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爱情奢望与社会孤独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霍乱时期的爱情》通过讲述了弗洛伦蒂诺和费尔米娜长达半个世纪的感情纠葛,尽书人生.爱情.死亡和回忆。从对于爱情的探索,盘桓在人们内心挥之不去的孤独感,和对于不同女性的歌颂这三个方面阐释了人们心底隐秘的爱情奢望与社会孤独。
  关键词:《霍乱时期的爱情》;隐秘的爱情奢望;社会的孤独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百年孤独》之后所完成的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在他看来唯一一部可以与《百年孤独》相媲美的作品,堪称另一种意义上的“百年孤独”。作品讲述了弗洛伦蒂诺和费尔米娜长达半个世纪的感情纠葛,以乌尔比诺与费尔米娜的传统婚姻为主要线索线,穿插了弗洛伦蒂诺的风流韵事和一段自我地位提升的奋斗史,最后以弗洛伦蒂诺和费尔米娜驶向永生永世的爱情为结局,尽书人生,愛情,死亡和回忆。在这条漫长却永恒的爱情通道上,马尔克斯道出了生命的尊严、哀伤,描绘了爱情的执着,表现了命运和坚守,展现了生与死,爱情与死亡的紧密关联。
  《霍乱时期的爱情》从爱情的角度切入,展示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对现实生活的多维思考,反映了他对国际化、本土化等文化趋向问题的态度。着重从对于爱情的探索,盘桓在人们内心挥之不去的孤独感,和对于不同女性的歌颂这三个方面阐释了人们心底隐秘的爱情奢望与社会孤独。
  一、对于爱隋的探索
  《霍乱时期的爱情》创作的直接起源,是马尔克斯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一对来到四十年前的故地,重温蜜月旅行的老人,竟被载他们出游的船夫用浆打死了,为的是抢走他们身上带的钱。他们是一对秘密情人,四十年来一直一起度假,但各自都有幸福而稳定的婚姻,而且子孙满堂。这个故事与父母年轻时候的爱情故事杂糅在一起,成为小说最初的雏形。
  对于年轻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来说,他的花冠女神费尔明娜.达萨,就是他忧郁灵魂的全部。在少女第一次抬起头无意间的望向他时,这段注定会纠缠下去的感情便开始在阿里萨的胸腔内蔓延,像夏日里疯长的藤蔓,铺天盖日。在半个世纪的漫长光阴里,阿里萨在数不清的女性肉体上寻找与迷失,尽管他在内心说“心房比婊子旅店里的房间更多”,但那些心房的墙壁可以轻易酥塌,于是那阔大的心房里装着的又只是“戴花冠的仙女”费尔明娜。他固执地以为他最终能与她结合,甚至坚贞的为她保守童贞。可是,对阿里萨来说,那难以实现的爱情又并非牢笼,他的意志在爱情中自由戏耍。可敬的上帝制造了他的本能,却对他这种悬于本能之上的“爱情”无可奈何。
  如果说弗洛伦蒂诺对费尔明娜的爱情像沉睡的火山喷发出的火焰,喷薄而出,一不小心就会灼伤;对于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来说,他和费尔明娜的爱情就更像迟缓的溪流,偶有波澜。他与费尔明娜的结合更多的是出于世俗的考虑,就像他本人所想的那样——可能他们之间并没有爱情,这种内敛的感情只是基于费尔明娜走路时所带的他的那个民族特有的高傲。可那种类似于帕拉图式的爱隋却得以延续得如此完美。
  弗洛伦蒂诺的爱情富有激情或者说更多的是幻想,乌尔比诺医生的爱情充满理性或者说更多的是世俗。我们无法说谁好谁坏,就像老马尔克斯也没在文中提及——而这一切也都是对他矛盾心理的写照:一方面他富有激情和幻想,另一方面向往平淡的世俗生活。
  二、盘桓在人们内心挥之不去的孤独感
  小说所描述的时代背景是加勒比海城市的世俗风貌——危及哥伦比亚的三大灾难:战争、霍乱、人为的破坏。战争和霍乱威胁着拉美人民的生命,而人为的破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社会孤独感使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信任,心理距离加大。人们如无垠的野草,产生了孤独感,不敢面对社会,也无力改变社会。它长久地居于人们的心理深处,所处环境的改变也不能轻易地消除这种孤独感。即便是在车水马龙中或在蜜月旅行中或是天伦之乐中这种孤独感都丝毫不会散去。社会孤独感虽然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但这种体验绝不是始终不变的。
  当谈到《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感源自何处时,马尔克斯说:“我个人认为,是因为他们不懂爱情。布恩迪亚整个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这一解释和弗洛姆的阐释惊人的相似。“人——所有时代和生活在不同文化之中的人——永远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克服孤独感,如何超越个人的天地,实现人类的大同”人类成为社会的人之后,难以避免的就面临着一种孤独感。为了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人类开始渴望着爱与被爱。人们渴望与周围的人建立长期的、充满爱心的关系,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归属需要之一。
  三、对于不同女性的歌颂
  在女人方面,马尔克斯从小生活在女人堆里,妈妈,姑妈,表姐妹,而对他影响最大的便是他的外祖母:坚贞,骄傲,挑起家里的一切事务。就像文中的费尔明娜一样。马尔克斯一生对女人都抱有敬重的情感,他一生都在无数女人中流连忘返,且无论什么人都照单全收,正如文中的弗洛伦蒂诺:老的,小的,黑的,白的,混血的。马尔克斯对尤其对寡妇抱着一种羡慕的心理,他认为寡妇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的人,而“她们用他们老狗一样的智慧,上下左右好好地把他调教了一番,让他获得了新生。”对于弗洛伦蒂诺来说,从最开始到婊子旅馆到夺去他童贞的少妇;从第一个与他保持了联系的寡妇到14岁为他殉情阿美利加,我们无法说他是有多低俗或者多高尚!就连乌尔比诺医生和林奇小姐都有一段大胆的无疾而终的爱情或者说是偷情。而生活中的马尔克斯一生也只爱了一个人——他的妻子梅赛德斯。他刚看见她时梅赛德斯才13岁,而他们用书信谈了三十年的恋爱——梅赛德斯是费尔明娜和阿美利加的合身。都是富有感染力的迷幻的女性。
  费尔明娜与弗洛伦蒂诺在半个世纪后走到了一起。看起来两人仍不太可能结合,但费尔明娜早已枯萎的爱情又被激活,且渐渐灼热起来。当“新忠诚号”在热带河流上昂然而行时,两位老人如患上“霍乱”一般迷醉,他们的爱情似乎冒出了腾腾的蒸汽。这简直就是爱情挑战死亡、青春活力冲击生命极限的神话。我们在不期然中听到作家的宣告:爱情的最高境界正在于其形而上的永恒品格。舍此,人类所谓的“高尚”、“伟大”必将大打折扣。我们被这个“永恒”所眩惑,恰如被小说结尾弗洛伦蒂诺说出的那句话所震动一样:船长迷惑地问他来来回回航行要到几时才停,他用“在五十三年零十一个日日夜夜前就准备好的答案”来回答船长,这个答案便是—一“永生永世!”
  这部作品,堪称是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它勾勒出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爱情,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隐秘的、忠贞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作品最后以弗洛伦蒂诺和费尔米娜驶向永生永世的爱情为结局。这一结局象征着爱情的全面胜利。加西亚·马尔克斯意在告诉人们,只要拥有爱情,人就可以成为自己的主宰,只要爱情存在的地方就有幸福的乌托邦。《霍乱时期的爱情》因深刻揭示人们心底隐秘的爱情奢望与社会孤独而与《百年孤独》相媲美,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爱情的百科全书”,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结合教学经验来看,通过绘画的手段,更有利于激发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们通过对人物、景物、事件等的观察,更加品味出景色或者事物的内涵,感悟到语言文字的美。同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形象思维;语文教学;绘画教学  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入学时间较短,良好的习惯还没有养成。抽象思维还处在初始阶段,因此,应充分
期刊
摘要:从权力意志理论解读潘金莲的人生,可知潘金莲靠西门庆实现了她的权力意志,摆脱了底层生活。她为了维护和扩大权力意志,又陷入了控制和反抗的困境。最终因丧失了权力意志,毁灭了自己。  关键词:潘金莲;权力意志;反抗  [正文]和基调,即仍以西门庆和潘金莲的爱恨情仇为主。《金瓶梅》不仅是刻画酒色财气的世情小说,更是一部揭露封建时期女性不幸的作品。  《金瓶梅》中的女性各有各不幸与反抗。如,潘金莲的一生
期刊
摘要:十年的日本留学经历对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早期小说多以留日学生为写作对象,着重表现这一群体在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生存遭遇与精神困境。通过对这类典型人物形象的解读,可以探寻郁达夫留日期间的生活轨迹,剖析作家内心的情感体验,更好地把握其早期小说创作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郁达夫;早期小说;留日学生  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掀起了第二股留日热潮,许多知识青年和有志之士纷纷东渡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境界。如何把握好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关键,对于促进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应用,对于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平台;素材;课件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现在许多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并与Internet连接,构成了全方位、多渠道、
期刊
摘要:课程资源的运用已常态化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已深入每一位一线教师的心,已贯穿于每一堂语文教学之中,已深深被学生们喜欢。课程资源的直观、形象,在教学中的优势日趋彰显,课程资源的科学灵活妙用,确能让课堂生动、高效。  关键词:课程资源:课堂:生动高效  多媒体、课程资源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已根植在老师心中,已深入各类教育教学的课堂,多媒体与网络信息等现代化的设施为现代化的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
期刊
摘要:“先说后写”习作指导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说”的基础上进行“写”的习作指导模式。这种模式遵从了认识论和语言学的规律,从“说”入手培养观察、阅读、实践、感悟能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本文具体阐述了本模式的五个具体操作步骤和四个主要的实施策略。有理念支撑,有方法指导,有案例解读,希望能给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以启迪,进而促进习作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先说后写;习作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文化”悄然诞生,“微时代”的到来,让人们渐渐了解并熟悉一个新名词——“微课程”,校园里渐渐涌现出一股“微课”的热潮。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到十分钟左右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期刊
(一)  校园里的无名小花  要说我们校园的面貌,在这方圆几里的建筑群中,怕是再也找不出比它更简陋、更伧(cang)俗的了。学校的屋舍大多陈旧,像一个个身着粗布衣裤的乡巴佬,一副遮也遮不住的寒酸相。  至于校园的绿化,多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比如说跑道上那一大片草地,任由数千双脚去踩踏,至于能否“春风吹又生”,那得看草自己的造化了。而那些处于校园中心地带的植物,一年到头长势都好,倒没有辜负了那个驼
期刊
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开心,叫喜悦。  接到好姐妹秋萍的电话:我分别近45年的部分小学、初中同学要在大年初四相聚了。这突如其来的佳讯,让我激动不已!家里的日历牌记下了这难忘的日子,2017年1月27日(旧历除夕)。  期盼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一如既往的黑夜,终于在我辗转难眠的催促下,收起了帷幕。早早地,我就起了床,捣饰了一番,出门了。  早春的江城,咋暖还寒。我坐上公汽,顺利地来到约定欢聚的地方。看
期刊
“子路、曾皙、冉友、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熟悉的文字又一次徜徉在耳边,学生们故作深沉的朗读将我又一次带入到两千五百年前的那个午后,然而这一次,我看到了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孔子。从前,我看到一个伟大教育家开阔的胸怀,看到一代儒家宗师伟大的抱负,而这一次,我更多地看到的是一个孜孜以求、逐梦一生却一无所获的老人的孤独与寂寞。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孔子为什么要问“如或知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