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好的课堂提问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畅所欲言,言而不尽,言而有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提问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联系的主要渠道和“铺路石”。在当今教学整体结构中,学生已不是被动的纯客体,而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引领下的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研究中心已不再是纯教材而必须包括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使我感悟到,课堂提问的灵魂不仅体现在“启发式”上,更应建立在对主、客体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科学地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上。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居高临下地设疑、激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对象的一系列“矛盾”之中,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重视课堂提问,掌握提问的技巧,是当前新课标理念下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提问的功能、优化问题的设计、把握提问的原则,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一、课堂提问的整体性
提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提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0,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一个不是0的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分数的分子分母都除以一个不是0的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思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课堂提问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如,一位老师有这样一个教学例子:“街心花园中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因为老师不注意少写了圆形两个字,结果学生试做时,发现少了个条件,没说花坛是什么形状的呀,这时老师才发现刚才的粗心,怎么办?老师灵机一动,“现在,我看这样,不加“圆形”二字你将如何设计呢?周长还是18.84米,先设计图形再求面积。”以后同学们设计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有组合的,有单一的。就因为有了老师这一灵活应变的问题,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营造了创新的思维空间,生成了课堂的亮点。这样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的方式,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堂提问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而且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只保持15分钟左右,15分钟以后,他们的思维进入疲惫阶段,注意力开始转移,大脑含氧量逐渐减少,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可活跃一下气氛,增加一些“氧分子”,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做些数学游戏,把他们的注意力长时间的稳定在学习对象上,以使用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练习。
四、课堂提问的思考性
老师设计问题要突出教学目标,要有思考性,难易程度要适中,难度太小,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难度太大,学生望而却步。例如,老师在向学生讲解“角的认识”,让学生在同一个点上画几条射线,问到:除了几条直线,你们还发现什么图形?学生通过思考,不仅找出了不同的角边与角的关系,还了解了对顶的两个角大小相等等相关知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往往能使学生产生联想而有所领悟。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回答不出問题是在所难免的,老师的启发就显得犹为重要。学习“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老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并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推导,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打开,由表及里,由里及深。
五、课堂提问的逻辑性
有个新教师为了使学生搞清6元、0.6元、0.06元这三者是不相同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三个6是否相等?”结果学生回答为:“是相等的”,搞的教师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问题搞的不明确,学生对这样的提问摸不着头脑,当然就不能按照教师的意图去答了。结果浪费了时间,打乱了教学进度。其实这个问题只要提出“这三个数量关系是否相等?”学生是不难回答的。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应该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掌握,总要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教师只有在关键时刻恰如其分的提问,才能加速深化过程。
六、课堂提问的关键性
首先要找出教材的关键问题,也就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重点处提问,重点就会突破,在教材的难点处提问,难点就会突破。例如:在教小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时,其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分数,老师可以拿出一个月饼小丽和小强分着吃,并且问到:你们认为怎样分才合理?学生答;平均分。老师就把月饼切成大小相等的两块,每人得半快。老师问:你们手里的半块月饼是几份当中的几份我们就叫它几分之几好吗?小丽看着手里的月饼说:我的月饼只是两份当中的一份,是不是该叫两分之一啊,小强也抢着回答:我的月饼也是两份中的一份,是不是也叫两分之一啊。老师立即答道:对,我们就用1/2来表示。
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提问,学生不仅自己回答了问题,还加深了对分数概念的理解。以此为基础,后面的重点和难点就会迎刃而解。
总之,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堂提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研究,用心体会,认真总结,取长补短,才能使课堂提问真正发挥它的正面作用,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2).
[3]冯桂花,宫德成.课堂提问常见误区分析[J].教育前沿与探索,2008(5).
[4]游爱霞.论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5]鲁献蓉.对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提问技能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6]蒋志荣.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J].成功·教育,2008(8).
[7]陈贤丽.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9(5).
[8]李劲松.探析数学课堂提问中的“关系”处理[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提问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联系的主要渠道和“铺路石”。在当今教学整体结构中,学生已不是被动的纯客体,而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引领下的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研究中心已不再是纯教材而必须包括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使我感悟到,课堂提问的灵魂不仅体现在“启发式”上,更应建立在对主、客体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科学地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上。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居高临下地设疑、激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对象的一系列“矛盾”之中,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重视课堂提问,掌握提问的技巧,是当前新课标理念下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提问的功能、优化问题的设计、把握提问的原则,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一、课堂提问的整体性
提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提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0,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一个不是0的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分数的分子分母都除以一个不是0的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思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课堂提问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如,一位老师有这样一个教学例子:“街心花园中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因为老师不注意少写了圆形两个字,结果学生试做时,发现少了个条件,没说花坛是什么形状的呀,这时老师才发现刚才的粗心,怎么办?老师灵机一动,“现在,我看这样,不加“圆形”二字你将如何设计呢?周长还是18.84米,先设计图形再求面积。”以后同学们设计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有组合的,有单一的。就因为有了老师这一灵活应变的问题,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营造了创新的思维空间,生成了课堂的亮点。这样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的方式,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堂提问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而且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只保持15分钟左右,15分钟以后,他们的思维进入疲惫阶段,注意力开始转移,大脑含氧量逐渐减少,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可活跃一下气氛,增加一些“氧分子”,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做些数学游戏,把他们的注意力长时间的稳定在学习对象上,以使用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练习。
四、课堂提问的思考性
老师设计问题要突出教学目标,要有思考性,难易程度要适中,难度太小,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难度太大,学生望而却步。例如,老师在向学生讲解“角的认识”,让学生在同一个点上画几条射线,问到:除了几条直线,你们还发现什么图形?学生通过思考,不仅找出了不同的角边与角的关系,还了解了对顶的两个角大小相等等相关知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往往能使学生产生联想而有所领悟。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回答不出問题是在所难免的,老师的启发就显得犹为重要。学习“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老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并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推导,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打开,由表及里,由里及深。
五、课堂提问的逻辑性
有个新教师为了使学生搞清6元、0.6元、0.06元这三者是不相同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三个6是否相等?”结果学生回答为:“是相等的”,搞的教师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问题搞的不明确,学生对这样的提问摸不着头脑,当然就不能按照教师的意图去答了。结果浪费了时间,打乱了教学进度。其实这个问题只要提出“这三个数量关系是否相等?”学生是不难回答的。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应该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掌握,总要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教师只有在关键时刻恰如其分的提问,才能加速深化过程。
六、课堂提问的关键性
首先要找出教材的关键问题,也就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重点处提问,重点就会突破,在教材的难点处提问,难点就会突破。例如:在教小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时,其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分数,老师可以拿出一个月饼小丽和小强分着吃,并且问到:你们认为怎样分才合理?学生答;平均分。老师就把月饼切成大小相等的两块,每人得半快。老师问:你们手里的半块月饼是几份当中的几份我们就叫它几分之几好吗?小丽看着手里的月饼说:我的月饼只是两份当中的一份,是不是该叫两分之一啊,小强也抢着回答:我的月饼也是两份中的一份,是不是也叫两分之一啊。老师立即答道:对,我们就用1/2来表示。
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提问,学生不仅自己回答了问题,还加深了对分数概念的理解。以此为基础,后面的重点和难点就会迎刃而解。
总之,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堂提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研究,用心体会,认真总结,取长补短,才能使课堂提问真正发挥它的正面作用,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2).
[3]冯桂花,宫德成.课堂提问常见误区分析[J].教育前沿与探索,2008(5).
[4]游爱霞.论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5]鲁献蓉.对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提问技能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6]蒋志荣.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J].成功·教育,2008(8).
[7]陈贤丽.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9(5).
[8]李劲松.探析数学课堂提问中的“关系”处理[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