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有机统一的过程。它借助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完成。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结合我自身的工作实际,我觉得创设有效课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
一、导入
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给人的第一印象,精彩的导入能够先声夺人,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效率我常用比较有效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
1.情景育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情感的引发,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情感往往受外部环境和气氛的影响。开课时,应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情景交融,导入新课。如《我知我家》的一课,我让学生欣赏了暑假中热播情景剧《家有儿女》的片段,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达成情感共鸣,自然而然的引导学生去分析他们的家庭结构,引出所要讲授内容。创境育情,把学生引入“佳”境,快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讲课的感染力,提高课堂的效率。
2.直观启示。实物、实验等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出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实物或实验等,有利教学,导入自然。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找一些身边常见的东西,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一下子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一次上课我带去了几个尚未成熟的柿子和桔子请学生品尝,当他们尝到酸、涩的味道,纷纷作出鬼脸的时候,我抓住机会 “我们男女同学之间的早恋,就好象这未成熟的果子,青涩难以下口,今天我们就谈谈这个男女生之间如何正确交往。”
3.故事诱导。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老师搜集、编写有针对性的故事、典故、寓言等,使学生在专心致志的听讲中,初步领会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引人入胜。在讲授《珍爱我们的生命》一课时,我一上来就讲了CCTV-10《大家》中农民赵明剑断臂自救的故事,一下子就突出了教学的主题——《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珍爱我们的生命。在最短的时间里快速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调高了课堂的效率。
当然,课堂高效的导入方法还有很多种,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教师在课堂导入这第一环节便赢得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便获得了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而另一半着来自于高效的课堂组织。根据新课标要求,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合作者、引导者,所以在进行有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之一就是要创设生命化的课堂气氛,构建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思想品德课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性的活动,而且也是情感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的作用,做到“三带”,即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例如有一次,我们正围绕着一个问题激烈地讨论着。忽然一生举手说:“老师,有人用橡皮扔我!”我有点生气地追问:“谁扔的?”课堂一片沉寂。此时如果我再追问下去既浪费时间又会使搞恶作剧的和一些胆小的孩子因害怕而头脑反应迟钝,于是我幽默地说:“哦,原来是孙悟空扔的!”顿时学生开心地笑了,捣蛋的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一定是孙悟空在提醒我们学习要认真,不要三心二意!”很快地学生又进入角色,且更加专注。由此看来,灵活、恰当地处理偶发事件,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能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2.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有专家指出:“考察课堂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必须增强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构建起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的模式。
三、师生联系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提高综合素质的学科,很难在练习题目中巩固教学效果。为了克服学生说一套,做一套的弊端,把理论转化为实际,在课后要做好有效的巩固工作,这对真正提高课堂的效率也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为年轻的教师,能够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段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课堂从学校延伸到生活中。我把自己的QQ号码告诉学生,到周末的时候,很多学生通过这个方式和我聊天,这种平等的聊天方式让我更好的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他们思想上的一些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及时化解,从而巩固了课堂的教学。
如果我们细心接收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处理得适度、合理、及时,就一定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思维品质的教学目的。
一、导入
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给人的第一印象,精彩的导入能够先声夺人,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效率我常用比较有效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
1.情景育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情感的引发,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情感往往受外部环境和气氛的影响。开课时,应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情景交融,导入新课。如《我知我家》的一课,我让学生欣赏了暑假中热播情景剧《家有儿女》的片段,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达成情感共鸣,自然而然的引导学生去分析他们的家庭结构,引出所要讲授内容。创境育情,把学生引入“佳”境,快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讲课的感染力,提高课堂的效率。
2.直观启示。实物、实验等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出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实物或实验等,有利教学,导入自然。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找一些身边常见的东西,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一下子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一次上课我带去了几个尚未成熟的柿子和桔子请学生品尝,当他们尝到酸、涩的味道,纷纷作出鬼脸的时候,我抓住机会 “我们男女同学之间的早恋,就好象这未成熟的果子,青涩难以下口,今天我们就谈谈这个男女生之间如何正确交往。”
3.故事诱导。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老师搜集、编写有针对性的故事、典故、寓言等,使学生在专心致志的听讲中,初步领会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引人入胜。在讲授《珍爱我们的生命》一课时,我一上来就讲了CCTV-10《大家》中农民赵明剑断臂自救的故事,一下子就突出了教学的主题——《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珍爱我们的生命。在最短的时间里快速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调高了课堂的效率。
当然,课堂高效的导入方法还有很多种,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教师在课堂导入这第一环节便赢得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便获得了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而另一半着来自于高效的课堂组织。根据新课标要求,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合作者、引导者,所以在进行有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之一就是要创设生命化的课堂气氛,构建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思想品德课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性的活动,而且也是情感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的作用,做到“三带”,即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例如有一次,我们正围绕着一个问题激烈地讨论着。忽然一生举手说:“老师,有人用橡皮扔我!”我有点生气地追问:“谁扔的?”课堂一片沉寂。此时如果我再追问下去既浪费时间又会使搞恶作剧的和一些胆小的孩子因害怕而头脑反应迟钝,于是我幽默地说:“哦,原来是孙悟空扔的!”顿时学生开心地笑了,捣蛋的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一定是孙悟空在提醒我们学习要认真,不要三心二意!”很快地学生又进入角色,且更加专注。由此看来,灵活、恰当地处理偶发事件,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能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2.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有专家指出:“考察课堂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必须增强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构建起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的模式。
三、师生联系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提高综合素质的学科,很难在练习题目中巩固教学效果。为了克服学生说一套,做一套的弊端,把理论转化为实际,在课后要做好有效的巩固工作,这对真正提高课堂的效率也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为年轻的教师,能够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段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课堂从学校延伸到生活中。我把自己的QQ号码告诉学生,到周末的时候,很多学生通过这个方式和我聊天,这种平等的聊天方式让我更好的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他们思想上的一些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及时化解,从而巩固了课堂的教学。
如果我们细心接收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处理得适度、合理、及时,就一定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思维品质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