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的高效就意味着教学目标必须要做到清简、专一,让学生在感知、体悟、运用、延展的思维历程中,将某一具体的训练目标落在实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最大的教学价值点就是借物喻人,这也是学生首次在语文教材中接触这一写作策略。教学这篇课文,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策略,引领通过聚焦阅读、实践练笔、延展迁移的板块,让学生在统一清简的目标下,发展核心能力。
[关键词]梳理体悟;表达实践;类比迁移;实践延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3-0081-01
阅读教学的高效就意味着教学目标必须要做到清简、专一,让学生在感知、体悟、运用、延展的思维历程中,将某一具体的训练目标落在实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最大的教学价值点就是借物喻人,这也是学生首次在语文教材中接触这一写作策略。教学这篇课文,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策略,引领通过聚焦阅读、实践练笔、延展迁移的板块,将这一目标扎实地落到实处。
一、聚焦核心,在梳理体悟中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写作策略的核心,就是要呈现物与人之间的共性联系,借助对物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本质特点。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依循从易到难的顺序,先引导学生聚焦文本描写事物的核心语段,引领学生对事物的特征以及作者如何描写这些特征进行感知。
教学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师首先组织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相机思考: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学生先后运用了这样的词语和词组:枝干粗壮、绿得发亮、四季常青、蓬蓬勃勃、拒虫、长久保持、含有香气。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和词组进行分类,将其归为“外形特征”“内在品质”两大板块,顺势将教学的主线从这两条主线展开。引领学生在关注樟树外形的语段中,紧扣“枝干粗壮、绿得发亮、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这些词串在反复朗读、深入体悟、积累内化、语言描述的过程中历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在关注樟树内在特点的语段中,教师则抓住语段中“即使……也……”“只要……就……”等关联性词语,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对于借物喻人这一写作策略的感知,先引领学生聚焦事物的特点是教学的基础,更是学生后续体悟人物的品质以及把握人与物之间内在联系的保障性工程。
二、实践练笔,在表达中升华借物喻人
由于表达的需要,很多作者并不会直接展开对人的描写,而是将人物的精神品质以及作者对人物的情感,融入所选择的事物上。这对于学生的认知理解就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教学就需要通过资料的补充与拓展,为学生的思维从物到人的过渡创设认知的通道。
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为学生拓展了以下资料:宋庆龄青年时代刻苦求学、中年时代拒绝反动派蛊惑以及老年时期对新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做出的努力。学生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梳理出樟树与宋庆龄之间的共性联系:樟树的粗壮繁茂,与宋庆龄努力求学、知识渊博相得益彰;樟树的香气拒虫,也对应着宋庆龄抵制诱惑、坚守真理的品质;樟树的永久保持香气,就代表着宋庆龄充满爱心散发着香气的灵魂。随后,教师通过小结让学生认识到,课文表面上是在写樟树,其实处处都指向宋庆龄,语段中每一句话其实就是为描写宋庆龄服务的。随后,教师尝试将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抽离,相机形成了这样的填空题:宋庆龄本身 ,而且这种
。即使当她 ,当它 , 。只要
,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通过这样的设置与思考,学生更深入地感知了借物喻人的表達本质。
三、拓展延伸,在迁移中运用借物喻人
作为第一次接触借物喻人的表达策略,很多学生在理解文本时,往往会只能从理解的层面认识到什么是“借物喻人”。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重新拓展相类似的文本,让学生运用借物喻人“物即是人,人即是物”的特质,对其他文本进行自主性解构。
如在教学这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后,教师让学生认识樟树就是宋庆龄精神品质、人物形象的象征。随后,教师再为学生拓展补充了邓颖超为纪念周恩来总理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海棠花开》。教师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课文的学习方法进行认知解读,并相机思考:1.文中描写的是怎样的海棠?2.海棠花的这些特点与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深入到文本中进行感知与思考,并相机罗列出海棠的特点,从而感受到课文的内在联系,将借物喻人的认知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相机鼓励学生可以模仿课文中借物喻人的写法,也尝试写一写这一类的文章。
教师通过引领学生拓展一篇类型的文本,并由此进行从读到写的转移过渡,让学生在类比迁移的过程中,真正提升表达性思维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中,只有真正地从表达本位出发,聚焦于一点,才能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
(责编 韦淑红)
[关键词]梳理体悟;表达实践;类比迁移;实践延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3-0081-01
阅读教学的高效就意味着教学目标必须要做到清简、专一,让学生在感知、体悟、运用、延展的思维历程中,将某一具体的训练目标落在实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最大的教学价值点就是借物喻人,这也是学生首次在语文教材中接触这一写作策略。教学这篇课文,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策略,引领通过聚焦阅读、实践练笔、延展迁移的板块,将这一目标扎实地落到实处。
一、聚焦核心,在梳理体悟中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写作策略的核心,就是要呈现物与人之间的共性联系,借助对物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本质特点。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依循从易到难的顺序,先引导学生聚焦文本描写事物的核心语段,引领学生对事物的特征以及作者如何描写这些特征进行感知。
教学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师首先组织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相机思考: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学生先后运用了这样的词语和词组:枝干粗壮、绿得发亮、四季常青、蓬蓬勃勃、拒虫、长久保持、含有香气。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和词组进行分类,将其归为“外形特征”“内在品质”两大板块,顺势将教学的主线从这两条主线展开。引领学生在关注樟树外形的语段中,紧扣“枝干粗壮、绿得发亮、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这些词串在反复朗读、深入体悟、积累内化、语言描述的过程中历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在关注樟树内在特点的语段中,教师则抓住语段中“即使……也……”“只要……就……”等关联性词语,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对于借物喻人这一写作策略的感知,先引领学生聚焦事物的特点是教学的基础,更是学生后续体悟人物的品质以及把握人与物之间内在联系的保障性工程。
二、实践练笔,在表达中升华借物喻人
由于表达的需要,很多作者并不会直接展开对人的描写,而是将人物的精神品质以及作者对人物的情感,融入所选择的事物上。这对于学生的认知理解就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教学就需要通过资料的补充与拓展,为学生的思维从物到人的过渡创设认知的通道。
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为学生拓展了以下资料:宋庆龄青年时代刻苦求学、中年时代拒绝反动派蛊惑以及老年时期对新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做出的努力。学生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梳理出樟树与宋庆龄之间的共性联系:樟树的粗壮繁茂,与宋庆龄努力求学、知识渊博相得益彰;樟树的香气拒虫,也对应着宋庆龄抵制诱惑、坚守真理的品质;樟树的永久保持香气,就代表着宋庆龄充满爱心散发着香气的灵魂。随后,教师通过小结让学生认识到,课文表面上是在写樟树,其实处处都指向宋庆龄,语段中每一句话其实就是为描写宋庆龄服务的。随后,教师尝试将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抽离,相机形成了这样的填空题:宋庆龄本身 ,而且这种
。即使当她 ,当它 , 。只要
,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通过这样的设置与思考,学生更深入地感知了借物喻人的表達本质。
三、拓展延伸,在迁移中运用借物喻人
作为第一次接触借物喻人的表达策略,很多学生在理解文本时,往往会只能从理解的层面认识到什么是“借物喻人”。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重新拓展相类似的文本,让学生运用借物喻人“物即是人,人即是物”的特质,对其他文本进行自主性解构。
如在教学这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后,教师让学生认识樟树就是宋庆龄精神品质、人物形象的象征。随后,教师再为学生拓展补充了邓颖超为纪念周恩来总理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海棠花开》。教师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课文的学习方法进行认知解读,并相机思考:1.文中描写的是怎样的海棠?2.海棠花的这些特点与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深入到文本中进行感知与思考,并相机罗列出海棠的特点,从而感受到课文的内在联系,将借物喻人的认知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相机鼓励学生可以模仿课文中借物喻人的写法,也尝试写一写这一类的文章。
教师通过引领学生拓展一篇类型的文本,并由此进行从读到写的转移过渡,让学生在类比迁移的过程中,真正提升表达性思维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中,只有真正地从表达本位出发,聚焦于一点,才能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