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化语文教师培训是积极推进语文教学改革,促进语文教学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师加快专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需求和迫切愿望。它是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一种拓展、一种有益的借鉴和补充。目前各地为了提升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相继推出了各种培训,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误区一:培训意识不强
目前好多的语文教师培训意识不强,对培训的认识不够,不能主动参与培训,往往都是学校安排的就去,不安排的就不想去,更有的教师把培训当作是一次旅游,到培训地点不去参加培训,而是到景点去游玩。特别是农村语文教师,学习与工作、家庭各方面的矛盾影响他们接受培训的愿望。再者培训后缺少相应的考核制度,培训效果好与差都不会直接影响教师自身的工作,使得教师参加培训的态度是消极的。学校及教师不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教师对进修培训也不积极参与,培训的实效自然会降低。
对策:首先,在平时要通过会议、个别交流、评比等方式来让语文教师转变旧的培训观念,树立终身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意识到终身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主动要求参加培训,其次为教师提供发展机会和可能。多鼓励语文教师走出去上交流课或公开课,当他们感觉到自己现有的知识已经不能驾驭课堂的时候,他们想参加培训的愿望就会与日俱增。再次,用奖励杠杆来激发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完善语文教师培训监督制度,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把教师进修培训获得的成绩与他们的晋职与评优等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误区二:培训形式单一
培训方式单一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培训地点几乎都局限在校内。校内培训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地束缚在校内,久而久之,不仅会让教师们的视野越来越小,而且培训的理论知识难以与现实相结合。现在的培训都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怪圈,几乎都是台上自说自讲,台下想听就听,不想听就睡觉,没有讲与听之间的互动。要么就是一定要请特级教师来上示范课或请专家来做报告,都是先上课,然后再谈自己教学的思想,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完之后,教师却很少把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融进自己的语文教学当中,用他们的话就是说,特级就是特级,他们的课我们只能欣赏,是学不来的。这让培训效果打了一个大折扣。
对策:首先,要探索培训新模式,采用“案例 交流”的形式来开展培训。因为语文教师最需要的是在现实教学中对自己进行指导。所以,我们的培训可以走进语文课堂,对常态课进行分析与解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相信这种培训模式能激发语文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活动中,培训者引导教师们围绕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问题的设计、小组活动的组织、学生活动时教师角色作用的发挥等进行分析讨论。这种培训模式有助于启发教师的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培训时要营造一个和谐、互动的培训空间,让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够参与进来,能够敢于与专家对话或争鸣,活动中,先由教师将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困惑、新问题提出来,再由学科专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培训、指导,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帮助参训教师排忧解难,从而提高参训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能力。
误区三:培训内容雷同
现在的语文教师培训,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着重介绍理论方面的知识,缺乏实践性、新颖性、前沿性的内容,培训内容基本上都是雷同的。多数都是解读新课改,或大谈特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精神。与当前的语文教学相脱节,没有涉及到中小学的实际教学需要与教改的要求,更谈不到有针对性地对接受培训的老师进行因人施教。因此,这种培训内容中有助于系统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很少,实际效果也不明显。
对策:首先,在培训中应关注教师经验。教师的经验直接影响对培训内容的认可,他们对于为什么要参与培训活动,学习什么,学习效果等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作出评判。如果培训内容与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脱离,那么很难激起语文教师的培训欲望,而如果我们的培训符合教师的教学经验,那么,教师就会感觉到这样的培训非常符合自己的实际,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够起到借鉴作用。所以,我们的培训要关注教师的经验,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其次,培训内容要经过精心挑选,不能信手拈来,要先分析培训对象的实际水平,然后安排培训内容,去除那些不适应培训对象水平的内容。让我们的培训内容真正对语文教师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
范春杰,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误区一:培训意识不强
目前好多的语文教师培训意识不强,对培训的认识不够,不能主动参与培训,往往都是学校安排的就去,不安排的就不想去,更有的教师把培训当作是一次旅游,到培训地点不去参加培训,而是到景点去游玩。特别是农村语文教师,学习与工作、家庭各方面的矛盾影响他们接受培训的愿望。再者培训后缺少相应的考核制度,培训效果好与差都不会直接影响教师自身的工作,使得教师参加培训的态度是消极的。学校及教师不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教师对进修培训也不积极参与,培训的实效自然会降低。
对策:首先,在平时要通过会议、个别交流、评比等方式来让语文教师转变旧的培训观念,树立终身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意识到终身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主动要求参加培训,其次为教师提供发展机会和可能。多鼓励语文教师走出去上交流课或公开课,当他们感觉到自己现有的知识已经不能驾驭课堂的时候,他们想参加培训的愿望就会与日俱增。再次,用奖励杠杆来激发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完善语文教师培训监督制度,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把教师进修培训获得的成绩与他们的晋职与评优等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误区二:培训形式单一
培训方式单一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培训地点几乎都局限在校内。校内培训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地束缚在校内,久而久之,不仅会让教师们的视野越来越小,而且培训的理论知识难以与现实相结合。现在的培训都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怪圈,几乎都是台上自说自讲,台下想听就听,不想听就睡觉,没有讲与听之间的互动。要么就是一定要请特级教师来上示范课或请专家来做报告,都是先上课,然后再谈自己教学的思想,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完之后,教师却很少把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融进自己的语文教学当中,用他们的话就是说,特级就是特级,他们的课我们只能欣赏,是学不来的。这让培训效果打了一个大折扣。
对策:首先,要探索培训新模式,采用“案例 交流”的形式来开展培训。因为语文教师最需要的是在现实教学中对自己进行指导。所以,我们的培训可以走进语文课堂,对常态课进行分析与解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相信这种培训模式能激发语文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活动中,培训者引导教师们围绕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问题的设计、小组活动的组织、学生活动时教师角色作用的发挥等进行分析讨论。这种培训模式有助于启发教师的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培训时要营造一个和谐、互动的培训空间,让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够参与进来,能够敢于与专家对话或争鸣,活动中,先由教师将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困惑、新问题提出来,再由学科专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培训、指导,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帮助参训教师排忧解难,从而提高参训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能力。
误区三:培训内容雷同
现在的语文教师培训,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着重介绍理论方面的知识,缺乏实践性、新颖性、前沿性的内容,培训内容基本上都是雷同的。多数都是解读新课改,或大谈特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精神。与当前的语文教学相脱节,没有涉及到中小学的实际教学需要与教改的要求,更谈不到有针对性地对接受培训的老师进行因人施教。因此,这种培训内容中有助于系统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很少,实际效果也不明显。
对策:首先,在培训中应关注教师经验。教师的经验直接影响对培训内容的认可,他们对于为什么要参与培训活动,学习什么,学习效果等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作出评判。如果培训内容与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脱离,那么很难激起语文教师的培训欲望,而如果我们的培训符合教师的教学经验,那么,教师就会感觉到这样的培训非常符合自己的实际,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够起到借鉴作用。所以,我们的培训要关注教师的经验,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其次,培训内容要经过精心挑选,不能信手拈来,要先分析培训对象的实际水平,然后安排培训内容,去除那些不适应培训对象水平的内容。让我们的培训内容真正对语文教师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
范春杰,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