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霍乱时期的爱情》通过讲述了弗洛伦蒂诺和费尔米娜长达半个世纪的感情纠葛,尽书人生.爱情.死亡和回忆。从对于爱情的探索,盘桓在人们内心挥之不去的孤独感,和对于不同女性的歌颂这三个方面阐释了人们心底隐秘的爱情奢望与社会孤独。
关键词:《霍乱时期的爱情》;隐秘的爱情奢望;社会的孤独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百年孤独》之后所完成的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在他看来唯一一部可以与《百年孤独》相媲美的作品,堪称另一种意义上的“百年孤独”。作品讲述了弗洛伦蒂诺和费尔米娜长达半个世纪的感情纠葛,以乌尔比诺与费尔米娜的传统婚姻为主要线索线,穿插了弗洛伦蒂诺的风流韵事和一段自我地位提升的奋斗史,最后以弗洛伦蒂诺和费尔米娜驶向永生永世的爱情为结局,尽书人生,愛情,死亡和回忆。在这条漫长却永恒的爱情通道上,马尔克斯道出了生命的尊严、哀伤,描绘了爱情的执着,表现了命运和坚守,展现了生与死,爱情与死亡的紧密关联。
《霍乱时期的爱情》从爱情的角度切入,展示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对现实生活的多维思考,反映了他对国际化、本土化等文化趋向问题的态度。着重从对于爱情的探索,盘桓在人们内心挥之不去的孤独感,和对于不同女性的歌颂这三个方面阐释了人们心底隐秘的爱情奢望与社会孤独。
一、对于爱隋的探索
《霍乱时期的爱情》创作的直接起源,是马尔克斯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一对来到四十年前的故地,重温蜜月旅行的老人,竟被载他们出游的船夫用浆打死了,为的是抢走他们身上带的钱。他们是一对秘密情人,四十年来一直一起度假,但各自都有幸福而稳定的婚姻,而且子孙满堂。这个故事与父母年轻时候的爱情故事杂糅在一起,成为小说最初的雏形。
对于年轻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来说,他的花冠女神费尔明娜.达萨,就是他忧郁灵魂的全部。在少女第一次抬起头无意间的望向他时,这段注定会纠缠下去的感情便开始在阿里萨的胸腔内蔓延,像夏日里疯长的藤蔓,铺天盖日。在半个世纪的漫长光阴里,阿里萨在数不清的女性肉体上寻找与迷失,尽管他在内心说“心房比婊子旅店里的房间更多”,但那些心房的墙壁可以轻易酥塌,于是那阔大的心房里装着的又只是“戴花冠的仙女”费尔明娜。他固执地以为他最终能与她结合,甚至坚贞的为她保守童贞。可是,对阿里萨来说,那难以实现的爱情又并非牢笼,他的意志在爱情中自由戏耍。可敬的上帝制造了他的本能,却对他这种悬于本能之上的“爱情”无可奈何。
如果说弗洛伦蒂诺对费尔明娜的爱情像沉睡的火山喷发出的火焰,喷薄而出,一不小心就会灼伤;对于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来说,他和费尔明娜的爱情就更像迟缓的溪流,偶有波澜。他与费尔明娜的结合更多的是出于世俗的考虑,就像他本人所想的那样——可能他们之间并没有爱情,这种内敛的感情只是基于费尔明娜走路时所带的他的那个民族特有的高傲。可那种类似于帕拉图式的爱隋却得以延续得如此完美。
弗洛伦蒂诺的爱情富有激情或者说更多的是幻想,乌尔比诺医生的爱情充满理性或者说更多的是世俗。我们无法说谁好谁坏,就像老马尔克斯也没在文中提及——而这一切也都是对他矛盾心理的写照:一方面他富有激情和幻想,另一方面向往平淡的世俗生活。
二、盘桓在人们内心挥之不去的孤独感
小说所描述的时代背景是加勒比海城市的世俗风貌——危及哥伦比亚的三大灾难:战争、霍乱、人为的破坏。战争和霍乱威胁着拉美人民的生命,而人为的破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社会孤独感使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信任,心理距离加大。人们如无垠的野草,产生了孤独感,不敢面对社会,也无力改变社会。它长久地居于人们的心理深处,所处环境的改变也不能轻易地消除这种孤独感。即便是在车水马龙中或在蜜月旅行中或是天伦之乐中这种孤独感都丝毫不会散去。社会孤独感虽然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但这种体验绝不是始终不变的。
当谈到《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感源自何处时,马尔克斯说:“我个人认为,是因为他们不懂爱情。布恩迪亚整个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这一解释和弗洛姆的阐释惊人的相似。“人——所有时代和生活在不同文化之中的人——永远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克服孤独感,如何超越个人的天地,实现人类的大同”人类成为社会的人之后,难以避免的就面临着一种孤独感。为了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人类开始渴望着爱与被爱。人们渴望与周围的人建立长期的、充满爱心的关系,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归属需要之一。
三、对于不同女性的歌颂
在女人方面,马尔克斯从小生活在女人堆里,妈妈,姑妈,表姐妹,而对他影响最大的便是他的外祖母:坚贞,骄傲,挑起家里的一切事务。就像文中的费尔明娜一样。马尔克斯一生对女人都抱有敬重的情感,他一生都在无数女人中流连忘返,且无论什么人都照单全收,正如文中的弗洛伦蒂诺:老的,小的,黑的,白的,混血的。马尔克斯对尤其对寡妇抱着一种羡慕的心理,他认为寡妇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的人,而“她们用他们老狗一样的智慧,上下左右好好地把他调教了一番,让他获得了新生。”对于弗洛伦蒂诺来说,从最开始到婊子旅馆到夺去他童贞的少妇;从第一个与他保持了联系的寡妇到14岁为他殉情阿美利加,我们无法说他是有多低俗或者多高尚!就连乌尔比诺医生和林奇小姐都有一段大胆的无疾而终的爱情或者说是偷情。而生活中的马尔克斯一生也只爱了一个人——他的妻子梅赛德斯。他刚看见她时梅赛德斯才13岁,而他们用书信谈了三十年的恋爱——梅赛德斯是费尔明娜和阿美利加的合身。都是富有感染力的迷幻的女性。
费尔明娜与弗洛伦蒂诺在半个世纪后走到了一起。看起来两人仍不太可能结合,但费尔明娜早已枯萎的爱情又被激活,且渐渐灼热起来。当“新忠诚号”在热带河流上昂然而行时,两位老人如患上“霍乱”一般迷醉,他们的爱情似乎冒出了腾腾的蒸汽。这简直就是爱情挑战死亡、青春活力冲击生命极限的神话。我们在不期然中听到作家的宣告:爱情的最高境界正在于其形而上的永恒品格。舍此,人类所谓的“高尚”、“伟大”必将大打折扣。我们被这个“永恒”所眩惑,恰如被小说结尾弗洛伦蒂诺说出的那句话所震动一样:船长迷惑地问他来来回回航行要到几时才停,他用“在五十三年零十一个日日夜夜前就准备好的答案”来回答船长,这个答案便是—一“永生永世!”
这部作品,堪称是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它勾勒出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爱情,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隐秘的、忠贞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作品最后以弗洛伦蒂诺和费尔米娜驶向永生永世的爱情为结局。这一结局象征着爱情的全面胜利。加西亚·马尔克斯意在告诉人们,只要拥有爱情,人就可以成为自己的主宰,只要爱情存在的地方就有幸福的乌托邦。《霍乱时期的爱情》因深刻揭示人们心底隐秘的爱情奢望与社会孤独而与《百年孤独》相媲美,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爱情的百科全书”,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关键词:《霍乱时期的爱情》;隐秘的爱情奢望;社会的孤独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百年孤独》之后所完成的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在他看来唯一一部可以与《百年孤独》相媲美的作品,堪称另一种意义上的“百年孤独”。作品讲述了弗洛伦蒂诺和费尔米娜长达半个世纪的感情纠葛,以乌尔比诺与费尔米娜的传统婚姻为主要线索线,穿插了弗洛伦蒂诺的风流韵事和一段自我地位提升的奋斗史,最后以弗洛伦蒂诺和费尔米娜驶向永生永世的爱情为结局,尽书人生,愛情,死亡和回忆。在这条漫长却永恒的爱情通道上,马尔克斯道出了生命的尊严、哀伤,描绘了爱情的执着,表现了命运和坚守,展现了生与死,爱情与死亡的紧密关联。
《霍乱时期的爱情》从爱情的角度切入,展示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对现实生活的多维思考,反映了他对国际化、本土化等文化趋向问题的态度。着重从对于爱情的探索,盘桓在人们内心挥之不去的孤独感,和对于不同女性的歌颂这三个方面阐释了人们心底隐秘的爱情奢望与社会孤独。
一、对于爱隋的探索
《霍乱时期的爱情》创作的直接起源,是马尔克斯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一对来到四十年前的故地,重温蜜月旅行的老人,竟被载他们出游的船夫用浆打死了,为的是抢走他们身上带的钱。他们是一对秘密情人,四十年来一直一起度假,但各自都有幸福而稳定的婚姻,而且子孙满堂。这个故事与父母年轻时候的爱情故事杂糅在一起,成为小说最初的雏形。
对于年轻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来说,他的花冠女神费尔明娜.达萨,就是他忧郁灵魂的全部。在少女第一次抬起头无意间的望向他时,这段注定会纠缠下去的感情便开始在阿里萨的胸腔内蔓延,像夏日里疯长的藤蔓,铺天盖日。在半个世纪的漫长光阴里,阿里萨在数不清的女性肉体上寻找与迷失,尽管他在内心说“心房比婊子旅店里的房间更多”,但那些心房的墙壁可以轻易酥塌,于是那阔大的心房里装着的又只是“戴花冠的仙女”费尔明娜。他固执地以为他最终能与她结合,甚至坚贞的为她保守童贞。可是,对阿里萨来说,那难以实现的爱情又并非牢笼,他的意志在爱情中自由戏耍。可敬的上帝制造了他的本能,却对他这种悬于本能之上的“爱情”无可奈何。
如果说弗洛伦蒂诺对费尔明娜的爱情像沉睡的火山喷发出的火焰,喷薄而出,一不小心就会灼伤;对于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来说,他和费尔明娜的爱情就更像迟缓的溪流,偶有波澜。他与费尔明娜的结合更多的是出于世俗的考虑,就像他本人所想的那样——可能他们之间并没有爱情,这种内敛的感情只是基于费尔明娜走路时所带的他的那个民族特有的高傲。可那种类似于帕拉图式的爱隋却得以延续得如此完美。
弗洛伦蒂诺的爱情富有激情或者说更多的是幻想,乌尔比诺医生的爱情充满理性或者说更多的是世俗。我们无法说谁好谁坏,就像老马尔克斯也没在文中提及——而这一切也都是对他矛盾心理的写照:一方面他富有激情和幻想,另一方面向往平淡的世俗生活。
二、盘桓在人们内心挥之不去的孤独感
小说所描述的时代背景是加勒比海城市的世俗风貌——危及哥伦比亚的三大灾难:战争、霍乱、人为的破坏。战争和霍乱威胁着拉美人民的生命,而人为的破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社会孤独感使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信任,心理距离加大。人们如无垠的野草,产生了孤独感,不敢面对社会,也无力改变社会。它长久地居于人们的心理深处,所处环境的改变也不能轻易地消除这种孤独感。即便是在车水马龙中或在蜜月旅行中或是天伦之乐中这种孤独感都丝毫不会散去。社会孤独感虽然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但这种体验绝不是始终不变的。
当谈到《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感源自何处时,马尔克斯说:“我个人认为,是因为他们不懂爱情。布恩迪亚整个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这一解释和弗洛姆的阐释惊人的相似。“人——所有时代和生活在不同文化之中的人——永远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克服孤独感,如何超越个人的天地,实现人类的大同”人类成为社会的人之后,难以避免的就面临着一种孤独感。为了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人类开始渴望着爱与被爱。人们渴望与周围的人建立长期的、充满爱心的关系,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归属需要之一。
三、对于不同女性的歌颂
在女人方面,马尔克斯从小生活在女人堆里,妈妈,姑妈,表姐妹,而对他影响最大的便是他的外祖母:坚贞,骄傲,挑起家里的一切事务。就像文中的费尔明娜一样。马尔克斯一生对女人都抱有敬重的情感,他一生都在无数女人中流连忘返,且无论什么人都照单全收,正如文中的弗洛伦蒂诺:老的,小的,黑的,白的,混血的。马尔克斯对尤其对寡妇抱着一种羡慕的心理,他认为寡妇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的人,而“她们用他们老狗一样的智慧,上下左右好好地把他调教了一番,让他获得了新生。”对于弗洛伦蒂诺来说,从最开始到婊子旅馆到夺去他童贞的少妇;从第一个与他保持了联系的寡妇到14岁为他殉情阿美利加,我们无法说他是有多低俗或者多高尚!就连乌尔比诺医生和林奇小姐都有一段大胆的无疾而终的爱情或者说是偷情。而生活中的马尔克斯一生也只爱了一个人——他的妻子梅赛德斯。他刚看见她时梅赛德斯才13岁,而他们用书信谈了三十年的恋爱——梅赛德斯是费尔明娜和阿美利加的合身。都是富有感染力的迷幻的女性。
费尔明娜与弗洛伦蒂诺在半个世纪后走到了一起。看起来两人仍不太可能结合,但费尔明娜早已枯萎的爱情又被激活,且渐渐灼热起来。当“新忠诚号”在热带河流上昂然而行时,两位老人如患上“霍乱”一般迷醉,他们的爱情似乎冒出了腾腾的蒸汽。这简直就是爱情挑战死亡、青春活力冲击生命极限的神话。我们在不期然中听到作家的宣告:爱情的最高境界正在于其形而上的永恒品格。舍此,人类所谓的“高尚”、“伟大”必将大打折扣。我们被这个“永恒”所眩惑,恰如被小说结尾弗洛伦蒂诺说出的那句话所震动一样:船长迷惑地问他来来回回航行要到几时才停,他用“在五十三年零十一个日日夜夜前就准备好的答案”来回答船长,这个答案便是—一“永生永世!”
这部作品,堪称是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它勾勒出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爱情,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隐秘的、忠贞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作品最后以弗洛伦蒂诺和费尔米娜驶向永生永世的爱情为结局。这一结局象征着爱情的全面胜利。加西亚·马尔克斯意在告诉人们,只要拥有爱情,人就可以成为自己的主宰,只要爱情存在的地方就有幸福的乌托邦。《霍乱时期的爱情》因深刻揭示人们心底隐秘的爱情奢望与社会孤独而与《百年孤独》相媲美,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爱情的百科全书”,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