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问题教学法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教学方法。文章作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精心筛选设计提问,注重提问方式的多样化,把握提问时机和有效评价学生的回答几个方面,旨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问题教学法 运用
两年前我教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时,在介绍了写作背景、诵读诗歌后,就让学生分析“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两句中“吐”和“对”的妙处。学生答题时纷纷说不会,课堂气氛尴尬,我只能唱“独角戏”,把答案硬灌给学生。
现在再教这首诗,我换了个问法。首先由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导入,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依依惜别之情。接着问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和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与离别之情是否有关?学生异口同声:“有。”我让学生讨论陈子昂是怎么写首联和颈联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讨论热烈,从环境和人物神态、心理等方面大胆推测,答案丰富多彩。有的说诗人和朋友对于分别很无奈,难过得无话可说,所以会盯着蜡烛看,默默地喝酒消愁。有的说银烛和青烟给人感觉很伤感,因为白色和青色都属于冷色系。筵席华丽,酒杯也是金色的,可见宴会很隆重,可见诗人在友人心中的位置很重。有的说“晓天”说明天要亮了,不得不上路了,更加难舍难分。有的说,陈子昂即将去朝廷求职,“明月”“长河”是象征诗人高傲的品格,“高树”“晓天”象征朝廷,明月、长河渐渐隐没,表明作者对未来的隐忧。最后我让学生分析“吐”和“对”的好处。基本上学生已经深刻地体会到离别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分析也就水到渠成。
比较这两节课,成败关键就在于问题怎么问。学生在“必修四”才开始学习古典诗歌,高二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比较薄弱,问题过难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更会让学生对诗歌鉴赏产生畏惧、排斥心理。我使用对比、递进的方法,层层深入,由浅入深,创设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教学法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精心筛选设计问题
教师首先要充分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要力求简短明白,重、难点突出。很多教师在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时,担心学生听不懂,然后特意用一些语句加以补充说明,结果一个问题由几句话组成,反而使学生找不到问题的关键,影响思考。问题的难度要控制在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回答上。问题的难易要适度,既不能过于简单,学生不需思考就能答,又不能让学生思考后也答不上来。对于难度大的,要注意设计铺垫性问题。提问更要避免凡事都问的做法。每次备课时,我都尽量多地搜集与课文有关的问题,比较、选择有用的问题,采用合适的问法。
二、提问方式多样化
提问过程中,问题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方式,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可以使用如下几种方法。
递进法是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的系列提问,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层层剖析,逐步推进,最终解决问题。
假设法就是利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从反面作出假设,让学生推断其是否合理,进而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假设法打破固有的习惯思维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对比法就是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提问。文章中,经常会有看似矛盾之处,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说法的理由。或者将文本与作者的其他文章或与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进行比较阅读。这种对比的提问方法便于学生总结共性与个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类比法就是举相似的例子,使学生对一些深奥的句子有形象的理解。如在学习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时,学生对“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这句话的含义感到困惑。我打了个比方,上海是姚明的故乡,在作者眼中,休斯顿是姚明的故乡吗?大家都说是,因为他在休斯顿训练打球,在那里奋斗拼搏,休斯顿也可以算是他的故乡。这样,理解文中这句话的深意就很简单了。
化繁为简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对于有些晦涩、深奥的句子,可以用几个简明通俗句子让学生结合原句进行比较、判断和选择。如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马克思有一个重大发现:“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精神。高一的学生还没有听说过这个理论,于是我出了个双项选择题,这句话的含义是: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C.物质决定精神;D.物质决定于精神。这样,对照分析,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
三、把握提问时机
教师在充分熟悉教材,确定难点、重点与难点与问题的同时,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最有利的时机提出问题,才能使课堂提问收到最佳效果。在新课开始时提问可以抓住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能积极思考专心听讲。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盛的时候实施,以利于触发学生的思维共鸣,集中精力听课。在教学结束时提出问题,可以留有余味或埋下伏笔,使学生自觉复习课文,查漏补缺,围绕问题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为下节课设下引子,使教学过程连贯统一。
四、有效评价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否则学生会敷衍塞责。教师也不必重复学生的答案,要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表达,让全班学生注意听该学生的回答。回答完毕,让全班学生先来评定,进行纠正补充,然后教师补充。若学生答错了,教师要作出分析,指出错在什么地方,这种耐心启发学生寻找答案的方法,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茫然不知时,教师应指明思考方向,打开学生思路;当学生理解浮于表面、不够深刻时,教师应该提供方法加以指导,延伸学生思路,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达到应有的深度;当学生理解不全面时,教师应该拓展学生思路予以指导,思路拓展了,学生对问题就会有全面的理解,经过充分思考,作出完整的答案;当学生的理解偏离了方向,答得不够准确或答非所问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弄清题干问什么,拨正学生的思路,学生审清题意,经过再读再思考,就会做出比较正确的解答。
当学生提出与答案不同的见解时,教师要加以重视,如果合情合理,就给予肯定、赞扬、鼓励,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班上渐渐会出现不敢说的现象。我们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但也不能无章法,放任自流。如果解读天马行空、毫无根据,或悲观、消极、不健康,教师应该给予纠正。毕竟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备的学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也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按照新课改的理念,讲究问题情境设置的方式,并在教学中勤于摸索,就会使问题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焕发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问题教学法 运用
两年前我教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时,在介绍了写作背景、诵读诗歌后,就让学生分析“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两句中“吐”和“对”的妙处。学生答题时纷纷说不会,课堂气氛尴尬,我只能唱“独角戏”,把答案硬灌给学生。
现在再教这首诗,我换了个问法。首先由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导入,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依依惜别之情。接着问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和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与离别之情是否有关?学生异口同声:“有。”我让学生讨论陈子昂是怎么写首联和颈联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讨论热烈,从环境和人物神态、心理等方面大胆推测,答案丰富多彩。有的说诗人和朋友对于分别很无奈,难过得无话可说,所以会盯着蜡烛看,默默地喝酒消愁。有的说银烛和青烟给人感觉很伤感,因为白色和青色都属于冷色系。筵席华丽,酒杯也是金色的,可见宴会很隆重,可见诗人在友人心中的位置很重。有的说“晓天”说明天要亮了,不得不上路了,更加难舍难分。有的说,陈子昂即将去朝廷求职,“明月”“长河”是象征诗人高傲的品格,“高树”“晓天”象征朝廷,明月、长河渐渐隐没,表明作者对未来的隐忧。最后我让学生分析“吐”和“对”的好处。基本上学生已经深刻地体会到离别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分析也就水到渠成。
比较这两节课,成败关键就在于问题怎么问。学生在“必修四”才开始学习古典诗歌,高二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比较薄弱,问题过难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更会让学生对诗歌鉴赏产生畏惧、排斥心理。我使用对比、递进的方法,层层深入,由浅入深,创设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教学法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精心筛选设计问题
教师首先要充分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要力求简短明白,重、难点突出。很多教师在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时,担心学生听不懂,然后特意用一些语句加以补充说明,结果一个问题由几句话组成,反而使学生找不到问题的关键,影响思考。问题的难度要控制在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回答上。问题的难易要适度,既不能过于简单,学生不需思考就能答,又不能让学生思考后也答不上来。对于难度大的,要注意设计铺垫性问题。提问更要避免凡事都问的做法。每次备课时,我都尽量多地搜集与课文有关的问题,比较、选择有用的问题,采用合适的问法。
二、提问方式多样化
提问过程中,问题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方式,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可以使用如下几种方法。
递进法是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的系列提问,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层层剖析,逐步推进,最终解决问题。
假设法就是利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从反面作出假设,让学生推断其是否合理,进而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假设法打破固有的习惯思维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对比法就是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提问。文章中,经常会有看似矛盾之处,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说法的理由。或者将文本与作者的其他文章或与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进行比较阅读。这种对比的提问方法便于学生总结共性与个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类比法就是举相似的例子,使学生对一些深奥的句子有形象的理解。如在学习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时,学生对“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这句话的含义感到困惑。我打了个比方,上海是姚明的故乡,在作者眼中,休斯顿是姚明的故乡吗?大家都说是,因为他在休斯顿训练打球,在那里奋斗拼搏,休斯顿也可以算是他的故乡。这样,理解文中这句话的深意就很简单了。
化繁为简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对于有些晦涩、深奥的句子,可以用几个简明通俗句子让学生结合原句进行比较、判断和选择。如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马克思有一个重大发现:“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精神。高一的学生还没有听说过这个理论,于是我出了个双项选择题,这句话的含义是: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C.物质决定精神;D.物质决定于精神。这样,对照分析,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
三、把握提问时机
教师在充分熟悉教材,确定难点、重点与难点与问题的同时,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最有利的时机提出问题,才能使课堂提问收到最佳效果。在新课开始时提问可以抓住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能积极思考专心听讲。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盛的时候实施,以利于触发学生的思维共鸣,集中精力听课。在教学结束时提出问题,可以留有余味或埋下伏笔,使学生自觉复习课文,查漏补缺,围绕问题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为下节课设下引子,使教学过程连贯统一。
四、有效评价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否则学生会敷衍塞责。教师也不必重复学生的答案,要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表达,让全班学生注意听该学生的回答。回答完毕,让全班学生先来评定,进行纠正补充,然后教师补充。若学生答错了,教师要作出分析,指出错在什么地方,这种耐心启发学生寻找答案的方法,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茫然不知时,教师应指明思考方向,打开学生思路;当学生理解浮于表面、不够深刻时,教师应该提供方法加以指导,延伸学生思路,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达到应有的深度;当学生理解不全面时,教师应该拓展学生思路予以指导,思路拓展了,学生对问题就会有全面的理解,经过充分思考,作出完整的答案;当学生的理解偏离了方向,答得不够准确或答非所问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弄清题干问什么,拨正学生的思路,学生审清题意,经过再读再思考,就会做出比较正确的解答。
当学生提出与答案不同的见解时,教师要加以重视,如果合情合理,就给予肯定、赞扬、鼓励,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班上渐渐会出现不敢说的现象。我们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但也不能无章法,放任自流。如果解读天马行空、毫无根据,或悲观、消极、不健康,教师应该给予纠正。毕竟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备的学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也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按照新课改的理念,讲究问题情境设置的方式,并在教学中勤于摸索,就会使问题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焕发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