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一种反省,一种自我监督、检查和提高,是对备课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课后反思就是在上完一节课后对教案进行加工、调整、修改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教学实践进行回顾、总结的过程,还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课后反思在优化课堂结构、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课后反思 专业成长 反思内容 反思案例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育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改革。教育改革强调教师对其教学实践的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一种反省,一种自我监督、检查和提高,是对备课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课后反思就是在上完一节课后对教案进行加工、调整、修改的过程,是对教学实践进行回顾、总结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课后反思在优化课堂结构、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课后反思的功能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提高的过程。课后反思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对课堂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反馈。它有以下几种功能:
1.课后反思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也是教师自己不断提高与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写课后反思,透过学生的“学情”,教师既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又看到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不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迅速克服缺点,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使自己走向成熟。我们要不断纠正、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不懈的钻研中达到“常教常新”的境地。
2.课后反思可以实事求是地评价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因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时间都在课堂上度过。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能做到精心备课,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而往往忽视课堂教学的“善后”工作,即书写课后反思。一堂课会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只有认真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3.课后反思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接受知识能力方面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可以在课后课堂反馈、总结时进行记录,并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逐条分析,总结规律。
二、课后反思的内容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任何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听课效果的相关内容都是值得记录的。
1.记得失: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写成的教案,不管怎样精心设计,都是用文字绘写的教学蓝图,拿到课堂上付诸实施必然会出现许多课前估计不到的情况。是“得”是“失”,还是“得”“失”兼而有之,都可作为改进今后教学工作的总结。
(1)记成功之处:就是记在教学过程中达到预期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如在教学句型What’s ... plus/minus ...? It’s ...时,我设计了一项小组间的造句比赛,给出一个数字,让学生根据这个得数说出不同的算式,学生争先恐后,在竞赛中学习、巩固新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后,我就把这段反思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失败之处:即使是再完美的课堂教学设计也难免有疏漏和失误之处,如在时间的分配、游戏的组织方面等,把这些教学中的“败笔”记录下来,进行回顾,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及时吸取教训。如在教学Shopping一课时,在巩固练习中笔者设计学生分散到各个点购物这一活动,课前,笔者自认为这个活动设计得很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课堂一片混乱,学生兴奋得以至于忘形,大家都往玩具店去买东西,而冷落其余购物点,口语操练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课后笔者反思,主要原因是笔者没有考虑学生的喜好,也没有强调好活动的秩序。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变教训为经验,相信今后再有这样的活动,笔者会组织得有条不紊。
2.记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灵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时不时会迸发出瞬时智慧火花、點滴感受,如巧妙、有创意的教学方法,解决问题的妙想,引起学生的共鸣,不同的见解等,课后教师应及时记录下来。这些灵感往往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并非备课所能备出的,具有生成性。突发的灵感是瞬间的,这是课堂教学实践中难得的宝贵财富,需要及时做好记录。
3.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分析其原因,设法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突破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应及时纠正和总结,对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解题时所提出的新见解,比如:对同一问题能做出不同解法,对同一现象给予不同解释,对同一原理的不同运用,我们都应该认真总结。教师将教学中解决学生困惑的方法记录在自己的课后反思中,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使其专业能力日臻完善。
三、课后反思的案例
下面以四年级的一节关于问候他人英语课为例,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课后反思。
设计的教学步骤是这样的:(1)学生听录音,感知课文;(2)听音,识图;(3)听音,重复课文;(4)分角色朗读课文。
上完课笔者发现学生非常的听话,总是被笔者牵着走。老师让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中,可是这样的学习是不会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教案做了重新调整,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在热身复习之后,笔者交代了本课的学习任务,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多学一些礼貌用语。我们要开展评比“礼貌星”的活动,看谁能获胜。任务的明确,给了学生一个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他们的积极性就高了。
当笔者组织学生参加“找朋友并问候你的朋友”的活动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高潮。他们拍着手,兴致勃勃地去交朋友,用英语问候朋友。学生除了问:“Good morning/afternoon”、“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等,还谈论到“colour、hobby、family、schoolwork”等,范围较广,联系实际,效果较好。这种活动的设计正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思考、交流和合作等方式,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当然,在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的过程中,也有许多环节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如: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鼓励学生平日里多说英语,让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更好地突出语言教学的语用性和交际性。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他从收集事实、分析事实、研究事实,到最后得出概括性的结论,创造性地研究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课后反思既能促使教师在教学艺术上“常教常新”,教学水平方面逐步提高,又能使课堂结构得到优化,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使教师在专业上更快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关键词: 课后反思 专业成长 反思内容 反思案例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育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改革。教育改革强调教师对其教学实践的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一种反省,一种自我监督、检查和提高,是对备课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课后反思就是在上完一节课后对教案进行加工、调整、修改的过程,是对教学实践进行回顾、总结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课后反思在优化课堂结构、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课后反思的功能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提高的过程。课后反思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对课堂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反馈。它有以下几种功能:
1.课后反思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也是教师自己不断提高与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写课后反思,透过学生的“学情”,教师既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又看到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不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迅速克服缺点,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使自己走向成熟。我们要不断纠正、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不懈的钻研中达到“常教常新”的境地。
2.课后反思可以实事求是地评价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因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时间都在课堂上度过。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能做到精心备课,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而往往忽视课堂教学的“善后”工作,即书写课后反思。一堂课会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只有认真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3.课后反思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接受知识能力方面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可以在课后课堂反馈、总结时进行记录,并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逐条分析,总结规律。
二、课后反思的内容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任何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听课效果的相关内容都是值得记录的。
1.记得失: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写成的教案,不管怎样精心设计,都是用文字绘写的教学蓝图,拿到课堂上付诸实施必然会出现许多课前估计不到的情况。是“得”是“失”,还是“得”“失”兼而有之,都可作为改进今后教学工作的总结。
(1)记成功之处:就是记在教学过程中达到预期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如在教学句型What’s ... plus/minus ...? It’s ...时,我设计了一项小组间的造句比赛,给出一个数字,让学生根据这个得数说出不同的算式,学生争先恐后,在竞赛中学习、巩固新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后,我就把这段反思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失败之处:即使是再完美的课堂教学设计也难免有疏漏和失误之处,如在时间的分配、游戏的组织方面等,把这些教学中的“败笔”记录下来,进行回顾,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及时吸取教训。如在教学Shopping一课时,在巩固练习中笔者设计学生分散到各个点购物这一活动,课前,笔者自认为这个活动设计得很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课堂一片混乱,学生兴奋得以至于忘形,大家都往玩具店去买东西,而冷落其余购物点,口语操练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课后笔者反思,主要原因是笔者没有考虑学生的喜好,也没有强调好活动的秩序。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变教训为经验,相信今后再有这样的活动,笔者会组织得有条不紊。
2.记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灵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时不时会迸发出瞬时智慧火花、點滴感受,如巧妙、有创意的教学方法,解决问题的妙想,引起学生的共鸣,不同的见解等,课后教师应及时记录下来。这些灵感往往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并非备课所能备出的,具有生成性。突发的灵感是瞬间的,这是课堂教学实践中难得的宝贵财富,需要及时做好记录。
3.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分析其原因,设法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突破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应及时纠正和总结,对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解题时所提出的新见解,比如:对同一问题能做出不同解法,对同一现象给予不同解释,对同一原理的不同运用,我们都应该认真总结。教师将教学中解决学生困惑的方法记录在自己的课后反思中,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使其专业能力日臻完善。
三、课后反思的案例
下面以四年级的一节关于问候他人英语课为例,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课后反思。
设计的教学步骤是这样的:(1)学生听录音,感知课文;(2)听音,识图;(3)听音,重复课文;(4)分角色朗读课文。
上完课笔者发现学生非常的听话,总是被笔者牵着走。老师让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中,可是这样的学习是不会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教案做了重新调整,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在热身复习之后,笔者交代了本课的学习任务,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多学一些礼貌用语。我们要开展评比“礼貌星”的活动,看谁能获胜。任务的明确,给了学生一个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他们的积极性就高了。
当笔者组织学生参加“找朋友并问候你的朋友”的活动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高潮。他们拍着手,兴致勃勃地去交朋友,用英语问候朋友。学生除了问:“Good morning/afternoon”、“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等,还谈论到“colour、hobby、family、schoolwork”等,范围较广,联系实际,效果较好。这种活动的设计正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思考、交流和合作等方式,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当然,在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的过程中,也有许多环节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如: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鼓励学生平日里多说英语,让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更好地突出语言教学的语用性和交际性。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他从收集事实、分析事实、研究事实,到最后得出概括性的结论,创造性地研究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课后反思既能促使教师在教学艺术上“常教常新”,教学水平方面逐步提高,又能使课堂结构得到优化,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使教师在专业上更快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