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调查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现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论证构建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培养教育的必要性。通过笔者在高校党建的实际工作经历,并结合前期调查分析,提出考核指标及量化标准,从学生的思想政治、专业素质、工作活动、先锋模范和群众基础多方面着手,设计量化考核体系,并探究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更好地服务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校 入党积极分子 量化考核 策略研究
高校党组织担负着发展和培养青年共产党员的重大责任,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重要储备力量。吸纳优秀共青团员加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入党动机、提高政治素养,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使命。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管理学院党委一直致力于探索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方案,力求发展过程的公平、民主,以及培养教育过程的科学、有效,为中国共产党输送健康有活力的新鲜血液,把一批批优秀的学生骨干培养成党员,保持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新时代的大学生出现新的思想行为特点,这为高校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重新思考现有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核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以量化考核的模式推进学生党建工作发展。
一、构建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体系的必要性
(一)量化考核的内在含义
量化考核就是根据考核要求,把指标进行分解,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确定权重,并根据个体在指标方向的表现情况,赋予相应的分值,将权重与分值相乘,得到实际分值,考核评定时,将实际分值相加,得出的总分就是考核成绩。
(二)使考核的过程更加客观公正,保证党员发展质量
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中应用量化考核体系,可以把《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学校对学生党员发展的相关要求,落实到高校学生的行为模式上,更加客观、具体地展现学生的思想行动与相关要求的匹配程度。不仅易于理解和操作,更是具有公平、公正、公开的优点,并能从不同指标的得分情况,快速有效地判断入党积极分子阶段性的实际情况,便于党支部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教育。通过量化考核既可以为入党积极分子指出努力方向和目标,又可以通过公平的竞争,激励他们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考核的结果还可以作为党员发展的有力参考,增强党员发展的公信力,真正把入党动机端正、理论知识扎实、学习成绩优异、群众基础和现实表现优秀的对象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对尚不成熟的积极分子继续考察,得以保障党员的发展质量。
(三)完善现有的考核体系,满足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需要
根据前期的调查分析,现阶段大学生对待入党问题有如下思维特点:入党竞争愈发激烈的同时,出现了入党动力减弱的情况;入党动机中存在虚荣型动机、参与型动机、功利型动机等情况,对党员身份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目前高校党员发展过程中一部分指标有量化标准,但还不完善,缺乏系统的量化标准体系。针对目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中存在问题,结合现阶段大学生思维特点,用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落实需要,形成系统的、实用的考核体系,能更好应用于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
(四)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切实提高学生政治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有先进党性修养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学生中最积极活跃的一类,他们人数众多,综合素质较高,是党和国家的希望。在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实行量化考核制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体现,是在传统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以量化的指标对其进行激励,让其深刻了解自身不足之处,从而有效地提高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提升自我,切实提高学生政治素养。
二、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策略
(一)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队伍建设
在高校中,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合力。首先,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身份是共青团员,是团组织的中坚力量,而在确定团员为入党积极分子时,是由团组织推荐的,团组织最为了解他们的情况,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校院两级团组织设有团校,为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提供了有力条件。其次,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数量过大,培养教育的责任主要由辅导员和支部书记承担,由于比例过于悬殊,往往很难实现定期考核目标。同时,本应发挥主要作用的培养联系人,由于缺乏监督管理,使其在培养教育方面发挥作用不明显。所以,必须要让培养联系人树立起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积极发挥作用,让其与入党积极分子建立紧密联系,每个季度进行思想汇报,不仅要形成书面材料,还要当面或者利用各种通讯方式如实汇报,培养联系人总结归纳出重点信息,汇报党支部书记,不但可以切实发挥培养联系人的作用,还使得党支部书记更加快速方便地了解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以及培养联系人的工作情况,既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也是对党员的考察,达到了朋辈教育、双向培养的效果。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队伍需要团组织、辅导员、党支部书记和培养联系人的加入,同时,还需要广泛吸纳高校各级学生组织和广大师生的意见。
(二)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原则
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首先要遵从党中央和高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各二级学院有一定的自主权,而准确把握量化考核的原则,是提高培养教育质量的关键。
首先,要正确把握考核中的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定性考察是高校多方对入党积极分子素质高低的评价,定量考核是对入党积极分子素质高低程度的衡量。對于积极分子的考核,利用定量考核将更为直观,但仍要参考定性考察的结果,防止“唯分数论”。
其次,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不单单是党组织自己的任务,更是要广泛吸纳党外组织和群众的意见,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考核结果更有说服力。
最后,要保证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评价指标内容涵盖的范围要广,要满足考核的需求,并且要符合党员发展要求,复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考核的程序要方便可行,不能为了追求范围全面而设立繁琐的程序,让党支部疲于应付,要在科学性和可行性中求得平衡,切实达到培养教育目的。
(三)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方案
根据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目标,并结合前期调查分析,提出考核指标,把入党积极分子在培养考察期的综合表现通过量化指标的分值来体现。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核期从支部大会确定称为积极分子开始,到成为发展对象结束。指标由学生的思想政治、专业素质、工作活动、先锋模范和群众基础5大部分组成。具体的评分细则详见表1。
其中思想评估是班级每名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在思想政治素养、社会公德和遵守校规校纪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群众基础。二级指标的数据大部分是各组织例行统计的内容,或是个人极易获取的数据,满足了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要求。
量化考核在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中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实践,需要在应用中不断完善和细化考核指标,不断提高客观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能够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情况,使之更符合党建工作要求,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成为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冯丽谦,张军.“量化考核”机制创新研究生党员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6(08):105-106.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教育文化论坛,2016,8(06):144.
关键词:高校 入党积极分子 量化考核 策略研究
高校党组织担负着发展和培养青年共产党员的重大责任,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重要储备力量。吸纳优秀共青团员加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入党动机、提高政治素养,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使命。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管理学院党委一直致力于探索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方案,力求发展过程的公平、民主,以及培养教育过程的科学、有效,为中国共产党输送健康有活力的新鲜血液,把一批批优秀的学生骨干培养成党员,保持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新时代的大学生出现新的思想行为特点,这为高校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重新思考现有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核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以量化考核的模式推进学生党建工作发展。
一、构建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体系的必要性
(一)量化考核的内在含义
量化考核就是根据考核要求,把指标进行分解,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确定权重,并根据个体在指标方向的表现情况,赋予相应的分值,将权重与分值相乘,得到实际分值,考核评定时,将实际分值相加,得出的总分就是考核成绩。
(二)使考核的过程更加客观公正,保证党员发展质量
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中应用量化考核体系,可以把《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学校对学生党员发展的相关要求,落实到高校学生的行为模式上,更加客观、具体地展现学生的思想行动与相关要求的匹配程度。不仅易于理解和操作,更是具有公平、公正、公开的优点,并能从不同指标的得分情况,快速有效地判断入党积极分子阶段性的实际情况,便于党支部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教育。通过量化考核既可以为入党积极分子指出努力方向和目标,又可以通过公平的竞争,激励他们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考核的结果还可以作为党员发展的有力参考,增强党员发展的公信力,真正把入党动机端正、理论知识扎实、学习成绩优异、群众基础和现实表现优秀的对象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对尚不成熟的积极分子继续考察,得以保障党员的发展质量。
(三)完善现有的考核体系,满足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需要
根据前期的调查分析,现阶段大学生对待入党问题有如下思维特点:入党竞争愈发激烈的同时,出现了入党动力减弱的情况;入党动机中存在虚荣型动机、参与型动机、功利型动机等情况,对党员身份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目前高校党员发展过程中一部分指标有量化标准,但还不完善,缺乏系统的量化标准体系。针对目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中存在问题,结合现阶段大学生思维特点,用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落实需要,形成系统的、实用的考核体系,能更好应用于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
(四)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切实提高学生政治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有先进党性修养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学生中最积极活跃的一类,他们人数众多,综合素质较高,是党和国家的希望。在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实行量化考核制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体现,是在传统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以量化的指标对其进行激励,让其深刻了解自身不足之处,从而有效地提高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提升自我,切实提高学生政治素养。
二、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策略
(一)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队伍建设
在高校中,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合力。首先,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身份是共青团员,是团组织的中坚力量,而在确定团员为入党积极分子时,是由团组织推荐的,团组织最为了解他们的情况,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校院两级团组织设有团校,为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提供了有力条件。其次,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数量过大,培养教育的责任主要由辅导员和支部书记承担,由于比例过于悬殊,往往很难实现定期考核目标。同时,本应发挥主要作用的培养联系人,由于缺乏监督管理,使其在培养教育方面发挥作用不明显。所以,必须要让培养联系人树立起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积极发挥作用,让其与入党积极分子建立紧密联系,每个季度进行思想汇报,不仅要形成书面材料,还要当面或者利用各种通讯方式如实汇报,培养联系人总结归纳出重点信息,汇报党支部书记,不但可以切实发挥培养联系人的作用,还使得党支部书记更加快速方便地了解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以及培养联系人的工作情况,既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也是对党员的考察,达到了朋辈教育、双向培养的效果。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队伍需要团组织、辅导员、党支部书记和培养联系人的加入,同时,还需要广泛吸纳高校各级学生组织和广大师生的意见。
(二)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原则
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首先要遵从党中央和高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各二级学院有一定的自主权,而准确把握量化考核的原则,是提高培养教育质量的关键。
首先,要正确把握考核中的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定性考察是高校多方对入党积极分子素质高低的评价,定量考核是对入党积极分子素质高低程度的衡量。對于积极分子的考核,利用定量考核将更为直观,但仍要参考定性考察的结果,防止“唯分数论”。
其次,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不单单是党组织自己的任务,更是要广泛吸纳党外组织和群众的意见,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考核结果更有说服力。
最后,要保证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评价指标内容涵盖的范围要广,要满足考核的需求,并且要符合党员发展要求,复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考核的程序要方便可行,不能为了追求范围全面而设立繁琐的程序,让党支部疲于应付,要在科学性和可行性中求得平衡,切实达到培养教育目的。
(三)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方案
根据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目标,并结合前期调查分析,提出考核指标,把入党积极分子在培养考察期的综合表现通过量化指标的分值来体现。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核期从支部大会确定称为积极分子开始,到成为发展对象结束。指标由学生的思想政治、专业素质、工作活动、先锋模范和群众基础5大部分组成。具体的评分细则详见表1。
其中思想评估是班级每名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在思想政治素养、社会公德和遵守校规校纪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群众基础。二级指标的数据大部分是各组织例行统计的内容,或是个人极易获取的数据,满足了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要求。
量化考核在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中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实践,需要在应用中不断完善和细化考核指标,不断提高客观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能够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情况,使之更符合党建工作要求,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成为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冯丽谦,张军.“量化考核”机制创新研究生党员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6(08):105-106.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教育文化论坛,2016,8(06):144.