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茫茫的太空中,几年之后很可能将盛开一朵朵“太空之花”。它们就像是太空中的向日葵,始终迎着灼热的太阳,收集着来自太阳的光和热。这些“太空之花”并非奇异的外星生物,而是人类正在研制的新型卫星,它们可将收集来的太阳能输送到地球上为人们照亮。
夜幕降临之时,孩子们有时会问:“太阳公公哪里去了呢?”父母们则会说:“太阳公公回家睡觉了。”其实,太阳是个不会休息的大火球,一直不知疲倦地燃烧着自己,向太空中散发出光和热。由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不同的区域就有了白天和黑夜之分。即使在白天,由于厚厚大气层的阻挡,阳光抵达地球表面时也减弱了不少;遇到阴雨天,我们更是与阳光无缘。
在地表利用太阳能,会遇到夜晚和阴雨天的麻烦。然而,如果远离地球大气层,进入没有遮挡的太空中,就可以一天24小时都能接受到阳光的照耀了。基于这个原因,不少科学家多年来致力于太空太阳能的研究,希望有一天人类能够高效收集太阳能。现在,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设计出一种特别的卫星,可以发射到太空中,高效收集太阳能。
这种太阳能发电卫星称之为“太空之花”。这款卫星看上去像是一朵盛开的喇叭花,也像是一只漂亮的高脚酒杯。“太空之花”的正式名称是“随机性大型相位阵列太阳能卫星”,英文简称是SPS-ALPHA。需要说明的是,它其实不是一颗大的卫星,而是由一组小卫星组成。这些卫星按照合理的组合排列在太空中,形成漂亮的“太空花园”。每颗“太空之花”不是很大,直径约10米,质量预计为50~200千克,不少大力士都能举得起来。
“太空之花”的“花朵”由成千上万个可控的高分子薄膜镜组成,镜面会根据太阳的方位改变方向。“花朵”上的镜子负责收集阳光,然后全部反射到“花托”部位的圆盘状发电系统上。圆盘的正面是高效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可以把镜子反射的阳光转化为电能。根据发电阵列中“花朵”数量的差异,发电功率也有所不同。正常情况下,每朵“太空之花”可以产生数万瓦的电能,一组太空太阳能发电阵列则可产生数千万乃至数十亿瓦的电能。据估算,这种太空太阳能发电方式要比现有各种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高数倍。
在“太空之花”圆盘状发电系统的背面,也就是向着地球一面,安装有多个微波发射器,可以把电能转化为高能微波,并发射给地面上的接收站。接收站可把微波再次转化为电能,然后传输给千家万户。除了“太空之花”外,此前有人提出了太空太阳能发电的设想,但都因造价过高和存在一些技术疑点而搁浅。不过在如何把能源传送回地球这个问题上,科学家们的意见还是比较统一的,那就是采用微波方式。激光固然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缺点在于它可能危及其他飞行器的安全。
另外,我们还知道,如何为远赴遥远外星探测的太空飞行器“加油”也一直是个令人头痛的大问题,而按照设计预期,“太空之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道难题。“太空之花”除了用于把太阳能传输到地面外,还可用作“太空加油站”,为附近或路过的一些太空探测器提供能源。按照设想,“太空之花”可以根据需要密布在太空的不同位置中,甚至可以发射到其他星球附近,作为星际飞行器的“加油站”。
现在,科学家正在加紧研制“太空之花”,他们希望在2016年就开始在近地轨道建设太空太阳能发电站,并在25年内完全建成。一些太阳能专家表示,“太空之花”的可行性较高,如果它能按照计划的时间表投产,那地球上的“能源大战”可能就可以消停一阵子了。
编辑/梁宇清
夜幕降临之时,孩子们有时会问:“太阳公公哪里去了呢?”父母们则会说:“太阳公公回家睡觉了。”其实,太阳是个不会休息的大火球,一直不知疲倦地燃烧着自己,向太空中散发出光和热。由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不同的区域就有了白天和黑夜之分。即使在白天,由于厚厚大气层的阻挡,阳光抵达地球表面时也减弱了不少;遇到阴雨天,我们更是与阳光无缘。
在地表利用太阳能,会遇到夜晚和阴雨天的麻烦。然而,如果远离地球大气层,进入没有遮挡的太空中,就可以一天24小时都能接受到阳光的照耀了。基于这个原因,不少科学家多年来致力于太空太阳能的研究,希望有一天人类能够高效收集太阳能。现在,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设计出一种特别的卫星,可以发射到太空中,高效收集太阳能。
这种太阳能发电卫星称之为“太空之花”。这款卫星看上去像是一朵盛开的喇叭花,也像是一只漂亮的高脚酒杯。“太空之花”的正式名称是“随机性大型相位阵列太阳能卫星”,英文简称是SPS-ALPHA。需要说明的是,它其实不是一颗大的卫星,而是由一组小卫星组成。这些卫星按照合理的组合排列在太空中,形成漂亮的“太空花园”。每颗“太空之花”不是很大,直径约10米,质量预计为50~200千克,不少大力士都能举得起来。
“太空之花”的“花朵”由成千上万个可控的高分子薄膜镜组成,镜面会根据太阳的方位改变方向。“花朵”上的镜子负责收集阳光,然后全部反射到“花托”部位的圆盘状发电系统上。圆盘的正面是高效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可以把镜子反射的阳光转化为电能。根据发电阵列中“花朵”数量的差异,发电功率也有所不同。正常情况下,每朵“太空之花”可以产生数万瓦的电能,一组太空太阳能发电阵列则可产生数千万乃至数十亿瓦的电能。据估算,这种太空太阳能发电方式要比现有各种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高数倍。
在“太空之花”圆盘状发电系统的背面,也就是向着地球一面,安装有多个微波发射器,可以把电能转化为高能微波,并发射给地面上的接收站。接收站可把微波再次转化为电能,然后传输给千家万户。除了“太空之花”外,此前有人提出了太空太阳能发电的设想,但都因造价过高和存在一些技术疑点而搁浅。不过在如何把能源传送回地球这个问题上,科学家们的意见还是比较统一的,那就是采用微波方式。激光固然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缺点在于它可能危及其他飞行器的安全。
另外,我们还知道,如何为远赴遥远外星探测的太空飞行器“加油”也一直是个令人头痛的大问题,而按照设计预期,“太空之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道难题。“太空之花”除了用于把太阳能传输到地面外,还可用作“太空加油站”,为附近或路过的一些太空探测器提供能源。按照设想,“太空之花”可以根据需要密布在太空的不同位置中,甚至可以发射到其他星球附近,作为星际飞行器的“加油站”。
现在,科学家正在加紧研制“太空之花”,他们希望在2016年就开始在近地轨道建设太空太阳能发电站,并在25年内完全建成。一些太阳能专家表示,“太空之花”的可行性较高,如果它能按照计划的时间表投产,那地球上的“能源大战”可能就可以消停一阵子了。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