根据上述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赴泰的中国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方面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生活适应方面的障碍或挫折:气候适应问题、交通适应问题、思乡病以及生活习惯因物理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2、学习适应方面的障碍或挫折:无法很好的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无法参与课堂互动和小组作业等教学活动以及无法习惯相对自由的授课方式。
3、语言适应方面的障碍或挫折:因无法使用泰语或英语进行良好的交流而对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造成诸多不便。
4、支持系统不足:主要体现在情感支持、工具支持和资讯支持三个方面,情感支持和工具支持方面的不足尤为突出。
(二)对策建议
1、提高英语和泰语的语言能力,建立跨文化交流的信心。几乎对于所有参与调查的留学生而言,语言障碍是他们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学校层面来说要规划和开设不同侧重点的语言课程。当学生在国内学习时,语言课程的设置不仅要注重基础学习也应注重应用学习,也就是强调交际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培养。而当学生开始在泰国学习时,泰方学校也应根据学生参差不齐的语言水平,为留学生开设针对性的语言课程。尤其是在赴泰学习的第一学期,这是跨文化适应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语言课程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留学生的语言能力,则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在异国生活和学习的信心。而从留学生的层面来说,对于语言的学习要抱有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不要对异国的学习生活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泰国学校有很多中国学生,遇到问题身边的同胞会帮你去沟通和解决……这种还未断奶的想法是极其幼稚和可怕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摆正心态,端正学习态度才可以让自己更快更好地适应异国的学习和生活。
2、加强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培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泰国的社会和学术环境,国内大学应该在学生赴泰之前为他们增设一些跨文化适应的培训项目。这类培训项目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与学生明确讨论中泰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包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宗教信仰、交往禁忌、价值观等。(2)采用演讲、PPT演示或者是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泰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了解泰方学校的基本生活和教学环境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使其对出国留学的期望值比较符合实际。(3)让学生了解中泰之间教与学方面的差异,模拟泰国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所体验,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课堂发言,做口头报告和参与讨论的自信。(4)通过实例分析和情景演示,为学生提供应对文化差异的策略和办法。
3、完善支持系统,丰富学生了解相关资讯的渠道。支持系统通过简单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情感支持和物质支持。对于留学生来说,情感支持主要来源是父母或朋友。而学校作为一个机构,可以作为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但无法扮演主要角色。然而在物质支持方面,学校方面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从工具支持方面来说,学校可以丰富奖学金的种类,拓宽奖学金的申请渠道,给以留学生更多的申请机会,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资讯支持方面,学校最好在学生赴泰之前就提供一些重要的生活小贴士或相关资料以作参考之用;相应增加一些工作人员来为留学生服务;或者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带有支援或服务性质的留学生团体,专门为新生提供服务。
4、留学生自己才是解决跨文化适应问题的关键。无论学校或者外界提供多么完善和全面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决定跨文化适应成败的还是留学生自己。通过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学生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没有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规划,没有养成自主学习和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第二,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泰国素以风景秀丽,旅游业发达著称,而学校给予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时间相对宽松,有些学生玩心过重,耽误学业。最后,由于语言沟通不畅和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不够,再加上个别学生在沟通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出现误解当地文化和他国同学的情况。因此从留学生的角度出发,要有不怕丢脸,主动发问和主动学习的精神;要锻炼自己自省、自律的能力;要鼓励自己多和不同文化的朋友交流,多包容,多理解,培养自己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自助者天助”,只有自己才是真正可以帮助自己的那个人。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注解:
①毕继万. 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1日
②这里主要指生活费和奖学金等财务方面的帮助
关键词:泰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247-02
一、引言
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对新文化环境的适应过程,是指初居新文化环境的人,不断克服文化休克的负面影响,从交际行为、生活习惯到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做出相应的调整或改变,最终达到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和学会在新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①留学生作为跨文化适应的主要群体,通过研究他们的跨文化适应现状,分析他们在海外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交往以及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等因素,以此帮助更多的留学生更好的适应海外跨文化生活。
由于地缘关系较为亲近,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等方针政策。近几年来,云南省各高校与泰国高校间交流频繁,经常组织互派学生、互派教师、学术研讨等交流活动。以曲靖师范学院为例,近年来先后与泰国博乐大学、泰国东方大学以及泰国皇家北柳师范学院开展校际交流,建立了 “1+3”、“2+2”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研究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可以为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意见。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曲靖师范学院国际学院通过“2+2”和“1+3”中泰联合培养模式赴泰国博乐大学攻读学士学位的50名学生。其中男生19名,女生31名。年龄均在19-24岁之间,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35人)和泰语(15人)。赴泰时间均在一年以上。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55份,回收53份,回收率为96.3%,其中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94.3%。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学生的基本个人信息、到泰国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人际交往情况、支持系统以及对赴泰留学的感受共6个部分。每个部分均有选择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选择性问题被分为了五个维度,从1至5分别表示“很不适应”、“比较不适应”、“一般”、“比较适应”和“很适应”。最后通过统计和计算得出每个问题的平均值,分值越低说明在这个方面的适应有困难,反之说明困难较小。
访谈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主要是为了对问卷中的一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深入了解,帮助访问者进一步的了解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方法和策略。本次研究中共访谈学生10人。
三、赴泰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
1、基本生活情况。针对基本生活情况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饮食、宿舍生活、气候、交通体系和语言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得分最低的是关于气候方面的适应(2.44分)。曲靖地处温带地区,气候宜人;相比之下曼谷高温潮湿的气候就要恼人得多,有85%的学生在这一项选择了“很不适应”和“比较不适应”。而且在访谈中,不少学生告诉我,在曼谷最热的那几个月(通常是3至5月,属于泰国的热季,热季的气温是全年最高的),他们每天几乎要冲凉三到四次,有时因为太热一天都不出门,甚至不想去上课。而另一项得分较低的是关于语言环境(2.72分)虽然这些学生在赴泰之前都学过一至两年的泰语,但是当完全处于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他们还是会出现不良反应。比如说泰语时会很紧张,害怕说错,或者发现自己说的泰语对方听不懂等,而这种不良反应在学习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除上述两点之外,学生们对曼谷的交通体系也表示需要很长的时间去习惯。首先曼谷的交通很拥堵,在上下班的高峰期被堵一两个小时都属正常。再加上学校地处市郊,一些要去市中心做兼职的学生为了不迟到,经常提前2至3个小时出门。另外曼谷的公共交通体系和配套设施都不是很完善,公共车站没有站牌;有些公交车无法到达的地方就要转乘面包车或者是双条车。访谈中,学生A告诉我,他去做兼职要换乘两次,乘坐三种交通工具,分别是面包车、机场轻轨和双条车;而往返于学校和上班地点的时间是4个小时。当被问到为何不选择出租车时,A同学的回答是费用偏高,如果遇上堵车的话车费则更是负担不起。
2、学习情况。对于留学生来说,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学习冲击可能是最容易出现也是最难克服的问题。简单来说,学习冲击主要是指学习者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所产生的不适和困难经历,比如语言障碍、无法参与课堂互动、无法完成老师作业甚至出现学业失败导致无法毕业等情况。而出现这些冲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进行综合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15名泰语专业学生的日常教学语言是泰语,其他35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语言是英语。虽然这些学生在赴泰之前都曾接受过较为系统的相关语言教学,有的成绩还不错,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他们可以很好的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初到泰国时,94%的学生表示他们在课堂上出现交流不畅,听不懂老师授课内容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88%的学生表示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有12%的学生表示还是“根本听不懂”。关于Presentation(作报告)、参与课堂互动交流、课后参与Team Work等其他教学活动,有47%的学生表示他们会经常参与并认真准备,其他的50%则表示有时会参与,而最后的3%则从不参与此类活动。当被问到“你认为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时,有81%的学生认为是语言障碍。可见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对于第二语言的焦虑是留学生所面临的最主要障碍,而这也是造成学习冲击的主要原因。另外,学生在调查中还指出“国外老师口音太重影响理解程度”、“没有预习习惯导致无法跟上老师的授课节奏”以及“中外老师授课习惯差异”等问题也同样会引发学习冲击。
3、人际交往情况。人是社会动物,无法孤立于外界而生存。对于留学生来说,在异国生活不可避免的要与所谓的“外国人”有所交往。处理好人际交往问题无疑会对跨文化适应有很大帮助。在本次调查研究中,有93%的学生表示自己有外国朋友,并且这些朋友不仅仅来自泰国,还有来自美国、孟加拉、土耳其等。这充分说明大部分学生并不会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并且乐于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但是另一个调查结果却值得思考:关于“你大部分时间是和本国朋友在一起还是和外国朋友在一起”这个问题,有89%的学生表示是和本国朋友在一起。即使是一些性格外向、乐于交流的学生,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他们最后仍会选择尽量待在“母文化圈”中。一名曾经与泰国学生同住的女生告诉我,一开始她选择泰国舍友是想提高自己的泰语水平,同时真心实意的想交到外国朋友。但后来发现双方在很多地方存在问题和冲突。比如泰国人习惯在屋子里欢光着脚,进屋之前就要脱鞋,而中国人则是习惯在屋子里穿拖鞋。这一个光脚一个穿鞋的问题就引发了诸多不快。最终,这位女生搬出了原来的宿舍,选择了一名中国室友。而在访谈中另一名男生提到他与一位外国同学聊天的事情。“当时我们在聊篮球,但是对方语速挺快而且有口音,很多内容我都听不太懂,而我又因为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导致整个聊天都很尴尬。我觉得如果不是因为无法很好的交流,我们也许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可见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是妨碍留学生跨出“母文化圈”的主要障碍。 4、社会支持系统。关于社会支持系统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概括来就是指以个体为中心的整个社会联系为其提供的物质或者精神方面的资源和支持。针对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学校在其支持系统中扮演了最主要的角色。因此研究的内容主要倾向于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支持:主要指情绪上的关怀和心理咨询服务。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86%的留学生在初到泰国时都或多或少的出现“思乡病”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思念父母,思念家乡的朋友或者思念家乡的菜肴。而当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倍感压力或是遇到困难时,“思乡病”则会表现的愈加严重。要解决上述的问题,学生一般会选择对外倾诉以获得关爱和理解,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的诉求对象是朋友和父母(93%),小部分同学选择自己解决(5%),而极少数同学选择求助于老师或学校(2%)。可见学校并不是留学生情感支持的主要来源。这一方面是由情感的亲疏造成的;而另一方面学校并没有开设针对留学生的心理辅导课程或是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服务也是原因之一。
(2)工具支持:主要指物质帮助②和学术帮助等。据了解,所有学生的财务状况都依靠父母支持,有54%的同学外出兼职以补贴生活上的各种费用。而参与调查的50名学生中只有10名尝试去申请博乐大学的奖学金。而其他同学之所以不去申请主要是由于自己的成绩不达标,而另一些同学表示他们不知道留学生可以申请泰方学校的奖学金以及不知道申请的主要流程。在学术帮助方面,通过访谈,学生主要反映了图书馆藏书的问题。即图书馆的藏书大部分是泰文的,与专业相关的英文书籍和资料非常有限,这给学生在查找资料、完成作业等学习过程中造成很大不便。
(3)资讯支持:主要指提供报道、日常生活以及课业等相关信息。由于中国留学生的日渐增多,博乐大学在其国际办公室专门配有一名中文流利的泰国老师来解决留学生签证、选课、学分等日常问题,并且设有专门的微信号以方便学生联系。另外,笔者也观察到在校园的教学楼、自习室、电梯等公共场所,都可以看见关于放假时间、选课、交付水电费等中文通知。但同时也有学生指出例如像新生报到的注意事项、泰国生活小贴士等资讯最好可以在赴泰之前获得,但无论是中方学校还是泰方学校均没有提供这样的帮助和服务。
四、调查结果与对策建议
(一)根据上述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赴泰的中国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方面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生活适应方面的障碍或挫折:气候适应问题、交通适应问题、思乡病以及生活习惯因物理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2、学习适应方面的障碍或挫折:无法很好的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无法参与课堂互动和小组作业等教学活动以及无法习惯相对自由的授课方式。
3、语言适应方面的障碍或挫折:因无法使用泰语或英语进行良好的交流而对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造成诸多不便。
4、支持系统不足:主要体现在情感支持、工具支持和资讯支持三个方面,情感支持和工具支持方面的不足尤为突出。
(二)对策建议
1、提高英语和泰语的语言能力,建立跨文化交流的信心。几乎对于所有参与调查的留学生而言,语言障碍是他们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学校层面来说要规划和开设不同侧重点的语言课程。当学生在国内学习时,语言课程的设置不仅要注重基础学习也应注重应用学习,也就是强调交际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培养。而当学生开始在泰国学习时,泰方学校也应根据学生参差不齐的语言水平,为留学生开设针对性的语言课程。尤其是在赴泰学习的第一学期,这是跨文化适应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语言课程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留学生的语言能力,则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在异国生活和学习的信心。而从留学生的层面来说,对于语言的学习要抱有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不要对异国的学习生活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泰国学校有很多中国学生,遇到问题身边的同胞会帮你去沟通和解决……这种还未断奶的想法是极其幼稚和可怕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摆正心态,端正学习态度才可以让自己更快更好地适应异国的学习和生活。
2、加强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培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泰国的社会和学术环境,国内大学应该在学生赴泰之前为他们增设一些跨文化适应的培训项目。这类培训项目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与学生明确讨论中泰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包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宗教信仰、交往禁忌、价值观等。(2)采用演讲、PPT演示或者是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泰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了解泰方学校的基本生活和教学环境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使其对出国留学的期望值比较符合实际。(3)让学生了解中泰之间教与学方面的差异,模拟泰国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所体验,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课堂发言,做口头报告和参与讨论的自信。(4)通过实例分析和情景演示,为学生提供应对文化差异的策略和办法。
3、完善支持系统,丰富学生了解相关资讯的渠道。支持系统通过简单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情感支持和物质支持。对于留学生来说,情感支持主要来源是父母或朋友。而学校作为一个机构,可以作为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但无法扮演主要角色。然而在物质支持方面,学校方面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从工具支持方面来说,学校可以丰富奖学金的种类,拓宽奖学金的申请渠道,给以留学生更多的申请机会,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资讯支持方面,学校最好在学生赴泰之前就提供一些重要的生活小贴士或相关资料以作参考之用;相应增加一些工作人员来为留学生服务;或者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带有支援或服务性质的留学生团体,专门为新生提供服务。
4、留学生自己才是解决跨文化适应问题的关键。无论学校或者外界提供多么完善和全面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决定跨文化适应成败的还是留学生自己。通过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学生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没有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规划,没有养成自主学习和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第二,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泰国素以风景秀丽,旅游业发达著称,而学校给予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时间相对宽松,有些学生玩心过重,耽误学业。最后,由于语言沟通不畅和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不够,再加上个别学生在沟通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出现误解当地文化和他国同学的情况。因此从留学生的角度出发,要有不怕丢脸,主动发问和主动学习的精神;要锻炼自己自省、自律的能力;要鼓励自己多和不同文化的朋友交流,多包容,多理解,培养自己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自助者天助”,只有自己才是真正可以帮助自己的那个人。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注解:
①毕继万. 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1日
②这里主要指生活费和奖学金等财务方面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