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生的专业思维与专业能力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专业、思维、能力等概念的梳理和分析,运用演绎推理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专业思维和专业能力的内涵作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研究生所应具备的最核心的专业思维与专业能力是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并指出培养研究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专业思维;专业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阎峻(1975-),男,安徽利辛人,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法学、高等教育管理。(安徽 合肥 230039)
  
  作为一名研究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专业思维和专业能力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专业、思维、能力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深刻认识专业思维和专业能力的内涵,从而明白研究生应具有的最核心的专业思维与专业能力是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一、专业、思维、能力的概念
  1.专业 
  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以下四类:
  定义一:中国、苏联等国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各个专业领域。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划或美国学校的主修。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划分。[1]
  定义二: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这个定义基本与《辞海》的解释一致,认为专业是一种学业门类。[2]
  定义三:从广义、狭义、特指三个层面来理解专业。从广义角度看,专业即某种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些特定的劳动特点。狭义的专业,主要是指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特指的专业即高等学校中的专业。它是依据确定的培养目标设置于高等学校(及其相应的教育机构)的教育基本单位或教育基本组织形式。[3]
  定义四: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因而在谈到课程时,其中也就包含了这种组织形式。[4]
  综合以上定义的优缺点,薛国仁、赵文华给专业的定义是: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5]这个专业定义既有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属性,又具有分门别类地进行这种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属性。
  2.思维
  《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
  (1)与“感性认识”相对。指理性认识,即思想;或指理性认识的过程,即思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
  (2)与“存在”相对。指意识、精神。
  3.能力
  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即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6]
  二、专业思维和专业能力
  根据上述专业、思维、能力的概念,我们可以推理出专业思维和专业能力的含义。所谓专业思维是指对某一学科领域的理性认知过程,是对该学科领域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专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对专业思维,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专业思维指的是围绕专业工作对象所形成的使命思维与工作理念;另一方面,专业思维指的是有效从事专业活动所应有的思考问题的具体思维与逻辑,如哲学专业的本体思维以及建立在本体思维基础上的从应然到实然,再到应然的思考路径;再比如管理专业的目的性思维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从假设到实现目标的路径选择的逻辑思维,如定位思维、系统思维与辩证思维。
  专业能力则是学生分析、研究、解决某一项专门领域中的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有助于学生的未来职业活动。
  三、研究生的专业思维与专业能力
  研究生的专业思维与专业能力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其中最核心的专业思维与专业能力是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1.批判性思维
  Robert·H·Ennis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7]帅培天认为:“批判性思维包含的不仅是具体的大脑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种模式。”[8]刘儒德认为,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怀疑的、分析的和批判的,它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技巧的精粹,是对已有的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以期更为准确、深刻和全面地认识事物。批判性思维由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认知技能两方面构成。批判性精神与情感、态度有关,它是指有意识地进行批判的心理准备状态、意愿和倾向,用审视的眼光看待已有的结论,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分析所遇到的思想、观点、方法等的合理性。它左右着一个人的心态,激发或激活个人朝某个方向去思考问题。因此,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实际上是涉及个体的人格特点,要发展人的批判性思维,就必须突显人的批判性思维的人格特征。然而,仅有批判性思维的意向是不够的。它的形成还必须包括一系列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批判性认知技能的获得。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实际上就是对所看到的东西的性质、价值、精确性和真实性等方面作出个人的判断。[9]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必须以一般性的思维为基础,也必须符合逻辑。批判性思维首先是一种逻辑思维,但它不是仅仅停留在逻辑思维的层面,而是更关注思维的真实性、精确性及其意义和价值,更强调思维的见识性。有了批判性思维,便能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为创新提供条件。[10]
  2.创新能力
  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创新是在前人已经发现、发明的成果基础上,作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的过程。创新的内涵是突破和超越,是否定和发展。而创新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具有综合独特性和结构优化性等特征。遗传素质是形成人类创新能力的生理基础和必要的物质前提,它潜在决定着个体创新能力未来发展的类型、速度和水平;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条件,环境优劣影响着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实践是人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实践也是检验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活动成果的尺度标准。创新能力有一部分来自于不断发问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创新能力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可以训练、启发出来;创新最关键的条件是要解放自己。因为一切创造力都根源于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
  四、培养研究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途径
  1.增强批判意识、创新意识,开展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训练
  培养研究生的批判意识,鼓励他们在学习中追求批判。只有在强烈的批判意识引导下,我们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批判性思维潜力; 激发和培养研究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脚踏实地、勇于批判的精神风貌,不断鼓励研究生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批判他人观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形态,它既是指一种能动的思维发展过程,又是指一种积极的自我激励和重新组织概念的过程。开展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训练有助于提高和发展研究生的提问能力、归纳能力、演绎能力、区别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1]
  2.加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研究生群体最显著的特征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多数研究生具备政治理论水平强、文化素养层次高、专业技能基础好、知识涉猎面积广等特点,对前瞻性科学知识具有强烈的诉求。知识与批判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敏锐、深刻的判断能力是以广博而深厚的知识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应该合理选择课程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应该开设专题研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及一些交叉学科的课程。[12]
  3.积极开展无意识教育和研究性学习
  无意识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正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式。无意识教育有其存在的客观依据和独特优势,诸如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方式的间接性以及活动内容的三维性等等,可以使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为研究生提供亲身参与研究探索创造的机会,引导和鼓励研究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 充分地调动研究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研究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得到锻炼与培养。[13]
  4.导师的综合素质
  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高素质的导师至关重要。导师自身具备的一些素质,例如积极的批判意识、较强的创新能力、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造诣等, 会极大地影响和带动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14]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3卷)[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1.
  [2]李冀.教育管理辞典[K].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7.
  [3]周川.专业散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2,(1).
  [4]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10.
  [5]薛国仁,赵文华.专业: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中介概念[J].上海高教研究,1997,(4).
  [6]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
  [7]Robert·H·Ennis.A Logical Basis for Measur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Z].Education Leadership,1989:4.
  [8]帅培天.教学方法在美国[J].外国教育研究,1998,(2).
  [9]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
  [10]杜环欢.注重批判性思维培养[J].教育探索,2005,(3).
  [11][12][13][14]王伟.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福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3,(3).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背诵前测、背诵后测和延时测试的成绩,探讨背诵式语言输入对语块习得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背诵式语言输入对学生语块的习得产生显著性功效;背诵式语言输入对语块习得的有效性会因语块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本研究为我国的二语教学提供了启示:作为我国语文学习传统方法之一的背诵式语言输入能弥补中国学生二语输入的严重不足,应该受到重视。习得者应充分发挥背诵式语
期刊
摘要:高等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我国的工业化建设进程。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的主力军,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调查发现:目前,工科青年教师虽然具有高学历、现代化教育技术掌握较好等优势,但普遍存有实践能力差、教育理论知识缺乏、双语教学能力薄弱、教学研究较少等不足,为满足培养新世纪工程师的需求,急需在这几方面对其进行相关培训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笔者对供电可靠性管理一些实践性的思考,其中包括供电可靠性的概述及思考的意义,影响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实际因素,如何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效率,并从组织机构、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性分析,对供电可靠性管理给予了实用性建议。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管理;实践性  作者简介:林蔚(1970-),男,安徽合肥人,合肥供电公司新城客户服务中心,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用电检查。(安徽 合
期刊
摘要:在大学生人文素质严重不足的背景下, “两课”在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同时,完全有能力和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精神健全、人格完善、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富于创造力的新人。为了实现“两课”人文教育的目标,两课教学及两课教师必须在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素养方面加强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人文素质;两课教学;人文教育  作者简介:王华(1972-),女,新疆和静人,陕西教育学院政法系
期刊
摘要: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由此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期和机遇期。本文从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出发,引入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关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理论,对辅导员队伍职业生涯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着力在可操作性的对策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  作者简介:刘辉(1973-),男
期刊
摘要:为了解医学生对学生评教的认识、态度及评教时的影响因素,笔者采用自编问卷及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对某医学高专65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调查显示,大部分医学生能够认识到评教的必要性。但是由于医学院校课程及教师队伍的特殊性,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对此,医学院校应当加强宣传与培训,合理安排评教的实施过程,引入即时评教,完善学生评教指标系统和反馈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宽口径、复合型的人才培养专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宽口径、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在课程建设、实践环节设置、毕业设计的监控、自学能力培养和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毕业设计  作者简介:巫付专(1965-),男,河南安阳人,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主要
期刊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师资结构的特点使低学历青年教师处于职场尴尬境地。研究这部分教师面临的问题,以制度作保证,以激励作动力,让这部分教师在关爱中成长,为高校发展增添活力。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管理;激励  作者简介:闫杰(1982-),男,河南南阳人,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湖北 武汉 430074)    新建本科院校为适应本科教学,不惜以丰
期刊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阶段。但是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存在创新性不足、学术价值偏低、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同时也没有制度上的保证,致使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和对毕业论文的管理流于形式,并成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瓶颈。为此,本文提出到企业开发导师资源、优化课程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加大硬件投入、加强监控、建立通畅的师生沟通机制等解决对策,以此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期刊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行“质量工程”、2008年金融危机、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并为社会所接受,长期以来一直是高等院校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校企合作的现状,总结校企合作的经验与问题,提出未来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为高等院校实施校企合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邓建高(1974-),男,江西鹰潭人,河海大学商学院,讲师,河南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