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52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必须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数学课程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找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和学生才能和谐互动,教师才能愿用、乐用,用多、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本文就利用信息技术在引入新课、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等方面,笔者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相结合进行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效率 兴趣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单一,课堂容量小,效率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多样而有趣,在引入新课、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等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是首选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把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数学课程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和学生才能和谐互动。笔者就如何在教学中寻找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巧妙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做法阐述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创设的情景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要充分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技术来呈现问题,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学生将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一旦这种好奇心发展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常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出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从而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借助动画等技术突破抽象概念教学的难点
  数学学习的重难点主要是定理、法则、公式、结论等抽象概念。数学概念的学习关键是让学生经历和参与它们的形成过程,这些概念的建立往往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学生熟悉的形象,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图象,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完整的认知概念,已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学习内容的素材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更好地服务生活。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提出真实、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真正让数学进入生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设计的场景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学生看到熟悉的生活情景,就会置身其中,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积极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通过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从而增强他们渴求数学知识的欲望。
  四、搜集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运用网络可以收集各个领域的很多素材,这些素材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为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在学习统计知识时,传统的课堂教学,容量小,效率低;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呈现大量的统计图表和题目,而且可以快捷、方便的画出标准、美观的统计图。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电子表格画统计图,如调查某班学生最喜爱节目的人数,并做出扇形统计图的操作过程是:(1)问卷调查喜欢各类节目的人数,并作出统计;(2)打开Excel软件,按列或行输入数据并选中它们;(3)利用软件图表功能,打开“图表向导”窗口;(4)在“标准类型”的“图表类型”中选择“饼图”,点击“下一步”,出现窗口;(5)选择“列”,点击“下一步”,出现窗口;(6)在“数据标志”的“数据标签包括”中选择“百分比(P)”,并点击完成,就可以作出扇形图。利用电子表格不仅能画出扇形图,还可以画出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等统计量。又如在画一次函数图象探究性质时,一般采用描点连线法,描出的点越多,画出的函数图象越准确。但是,仅靠手工作图,有时很难画出准确的图象,但用几何画板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难题,如画y=5X-2图象,启动几何画板绘制函数图象的功能,输入函数y=5x-2的解析式,计算机便自动画出图象,学生通过观察能轻松总结得出性质,制图软件不但能帮助我们画出函数图象,而且能帮助我们研究函数的性质,课堂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探究圆与圆的位置与圆心距的关系时,利用几何画板可轻松的画出5种圆与圆的位置图,利用测量就可测出圆心距,节省出来的时间就可以让学生讨论圆与圆中量与形的关系。
  五、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新课程中把部分内容删除了,部分内容进行了整合,但是解答部分题目却需要这些知识做铺垫,而常规的课堂教学在板书、引导等过程中耗时过多,教师想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却苦于没有时间。利用多媒体成功地突破了难点之后,部分教学程序就会简化,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随之才有可能增加课堂容量。
  总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吃透教材,熟知这些教育媒体的长处,找准课程资源与现代教学媒体的结合点,根据实际选好教法,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充满挑战,以构建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金东海,蒋明之.教育学 [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民工群体内部也正经历着继替与变迁,新生代农民工成为这一群体的中坚力量和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成家立业是正处于黄金
【摘 要】動作技能是自动化的动作活动方式,它作为一种随意行动方式,是在后天通过练习形成、发展起来的.动作技能的学习历来是心理学所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动作学习理论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和预测,有助于动作学习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动作技能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教学中应找出其规律性,以实现学生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同步发展。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动作学习理论和思潮进行分析
民生建设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民生财政支出是保障和完善民生的关键。通过对民生财政的概念以及范围进行界定,运用数据分析我国民生财政支出的规模及结构,看出目前我国民生财
【摘 要】随着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的日益扩大,教育工作者对它本质的认识也逐渐加深。杰克布斯就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价值观,这是最重要的合作学习的原理,或者说,合作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策略,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将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让智慧之花开遍整个课堂。  【关键词】合作学习 小组共建 明确责任 课堂效率 汇报精彩 学生主动  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师生和
心理暗示对人们的影响很大。而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年龄小,更易受到心理暗示的左右。同一情境,老师不同的态度将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将会截然不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为我们的教育服务呢?我觉得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它就是一种权威性的心理暗示。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因为这是权威人
【摘 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老师能够灵活的编辑和应用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的场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